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跳蚤細菌陶瓷蛋彈什麼電影

跳蚤細菌陶瓷蛋彈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2-04-22 22:35:37

什麼是細菌炸彈細菌炸彈是誰做的細菌炸彈的來歷是什麼

細菌炸彈是生物武器,利用炸彈釋放用來殺傷人員、牲畜和毀壞農作物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各國都有「關注」過這種武器。比如,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在蘇格蘭北部格林亞德島進行生物武器試驗(炭 疽熱細菌)。侵華日軍生產了至少10種類型的細菌炸彈。包括石井式陶瓷細菌彈、HA型炸彈、I型炸彈、RO型炸彈、SI型炸彈、U型炸彈、老型UJI炸彈、GA型炸彈、100UJI型炸彈、母女彈等。(石井式陶瓷細菌彈,石井四郎直接參與研發設計,是專為填裝帶有鼠疫菌的跳蚤而設計的)金屬制的炮彈在爆裂時需用大量火葯,很高的熱度會使細菌死亡。薄且輕質的陶瓷,盛放炭疽菌、氣性壞疽菌、破傷風菌和帶鼠疫菌跳蚤等,僅需使用導爆索或很少量的炸葯就可以引爆,因此陶瓷成為炸彈殼的首選。

Ⅱ 關於 731 的電影

中文名稱:黑太陽731
資源類型:RMVB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簡介:
[影片名稱] 《黑太陽731》
[英文名稱] Men Behind The Sun
[首演日期] 1988
[主要演員] 吳代堯 田介夫 王潤身 王剛
[導 演] Tun Fei Mou
[語 音] 國語
[地區國家] 中國
[影片分類] 大陸影視 戰爭片
[影片大小] 349.48 M

這是第一部系統揭露侵華日軍發動細菌戰罪惡的影片,以此片為標志,大量的日軍細菌戰罪行被披露,對日民間索賠也從無到有,開始了艱難的歷程。
一位婦女在日本兵的看押下,在冰天雪地的室外裸露著小臂和雙手,日本兵不斷地往上澆水,並把手和手臂上凍成的冰敲掉。很長時間後,這位婦女被拉到室內,被強令把凍得已經僵硬的雙手放到熱水中。然後,一位日本軍官當著十幾個日本娃娃兵的面,把手放到這位婦女的手臂上,使勁往下一撕,婦女手臂上的皮、肉全部脫落,慘白的手骨露了出來……
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期間,沿著蘇滿邊境建立了代號為 731的細菌部隊。他們慘無人道的用中國人、蘇聯人、韓國人來做活體實驗,在集中營、佔領區、戰俘營所犯下了慘絕人寰的獸行:大屠殺、變態的姦淫、毒氣實驗、細菌實驗和性實驗等等……致使無數生命慘遭殺戮。

隨著美國頻頻遭受炭疽的襲擊、感染者人數不斷的增加,一股炭疽恐慌在全球范圍內出現。炭疽似乎突然之間變成全人類的大敵,「炭疽」這兩個字也成為了人們談話中高頻率使用的字。其實,炭疽並不是一種最近幾年才出現的高科技細菌武器,早在日軍侵華時期,炭疽就曾殺害了數百萬無辜的中國老百姓。

.731部隊,帶著罪惡的使命而誕生

1931年9月18日,日軍入侵中國東北。在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東北淪陷。然而日本侵略軍的野心絕不僅僅在於東北,也不僅僅在於中國,它想侵略整個東亞,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但是,由於日本國土資源貧乏,在工業原料上先天不足,根本應付不了傳統戰爭所需的巨大資源消耗。於是,侵華日軍在尋找其他的途徑時想到了細菌武器。

細菌武器不同於傳統武器,它不需要大量的金屬、火葯,也不用大型的加工車間,一旦源病菌培育成功,便可以十分廉價地生產出來,而且殺傷力巨大。侵華日軍就是抱著生產「廉價武器、節省資源」的想法開始建立細菌研究所的。

根據天皇的命令,教官出身的少佐石井四郎擔起了建立細菌部隊的任務。1933年,在哈爾濱市東南20公里當時一個叫平房的小鎮,出現了一支專門研究細菌武器的秘密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這支部隊在軍郵地址簿上出現的名字就是「滿洲第七三一部隊」。

.用活人實驗炭疽病菌乾粉

魔王石井四郎最為得意的一項「成果」便是,將憲兵警察逮捕的中國愛國人士當作實驗的「木頭」(日語:瑪璐達),即活人實驗品。

在一些當事人的回憶錄中都有這樣的記載:1944年冬的某一天,五六名戴著鐐銬的中國人被日本兵從卡車上拉下來,倒背著雙手,綁在間距為20米的幾個木樁上。數十分鍾後,低空飛行的小型運輸機將炭疽彈投向木樁附近。這幾名中國人迅速被炭疽粉末包圍,他們或是吸入了粉末而感染了肺炭疽,或是由於彈片劃傷皮膚而感染皮膚炭疽。隨後,這幾名感染者便被帶到了部隊的實驗室里。日軍的細菌專家在對他們進行了各種「治療」之後,殘酷地將他們殺害。而屍體則放到解剖室中,供病理解剖之用。

利用這些愛國志士的血肉之軀,731部隊逐步製成了各種細菌武器,並將它們投到中國的許多地方,屠殺了更多的中國人。

.投放炭疽菌,殺人無數

短短幾年的時間,731部隊便建立起一條月產炭疽菌粉末200公斤的生產線。除此之外,他們每月還製造霍亂、傷寒病菌各500公斤,鼠疫菌250公斤。

1939年5月,日本帝國主義侵犯哈桑湖邊界,挑起了哈桑湖事件。日本侵略軍原想侵犯蘇聯的領土,沒想到卻吃了敗仗,損失慘重。當時的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立即派人來到731部隊,協商細菌戰事宜。

此後不久,石井四郎便派人將22.5公斤的炭疽、傷寒、霍亂病菌散播到哈爾哈河及附近的水源和地面。細菌的散播立即使該地區出現大量的傷亡。731部隊的首次細菌戰取得了「勝利」。

從1939年哈桑湖事件到1942年之間,731部隊生產炭疽等病菌達數十噸之多,主要投放在中國大陸的各個地區。其中,炭疽菌、鼠疫菌為乾燥細菌,能污染空氣,使感染者患上肺鼠疫和肺炭疽病;霍亂、傷寒被製作成菌液,通過飛機的「降雨器」進行散布,使感染者患上腸類疾病;而帶鼠疫菌的跳蚤則直接用鼠疫彈進行投放。

日本戰敗後,731部隊為了防止秘密泄漏而遭到世界各國的譴責,迅速毀壞了自己所有的設備和用品。他們還將不便攜帶的大部分炭疽菌等細菌散播在華中一帶,造成大量無辜民眾喪生。
http://board.verycd.com/t211285.html

Ⅲ 「黑太陽731」是真實的歷史嗎

真實的,731部隊是在抗日戰爭(1937~1945)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從事生物戰細菌戰研究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秘密軍事醫療部隊。731部隊偽裝成一個水凈化部隊。731部隊把基地建在中國東北哈爾濱附近的平房區,這一區域當時是傀儡政權滿洲國的一部分。

日本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准備細菌戰的特種部隊,在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歸屬日本陸軍省、日軍參謀本部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雙重領導。人事配備是很強的。

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期間,沿著蘇滿邊境建立了代號為 731的細菌部隊。他們慘無人道的用中國人、蘇聯人、韓國人來做活體實驗,在集中營、佔領區、戰俘營所犯下了慘絕人寰的獸行:大屠殺、變態的姦淫、毒氣實驗、細菌實驗和性實驗等等……致使無數生命慘遭殺戮。


(3)跳蚤細菌陶瓷蛋彈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731部隊也是日本法西斯陰謀發動細菌戰進行種族滅絕的主要罪證之一。731部隊也是日本法西斯於日本以外領土從事生物戰細菌戰研究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秘密軍事醫療部隊的代稱。設於今哈爾濱平房區。這一區域位於當時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滿洲國」內。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實驗及製造基地,是日本軍國主義違背國際公約,用活人進行凍傷、細菌感染、毒氣實驗的大本營,是發動細菌戰爭的策源地,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掠奪資源、踐踏中國主權的重要罪證。

Ⅳ 火線追凶之死亡地帶中的日本在中國製造毒氣是真的嗎

有歷史依據的,例如731部隊
731部隊,全稱 滿洲第731部隊.
(關東軍防疫給水部)
(右圖)731部隊在進行屍體處理
[編輯本段]1.簡介
731部隊是在抗日戰爭(1937-1945)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侵華日軍從事生物戰細菌戰研究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秘密軍事醫療部隊。731部隊偽裝成一個水凈化部隊。731部隊把基地建在中國東北哈爾濱附近的平房區,這一區域當時是傀儡政權滿洲國的一部分。一些研究者認為超過10,000名中國人,朝鮮人,以及聯軍戰俘在731部隊的試驗中被害, 但是對於數量的多少還存在爭議。
日本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准備細菌戰的特種部隊,在戰略上佔有重要地位。日本軍人所謂的"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平房",在某種意義上正說明了這一點。就其規模來說,實屬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工廠。就其地位來說,它歸屬日本陸軍省、日軍參謀本部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雙重領導。人事配備是很強的。擁有從事細菌戰研究工作人員二千六百餘人,其中將級軍官五名,校級軍官三十餘名,尉級軍官三百餘名。從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二年七月由石井四郎中將為部隊長,一九四二年八月到一九四五年二月北野政次少將接任部隊長,一九四五年三月到同年八月石井四郎又重任部隊長。它的直屬各個部以及各個支隊都配備佐級軍官負責,對一些重要部門都配備了少將級軍官負責。第七三一部隊分為八個部和四個支隊:
第一部(細菌研究),菊地少將為部長。下屬有專門從事鼠疫研究的"高橋班",從事研究的"笠原班",從事細菌媒介--昆蟲研究的"田中班",從事凍傷研究的"吉村班",從事赤痢研究的"江島班",從事脾脫疽研究的"太田班",從事霍亂研究的"湊班",從事病理研究的"崗本班"和"石川班",從事血清研究的"內海班",從事葯理研究的"草味班",從事立克次氏體(包括跳蚤)研究的"野口班"。
第二部(細菌試驗),由太田大佐兼任部長。這個部下設一個分部,專門培育和繁殖供散布鼠疫菌用的寄生蟲。下屬一個航空班和在安達東三十五里的鞠家窯的特別試驗場。這個部的主要任務是除了用人作細菌試驗之外,還通過"八木澤班"對植物進行病毒研究和試驗。
第三部(細菌武器製造),由江口中佐任部長。這個部下屬兩個工廠,一個是濾水器製造廠,這是為掩人耳目而設的。另一個是在楊馬架子的瓷彈殼製造廠,專門生產"石井式"細菌炸彈等細菌武器。
第四部(細菌生產),由川島少將任部長。這個部下設兩個分部,每一分部按照分工獨立地進行各種細菌的生產。
總務部,起初由中留中佐為部長,後由太田大佐兼任。該部是七三一部隊本部的綜合部門,權力很大,它不僅負責整個部隊的財務管理、生產計劃、人事分配,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與憲兵隊聯絡和接收作細菌試驗的人。
訓練教育部,起初由園田大佐任部長,後來由西中佐接任部長。這個部專門負責培訓從事細菌研究、生產和使用細菌武器的專業人材。據資料記載,僅少年隊員的培訓就進行了四期。
資料供應部,由大谷少將任部長。這個部負責各種器材、設備的供應。
診療部,由永山大佐任部長。這個部負責對細菌傳染的預防和日本人的疾病醫療事宜。
與各部平行的還有一個石井特別班,由石井四郎的家族人員親自把持。石井四郎的二哥次男剛男負責"特別秘密監獄"的管理,石井四郎的三哥三男負責試驗動物飼養的領導工作。
[編輯本段]2.日本細菌部隊概況
731部隊是述日本細菌部隊的代稱。日本有七大細菌戰部隊,分別是:
在日本東京的陸軍軍醫學校細菌武器研究室。
在哈爾濱的關東軍659部隊,其設於哈爾濱平房區的本部稱731部隊
在長春的關東軍100部隊
在北京的北支甲1855部隊
設於南京的榮字1644部隊
在廣州的波字8604部隊
在新加坡的岡字9420部隊
陸軍軍醫學校細菌武器研究室
設立於日本東京陸軍軍醫學校,位於日本東京新宿,對外稱防疫研究室。
關東軍659部隊
本部設於哈爾濱平房區,對外稱關東軍隊防疫給水部,其本部稱為731部隊。
關東軍100部隊
本部設於長春的,對外稱關東軍獸疫預防部,下設2630部隊等。負責人高橋隆犢獸醫中將和松有次郎獸醫少將。
北支甲1855部隊
本部設在北京的天壇公園西門南側的神樂署,原國民黨中央防疫處,對外稱華北派遣軍防疫給水部,後稱第151兵站醫院。
1855部隊部長初為黑江,後為菊池齊。1939年,西村英二繼任。下設三個課:
第1課設於協和醫學院,從事細菌(生物)戰劑的研究
第2課設於天壇公園西門南側,從事細菌生產。 (現地址為北京市天壇西門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
第3課設於北海旁北京圖書館西,為細菌武器研究所
此外,在濟南、天津、太原、青島、鄭州、開封、郾城派駐支隊等。
榮字1644部隊
本部設於南京,對外稱華東派遣軍防疫給水部,在上海、南京、岳陽、荊門、宜昌等地派駐12個支隊。
波字8604部隊
本部設於廣州, 對外稱華南派遣軍防疫給水部。
岡字9420部隊
本部設於新加坡,對外稱南方防疫給水部。
日本細菌部隊在中國境內有五大部隊,63個支隊。
731部隊行徑只是大日本帝國陸軍在佔領滿洲期間(從1931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犯下的許多戰爭罪行之一,在這期間,1500萬中國人,朝鮮人,菲律賓人,印度尼西亞人,緬甸人的平民,太平洋島上居民和聯軍俘虜被殺害。
[編輯本段]3. 731部隊的形成
731部隊的前身,是石井四郎於1932年在中國東北哈爾濱市郊的背陰河設立的東鄉部隊,該部隊最早的開始進行了在日本國內無法進行的人體實驗。
1932年, 石井四郎率部隊修建中馬城,在哈爾濱市郊的監獄。1935年的一次監獄暴動迫使石井關閉中馬城. 石井到離哈爾濱更近的平房區重新設立一個新的設施。
673部隊在黑河孫吳縣建立細菌實驗基地,包括動物飼養、制菌室等300間建築。
[編輯本段]4. 731部隊的活動
活體解剖:一個代號為「馬路大」的特別項目進行人體試驗:受試驗者從中國的住民中抓來,也被稱為「原木」 (丸太)
手榴彈試驗:用人在不同的距離和位置進行手榴彈試驗
凍傷試驗:凍傷試驗資料為北支那防疫給水部專業人員與駐蒙軍團聯合進行的一次野外凍傷試驗的資料,題目為《極秘·駐蒙軍冬季衛生研究成績》,資料編成者為冬季衛生研究班,形成年代為昭和十六年三月(1941年3月)。
該資料是侵華日軍細菌與毒氣戰研究所所長金成民,應日本橫濱市立大學校長加藤佑三先生邀請,受平房區政府委派赴日講學訪問期間,多次單獨或與日本友人一同赴東京神田等地的圖書館及資料館查閱資料,在一資料室內,發現這部保存較好的資料。
火焰噴射器實驗:731部隊將試驗者關在廢棄裝甲車內,用火焰噴射器烤之,以測驗火焰噴射器威力.但這實驗是毫無意義的,沒有裝甲車會呆在原地讓你烤.純粹是"娛樂"罷了
鼠疫實驗:將鼠疫病毒注入試驗者體內,觀察其反應.這種方法也應用在了日本在邊境抓住的蘇聯戰俘身上.
開發落葉劑和細菌彈 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石井炸彈,美軍後來在越南使用的菠蘿彈也是該彈的改進型.石井炸彈為陶瓷外殼,內裝攜細菌的跳瘙.石井四郎還有一項發明是石井濾水器,以解決士兵在野外作戰的污水處理為飲水的問題.算是731部隊唯一有用處的發明了.
[編輯本段]5. 731部隊的成員
陸軍中將石井四郎
陸軍中佐內藤良一
醫生北野政次
柄澤班篠冢良雄
[編輯本段]6. 731部隊的部和支隊
731部隊分為8個部和4個支隊:
第一部: 在活體試驗者身上研究淋巴腺鼠疫,霍亂,炭疽病,傷寒,肺結核。一個容納300人左右人的監獄為這個目的建造起來。部長菊地齊軍醫少將。下設:
笠原班(病毒):研究濾過性病毒及當地風土病。班長笠原四郎軍醫大佐
田中班(昆蟲):研究昆蟲。班長田中英雄軍醫少佐
吉村班(凍傷):研究治療凍傷的有效方法及航空醫學。班長吉村壽人陸軍技師
高橋班(鼠疫):研究鼠疫。班長高橋正彥軍醫少佐
江島班(赤痢):研究赤痢及血清學。班長[[江島真平]陸軍技師。
太田班(炭疽):研究炭疽,班長太田澄軍醫大佐
湊 班(霍亂):研究霍亂。班長湊政雄陸軍技師
岡本班(病理):研究病理、活體及死體解剖。班長岡本耕造陸軍技師
石川班(病理):研究病理及製作人體組織標本。班長石川太刀雄丸陸軍技師
內海班(血清):研究血清、開發疫苗及實行細菌戰時當友軍感染後對症療法。
田部班(傷寒):研究傷寒。班長田部井和軍醫中佐
二木班(結核):研究結核菌。班長二木秀雄陸軍技師
草味班(葯理):研究葯理、毒劑的化學結構。班長草味正夫葯劑少佐
野口班(斑疹傷寒):研究斑疹傷寒。
肥之藤班(炭疽):研究炭疽,班長肥之藤信三。
碇班(炭疽):研究炭疽。班長碇常重
在田班(X光):研究X光等其他放射線。
特別班:負責特別秘密監獄的管理和實驗動物的培養,負責人石井剛男和石井三男。
第二部: 研究生物武器的在戰場上的使用,特別是在傳播細菌和寄生蟲的設備的研究方面。部長太田澄大佐。下設一個分部,下屬一個航空班和在鞠家窯的安達特別實驗場
八木澤班(植物菌):研究植物菌。班長八木沢行正陸軍技師。
大田班(消毒):班長大田大佐。
第三部: 生產容納生物戰劑的炮彈,駐扎在哈爾濱。部長江口中佐,下設兩個工廠,主要是陶瓷彈殼製造廠,用於生產「石井式」陶瓷細菌彈。還有一個運輸班。
第四部: 生產各種生物戰劑,部長川島清少將。下設4課進行各證細菌的生產。
第1課
柄澤班:細菌製造 班長柄澤十三夫軍醫少佐
野口班:生產鼠疫菌和炭疽菌。班長野口圭一
第2課:研究乾燥菌和疫苗。負責人三谷幸雄
第3課:研究乾燥菌和疫苗。
第4課(疫苗)
植村班:生產瓦斯壞疽菌和炭疽菌。班長植村肇
有田班:生產斑疹傷寒及疫苗。班長有田正義軍醫少佐
朝比奈班:班長朝比奈正二郎陸軍技師
第五部: 訓練教育部,部長園田太郎大佐,後由西俊英軍醫中佐接任。負責培訓從事細菌武器,細菌戰的人才。
第六部: 裝備部,部長大谷少將。 負責器材,設備的供應。
第七部: 診療部,部長永山大佐。負責細菌感染的預防和日本人的醫療。
第八部: 總務部,部長中留金藏中佐,後由太田澄軍醫大佐兼任。負責整個部隊的財務管理、生產計劃、人事分配,。
石井的細菌部隊(659部隊)除了平房本部(731部隊)外,還有4個支隊:
162部隊(林口支隊):設於林口縣,支隊長西俊英軍醫中佐,後由榊原秀夫軍醫少佐接任。
643部隊(牡丹江或海林支隊):設於海林鎮,支隊長尾上正男軍醫少佐。
673部隊(孫吳支隊):設於黑河市孫吳縣,支隊長西俊英軍醫中佐。
543部隊(海拉爾支隊):設於海拉爾市,支隊長加藤恆則軍醫少佐。
319部隊(大連細菌研究所):設於大連市,前身為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衛生研究所,1939年劃歸731部隊
設施
對游者開放的建築物中的一座731基地佔地6平方公里,由150多幢建築組成。設施經過很精心的設計,使得其很難被摧毀。 一些731的周邊設施仍保存到現在,並開發給遊客參觀。
基地包括各種各樣的生產設施。有約4,500個培養跳蚤的容器,6個巨大的製造各種化學製品的鍋爐,以及約1,800容器用於生產生物戰劑。幾天內就可以成產出大約30克腺鼠疫。
數十噸的這些生物武器(以及一些化學武器)在整個戰爭期間被存放於中國東北的許多地方。解散後日本試圖銷毀每一個證據,無論如何這都不是成功現在依然還有許多證物遺留著。至今有時候對中國的平民還有傷害。特別是在2003年9月, 29名在黑龍江 一棟建築物的工作人員無意地挖掘到了埋藏在地下超過有50年歷史的化學武器的彈殼,因為這樣他們就醫了。
解散和二戰的終結
當地的簡介石井想要在太平洋沖突後的1944年5月使用化學武器, 但是他的企圖由於計劃不周和聯盟國的干涉而多次被挫敗。 當戰爭會很快結束變得明朗時,石井下令摧毀那些設備設施,並告訴他的部下「把秘密帶進墳墓」。他的日本軍隊在戰爭的最後的日子裡集合起來銷毀他們進行人體試驗的證據,包括毒殺400名在押的「馬路大」並焚燒;還故意地放出所有感染瘟疫的動物。
美國相信這些研究數據是具有相當高的價值,因為聯盟國從未進行過這種類型的人體試驗。同時,美國不希望任何其他國,特別是蘇聯得到這些數據用於研究生物武器。 因此,作為獲得這些數據的交換,美國不以戰爭罪起訴731部隊的軍官。
1949年12月,伯力城(哈巴羅夫斯克)戰犯審判法庭對731部隊的戰犯進行了審判。
許多前731部隊的成員都加入了日本醫療組織。Dr Katano Masaji領導了 日本最大的制葯公司,綠十字。 其他成
員或領導醫學院校,或為日本厚生省工作。
歷史問題政治化
東京的731部隊紀念物日本右翼民族主義歷史學家否認731部隊的行動,他們認為那是中國宣傳機關的編造。同時左翼組織曾經出版731部隊的歷史,強調美國為了交換731部隊的研究數據,刻意掩蓋了731部隊的史實。 731部隊的歷史和其他涉及731部隊的許多二戰主題(以及引起的爭論被從許多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抹去了。 有些人認為這恰恰表明了歷史修正主義是現代日本的主流思想的一部分, 進而說明日本還沒有承擔過去所犯下的罪行的全部責任。
1997年,180名中國人,731部隊的受害者或其家屬,對日本政府提出訴訟,要求全面披露731部隊事實,道歉並予以賠償。2002年8月,東京地方法院承認731部隊的存在以及所進行的生物戰的行為,但是裁決所有的賠償問題已經在1972年9月29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日本國政府聯合聲明》中解決。
200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日本帝國政府解密法案對大部分機密的美國政府關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犯下的戰爭罪行和戰爭犯的檔案進行解密。 2003年,這一工作將由納粹戰爭罪行和日本帝國政府檔案跨部門工作組(IWG)完成
文化上的描述和展現
1981年,日本作者森村誠一出版了《惡魔的盛宴》一書 (悪魔の飽食) 。這部紀實文學以大量的事實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時,以中國人為生物實驗對象來試驗細菌生化武器。作品在《赤旗報》上連載,引起轟動,出書300萬冊一銷而空。
2008年3月,《惡魔的飽食——日本731細菌戰部隊揭秘》全三集,已由學苑出版社出版,並將免費贈送給學校圖書館、各抗日戰爭遺址、紀念館和有關機構,以期記住歷史,不讓歷史重演。
中國影片黑太陽731是一個表現了日本在中國犯了嚴重的罪行的重要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石井四郎用其殘殺萬餘人類生命得來的細菌殺人方法的資料數據和美國總統杜魯門進行陰謀交易,逃避了戰爭法庭的審判和人類良知與道義的責任。

日帝國主義侵佔東北,設在哈爾濱東南的進行細菌試驗、研究和製造細菌武器的秘密部隊-對外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隊,以掩人耳目。這支部隊由關東軍司令官直接管轄,石井四郎主持,以活人為試驗對象,有些重大問題直接聽命於日本大本營參謀本部的指令。
731部隊在林口、牡丹江、孫吳和海拉爾設有4個支隊,在安達設有試驗場,人數最多時達到3000人左右,也從事細菌炸彈外殼的生產.抓捕的中國人作為試驗的材料--將以所謂「反滿抗日」罪名逮捕的中國人由憲兵隊直接送往731部隊進行各種慘無人道的細菌試驗。
電影《黑太陽「七三一」》中的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進行的就是凍傷實驗.
731部隊將實驗用的活人統稱為「原木」,意即可裁割的整體材料。「原木」均由倭國憲兵隊「特殊運輸」,每年約五六百人,包括中國抗日誌士、無辜百姓及蘇聯人、朝鮮人。1937~1945年,僅731部隊用於細菌試驗慘死的有4000餘人.
從1940年起,731部隊曾連續多次在中國抗日戰場對中國軍隊和和平居民施行細菌戰.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以後,石井四郎被招回日本,接受日軍參謀本部的緊急指示---石井四郎說:"一切擴大細菌武器生產的辦法之所以必須施行,是因國國際形勢已發生變化,德對蘇戰爭已開始,以及因為關東軍已實施反蘇軍事措施准備的'關特演'計劃(即一九四一年夏季關東軍計劃進攻蘇聯的特別演習),所以我們的軍隊應當充分具有足夠的細菌武器,以便在必要時去反對蘇聯".日本軍人所謂的「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平房」,在某種意義上正說明了這一點。
731部隊在進行細菌研究的同時,也頻繁的進行各種野外訓練,包括毒瓦斯使用方法訓練、濾水器使用方法訓練等。731部隊積極參予了諾門罕戰爭,並在戰場上使用細菌武器。我國的常德寧波金華等地也有其罪惡痕跡。
1945年,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731部隊唯恐暴露其細菌武器殺人的秘密,將在押人員全部殺害。並將無法攜帶的罪證全部銷毀,並炸毀了主要設施。將細菌戰的主要設備和資料偷運回國,殺戮了最後一批用作實驗的人員.
敗逃時,將大量染有鼠疫菌的鼠放出,造成了平房地區1946年的大面積鼠疫流行。
731部隊的主要戰爭罪犯在伯林軍事法庭上以及沈陽審判中,不得不低頭認罪,供認了731部隊的丑惡罪行。
侵華日軍731部隊活體試驗受害者證人首次被發現.目前發現的這些證人所介紹的情況,與關東憲兵隊特別移送檔案中日軍所記載的涉及兩名受害者的情況基本吻合。可以認定,他們是首次發現的活體試驗受害者證人。
一本侵華日軍細菌研究的書籍在哈爾濱市被發現。經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辛培林考證,這本由731部隊第二任部隊長北野政次編寫的《關於滿洲的急性傳染病》,是侵華日軍在中國東北地區經過大量調研及實驗後寫成的,也是他們在中國進行細菌戰研究的又一罪證。
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者索賠案---遲遲不能夠勝訴!中國境內現在埋藏的細菌在底下究竟還有多少處?這些遺留問題---距離真正解決的日子還很遙遠.日本官房長官說:"作為日本政府來說,這是一個很嚴厲的問題。司法判斷存在分歧,還有很多歷史因素。」

Ⅳ 細菌 蚊子 香菇 病毒 酵母菌 跳蚤 水綿 雞蛋 變形蟲 水藻 草履蟲 蒼蠅 螞蟻都是單細胞生物嗎

上面的只有細菌,病毒,酵母菌,變形蟲,衣藻(水藻有好的類啊,不是所有的都是單細胞生物)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
鉗子和起子都使用了杠桿原理,而且都是省力杠桿。因為符合杠桿的要求,具有固定點,力和力臂。起子是省力杠桿。 因為動力臂長。 魚竿是費力杠桿,因為手抓的地方既是動力作用點,又是支點,動力臂太短了。

Ⅵ 低溫陶瓷細菌蛋明明是生物武器,為什麼還能把人炸爛

731是研究過一種細菌炸彈,裡面裝滿跳蚤,跳蚤上面寄生有強力致病病菌,炸彈的名字叫土陶制細菌彈。這種細菌彈從飛機上投擲後,彈體會裂開,這種炸彈其實是不裝爆炸物的,因為爆炸物會產生高溫高壓和沖擊波會殺死裡面的病菌,就失去作用了。這種炸彈是通過裡面的昆蟲傳播急性疾病來達到殺傷效果的,不是通過爆破來達到目的的。美軍在朝鮮戰爭中使用過一種叫四格彈的細菌彈,有興趣你可以查一下。

Ⅶ 手梳彈炸跳蚤啥意思

手梳彈?

是手榴彈吧

精神要記准啊

手榴彈炸跳蚤

看上去力度很大,動靜不小

爆炸起來很絢爛

但是要清除的跳蚤呢,根本炸不到

這樣做的效果是驢糞蛋——外面光

意思就是做事要從實際出發

用恰當的方式處理問題

拒絕雷聲大雨點小的辦事行為

Ⅷ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一部動畫 說的是一個孩子吃了倆病菌 不是小紅臉和小藍臉 是病菌

額 小紅臉和小藍臉 就是講的細菌 小紅臉和小藍臉的學名叫乳酸桿菌,是一種對牙齒非常有害的細菌。故事講述了小紅臉和小藍臉在小明口腔里安家落戶到最後被驅逐出去的全過程,給不愛刷牙的小朋友們以啟示。

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動畫作品列表
作為製作公司拍攝過的電影:

謝謝小花貓 (1950)
小鐵柱 (1951)
小貓釣魚 (1952)
采蘑菇 (1953)
小小英雄 (1953)
好朋友 (1954)
誇口的青蛙 (1954)
粗心的小胖 (1954)
野外的遭遇 (1955)
小熊的旅行 (1955)
大紅花 (1956)
我知道 (1956)
中國的木偶藝術 (1956)
金耳環與鐵鋤頭 (1956)
胖嫂回娘家 (1956)
三個鄰居 (1956)
機智的山羊 (1956)
驕傲的將軍 (1956)
拔蘿卜 (1957)
一個新足球 (1957)
雙胞胎 (1957)
木頭姑娘 (1958)
牆上的畫 (1958)
小朋友們 (1958)
找小哥哥 (1958)
老婆婆的棗樹 (1958)
美麗的小金魚 (1958)
八月十五慶豐收 (1958)
趕英國 (1958)
歌唱總路線 (1958)
美妙的顏色 (1958)
過猴山 (1958)
古博士的新發現 (1958)
小鯉魚跳龍門 (1958)
豬八戒吃西瓜 (1958)
火焰山 (1958)
小猴與白胖 (1958)
四隻小野鴨 (1958)
為了孩子們 (1958)
三毛流浪記 (1958)
打麻雀 (1958)
誰唱得最好 (1958)
小發明家 (1958)
小農藝家 (1958)
並蒂蓮 (1958)
豬八戒吃瓜 (1958)
蜜蜂與蚯蚓 (1959)
布穀鳥叫遲了 (1959)
壁畫里的故事 (1959)
大躍進萬歲 (1959)
森林之王 (1959)
三隻蝴蝶 (1959)
龍蝦 (1959)
漁童 (1959)
蘿卜回來了 (1959)
一幅僮錦 (1959)
一隻鞋 (1959)
砍柴姑娘 (1959)
漁重 (1959)
猴龜分樹 (1959)
濟公鬥蟋蟀 (1959)
雕龍記 (1959)
小蝌蚪找媽媽 (1960)
艷陽春 (1960)
急追猛趕 (1960)
原形畢露 (1960)
怕羞的黃鶯 (1960)
小燕子 (1960)
牧羊少年 (1960)
大蘿卜 (1960)
革新迷 (1960)
降龍記 (1960)
鴿子 (1960)
大獎章 (1960)
牧童與公主 (1960)
山羊和狼 (1960)
聰明的鴨子 (1960)
太陽的小客人 (1961)
誰的本領大 (1961)
紅雲崖 (1962)
人參娃娃 (1962)
沒頭腦和不高興 (1962)
小溪流 (1962)
掌中戲 (1962)
大名府 (1962)
一棵大白菜 (1962)
等明天 (1962)
一條絲腰帶 (1962)
牧笛 (1963)
黃金夢 (1963)
長發妹 (1963)
孔雀公主 (1963)
金色的海螺 (1963)
集體有餘 (1964)
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
畫像 (1964)
路邊新事 (1964)
半夜雞叫 (1964)
四點半 (1964)
石灣陶瓷藝術 (1964)
冰上遇險 (1964)
湖上歌舞 (1964)
差不多 (1964)
石灣陶器藝術 (1964)
大鬧天宮40周年紀念版 (1964)
小林日記 (1965)
大鬧天宮 (1965)
畫象 (1965)
我們愛農村 (1965)
福建工藝新花 (1965)
南方少年 (1965)
李科長巧難炊事班 (1965)
紅軍橋 (1964)
小哥兒倆 (1965)
紅領巾 (1965)
上海市少年兒童革命歌舞選輯 (1965)
支持越南人民反美斗爭 (1965)
支持多米尼加入人民反美斗爭 (1965)
揭穿美帝「和談」陰謀 (1965)
偉大的聲明 (1968)
上海工藝美術 (1966)
山村新苗 (1966)
小號手 (1973)
小八路 (1973)
東海小哨兵 (1973)
帶響的弓箭 (1974)
大潮汛之夜 (1974)
駿馬飛舞 (1974)
渡口 (1975)
主課 (1975)
出發之前 (1975)
革命兒歌好-歌曲 (1975)
長在屋裡的竹筍 (1976)
試航 (1976)
金色的大雁 (1976)
樹苗 (1976)
大櫓的故事 (1976)
小石柱 (1977)
戰旗似火 (1977)
蘆盪小英雄 (1977)
山羊回了家 (1977)
新花迎春 (1977)
火紅的岩標 (1977)
狐狸打獵人 (1978)
山伢子 (1978)
兩張布告 (1978)
歌聲飛出五指山 (1978)
西瓜炮 (1978)
小白鴿 (1978)
奇怪的病號 (1978)
象不象 (1978)
畫廊一夜 (1978)
兩只小孔雀 (1978)
母雞搬家 (1979)
哪吒鬧海 (1979)
愚人買鞋 (1979)
阿凡提(木偶) (1979)
喵嗚是誰叫的 (1979)
天才雜技演員 (1979)
奇怪的球賽 (1979)
熊貓百貨商店 (1979)
刺蝟背西瓜 (1979)
好貓咪咪 (1979)
雪孩子 (1980)
三個和尚 (1980)
人參果 (1980)
張飛審瓜 (1980)
嬌嬌的奇遇 (1980)
黑熊奇遇記 (1980)
小馬虎 (1980)
園園和機器人 (1980)
這是一首歌 (1980)
吹鼓手 (1980)
丁丁戰猴王 (1980)
小鴨呷呷 (1980)
三隻狼 (1980)
濫竽充數 (1980)
老孫和小孫 (1980)
突擊訪問 (1980)
我的朋友小海豚
虎口無情 (1981)
善良的夏吾冬 (1981)
真假李逵 (1981)
咕咚來了 (1981)
阿凡提之賣樹蔭 (1981)
南郭先生 (1981)
嶗山道士 (1981)
九色鹿 (1981)
龍牙星 (1981)
猴子撈月 (1981)
淘氣的金絲猴 (1982)
孔雀公主 (1982)
鹿鈴 (1982)
孔雀的焰火 (1982)
曹沖稱象 (1982)
盲女與狐狸 (1982)
狼來了 (1982)
老虎學藝 (1982)
假如我是武松 (1982)
小紅臉和小藍臉 (1982)
回聲——小兔淘淘的故事 (1982)
蛐蛐 (1982)
瓷娃娃 (1982)
紙人國 (1982)
小熊學木匠 (1982)
看門的黑狗 (1983)
兔送信 (1983)
比智慧 (1983)
捉迷藏 (1983)
長了腿的芒果 (1983)
後悔莫及 (1983)
小八戒 (1983)
鷸蚌相爭 (1983)
猴子釣魚 (1983)
過橋 (1983)
小松鼠理發師 (1983)
老鼠嫁女 (1983)
錢 (1983)
天書奇譚 (1983)
蝴蝶泉 (1983)
火童 (1984)
三十六個字 (1984)
快樂的數字 (1984)
除夕的故事 (1984)
三毛流浪記-孤苦伶仃 (1984)
三毛流浪記-相依為命 (1984)
三毛流浪記-見義勇為 (1984)
神醫 (1984)
石獅子 (1984)
馬蜂窩 (1984)
西嶽奇童 (1984)
小明星 (1984)
小狐狸 (1984)
網 (1985)
大掃除 (1985)
小蛋殼 (1985)
偷東西的驢 (1985)
園園奇怪的旅行 (1985)
連升三級 (1985)
吝嗇鬼 (1985)
巫婆、鱷魚、小姑娘 (1985)
筆下山河美 (1985)
女媧補天 (1985)
大花和小花 (1985)
沒牙的老虎 (1985)
搶枕頭 (1985)
草人 (1985)
夾子救鹿 (1985)
超級肥皂 (1986)
新裝的門鈴 (1986)
不怕冷的大衣 (1986)
邋遢大王奇遇記 (1986)
一夜富翁 (1986)
驢說話 (1986)
巧斷案 (1986)
小裁縫 (1986)
尋開心 (1986)
狩獵記 (1986)
黑貓警長 (1987)
狐狸送葡萄 (1987)
安寧 (1988)
八仙與跳蚤 (1988)
邦錦美朵 (1988)
阿凡提的故事-寶驢 (1988)
補票 (1988)
不射之射 (1988)
真假阿凡提 (1988)
老虎裝牙 (1988)
媽媽請休息 (1988)
獨木橋 (1988)
孤獨的小豬 (1988)
光、影、像 (1988)
藍骨 (1988)
皮皮的故事 (1988)
螳螂捕蟬 (1988)
小鵝與紅房子 (1988)
阿凡提的故事-奇婚記 (1988)
強者上鉤、追鼠、斗雞 (1988)
山水情 (1988)
魚 (1988)
爭執 (1988)
阿龍和利利 (1989)
笨狗熊 (1989)
大盜賊第二集愛吃土豆泥的魔法師 (1989)
大盜賊第三集地下室的神秘人物 (1989)
大盜賊第四集神奇的仙女草 (1989)
大盜賊第一集會唱歌的咖啡磨 (1989)
森林裡的金月亮 (1989)
葫蘆小金剛第二集鬥法比武 (1989)
葫蘆小金剛第三集迷夢迥旋 (1989)
葫蘆小金剛第一集妖霧重回 (1989)
奇異的蒙古馬第一集 (1989)
西遊記-五件寶貝 (1989)
小小畫家 (1989)
紅氣球 (1989)
高女人和矮丈夫 (1989)
舒克和貝塔-第一集名譽 (1989)
冬天裡的小田鼠 (1990)
哀溺 (1990)
大盜賊第八集危險的沼澤地 (1990)
大盜賊第六集奇幻的水晶球 (1990)
大盜賊第七集有毒的鮮蘑菇 (1990)
大盜賊第五集巧妙地空瓶通信 (1990)
孤獨的莉里 (1990)
葫蘆小金剛第四集勢均力敵 (1990)
葫蘆小金剛第五集花谷脫險 (1990)
鹿和牛 (1990)
魔方大廈第一集玻璃城 (1990)
魔瓶 (1990)
奇異的蒙古馬第二集 (1990)
騎牛難下 (1990)
森林小鳥和我 (1990)
我錯了 (1990)
小釘子 (1990)
雁陣 (1990)
一半兒 (1990)
醫生與皇帝 (1990)
種樹 (1990)
舒克和貝塔-第二集不打不相識 (1990)
舒克和貝塔-第三集克里斯王國 (1990)
舒克和貝塔-第八集保衛機場 (1991)
舒克和貝塔-第九集羅丘遇險 (1991)
舒克和貝塔-第七集出師不利 (1991)
舒克和貝塔-第十集空中伏擊 (1991)
舒克和貝塔-第四集迫降 (1991)
舒克和貝塔-第五集路見不平 (1991)
傘 (1991)
鏡花緣出海遇險 (1991)
鏡花緣君子國 (1991)
鏡花緣兩面國 (1991)
鏡花緣女兒國 (1991)
快樂的買買提 (1991)
眉間尺 (1991)
魔方大廈第二集裝在罐頭里的爸爸媽媽 (1991)
魔方大廈第三集神奇的日歷 (1991)
夜半怪聲 (1991)
智斗烏鴉 (1991)
自作自受 (1991)
嘴巴、耳朵和眼睛 (1991)
冬冬和瓜瓜 (1991)
葫蘆小金剛第六集除妖滅怪 (1991)
蓮花公主 (1992)
小黃鼠狼的故事 (1992)
大氣球 (1992)
春天裡的小田鼠 (1992)
特別車隊第一集 (1992)
特別車隊第二集 (1992)
特別車隊第三集 (1992)
特別車隊第四集 (1992)
特別車隊第五集 (1993)
特別車隊第六集 (1993)
特別車隊第七集 (1993)
特別車隊第八集 (1993)
警犬救護隊 (1993)
開心果 (1993)
十二生肖第二集機靈鼠 (1993)
十二生肖第四集 (1993)
十二生肖第一集闖妖洞 (1993)
紅鼻子第一集比吃公開賽 (1993)
小和尚第一集遊方僧 (1993)
小黃鼬的故事 (1993)
隱身探長第一集夢幻花 (1993)
鹿女 (1993)
魔方大廈第八集頭盔城 (1993)
魔方大廈第九集科洛城 (1993)
魔方大廈第六集星座號 (1993)
魔方大廈第七集夏河銀行 (1993)
姣姣與晶晶 (1995)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丁鈴鈴》 (1995)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梨子提琴》《買夢》 (1995)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小狐狸的槍和炮》 (1995)
十二生肖第八集雪白馬 (1995)
十二生肖第九集劍角羊 (1995)
十二生肖第十二集花尾狗 (1995)
十二生肖第十集紅臉猴 (1995)
十二生肖第十三集大耳豬 (1995)
十二生肖第十一集五彩雞 (1995)
十二生肖第五集長腳兔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奧林匹克火炬》《OK,中國少年》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紅色少先隊》《智取情報》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嘉定童子》《曹沖救人》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李白立志用功》《好問的小張衡》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巧斗洋槍隊》《地下孩兒兵》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區寄斗賊》《李寄斬蛇》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屈原讀書洞》《王維智擒瓜賊》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成吉思汗》《識鬼少年》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頑童成才》《怒擺水牛陣》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王獻之戒驕練字》《張良的兵書》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蘿卜頭》《新華報童》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周處除三害》《上書救父》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朱暉斗群盜》《少女荀灌娘》 (1995)
西遊漫記(第一集) (1995)
白雪公主與青蛙王子 (1996)
百鳥衣 (1996)
博士蛙的故事《斗變色龍》 (1996)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冰淇淋太陽》《小松鼠的月亮》 (1996)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春天裡的歌》《綠星星》 (1996)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南瓜車》《小蝸牛過生日》 (1996)
倔強的凱拉班 (1996)
日月潭 (1996)
神馬與腰刀 (1996)
天堂樂園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砸缸救友》《七歲詠鵝》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白鬃馬》《美好的心願》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從背榜到頭榜》《笨鳥先飛》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聰明愛迪生》《華盛頓砍樹》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達芬奇畫蛋》《走出綠色地獄》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東鄉少女》《牛頓修水車》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高原之鷹》《小木匠成大師》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華佗學醫》《巴黎公社小英雄》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機智勇敢小交通》《哈薩克小紅花》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寇準夜讀》《智慧取球》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孟子改過》《小孔丘學琴》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元塔下小畫家》《悔悟的頑童》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書迷羅蒙索夫》《神童莫扎特》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童年卓別林》《聖女貞德》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王戎智擒歹徒》《魯班學藝》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恩格斯的秘密》《生命的奇跡》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兒與霸王》《忠義小太監》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鳥之友》《小於連救城記》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甜女量樹》《安徒生的童年》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小葯草王》《刨根問底的小沈括》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諸葛亮喂雞》《項橐考孔子》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趙雲拜師》《牧童評畫》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鄭成功叛父報國》《海瑞打官司》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學成才的數學家》《小淘氣變成發明家》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女英雄卓婭》《小諸葛替父解圍》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拳王小阿里》《李世民奇計退敵》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生死搏鬥》《高爾基讀書》 (1996)
蝶雙飛 (1997)
環游地球八十天 (1997)
馬頭琴的故事 (1997)
鶴的傳說 (1997)
神笛 (1997)
妖樹與松鼠 (1997)
紅石峰 (1998)
登月之旅 (1999)
火把節 (1998)
庫爾勒香梨 (1998)
潑水節 (1998)
雪狐 (1998)
可可的魔傘 (2000)
寶蓮燈 (2000)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2005)

作為發行公司拍攝過的電影:

打獵記 (1958)
紅色信號 (1959)
畫的歌 (1981)
酒禍 (1982)
畫家朱屺瞻 (1982)
三毛流浪記-到上海去 (1984)
水鹿 (1985)
金猴降妖 (1985)
狐狸列那 (1989)
魔方大廈第十集黑蟬樂隊 (1994)
珍珠泉 (1994)
十二生肖第三集大力牛 (1994)
特別車隊第九集 (1994)
隱身探長第二集恐龍蛋 (1994)
紅鼻子第二集菜譜惹麻煩 (1994)
胡僧 (1994)
寶蓮燈 (2000)
西嶽奇童 (2006)

Ⅸ 《檔案》哪一期日本向中國投放細菌彈

記者從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美國解密日本細菌戰檔案調查研究」課題組完整編譯出關於侵華日軍細菌武器的《阿爾沃·湯姆森報告》。該報告記錄了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的供述,截至1942年,731部隊共研製生產了2470枚細菌炸彈。

《阿爾沃·湯姆森報告》是1946年由美國迪特里克基地中校阿爾沃·湯姆森對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和次任部隊長北野政次進行審訊之後,形成的總結性報告。該報告詳細記述了731部隊總部的體制、配置、職責以及細菌戰和人體試驗等有關信息。

石井四郎供述,至1940年,已經研製出9種用於細菌病原體傳播的炸彈,並進行了實地測試。其中包括用於污染土地、製造傳染性雲霧,以及爆裂彈葯,即通過污染炸彈碎片和炮彈碎片造成傷害而感染並致傷亡。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負責人楊彥君說,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得出侵華日軍生產了至少10種類型的細菌炸彈。包括石井式陶瓷細菌彈、HA型炸彈、I型炸彈、RO型炸彈、SI型炸彈、U型炸彈、老型UJI炸彈、GA型炸彈、100UJI型炸彈、母女彈等。

據石井四郎向湯姆森提供的數據,1937年至1942年,731部隊共生產了2470枚攜帶細菌病原體的炸彈,這些細菌彈以炭疽菌、鼠疫菌和傷寒菌為主要填充菌。

楊彥君說,在侵華日軍生產的細菌炸彈中,以石井式陶瓷細菌彈、HA型炸彈為主要類型。其中石井式陶瓷細菌彈是731部隊生產最多的細菌彈,由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直接參與研發設計,是專為填裝帶有鼠疫菌的跳蚤而設計的,1940至1942年共生產了約500枚。

「根據《阿爾沃·湯姆森報告》的詳細記錄,可以明確斷定細菌炸彈的研製是以細菌戰攻擊為最終目標的。根據翔實的實驗數據和設計圖紙,進一步證實了731部隊以進行細菌戰為目的而開展了細菌武器研究、試驗和生產的歷史事實。」楊彥君說。

731部隊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從事生物戰細菌戰研究和人體試驗相關研究的秘密軍事醫療部隊的代稱,總部基地建在哈爾濱市平房區。資料顯示,有3000多人在731部隊細菌試驗和人體試驗中死亡。

Ⅹ 潛伏中內個石井君叫什麼啊

石井四郎
生於1892年6月25日,原籍是日本千葉縣山武郡千代田村,其家是佔有千代田村一帶土地的大地主,石井四郎兄妹4人,他是次子,在家排行第四。他起家於日本京都帝大的醫學系。帝大畢業後,以軍官候補生的身分參加了陸定。以後又通過軍隊的途徑,以代培學員的身分在京都帝大研究生院學習了一段時間,專門學習研究病理學和細菌學。以後作為陸軍的一個幹部、一個職業軍人,在軍界一直是青雲直上,由中尉到上尉。1927年石井四郎提出了一篇有關防疫學的論文,獲得了醫學博士。1930年又被升為三等軍醫醫正,擔任了陸軍軍醫學校的教官。石井四郎的同伴證實他對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崇拜得五體投地,並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使用的毒氣戰而深深吸引著。這些是不是石井四郎後來瘋狂從事細菌研究、成為毫無人性的殺人狂的最初誘因呢?也未可知。但從其後來走過的歷程和所從事的「事業」看,他以考察為名,實則是密探進行間諜活動。派他去歐洲的正是他以後作為「救命恩人」來供奉的日本陸軍省第一課課長永田大佐。1931年秋,石井四郎由歐洲回國,恰在該年9月,日本侵略我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了。石井四郎回日本後,曾向上級介紹了歐洲各強國、特別是納粹德國已把細菌轉用於武器的試驗情況。並認為「日本也應該習早開始基礎研究」。那時,石井四郎已有了把細菌當做武器用於戰爭的惡魔想法。石井四郎歸國後不久,便被派到陸軍第一醫院工作,擔任了陸軍軍醫學校的教官,並兼任陸軍武器工廠總廠幹部職務。這就為其要在日本搞出一套細菌戰術的野心創造了條件。「九一八」事變後,石井四郎積極倡導創建細菌部隊。他的倡導得到了日本陸軍省軍務局長(當時是課長)永田鐵山的贊賞和日軍參謀本部戰略第一課課長鈴木大佐和尾冢隆二等人的支持。戰後審判-冢隆二時,他供認:「我具體承認我所犯的罪是我從1931年起就贊成石井四郎關於日本必須准備細菌戰的思想,1934年至1937年我主管日本陸軍省軍醫署衛生科時,又積極參與了在關東軍建制內成立一個專門研究細菌武器及防疫事宜的部隊,即七三一部隊,以及撥調相當專家去配備這個部隊,並促成任命一位細菌戰思想家石井四郎任七三一部隊。」於是在軍部的積極支持下,石井四郎所倡導建立細菌部隊的想法得到初步實現。1932年8月,經上級批准,在東京新宿區若松町的日本陸軍軍醫學校內設立了以石井四郎為首的防疫研究室,正式開始了細菌的研究培養工作。最初,這個防疫研究規模較小,只有5個人,一間經過改建的地下室。可是,隨著細菌研究、培養工作的發展,小小的一間地下室已難以應付,在石井四郎的請求下,上級准其新建一座專供防疫研究室使用的樓房。新建的防疫研究總面積共有1795平方米,即使如此,石井四郎的「用武之地」的胃口還在擴大。他親筆寫了一分報告,請陸軍省軍醫總監西漢行藏中將轉交陸軍大臣荒木貞夫。他在此報告中說:「由於軍部不斷地指導和鼓舞,使得以石井中佐為首的陸軍細菌研究班,對於細菌武器的研究,迅速地得到了一寂的成績。現在,我們感到,對於細菌武器的研究,是必須加以實驗的時候了,我們要求軍部,把我們全體調到滿洲,使我們用來維護皇軍的細菌武器得以高度的發展。」日本的大本營接到報告後,很快批准了此報告,決定在「滿洲」建立細菌研究機構,並由石井四郎等籌建此項工作,石井四郎積極新赴「滿洲」,投身於細菌研究機構的建設工作。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細菌部隊的組建過程。一、石井四郎的生平
一、石井四郎的生平
1892年6月25日,生於日本千葉縣山武郡千代田村加茂地方
1920年12月,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
1921年1月20日至4月9日,任近衛兵師團軍教練,軍醫中尉。
1922年8月1日,任東京第一陸軍醫院醫官。 1924年8月20日,晉升為軍醫大尉
1924---1926年,京都帝國大學研究生院從事細菌學、血清學、防疫學、病理學研究。
1926---1928年,京都衛戍病院醫官 1928年4月---1930年4月,赴歐、亞、非、美考察細菌戰有關問題。
1930年8月1日,晉升軍醫少校,東京陸軍軍醫學校教官。
1932年,在東京陸軍軍醫學校組建防疫教研室。
1933年,在我國東北背蔭河建立細菌戰部隊,任部隊長。
1935年8月1日,晉升為軍醫中校 1938年3月1日,晉升為軍醫大校。
1940年8月1日,任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部長,兼任陸軍軍醫學校教官。曾親自帶隊參加對寧波空投帶菌跳蚤的鼠疫戰。
1941年3月1日,晉升為軍醫少將,曾親自參與對常德空投帶菌跳蚤的鼠疫戰。
1942年7月,石井四郎因犯貪污軍費罪被撤職。
1942年8月,調任在山西的第一陸軍軍醫部部長。
1944年夏,石井調回日本,在陸軍軍醫學校建立細菌研究總部,再次從事細菌戰研究。
1945年3月1日, 重新調回哈爾濱第731部隊任部隊長,晉升為中將,准備大生產,孤注一擲進行最後一戰。 1945年8月9日,戰敗後,石井隨第731部隊全體撤回日本。
1946年1月17日至2月25日,石井四郎接受了美國細菌戰專家湯姆森的審訊。
1947年,石井向美軍要求,把731部隊的情報資料數據全部提供給美國,作為交換條件,免除其全體人員的戰犯罪。美國同意了他的請求,從此他們一直被美國包庇下來。
1959年10月9日,石井四郎患喉癌,死於東京。
二、石井四郎有關細菌戰的主要言論
石井四郎認為:缺乏資源的日本要想取勝,只能依靠細菌戰。還說「日本沒有充分的五金礦藏製造武器所必需的原料,所以日本務必尋求新式武器,而細菌武器的第一特點是威力大,鋼鐵製造的炮彈只能殺傷其周圍一定數量的人,細菌戰劑具有傳染性,可以從人再傳染給人,從農村傳播到城市,其殺傷力不僅遠比炮彈為廣,死亡率非常高。第二個特點是使用少量經費即可製成,這對鋼鐵較少的日本尤為適合。」 1930年4月石井從歐、美考察歸來後,即開始了進行細菌戰的准備。 石井的理論是:「軍事醫學不僅僅是治療和預防,真正的軍事醫學的目的在於進攻。」 經過了多年的研究後,石井向參謀本部報告說:「第七三一部隊已研究好了用感染鼠疫的跳蚤作為細菌武器的方法,說這方面所達到的成績可以大規模地實際應用於戰爭目的。」 1940年前後石井說:「除指揮關東軍細菌戰部隊外還指揮華北、華中,華南及南太平洋方面的細菌戰部隊。」 1945年3月石井重回731部隊,准備大生產,打一場大的細菌戰。 石井在多次集會上說:「是細菌部隊拯救了日本國家。」 戰敗後,石井向盟軍司令部人員詭稱「創建731部隊是為了保衛日本,研究細菌戰是為了自衛。」
三、石井四郎的五項「發明創造」 石井四郎自稱進行過20年的細菌戰研究,有過不少建樹。
其中有(1)石井式濾水器;(2)石井式細菌培養箱;(3)石井式陶瓷細菌彈;(4)石井王牌武器:帶鼠疫菌的老鼠和帶鼠疫菌的跳蚤彈;(5)最殘酷喪失人性的「人體試驗和活殺觀察」。他的「發明創造」有力地支持了侵華戰爭的發動和成為一支依靠力量,與此同時,也是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造成了永不磨滅的懷恨,永遠於人們的心間。

是他么?

閱讀全文

與跳蚤細菌陶瓷蛋彈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拿ipad看電腦里的電影 瀏覽:518
3d電影動畫公司有哪些 瀏覽:530
台灣懸疑破案電影有哪些 瀏覽:820
筆仙大戰貞子電影免費觀看完整 瀏覽:864
500影幣看電影要多少錢 瀏覽:161
好看的韓劇人性電影 瀏覽:113
好看的懸疑的電影中國 瀏覽:861
推薦恐怖免費電影 瀏覽:908
全點露電影有哪些 瀏覽:674
唐嫣演的電影有哪些電影2015 瀏覽:326
好看的日本歷史改編電影 瀏覽:346
2023出什麼電影 瀏覽:732
用愛奇藝看電影要多少流量 瀏覽:327
電影弓完整版免費 瀏覽:477
和女孩約會看電影做什麼 瀏覽:21
好看搞笑的中文電影推薦 瀏覽:224
什麼電影里有雷歐 瀏覽:857
電影格式是什麼 瀏覽:100
適合孩子看的感動電影有哪些 瀏覽:456
牛大電影觀看免費大全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