1. 電影返老還童的含義是什麼
男主角和女主角最幸福的日子就那麼幾年,然後他們一個變老,一個變年輕,給我的啟示是:珍惜現在,珍惜身邊人,很多想不開的問題、放不下的情緒,都能不回頭、不停留、讓時光帶走。可惜我們這些整天奢望「時光倒流」的人卻並不了解,即使真有人「時光倒流」,最終也還是會失去一切。
2. 《返老還童》這部影片告訴了我們什麼
孤獨地降臨塵世,終會孤獨地離去。我們想要的,或許就是像嬰兒一樣在愛人的懷里安靜的睡去。本傑明的一生就是蓋圖先生設計的那座逆行的時鍾,與時間背道而行。以枯槁老人之身降世,以嬰兒之態話別人間。影片的最後,看著流水緩緩的流過那座逆行的時鍾,我想:是愛讓生命突破時間的束縛,人的一生也唯有愛才可以永恆。
3. 返老還童電影深度解析
《返老還童》這部電影極其的精彩,它能夠反映愛情、親情、孤獨、死亡、友情等許多的情形,而且非常好的把它們融合在一起,使得觀眾看起來極具的有風采特色。這部電影視覺角度也是提供了許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人生,很有想像力。
首先,故事的開頭是以一個鍾表匠開始,大概的描述了一下他的兒子在二戰時戰死他鄉,永遠地離開了他。於是鍾表匠就製作了一個倒著走的鍾表,他希望死去的兒子能夠回家,於是主人公本傑明就這樣出現了,倒著走了回去。
其次,主人公本傑明的父母在生他的時候就難產離開了他,他的父親也將妻子的死歸咎到本傑明身上,所以本傑明就成了孤兒。十幾年過去了當本傑明找到了父親。不過父親並沒有和他直接相認,也是在快死的時候才和他相認,這樣的結局讓本傑明非常的痛心。
最後,影視中還用了本傑明養母視角,給大家展示了什麼叫作真正的母親形象。另外還有多個視角讓電影極具風采。
本傑明終其一生都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
在生命的時區里,有的人走得快一些,有的人走得慢一些,我們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便覺得腳步慢了。
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節奏,不必用別人的標准去評價自己,不必每分每秒都遵守「社會時鍾」,不必用別人的標准去衡量你的人生。
本傑明倒著走的奇幻一生,不過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不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桎梏,他終其一生,都選擇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而不是別人希望他成為的樣子。
4. 《返老還童》電影深度解析是什麼
《返老還童》電影深度解析是,它能夠反映愛情、親情、孤獨、死亡、友情等許多的情形,而且非常好的把它們融合在一起,使得觀眾看起來極具的有風采特色。這部電影視覺角度也是提供了許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人生,很有想像力。
故事的開頭是以一個鍾表匠開始,大概的描述了一下他的兒子在二戰時戰死他鄉,永遠地離開了他。於是鍾表匠就製作了一個倒著走的鍾表,他希望死去的兒子能夠回家,於是主人公本傑明就這樣出現了,倒著走了回去。
劇情簡介:
返老還童1919年,全世界的人民剛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中走出之時,卻在美國的巴爾的摩發生了一件怪事。一個叫本傑明·巴頓(布拉德·皮特飾)的奇異嬰兒在降生之後,母親難產而死,自己被親生父親遺棄在街邊。因為,這個前所未有的怪胎竟然一出生就是一個古昔老人的模樣。
幸運的是,一位好心的黑人婦女收養了巴頓這個怪異的嬰兒。並在隨後的歲月里,帶他一起生活教育他成長,盡管本傑明·巴頓老弱的身體和看似即將先於繼母辭世的長相常常讓他在「同齡」的同學們當中成為被嘲笑的話柄。但老繼母的不離不棄,時刻給予著他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
5. 電影《返老還童》到底傳達的是一個什麼思想啊
中三次出現「藝術家」船長說的蜂鳥,「蜂鳥——世界上唯一可以倒著飛的」寓意本傑明·巴頓的一生。
如果說這部片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平淡」簡直是太平淡,敘事的節奏;人物的刻畫;鏡頭的運用等等都是那麼平淡。
導演用溫和到近乎纏綿的鏡頭講述了一個逆時針的人生
既帶著阿甘的勵志,又帶著大魚中的感動,但它不像前者那麼刻意營造美國夢,也不像後者盛滿波頓式的傳奇色彩。而這一次我也相信,奧斯卡最終會向大衛芬奇招手,因為在這三小時的電影中,整體的節奏拿捏的非常好,這樣的掌鏡能力足可以將小金人收入囊中。
既然不是一部美國夢的電影,那麼它就應該適合每個觀眾,但本傑明不是英雄,甚至算是一個病人,不知道是否是上帝的一個玩笑,本傑明出生就是一個荒唐,他不是什麼偉人志士,他甚至碌碌無為,但正是這種平凡才凸顯出平民的生命史詩。
故事一方面從本傑明的歲月逆轉生活和與黛西的愛情為主,整體的推進則靠本傑明生前的日記講述,此時本傑明在用自己的故事啟發每個平凡的我們。
其實凡人也有夢想,他們在有限的時光里永恆了自己:
船長的藝術夢想
奏響生命樂章的老婦人
橫渡英吉利海峽的艾略特
認為每個生命都有價值的養母奎尼
........
但是他們的人生都是有殘缺的,包括本傑明和黛西,世上沒有完美,但是追逐理想讓他們的人生煥發光彩。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傳奇,沒有誇張的機遇,只有一顆執著的心,故事前四十分鍾比較冗長,中端敘述非常飽滿,結尾一段感情的歸宿讓我潸然淚下,生命是一次次的輪回,我們不在乎長生不老,而是在意生命中每個與我們相遇的時刻,人生不能經歷一次次的錯過,而是你把握它時內心留下的一道光澤。
這是一部敘事平淡無奇的電影,卻讓你看完久久不能釋懷,我很感謝芬奇為我們講述的奇事,其實他應該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傳奇。
有些人在河邊出生長大 有些人被閃電擊中過 有些人對音樂有著非凡的天賦 有些人是藝術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紐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亞 而有些人是母親也有些人.....能夠跳舞有些人值得你珍惜一生
生活是平淡的,平淡中卻有著讓人感動的魔力
本傑明在經歷周圍的人一個一個的死去的時候,他的鋼琴老師教育他說
We were meant to lose peopl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第二天,他的老師也去世了。我喜歡這句話因為它根本就是個一個無厘頭的解釋,但是你卻又不能也不願去反駁。人的聰明,就在於總能找到合適的方式去說服自己,哪怕會有很多無奈
其實我也是不太喜歡BRAD PITT 完全是沖著OSCAR才看的 裡面很多細膩的場面都給我很特別很舒服的感覺
就象看燃情歲月 大河戀 那般
很多被時間打磨在時間中得到升華的場景都是很喜歡的
特別是編劇那種表現的手法
6. 美國電影<<返老還童>>.我對電影的理解!
邁克船長說,蜂鳥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倒著飛的鳥。亦如Benjamin奇幻的一生。從垂垂老矣的耄耋老人,到風度翩翩的大叔,再到風魔萬千少女的青年,最後以嬰兒姿態歸於死亡。
這是一個那很平緩的故事。節奏平緩,情節平緩,就能感情,也似乎是,平緩到幾乎無情。
還好只是似乎。
Benjamin小的時候,面對的最多的就是死亡。老人院是死神最長光顧的地方。不斷有人死去,也不斷有人進來。面對死亡,完全沒有所應該有的哀傷,只是依然,平緩。
We were meant to lose peopl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我們註定要失去我們所愛的人,不然又如何知道他們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呢?
說這句話的人,教會了Benjamin彈鋼琴;說這句話的人,再說完這句話的第二天就靜靜的離開了。
只是卻愛極了這段自我矛盾卻有意義深遠的話。或許這也是大衛芬奇對死亡,更深刻的闡釋吧。
有些時候我們就活在即將發生沖撞的軌道上卻渾然不知。無論它是意外發生地還是蓄謀已久的,對此我們都無能為力。
你永遠也不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生命總是充滿了未知,卻又似乎是命中註定。
這大概就是生命之所以精彩的所在吧~~
我們的生被機遇所決定,即便我們是錯過的那個人。
本傑明和黛西,就算兩條相交的直線,相交,只是瞬間的事情。
——當我皮膚變得又老有鬆弛時,你還會愛我嗎?
——當我滿臉粉刺時,你還會愛我嗎?當我尿床的時候,害怕樓上有什麼的時候。
那麼短,那麼長的愛情。絢麗的是一瞬間,回憶的卻是一輩子。
黛西有了孩子的時候,本傑明離開了。
——你還是找一個丈夫,孩子的爸爸。
——你說什麼啊?
——你總不能以後來撫養我們兩個人吧?
在留給女兒的信中,他說:
一件事無論太晚... 或者對於我來說太早
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
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本不應有所束縛
我們可以辦好這件事卻也可以把它搞砸
但希望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我希望你有時能駐足於這個令你感到驚嘆的世界
體會你從未有過的感覺
我希望你能見到其他與你觀點不同的人們
我希望你能有一個值得自豪的一生
如果和你想像的生活不一樣,我希望你能有勇氣
重新啟程
你可以像瘋狗那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你可以詛咒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到來之時,你也只能輕輕放手而去。
愛,其實這是一個以「愛」為主旋律的片子。本傑明和黛西的愛,本傑明和收養他的母親的愛,本傑明對他女兒的愛,本傑明與拋棄他的父親的愛。以愛的名義,本傑明告訴我們,要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爭取,學會放手,學會理解生命的真諦。
有些人就在河邊長大,有些人被閃電擊中過,有些人對音樂有著非凡的天賦,有些人是藝術家,有些人游泳,有些人懂得紐扣,有些人知道莎士比亞,而有些人是母親,也有些人....能夠跳舞.........
平緩的敘述中,我們慢慢的被感動。
7. 電影返老還童的內涵是什麼揭示了人生哲理,又是怎樣的人生哲理
我想知道 如果地球上人人都可以返老還童 那世界會怎麼樣?
8. 返老還童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逆生長的故事,我剛看這片的時候,以為是活到老頭,突然變回小孩了呢
結果,導演是借用逆生長這個題材,從另一個角度,反看人生,從得到,再失去。
不斷的錯過,不管怎麼變幻,不斷怎麼逆天,人生還是充滿了,喜,怒,哀,樂。
如果正常的拍這個片子,可能不會引人注目,就用了平淡的手法來描述。
導演用這個新穎的題材,來抓住人家的眼球,很成功。
總結一下,這部片子是用逆生長來表達人的一生,愛情,親情,友情,只是手法特別了一些。
9. 這是一部神奇的電影,寓意深刻,《返老還童》講的是什麼
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返老還童》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在剛出生的時候不像是正常孩子一樣,他有著蒼老的面容。因為家裡面人比較害怕,覺得他是一個怪物,所以剛剛出生的,他就被遺棄在了老人院,幸虧有好心的護工收養了他。然而男主角跟別人不一樣的是,他的一生是倒敘的成長,別人正在因為時間的推移變得逐漸衰老的時候,男主角卻越長越年輕。
電影的結尾,男主角從一個痴痴獃獃的老人慢慢變成了一個小嬰兒,而女主角也已經青春不在。這也不由得讓我想到了一句話,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我相信是沒有人能夠接受自己的另一半是越來越年輕的,不管是對於自己的下一代而言,還是對於自己另一半而言。雖然男主角能夠和女主角一直相伴到老,但是這段愛情也是崎嶇的,兩個人雖然攜手到老,但是留給觀眾的卻是滿滿的孤獨很難過。而在此也引用一下電影裡面我最喜歡的一句台詞分享給大家,人的一生非常短暫,如果你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麼一定不要受到時間的限制,只要你願意那麼下一秒就可以開始。希望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能活得精彩,為自己豐富的醫生感到驕傲。
10. 如何評價電影《返老還童》
其實將《返老還童》說成是《阿甘正傳》的魔幻版,這兩部作品的編劇都是埃里克·羅斯,而《返老還童》從人物個體入手,追述美國近代歷史變遷的手法也與《阿甘正傳》十分相似。不同的是《返老還童》探討的是生與死、時間與命運這樣的話題,《阿甘正傳》雖然也在這些主題上有所涉獵,但整體還是一部強調歷史,集中於「美國夢」的營造,激發集體懷舊的作品。兩部作品的共同點在於都傳達了較為典型的「美國觀點」[10] 。(出自時光網)
影片故事的奇特除了傳記人物本身之外,更令人難以置信得是它居然比大衛·芬奇的任何一部電影都要樂觀、神奇、感人和積極。無外乎有影評家說影片是大衛·芬奇放下屠刀的轉型之作,一部專注於生命最華美篇章—生、死和愛的史詩。影片從巴頓女兒閱讀父親的日記本開始,採取傳記片常用的插敘方式,將巴頓人生的重要時刻分割開來。它的敘事風格獨具匠心。開篇導演設置了兩段獨白:愛人戴西臨終時的追憶和巴頓對自我人生軌跡的敘述,它們交錯著向觀眾娓娓道來巴頓的傳奇人生[11] 。(出自搜狐娛樂)
《返老還童》與其說是一部魔幻的傳記或浪漫的史詩,倒不妨看成
影片首映圖片 (19張)
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就是引發爭議的剪輯,不少人指摘影片不停地讓回憶與現實交錯,大大沖散了往事所凝聚起來的力量;神就是男主人公本傑明·巴頓的生存狀態和處世心態,也就是自然主義。布拉德·皮特在片中的眼神有著從容、平靜、閃爍著溫暖的光芒,真是凝聚了本傑明·巴頓乃至整部電影的能量,並且始終保持收攏而不散掉一絲一毫。所謂形散而神不散,從另一個角度講,皮特這場演藝生涯的巔峰表現,堪稱全片的精氣神[12] 。(出自新浪娛樂)
《返老還童》是一部劇情怪誕的影片,延續怪導大衛·芬奇的一貫風格。影片離奇的想像力頗象2007年的科幻題材小製作《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又與劉德華主演的《童夢奇緣》異曲同工,不過與它們單一的敘事方式所不同的是,《返老還童》把重點放在了一段愛情故事上,並由這個故事引發了對「人類生老病死價值體系」的深度探討[13] 。(出自時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