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雞毛信主演海娃今天多大年歲
電影《雞毛信》中海娃的飾演者是蔡元元。
蔡元元:中國,1941年生於四川,7歲時被藝術大師黃佐臨選中,在電影《表》中出演重要角色。如今應該是74歲這樣。
網路:http://ke..com/view/199192.htm
採納一下唄,親~
⑵ 雞毛信電影的小主角海娃還在嗎
蔡元元左
1953年著名藝術家石揮籌拍《雞毛信》時,
被推薦飾演片中的小海娃,影片播出後,好評如潮,小海娃立即成了當時少年兒童競相崇拜的偶像,並激勵了幾代新中國少年。
此後蔡元元便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年後赴澳門創立了赫赫有名的蔡氏兄弟影業公司,完成過《夜盜珍妃墓》、《大辮子的誘惑》等作品。
健在~~
⑶ 海娃的故事是什麼
抗日戰爭時期,有個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裡兒童團的團長。有一天,爸爸叫海娃給八路軍叔叔送一封十分緊急的信——雞毛信。
海娃揣好信,趕著羊下山了。還沒走到山口,就遠遠地看見來了一隊日本兵。「怎麼辦?信藏在哪兒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綿羊的大尾巴,連忙跑過去,把信拴在羊尾巴下邊,大尾巴一蓋,什麼也看不出來了。海娃剛站起來,鬼子就來到了身邊。
「小孩,你的什麼的幹活?實話的不說,死拉死拉的有!」一個掛洋刀的鬼子哇拉哇拉地叫。、
「我是放羊的嘛,嗚嗚嗚,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裝作害怕的樣子哭起來。
鬼子官看了看這群羊,來了壞主意。
「小孩,你的羊非常的好,皇軍的看中了你的羊,哈哈」說完就來搶海娃的老綿羊,海娃那個著急啊,雞毛信在羊的尾巴下面呢。連忙說「啊,別搶我的羊,別搶我的羊」幸虧,老養好象看出了海娃的心思,任鬼子怎麼拉也拉不動,海娃終於鬆了一口氣。
天剛蒙蒙亮,鬼子就出發了。
「小孩,你的前面的開路!」鬼子官是要海娃在前面踩地雷。多壞呀!
海娃心裡卻想,好哇,讓我帶路,我就把你們都帶到八路軍那去。他把敵人引上了一條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把鬼子越拉越遠。
「小孩,你的慢慢地開路!」
海娃乾脆飛跑起來。
叭!叭!鬼子開槍了。海娃一頭倒在了草叢里。 他知道,這里離八路軍住的地方不遠了,就大聲喊起來:「鬼子來啦!鬼子來啦!八路軍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軍叔叔開火了。不用說有了海娃的幫助,八路軍叔叔一定打了一個大勝仗。
⑷ 海娃是哪部電影里的
國產電影<<雞毛信>>
⑸ 《雞毛信》中的海娃是個什麼樣的人
海娃是個沉著機智、勇敢堅強、愛國、認真負責的孩子。
比如海娃把雞毛信綁在了一隻羊的尾巴下面,就這樣渡過了一關。還有趁鬼子睡熟的時候,輕輕地、一步一步地挪動,滿頭大汗也顧不得擦,終於逃出了鬼子的魔掌。經過幾番曲折和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後,終於把信送到了八路軍張連長手中。
(5)海娃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雞毛信》與同時期其他題材的中國電影一樣,9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兒童電影,為了適應中國當時的社會形勢和政治氣候,使孩子們本該充滿快樂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擔。盡管那時的兒童影片在風格樣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較多空白。
但令人欣慰的是,從《雞毛信》開始,中國電影工作者的探索,也為那個年代的電影史留下了許多可圈可點的經典之作。單是片頭連環畫式的構思,在那個缺少視覺沖擊的年代,就足以讓小觀眾們精神為之一振。
⑹ 《演員的誕生》海娃是什麼梗
黃聖依關於「海娃死了」這個梗,出自於2017年的《演員的誕生》,是2017年12月2日的第六期節目,黃聖依和柴碧雲、於明加合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一個片段。
黃聖依扮演的角色是小蝶,有個孩子叫海娃,但她得知海娃死後,精神崩潰。在黃聖依的表演下,這個情節變成了一個段子,分分鍾讓人笑場。
(6)海娃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這場戲被評委章子怡評價為她看過的最尷尬的一場戲。雖說這場戲尷尬也有劇本不合理的鍋,但黃聖依本人卻是妥妥地挺進了許多觀眾心目中該節目演技最爛的演員前三名,一時間和歐陽娜娜、鄭爽難分伯仲。
其實姚小蝶這一戲份最多、最容易出彩的角色是黃聖依以自己有孩子為由爭取到的,因為這個角色要突然被告知喪子的噩耗,她認為已為母親的自己感觸會更深。事實很快證明,能不能演出喪子之痛,和演員有沒有生過孩子沒有直接聯系。
⑺ 電影雞毛信海娃小演員還在嗎叫什麼名字多謝。
電影雞毛信海娃小演員的名字叫蔡元元,目前還健在。蔡元元:中國,1941年生於四川,7歲時被藝術大師黃佐臨選中,在電影《表》中出演重要角色。
1953年著名藝術家石揮籌拍《雞毛信》時,被推薦飾演片中的小海娃,影片播出後,好評如潮,小海娃立即成了當時少年兒童競相崇拜的偶像,並激勵了幾代新中國少年。此後蔡元元便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成年後赴澳門創立了赫赫有名的蔡氏兄弟影業公司,完成過《夜盜珍妃墓》、《大辮子的誘惑》等作品。
參與影片:
大辮子的誘惑 (1995)
夜盜珍妃墓(上、下) (1989)
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省 (1989)
張燈結綵(1982)
刑場上的婚禮(1980)
暗礁 (1977)
合成羊毛 (1972)
小夥伴(1956)
雞毛信 (1954)
⑻ 海娃的簡介
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海娃接到了一個重要的任務。
原來啊這天鬼子的大部隊進山去搶糧食了,炮樓里只剩下了「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正是我們八路軍端掉鬼子炮樓的絕佳時機。
海娃爸爸就把攻打鬼子炮樓的路線圖畫好裝到一封雞毛信里,叫海娃馬上送給二王莊的張連長,通知他們來打炮樓。海娃二話沒說,就勇敢的接受了任務,趕著羊群就上了路。
沒想到,一出山溝,就碰上了鬼子!「這可怎麼辦?要是鬼子搜身,雞毛信不就暴露了嗎?不行,我得想想辦法。」說時遲那時快,看著羊群,海娃靈機一動。
誒,就把雞毛信藏在了「老頭羊」肥肥的尾巴下面。兩個小鬼子把海娃從頭到腳搜了一遍,什麼也沒發現。就把海娃和羊群帶到了一個打穀場,殺了羊吃肉,幸好,「老頭羊」沒有被殺到。
鬼子吃飽了,就把海娃夾在中間睡大覺。海娃心中裝著任務,哪睡得著啊!到了深夜,他看鬼子睡得像死豬一樣,就悄悄的從鬼子窩里溜了出來,取出雞毛信。
撒開雙腿、就像兔子一樣直奔二王莊。要到二王莊的時候,鬼子才追了上來。望著這群愚蠢的小鬼子,海娃計上心頭,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正在山路上迷迷糊糊呢。
這時,海娃的手中了一槍。跑在前面的海娃突然高聲喊起來:「八路軍叔叔,快打鬼子啊„„」霎時間,四面里的八路軍瞄準鬼子的腦袋,乒乒乓乓的就開了火。
打得鬼子是希里哇啦的就喪了命啊!張連長根據海娃送的雞毛信又成功地搗毀了敵人炮樓, 「貓眼」司令還在睡大覺呢就被八路軍給活捉了。
(8)海娃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人物原型:
秦玉根生於1928年,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年幼就失去了雙親,為了生活從小給地主放牛,飽受艱辛。全面抗戰爆發後,秦玉根的家鄉成為了賀龍領導下的根據地。
秦玉根積極參加兒童團,並擔任團長,小小年紀的秦玉根自此參加了革命;稍微長大點後,便參加了民兵,並多次完成組織交代的任務。
日本投降後,秦玉根因在過去的革命生涯中表現突出,有幸被選入西北野戰軍的偵察部隊,參加解放軍後,秦玉根更加的努力。
在一次任務中,秦玉根奉命化妝成敵軍軍官到大荔縣城偵查敵情;正當秦玉根准備進城的時候,忽然看到一名敵少校軍官慢悠悠的走了過來,秦玉根主動上前搭訕。
並乘機麻利的俘虜了這名少校,猶如老鷹抓小雞。自參軍後,秦玉根參加過上百次的偵查任務,且每次都能圓滿的完成,並俘虜了上百名的敵軍官兵,立過七次戰功,其中還包括一次特等功。
新中國後,在西北地區還遺留著不少匪特;在跟隨的大部隊剿匪的過程中,秦玉根更是勇往直前,直搗匪窩,生擒土匪頭目。這場戰斗後來也被拍成了電影《沙漠追匪記》,永遠的載入史冊。
不久,秦玉根又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斗,他在異國他鄉戰斗多年,屢立奇功,直到1959年因身體原因才回國,並到南方任職。
時光荏苒,《雞毛信》這部電影依舊在傳播,但其原型秦玉根卻默默無聞,鮮為人知。2004年,偵察英雄秦玉根因病逝世,享年76歲;臨終前,他要求將遺體捐獻給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