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江大河2》講述了什麼故事
《大江大河2》延續第一季內容,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等人的際遇和奮斗歷程,展現中國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經濟領域的改革、社會生活的嬗變、政治領域的變革,刻畫改革實踐者們的掙扎、覺醒和變化。
《大江大河2》是由上海廣播電視台、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SMG尚世影業聯合出品,李雪、黃偉執導,孔笙監制,王凱、楊爍、董子健、楊采鈺領銜主演的當代都市劇。
(1)大河什麼電影2016年擴展閱讀
《大江大河2》開播拿下豆瓣9.4開分:
王凱、楊爍、董子健等人主演的《大江大河2》,在開播之前備受期待,開播之後也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在2018年,正午陽光的《大江大河》,就是當之無愧的年度最佳電視劇。《大江大河》根據阿耐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大家也非常期待《大江大河》的播出。
2020年底,《大江大河2》如期與觀眾見面,這部電視劇從一開場,就保持了極佳的製作水準。王凱扮演的宋運輝,楊爍飾演的雷東寶,就如觀眾的老朋友一般,給人印象深刻,讓人牽腸掛肚。
《大江大河2》開播之後,豆瓣上好評如潮,五星評價占據絕對主流。如今豆瓣也給出了這部電視劇的初始評分,9.4的分數,不但堪稱2020年評分最高的電視劇,更是超過了《大江大河》第一部的8.9,並且超出不少。
Ⅱ 新疆電影大河觀後感
所有的大河,都是一部流動的歷史。她們孕育了人類文明,催生了滄桑巨變,把自然和人與社會宿命地糾結在一起。翻滾的河水波濤浩盪,承載了無數人的愛恨情仇和命運跌宕。大河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在大河史詩之中誕生了人的史詩,在勇往直前的大河精神之中,升華了無私、奮斗和矢志不渝的人類精神。
天山電影製片廠獻給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新片《大河》,就是在這樣一個凝重的主題下,展開了當代的宏大敘事。
同影片中的人物同悲共喜同願相求這段宏大敘事在影片中通過交替的鏡頭切換,濃縮在近60年的時空中。以陳大河和陳南疆為代表的父子兩代知識分子,圍繞大河的開發和利用,傾其畢生的心血和精力,進行了做法相悖、卻殊途同歸的奮斗。
為了造福村民,當年陳大河頂住外國專家的壓力,攔河壘壩,引水澆田;同樣為了永久地造福村民,陳南疆卻要與村民們奮力抗爭,親手炸掉父母帶領村民們築起的大壩,向乾枯的大河下游注水。殊不知,這些村民們對陳大河和大壩傾注了無限深情。如此尖銳的矛盾,在敘事伊始就被推到了觀眾面前,使我們頃刻之間不由自主地走進了歷史和現實交相對比和映襯的情境中,隨情節發展,同影片中的人物同悲共喜、同願相求。
影片顯示的矛盾是尖銳的、不可調和的,我們卻無法對此做出價值判斷。二元論的價值觀在生活顯示的歷史現象的豐富性面前,常常凸顯出簡單和無力。我們只能說,陳大河父子的不同做法,是歷史條件和境遇的差別所致,截然相悖的做法在不同的歷史時段上都表現了合理性。而矛盾的最終解決過程,則形象地表現了歷史的進步和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人的理性和精神的成長。正是在這一點上,顯示出影片編導對歷史生活所持辯證唯物的態度和恪守「寫真實」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堅定性。
在生活的旋渦中塑造當代人物的鮮明性格運用史詩手法對當代生活進行歷程式的掃描,就無法繞過諸如中蘇決裂、「十年浩劫」這樣一些產生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重大事件。
盡管這個時段距今已經過去近五十年,但許多人對當年的天災人禍仍舊記憶猶新。人們痛恨那段歷史,卻又毫無例外地曾經被裹挾其中。毫無疑問,向前看並非要徹底遺忘過去。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的最好方法,不是讓人們淡忘那段歷史,而是讓人們記住那段歷史,記住具有歷史和社會根源的人生教訓,從而更加珍惜和擁抱今天。
在《大河》中,對特定歷史事件的描繪是成功的。影片沒有熱衷於對苦難的渲染和對「惡」的肆意展示,而是把著力點放在了表現苦難中迸發的人性美的光彩上。陳大河與異國姑娘冬妮婭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愛情,支撐著他們跨越意識形態屏障,度過了艱難時日;為了保護冬妮婭,吐爾遜的父親挺身而出,毅然認做女兒護在身邊。這些情節如穿透烏雲和陰霾的一線線陽光,照亮了人生,點燃了希望,伸張了正義。
特別要提到的是方文剛這個角色。他是陳大河的同學與同事,和那個時代的幾乎所有年輕人一樣,同樣有理想和抱負。盡管在艱苦面前他曾經有過失望和消沉,但在文革中,卻勇敢地主動承擔了所有「罪責」,保護了陳大河。這種曉以大義的自我犧牲精神,是對文革中那些卑鄙「叛賣」行徑的鞭笞;是對中華民族「捨身求義」傳統美德的堅守。他雖然因此被迫離開了陳大河,從影片敘事中消失了,但是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運用典型化手法,在生活的旋渦中塑造當代人物的鮮明性格,是這部影片的一個重要特色。
成功反映當代多民族社會生活的本質特點《大河》圍繞兩代人治理塔里木河的故事展開,具有典型而濃郁的新疆多民族特色。真實而自然地表現民族關系,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要求之一。在當代新疆的文藝創作中,我們既需要那些深刻揭示民族社會自身生活、生動塑造本民族時代新人形象的優秀作品,更需要深刻反映在新疆這塊祖國熱土上,各民族相惜相依、共榮家園,自古以來形成的「大家庭」關系和兄弟姊妹情意的作品。《大河》在反映當代多民族社會生活的這一本質特點方面也是成功和感人的。
Ⅲ 想問下圖中這個女的是誰是哪個電影裡面的
高橋光(髙橋ひかる),2001年9月22日出生於日本滋賀縣大津市,日本女演員、模特。
畢業於大津市立日吉中學校。。2014年8月5日參加第14回「全日本國民美少女大賽」,從81031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獲得總決賽冠軍,從而正式以女演員的身份進入演藝圈。
2015年出演竹野內豐主演的電影《人生的約定》(2016年上映)大熒幕出道。2017年出演柴崎幸主演的NHK大河劇《女城主直虎》。
Ⅳ 求電影大河
建國60周年獻禮電影《大河》5月5日將在新疆首映
由高峰執導、實力派演員李乃文主演、天山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影片《大河》明天(5月5日)將在烏魯木齊及伊犁、昌吉、克拉瑪依、庫爾勒等地同步上映。該片全部在新疆取景拍攝,講述了父子兩代水利人為開發建設塔里木河所作出的努力及貢獻,甚至將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高尚情操。演員李乃文正是片中父親「陳大河」的扮演者。
5月4日,電影《大河》在烏魯木齊召開媒體見面會,導演高峰、編劇張冰、主演李乃文、奧麗亞、山鷹、阿依古扎麗等主創再次相聚。
從見面會上,記者了解到影片《大河》不僅人物塑造得很生動,在取景、製片等方面都十分精良。據製片方介紹,劇組主創們在及其艱苦的自然條件下,投入六台機器分別在沙漠、雪地、高原、原始山林等自然環境中真實取景,在歷時近三個月的拍攝中,工作人員搭木屋、修水池,經常要面對嚴寒、暴曬、沙塵等困難,有時甚至為了捕捉一兩個真實鏡頭而冒著生命危險堅持拍攝。國家電影審查委員會對《大河》進行審查後,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波瀾壯闊,可歌可泣」。
演員李乃文是當天見面會的焦點人物,在影片中,李乃文飾演水利專家,他表示這次是他第一次接拍主旋律影片,而之前以演喜劇為主,是一個新的轉型,也是一個挑戰,起初他擔心自己無法真切地演繹「陳大河」這個人物,但曾在新疆工作了11年的父親給了他很大的啟發,並且出演這部電影也使他對父母親更加了解。
雖然是部主旋律影片,但《大河》中不乏吸引觀眾的精彩看點,李乃文與美麗的俄羅斯姑娘奧麗亞演繹一場純真浪漫的跨國戀情貫穿始終,宏偉壯觀的洪水、沙塵等災難場面也絲毫不遜色於外國大片中的情景,除此之外,觀眾還可在影片中領略新疆美麗壯闊的自然景觀。
在見面會上,華夏電影公司董事長谷國慶也向媒體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華夏電影公司將和天山電影製片廠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天山廠之後拍攝的優秀影片都會由華夏電影公司負責發行。而他此次率領華夏公司的「主力干將」來到新疆,也是華夏公司對電影《大河》的信心表現。
相信《大河》必將為觀眾營造出那個年代真實的新疆,真實的人民,譜寫出最感人的篇章,為祖國60歲生日獻上最誠摯的禮物。《大河》絕對是一部值得我們期待的好電影,5月5日敬請關注新疆首映。
Ⅳ 有個電影叫什麼大河
《大河》是由天山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高峰執導,李乃文、趙毅、奧麗婭、伊斯拉木江·瓦里斯等主演。該片於2009年5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1] 。
該片主要講述了水利專家陳大河和冬尼婭這對異國情侶沖破束縛,並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中國水利建設的感人故事
這部?
Ⅵ 請介紹一下電影《大河之戀》
內容:
故事背景是本世紀初期的蒙大拿來州鄉下。主人翁是諾曼和保羅兩兄弟,他們的父親麥克林先生是一位嚴肅的牧師,父子三人結伴到溪中釣飛魚是難得的親情交流時刻。諾曼一心以父親為榜樣,大學畢業後返校教書。保羅則狂放不羈,留在家鄉當報社記者爭取權益,因為跟印弟安女子交往而常跟保守的同鄉發生沖突,最後因深陷酒與賭而招殺身之禍。
延伸閱讀:
《大河之戀》是著名演員羅伯特·雷德福擔扛導演拍攝於1992年的影片,根據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教授諾曼·麥考連自傳體小說改編。因為小說並不具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和大起大落的戲劇沖突,使得影片的改編非常困難。羅伯特·雷德福和編劇理察德·福來登伯格將影片的重點從情節引到對風景的描摹以及大河對生命的象徵意義上,獲得了成功,本片獲得當年度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編劇和最佳音樂的提名,並毫無意外地最後捧得最佳攝影獎。本片的攝影特別出色,釣飛魚的場面散發出神奇的映象魅力。被譽為羅伯特.雷德福接班人的布拉德.皮特,因飾演保羅一角表現出色而崛起。
1992年對布拉德-彼特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他主演了由著名演員兼導演羅伯特-雷德福執導的影片《大河之戀》。這是一部浪漫而深情的影片,彼特富於青春激情和收放自如的表演,令影片增色不少。明星出身的導演羅伯特-雷德福演技高超,對彼特影響頗深。羅伯特曾被稱為美國第一美男子,因此彼特的純真笑容也使其「羅伯特-雷德福的接班人」的綽號不脛而走。從這位前輩身上,彼特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也正是羅伯特將布拉德-彼特推進了好萊塢的大門,給了他成功的機會。彼特從偶像明星成長為真正的演員了。次年,在《加州殺手》(Kalifornia)一片中,彼特扮演的是一個邋遢而兇殘的殺手,他憑此片而獲得1993年威尼斯電影節影帝。
陽光透過樹頂的縫隙一線線地撒在寬闊的特律河上,河面上一閃一閃地躍動著細碎的金光,拋出的魚線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慢慢墜入河裡……,這一切由攝像機捕捉下來,還原在銀幕上,美得足以讓人心碎。《大河之戀》所追求的唯美,已經可以讓觀眾完全忘記是在看一部劇情片,因而也就對這部影片本身在情節上先天的單薄視而不見,一意只在攝影師營造的美麗里沉醉。
Ⅶ 大河的劇情簡介
故事圍繞三個年輕女孩的成長憂傷出發,讓·雷諾阿以細致的筆觸敘述古老孟加拉河流域的傳奇故事。影片直接啟發了一代印度大師薩蒂亞吉特·雷伊投入電影創作。
《河》是雷諾阿的第一部彩色片,充滿全片的童話色彩實在讓人著迷。畫面非常細膩,姑娘走動時裙裾的飄舞和老人臉上細密的皺紋都十足傳神。甚至即使沒有台詞,整個電影一樣美不勝收。我很喜歡新娘拉德哈為新郎克利西納跳舞那一段,太美了。在電影的特別收錄里雷諾阿說:要了解印度,首先要了解印度舞。......
Ⅷ 大河的影片簡評
首先,《大河》配得上為建國60周年獻禮的重任。片名《大河》「一語雙關」,既是影片主人公陳大河的名字,也是故事的主線——新疆塔里木河,這條河在新疆,在中國都是赫赫有名。塔里木河整個流域的生態、居民和歷史代表了新疆的特色,也有著充分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在片中的中蘇關系的年代背景之下,甚至還具備國際化的眼界。這樣宏大的題材正是具備建國60周年獻禮的厚重感。
其次,《大河》中陳大河、陳南疆父子兩代治理塔里木河的故事,採取平行敘事的手法,但塔里木河的主線傳承了兩代人,甚至整個新疆歷史。塔里木河的自然風貌和歷史文化是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的「根」,兩代人根據不同的情況,對治理塔里木河的觀念轉變,也表明了內地投身新疆建設開發的一輩人,和後繼者之間精神的延續,對塔里木河情感認知的升華。
陳大河這一輩當初是看到南疆農牧民生活條件的艱苦,決心讓塔里木河的漂移不再危害一方,甚至建造水庫服務當地居民。這是當年的時代背景下中國人的精神和風采。但是到了陳南疆的一代,新時期的水利專家面對當地居民多少年的生活習慣和情感,有著很不同的考慮,陳南疆和幾個助手深入塔里木河流域考察的一段故事,幾乎是一次自我和新疆人的「尋根」之旅。塔里木河對當地人,對新疆歷史,新疆民族文化的積淀象徵著一段時光長河的波浪,既有深厚的情感皈依也有著無情的消逝傷感……中國文化中對這種聚散無常的感懷是具有時間穿透力,陳大河夫婦的墓隨著他的心血——水庫大壩——炸毀完全融進塔里木河的波濤中……彷彿是陳大河一代人等待多年的朝向塔里木河回歸的儀式!
《大河》這部影片另外一個亮點是對中蘇關系背景的處理。中蘇過去的友好經歷了一些無奈的變遷,陳大河與冬妮婭的感情盡管有些浪漫離奇,不過對蘇聯專家的刻畫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一開始在大會上,陳大河與蘇聯專家的矛盾就爆發,蘇聯專家的形象有些讓人懷疑是偏重「反面」的。後面不少地方,蘇聯專家都有針對陳大河的地方,不過到他為假資料反省的一段,開始令人思考這些蘇聯人自身的性格,並非想像的好與不好那麼簡單,尤其回到蘇聯後,教授在冬妮婭決定私自越境再到中國尋找陳大河時,真正體現了這個蘇聯專家的人性化光輝,這些是真實的有血肉的人物形象。
陳大河與冬妮婭的戀情經歷波折,冬妮婭以吐爾遜家人的身份嫁給了陳大河,一大家人都為塔里木河奉獻了一生。這個故事沒有單純糾纏在所謂主旋律的主題上,治河關聯了人物的命運,情感關聯了兩代人和兩國人,這都是過去新疆電影幾乎沒有涉及過的復雜結構。
《大河》中幾個演員的表演都很不錯,像開場陳南疆為了遷墳和當地人發生沖突這樣的場面很有分量,表演其實略有點過,但為了突出情緒的波動並不算多大的瑕疵。作為外國演員,冬妮婭在片中的表演很難得,這個人物設計也讓人敬佩。電影主創人員並沒有因為當年中蘇關系的變故,抹殺很多蘇聯專家為中國所做的貢獻和犧牲,冬妮婭這個角色代表了那些紮根中國邊疆,幫助中國人民建設、發展的外國人的高尚情操。而吐爾遜、阿卜杜拉等少數民族角色也十分鮮活,甚至很多其他演員的表演體現了少數民族語言的幽默,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的一些場面也代表了當下新疆電影的最高水準。為什麼說《大河》能夠體現新疆電影的突破,具備新疆大片的水準,一方面是大題材,大結構,更現實的就是大場面。盡管實際上影片的幾百萬資金投入不能與國內大製作影片相提並論,與新疆歷年影片的成本也沒有太多差別,但《大河》所表現的場面卻在有限的資金下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影片一開始反映牧民反對陳南疆遷墓炸大壩的一場,中間大壩截住洪水還有最後炸毀大壩等,《大河》顯示新疆電影在場面上的一些巨大進步。
整體上,《大河》標志了新疆電影在向市場主流電影靠攏,不再單純強調影片的主旋律意識,而是盡量讓新疆觀眾和內地觀眾都能接受,不再刻意營造民漢團結的高調,而是讓故事的發展糾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使觀眾認同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國籍的人物之間的情感關系。《大河》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在目前的新疆電影中,它算是佼佼者。
Ⅸ 美國電影大河戀劇情介紹
《大河戀》講述一心以嚴肅的父親為榜樣的諾曼以及狂放不羈的保羅這對兄弟數十年的成長經歷和不同的命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蒙大拿州特律河邊的小鎮,住著長老派牧師雷夫倫特·麥考連(湯姆·斯凱里特飾)一家。麥考連為鎮上人佈道之餘,平時喜愛讀書,更喜歡在美麗的特律河裡用假蠅釣魚。麥考連家有兩個男孩,大兒子諾曼穩重內斂,小兒子保羅堅強、倔強、狂放不羈。他們從父親那兒學到了釣魚的技藝,也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1917年,一戰爆發,諾曼(克雷格·謝菲爾飾)加入美國森林服務部,而保羅(布拉德·皮特飾)做了泳池救生員,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對釣魚的愛好。諾曼發現,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節拍去釣魚,他發明了自己的節奏,而他無疑是個釣魚天才。
1919年秋,諾曼前往離家幾千英里的達蒙斯學院上學,一去就是六年。在學院,他發現自己其實非常擅長講授英國文學,萌發了當教授的念頭。保羅在家鄉讀了大學,畢業後在當地報社工作。
1926年,諾曼回到了家鄉。再和弟弟一起去釣魚,他發現自己永遠都趕不上弟弟了。在一個舞會上,諾曼結識了美麗的傑茜,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保羅則迷上了賭博,欠了一屁股債,經常因為欠債與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
諾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學的聘書,請他擔任英國文學教授,他鼓起勇氣向傑茜求婚。即將離開家鄉的諾曼與父親和保羅再次來到特律河釣魚。諾曼讓保羅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羅拒絕了,他是一個釣魚藝術家,他不願意離開蒙大拿。
就在諾曼動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羅被仇家殺害。諾曼在遲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在特律河邊用顫顫巍巍的手拋出了魚線,大河流淌著生命的意義。
《大河戀》是羅伯特·雷德福執導的劇情片,改編自諾曼·麥考連的自傳體小說,由布拉德·皮特、克雷格·謝菲爾、湯姆·斯凱里特等主演,於1992年9月13日上映。
該片沒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和轟轟烈烈的戲劇沖突,在好萊塢的電影里顯得格外清新脫俗。在導演的散文式旁白和攝影師一派悠然自得、充滿詩意的拍攝風格下,不再是單純的電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畫。
除了攝影師是它的靈魂外,電影音樂也是它的另一個生命承載。在導演、攝影、配樂的親密合作下,觀眾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悅和心靈上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