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拍電影所用鏡頭和普通單反鏡頭相比有什麼區別
電影鏡頭和相機鏡頭主要區別有1.電影鏡頭整個畫面整體透光一直,就是所謂的邊角成像。相機鏡頭最大光圈下會比中央少1到1.5檔光亮,廣角鏡頭尤為明顯。電影鏡頭會校正到0.1檔一下。拍片子立馬看出效果。2.電影鏡頭用料足,絕無塑料,全金屬和玻璃(電影拍攝的需要)。3.鏡身刻度精細且兩面刻度方便技師操作。4.電影鏡頭都是套出的,每一套色彩還原都精確校驗過,基本一致,為的是分鏡頭畫面的一至性。5.電影鏡頭一套個頭基本一致,為的是調焦底座等輔鍵的配套。6.電影鏡頭是按實際通光量來刻度的,用T表示,且是無極光圈。這里有幾個誤區,一般人認為電影鏡頭光圈更大,解析度更好,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B. 影視畫面中拍攝鏡頭的技巧
什麼是影視中的長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用一個鏡頭拍攝下一個場景,一場戲或一段戲,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而不破壞事件發展中時間和空間連貫性的鏡頭。
長鏡頭是指連續地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較長時間的拍攝,所形成的鏡頭。
在拍攝長鏡頭時,通過攝象機的運動,形成多角度、多機位的效果,造成畫面
空間的真實感和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它原為電影的拍攝技巧,產生於上世紀20年代。在電影發明之初,剪輯技巧還沒
成為專門的製作手段時,電影畫面大多是採用長鏡頭拍攝的。
長鏡頭最根本的在於鏡頭內縱深的場面調度產生的紀實性和整個影片節奏的起承轉合所體現的現實主義風格。當然,相對而言,講求景深內的場面調度會使鏡頭的時間變長、節奏變慢。看看侯孝賢等台灣導演的電影就相當明顯。
大景深長鏡頭:是一種採用深焦距拍攝的長鏡頭。是在長鏡頭內實現現場畫面調度的手段。
這種鏡頭常用來保持畫面時間和空間上的完整統一。
其作用為:
a.能以一個單獨的鏡頭表現完整的動作和事件,而其含義不依賴它與前後鏡頭的聯結就能獨立存在
b.強調長鏡頭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間的作用,形成幾個平面互相襯映、互相
對比的復雜畫面空間結構
c.由於這種多層面和多元性的畫面,比然派生出多義性,使大家在欣賞影片時有相當大的選擇自由
並自由地對畫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義做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攝影長鏡頭的缺點
首先,質量上乘的長鏡頭價格昂貴.
其次,長鏡頭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著它到處轉之後,就會有切身體會.
第三,鏡頭的焦距越長,照相機就必須把握得越穩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經驗准則是只有當快門速度至少等於鏡頭焦距毫米數的倒數時才能夠手持鏡頭進行拍攝.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1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5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等等.在下一課中還會講到.為了確保得到銳利的影像,我們推薦設置更高的快門速度.我們推薦的設置值是鏡頭焦距的"兩倍".也就是說,當快門速度低於1/200秒時就不能手持100mm鏡頭拍攝,低於1/1000秒時就不能手持500mm鏡頭拍攝.因此,對於大多數遠攝鏡頭的拍攝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腳架.
第四,不管長鏡頭的光學系統多麼完美,拍攝遠處的物體時,影像總是處於充滿塵埃、陰霾和熱折射的大氣環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見的清澈空氣中,才能獲得特別清晰的遠攝影像。
建議在練習的這個階段,除了照相機上已經配備的鏡頭之外,不必再購買任何鏡頭。以後成為"高手"時,可以考慮較長焦距的鏡頭。即使在那時,除非對超長鏡頭具有特殊的需求,並且資金也不成問題,否則我們建議不要考慮超過200mm的任何鏡頭。如果偶爾需要超長鏡頭,可以考慮添置一隻遠攝增距鏡。
C. 拍微電影的單反鏡頭。
電影鏡頭大都是PL卡口的。
1.電影頭為機械頭,手動頭,在機械架構上優於單反鏡頭,因為電影頭需要手動對焦以及無級光圈,所以電影頭在機械性能上非常出眾,對焦環精度很高,形成也較長。
單反鏡頭現金大多為自動鏡頭,所以機械性較差,精度比不上電影頭。
2.電影鏡頭由於產量小,價格貴,選料講究,很多電影頭都非常巨大,比如潘娜的鏡頭,用料極為奢侈,鏡片很多都選用頂級材質,所以效果也是一流的。
3. 手動頭好不好用看你怎麼拍視頻,如果你是一個類似電影拍攝方法,有專業跟焦員進行跟焦,那麼肯定是手動鏡頭好用。
D. 如果想拍一部電影選用什麼樣的拍攝器材好一點
關鍵是片子的定位,不是說畫面好就適合所有片子。設備上沒什麼要求,手機,攝像頭,家用DV,專業攝像機,單反相機都可以拍。家用DV拍的國際知名片子有的是。首先定位,如果要和現在主流電影畫面效果一樣的,設備性價比最高的是單反相機5D2單機現在1萬1左右,鏡頭最次也要買24-105 F4,5200左右,如果要保證畫質的優異和虛化,就上24-70F2.8和70-200F2.8都是1萬5和1萬3,才會有電影的虛化效果和畫質。按第二種配置,一共也就4萬左右,但是可以相當20萬左右的專業級別的攝像機的畫面質量了,很多歐美片都是有這個機器拍的。只是單反拍攝每次拍攝視頻不能超過10分鍾,但是只要不是拍記錄片基本影響不大,一個鏡頭也就幾分鍾。其他設備就看你需要了,單反拍視頻需要一些外設設備操作上才和攝影機一樣流暢,一般就的話,就買一個三腳架,平衡器和個肩扛外設就夠了,平衡器稍貴便宜的1000以上,貴的上萬。
其他膠片機就不要想了,膠片機雖然畫質優秀但是成本很高,一套電影專用膠片設備都要逼近百萬。
其他設備專業的數碼攝像機不如就用5d2,家用DV和其他設備也可以拍,但是就對拍攝手法有要求,這些設備沒有很好的畫面質量和虛化效果。手機拍的1080P和專業級別攝像機拍的1080P不可比。
如果上單反拍的話,需要電影的畫質鏡頭也是需要投資的。
E. 單反拍視頻用什麼焦段鏡頭
這要看你的拍攝需要而定,拍攝大場面全景需要28以下廣角鏡頭,拍攝人物全身、半身中景需要80左右的標准或中焦鏡頭,拍攝局部特寫需要100以上長焦鏡頭。
單反拍視頻用小光圈合適。光圈鏡頭中間有一個可以控制通光量的小孔。如果將這個孔開大,曝光時間一定。
那麼將會有更多的光到達底片(感光器)上。相反,如果將孔開小,那麼會減少到達底片上的光的量。
拍攝的技巧:
旁軸相機或者雙反相機那樣取景光路有獨立鏡頭。「反光」是指相機內一塊平面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反射到五棱鏡,再到取景窗。
單反相機與旁軸相機相比的優點在於所見即所得,取景器中的成像角度與最終出片的角度是一樣的。但與旁軸相機相比,單反相機鏡頭的後焦點要能同時在反光板的位置和感光元件的焦平面位置同時成像,必須要在成像焦平面之前還產生一個假焦點。
F. 單反拍視頻什麼鏡頭合適
單反拍視頻用小光圈合適。光圈鏡頭中間有一個可以控制通光量的小孔。如果將這個孔開大,曝光時間一定。
那麼將會有更多的光到達底片(感光器)上。相反,如果將孔開小,那麼會減少到達底片上的光的量。
光圈的作用:
能調節進入鏡頭裡面的光線的多少,舉例來說:家養的小貓,白天的瞳孔總是縮成一條線,到了晚上,就自動地打開成為一個圓孔。所以,同樣道理,在拍照時,光線強烈,就要縮小光圈,光線暗淡,就要開大光圈。也就是說F值越小的相機(其他參數不變),越有利於夜景拍攝。
G. 拍電影用什麼鏡頭,是定焦還是變焦
拍電影基本上用變焦鏡頭。
因為定焦鏡頭畫質好。
至於跟焦員的工作是轉動聚焦環,讓運動主體始終能聚實。
關於跟焦方面的資料,我的新浪博客有這個方面的資料,你可以參考下。
H. 尼康D7000,用來拍攝一些簡單的微電影,選用哪幾款鏡頭比較好,希望大家給我推薦推薦,越多越好~
對於ls某位l級佳能推薦表示無語,因為你要微電影,一般變焦為主,和光線很有關系,我感覺如果白天拍最大光圈f5.6左右就可以
其實18 105可以,如果你要是要求高,實際上也應該是變焦而不是定焦
28-300不如直接買個18 200什麼的,那樣對於d7000更算適合其實主要在於你有什麼鏡頭想表達什麼,一般情況下55-300 或者70-300vr也是一個好選擇,這樣相對來說不會產生較大的廣角畸變,同時也能提供一定的變焦比,其實視頻什麼的很需要你個別時候手動調焦
I. 用6D拍微電影和短片的話關於鏡頭選擇的話,17-40 超廣角、50 定焦1.4、85定,這三個鏡頭如何
這個組合用來拍短片很合適,畢竟預算也不高。
17-40 4800元
50 1.4 2800元
85 1.8 2800元
J. 佳能5D3 拍微電影 配什麼鏡頭好呢!拍出來那種畫面超好好看的!
上次出去交流,就碰到了用5D+大三元拍宣傳片,效果確實非常好,個人感覺不調色前,比SONY 的EX1R還要透亮。
5D還是要配大三元,16-35 24-70 70-200 ,2.8的大光圈絕對不是白給的,不拍電影時,攝影也圓滿了。當然資金有限的話,16-35倒是可以不配。
三腳架就不用說了,獨腳架拍視頻也是很有用的,再上淘 寶 弄一套簡易的滑軌,可以達到不錯的推進 移動效果。
拍攝時鏡頭變焦建議就不要考慮了,手動的變焦不流暢會影響效果的,如果需要變焦,還是後期製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