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院一般幾點開門和關門
10點開門,凌晨2點關門。
電影院正常營業是上午9:30-晚上12:00,最後影片完了還需要收場,看電影片長的,不過也分區域的,大城市營業時間會長點,而小城市縣城之類的會短點。
影院的關門時間根據地方不同而有所不同,像一些縣級的電影院晚上由於人少,關門就很早。而一些大城市的電影院就會營業到很晚。大城市的電影院一般最後一場電影的開場時間在晚上11:30-12:00之間,一般的電影時長為兩個小時左右,所以電影院通常會在凌晨2點左右清場。
看電影需注意事項:
1、看電影時最好在電影開演前入場,一開始裡面燈熄滅黑洞洞的,不好找到自己座位。
2、最好不要在影院裡面吃零食,如果吃零食的話不要亂扔果皮碎屑。要注意文明。
3、不能帶手機或錄像設備拍照,涉及版權保護。把手機調成靜音或關機,要不觀影時手機鈴聲大做會影響其他人的觀看效果。
4、如果屏幕太閃可適當閉眼休息一會,有些影片聲音和畫面確實震撼。
㈡ 為什麼電影院的電影兩個小時,愛奇藝的才1小時40分
電影院的電影兩個小時,愛奇藝的才1小時40分
掐頭去尾,除去廣告,時間就短了。哈哈。
開心快樂每一天!
㈢ 為什麼說新開的影院對人體危害大
環境問題啊,影院那就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地方,關上門基本都是不透氣的,而且沒有窗戶,常年的緊關門窗,這樣的地方如果是剛新開的,那就危害挺大的了。
我們都知道,自己家裡的裝修房子,就算是窗戶多的情況下,也最好是放風半年再入住的,不然的話房子里的裝修污染物就會被人體吸收,這樣可能會導致癌症。
但是影院那樣的地方,裝修一定不可能會選用太好的東西,而且又是密封的,白天黑夜的都有人看電影,一天都不透透氣,本來新裝修的裡面污染物就是超標的,再常時間的不透氣,想像一下裡面的污染物有多厲害。
大家在裡面看電影是兩個小時,有些會提前到,這兩個小時里,會吸入多少致癌物呢。
有些影院是真的特漂亮的,但是裡面的味道也是真的比較難聞的,剛進去就會有一股暖風,而這股暖風里不知道帶了多少病毒。
所以小可很少帶寶寶去影院,就是因為那裡的空氣太差了。
㈣ 你認為電影的時間為什麼都大概設置為一個半到兩個小時
電影放映的時候所涉及到的一些禁忌,比如說電影鏡頭太過於血腥,比如說電影宣傳的理念不好,這一部分電影的片段是要被裁剪掉的,這也是屬於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所以也並不是電影只放一個半小時的主要原因。
㈤ 為什麼電影的長度一般都是90分鍾至兩個小時
因為一個人的憋尿時間大概在90分鍾到120分鍾,電影無尿點就是說憋著尿一口氣看完就是形容好的電影。
㈥ 為什麼電影時長一般都是九十分鍾
時間太長的話,人會疲勞,所以一般安排的就是90分鍾 一般電影都是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時間長了會減少每天放映的場次,在不加票價的情況,對電影商而言當然不劃算。 而且電影太長了的話,觀眾也沒有辦法忍受,所以一般DVD版的電影都會比在電影院放映的版本要長。
若1個半小電影,估計可放6場左右,票價60元,若以平均100人每場計,收入60x6x100=36000元,而且由於單價較低,可能平均每場人數還會更高一些。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電影時長都控制在120分鍾以內,像國產電影90分鍾就結束了,除了有製片成本、影院排片等商業考量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類憋尿生理極限也就2個小時,超過這個閾值,觀眾就該跑廁所了,嚴重影響觀影體驗,所以好的電影才有「全程無尿點」的說法。
㈦ 為什麼歐美電影大多是兩小時,而國內和香港大多都是一個半小時的呢
歐美電影投資大,拍長一點也夠錢(而且他們市場也大,能賺回來)。
所以有時覺得一個半小時的片,除非口碑非常好,不然就不去影院看了,覺得不劃算。
㈧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鍾左右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鍾左右?
一、生理因素。
生理學上講,一般人憋尿的時間一般也就兩個小時。要不然,膀胱與腎受不了,容易生病。
二、心理因素。
心理承受能力,其實也是一種生理反應,為了區分另算一種。
要知道,人類的專注力不是一致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波動。
所以,根據人類注意力的時長,幼兒園里一節課只有30分鍾,小學生一節課40分鍾,大學時一節課50分鍾,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也是,一部電影里,編劇會在故事的設定中,15分鍾一個轉折,或者來一個小高潮,好刺激一下即將要走神的觀眾,提醒下保持注意力。
是以,一部電影120分鍾,基本上已是成年人心理承受的最大限度了。
三、技術原因。
過去拍攝電影都是使用的膠片,而一卷膠片拍攝的最長時長就是15分鍾。
為了有效利用膠片,各大導演們都充分將15分鍾的膠片用到極致。所以,15的倍數決定了影片的長度。
現在的電影片長是120分鍾上下,但在百餘年的電影發展史上,15分鍾,30分鍾,45分鍾,60分鍾,90分鍾,120分鍾的片長,都曾經有過,也出現過個別4個小時甚至到6個小時的這種電影的長度。但最終,從業者摸索出了規律,就是90-120分鍾是最佳的長度。這個長度對故事的敘事性可以從容調度,而且符合觀影心理。
四、商業平衡。
電影不僅要拍,還有排。沒有正式放映就等於白拍了。票房低都算是失敗,電影畢竟是一種商品,要賣錢的。
所以,電影院在電影工業中佔有很重要的發言權,在票房分成上也要拿去很大的的比例。
反過來,電影院會對電影製作有要求。經過多年的博弈與摸索之後,發現90-120分鍾的片長,有利於院線的排片,能夠保證最大利潤。超過120分鍾的影片,一天輪播下來,多處的時間足夠多排一場了。所以,電影院不歡迎片長過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利益平衡點。
㈨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時長都長達3個多小時,遠超正常電影
大家都知道,近年來印度電影有了質的飛躍,不論是在歐洲還是亞洲都非常的受歡迎。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印度電影也就是兩個小時左右,但是很多對印度電影非常感興趣的朋友們就會發現,印度的電影時長都長達三個多小時,但是我們國家一般都才一個半小時,這是為什麼呢?真的會有那麼多看眾嗎?其實原因說來簡單又好笑。
但是為什麼到國內影院看就才一個多小時呢?其實這是因為如果電影到我們中國,就會經過刪減,畢竟三個多小時的電影,我們可能會看得非常無聊。
㈩ 為什麼人家拍電影時長一共三個小時,到電影院播放或者愛奇藝等視頻軟體播放出來只有一個半小時
因為電影製作過程會進行刪減操作,把一些他們覺得不好的或者重復的鏡頭都會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