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新義安十傑是誰
看到這些資料很詫異,挺詳細的,可是據我所知新義安並沒有什麼五虎十傑,有也是某些人的說法,並不是整個社團公認的。資料之中有些的地方是錯的或並不詳細,也有些人在新義安中根本微不足道。
黃俊;梅艷芳之前的男友,因為在一間日本餐廳用餐,梅在隔壁包間吵鬧黃叫服務員通知他小聲點反被罵了出來,於是黃大怒,打了梅,事後由向家兄弟(不是向華強向華勝,這位是當老師的向華X)出面講情才了事,事後梅跟黃好了,向華X還被人笑稱媒人。黃因為涉及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件毒品案被通緝而逃亡泰國,臨行托自己兄弟陳耀興照顧梅,因此後來引起黃朗維事件、陳耀興澳門中伏事件等等。周星馳就是因為曾拜過他的門而遭加拿大拒絕移民,事實上周沒有做過儀式,根本不能算是新義安的人。
鬼添;是在澳洲念大學的,不是英國。
Thomas Chui;湯瑪士徐被稱作尖東小霸王其實是新義安眾人對他的一種譏笑,因為這人很愛惹事,卻又沒什麼力量,一有事就找杜聯順撐腰。
劉寶同;所謂的415紙扇,據我所知新義安所有職員都是426,紅棍,沒有其他職位。至於先生這稱謂在新義安中是說負責辦入門儀式和保管名冊的人。
『貳』 名家層出不窮的東北大鼓是什麼
清代以來,在沈陽流傳的各種大鼓中,東北大鼓與西河大鼓兩個曲種影響最大。要說東北大鼓,還得先從「弦子書」講起。弦子書又叫「一人班」。劉世英在《陪都紀略》中記述的「一人班」是:
手處口,兩相應。
打傢伙,手亂動。
二黃梆,生旦凈。
樂不拘,世俗稱。
從這段記述看,「一人班」是一個人自己打傢伙,學唱二黃、梆子戲的生旦凈各種角色的唱段。所以,弦子書俗稱「一人班」。光緒二十三年(1896年)盛京文盛書房刊行的清音子弟書《絕紅柳》中有:「一人班弦子書他腿上綁著兩塊板。接骨斷筋的架式(勢),還捆著一根犯法繩。滿把擼的弦子彈的總是老八譜,嗓子別(憋)的紅頭仗(漲)臉恰似出恭。」這也說明「一人班」就是弦子書。
弦子書又叫弦子果,一人操三弦演唱,桌角上有兩塊板,有繩牽動,另一頭綁在藝人腿上,可擊打節奏。這個曲種以說唱中篇曲目為主。有《回龍傳》《劉公案》《回杯記》等幾十個曲目。
學大鼓書的青少年
在歷史曲目中,多為宣傳愛國主義的唱本,如《火牛陣》《花木蘭》《甘州城》(楊門女將故事)、《梁紅玉》《崖山淚》(南宋亡國,君臣投海自盡的故事)等作品。現代曲目,題材很廣。有宣傳辛亥革命的《民國成》《共和魂》;倡導民國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的《新國民》《從軍樂》《義勇少年》《民國捐》《上學堂》;有宣傳科學,反對迷信,提倡實業的《談地說天》《地球談》《破迷信》《斗風鑒》《蠶桑談》《田家樂》《漁家樂》《牧牛談》《崇儉方》;有宣傳移風易俗,反對塵俗惡性的《剪辮子》《天足樂》《小腳淚》《早婚害》《煙鬼嘆》《賭棍嘆》等。其中許多唱本都被奉天大鼓(東北大鼓)藝人採用,成為世代相傳的保留曲目。現有藝人口述本為證。
偽滿時期,奉天東都石印公司翻印出版過上百種小唱本,主要是傳統鼓詞、子弟書曲目。奉天大鼓藝人張青林、李青泉都在偏僻山村演唱過自編的《還我河山》《盧溝橋事變》等現代曲目,引起了廣大民眾的共鳴。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東北光復後,中國共產黨中央派出一些文化幹部來到東北。同年11月初,東北書店在沈陽成立,1946年轉移到哈爾濱,1948年11月沈陽解放後又遷回。東北書店在東北解放戰爭時
『叄』 人間正道是滄桑里黃若萌與柯藍各自曾演過什麼
柯藍
電視作品
2000年《我們倆的婚姻》
《靠近你溫暖我/靠近你,溫暖我》
《俏女沖沖沖》
《一家之主》
2005年《午夜陽光》
2006年《戈壁母親》飾孟葦婷 合作演員:耿樂 劉佳 巫剛
2008年《人間正道是滄桑》飾瞿霞
電影作品
2000年《相約2000年》
《開往春天的地鐵》合作演員:耿樂 徐靜蕾
《驚情神農架》
2003年《西貢姿色》
2006年《如果沒有愛》
黃若萌
電影作品
《獨目軍神》 飾演:魯 奔
《八月一日》 飾演:魏老三
電視劇集
《風雨桃花》 飾演:黑 牛
《我的媽媽在西藏》飾演:丹 增
《掃黑重案組》 飾演:刑警馬平
《花祭》 飾演:徐成基
《女囚》 飾演:冷 娃
《天網孽情》 飾演:迪 雷
《風雲》 飾演:不 虛
《原情》 飾演:喜 哥
《生死卧底》 飾演:盧 義
《苦菜花》 飾演:王長鎖
《梅花檔案》 飾演:李三行
《延安頌》 飾演:許世友
《最高任務》飾演:盧成孝
《風雨西關》飾演:盧 奎
《八路軍》 飾演:劉寶河
《兵變1938》飾演:木 村
《血色湘西》 飾演:田大有
《三峽纖夫》飾演 凌江生
《人間正道是滄桑》 飾演 范希亮
《同齡子》
『肆』 相聲演員班德貴在干什麼
97年就去世了
班德貴:生於1920年6月,卒於1997年,回族。藝名班松俠,北京人。其兄班松林系張傑堯門下「十二棵青松」之一。1933年從師學藝,亦拜張傑堯名下,學藝五年即登台獻藝於北京,與劉寶全同台。後到天津,在東興、聲遠一帶與馬三立、劉奎珍、楊少奎、劉寶瑞、馮立樟、馮立鐸、李潔塵、高桂清、趙心敏等搭檔,常演段子有《五興樓》、《小神仙》、《捉放曹》、《大上壽》等。1942年與劉伯奎、馮寶華等到濟南晨光演出一年有餘後去沈陽,在工藝茶社、祥雲閣等地演出。1945年回津與袁佩樓、劉廣文等同台。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文工隊。1953年10月拜於馬三立門下,同時收范振鈺為徒。1954年成立和平區曲藝雜技團,1956年和馮寶華同任相聲隊隊長(當時還有於寶林、常寶霖、連笑昆、耿寶林、王家琪、高英培、范振鈺、劉文亨、劉文貞、於佑福、劉玉鳳等)。1957年任和平區政協委員。1960年入黨。1973年開始業余演出,與劉文亨搭檔演出《紅燈記》、《新風尚》等曲目。1980年重組和平區實驗曲藝雜技團,與劉文亨、趙心敏等演出《錯誤不在我身上》、《雜談地方戲》等,與劉文亨合作參加電影《笑》的演出。1990年與馬敬伯同演的《誇住宅》已成為馬派相聲保留節目。代表作有《數來寶》、《燈謎》、《大相面》、《空城計》、《假行家》、《楊林標》、《切糕架子》等
『伍』 誰能提供我關於胡適的文章
胡適娛樂與生活
胡適住的房子越搬家越大。胡適在北京,最初住在南池子緞庫後身八號。我到北京時,他家已搬到鍾鼓寺十四號,在大學夾道附近,離北大不遠,住宅是普通四合院,房子不大,一進門為門房,兩側為廂房,正房居後,旁有耳房,廚房很小,廁所更狹。庭院也不寬大,栽有一二棵小樹,數盆夾竹桃。正房為寢室和書房,兩廂為客房及會客室。男傭人住在門房,女傭人住在耳房。傢具陳設也很簡單。那時,各大學都長期欠薪,教授的生活都很清苦,胡適的經濟也不寬裕。後來,胡適出版的著作日多,銷路一好,收入就多起來了。在這個時期,他到國外去了一次,在國外住了十個月,講了些學,掙了些錢。鍾鼓寺的住宅,實在太狹小,不能不另找新居。恰巧,林長民的住宅出讓。林當時任郭松齡的秘書長,郭是奉軍的革新派,他造老派張作霖的反,被張作霖打敗,全軍覆沒,郭和林都被打死。林已死,他的住宅只好出讓。房子在景山大街陟山門六號。鍾鼓寺的房子是尋常老百姓家,陟山門的房子卻是官僚政客的公館了。房子寬敞很多了,庭院也大,氣派也兩樣了,有長廊,廚房中有機井。林家原有的傢具陳設及皮沙發等,出了頂費全部買過來了。
張大元帥進入北京,捕殺進步和革命人士,恐怖氣氛籠罩著整個北京城。胡適從海外講學回國,他也不能回到北京居住,於是江冬秀同兩個兒子遷到上海,住靜安寺極司非而路四十九號甲,為一樓一底的小洋房。胡適藏書多,所以房子要大。他的藏書沒有搬到上海,傭人也沒有跟來,一樓一底的小洋房也夠住了。何況上海是寸金之地,房租貴。當時胡適的經濟情況,還住不起花園大洋房。
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底,胡適離開上海回到北京,再在北大任教。如時,胡的朋友越來越多了,書籍也越來越多了。象陟山門那樣的房子又不夠用了。蔣介石掌握政權後,為了安定人心,教育經費照發了,大學教授的薪不欠了,工資也提高了,特別是名教授月薪六百元,還可以兼課兼薪,北京改為北平,政治中心南移,人口外遷,空房子多出來了,房租也便宜一些了。因此,胡適找到後門米糧庫四號的房子。這座房子比陟山門的房子更大了,更好了,有一個很大的庭院,院中有樹木,有汽車間,有鍋爐和熱水汀,有浴室和衛生間;房間多了,胡適可以接待好友了。徐悲鴻、徐志摩、丁文江等朋友,都是這個時期住在他家。
他的孩年是在家鄉度過的,十幾歲才到上海,所以他喜歡吃家鄉的飯菜。徽州山多地少,人口眾多,主食為米、面、玉米等。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米食為主。徽州人的祖先,多數是在北方,歷代戰亂頻繁時,逃難遷來的。加之人多田少,不能完全靠吃米食,所以徽州人慣於米、面、雜食。吃些米食,也吃些麵食,並且還吃些玉米。歙縣南鄉,幾乎以玉米為主食了。
胡適的飲食都是鄉土化,可是他吸紙煙是洋化了。他吸的紙煙都是舶來品,如聽裝的白錫包,聽裝的大炮台等。煙癮不大,要吸好的紙煙。每日只吃三餐飯,不吃零食,也不常吃水果。總之,他的生活除吸的紙煙外,其餘的都是一般化。
胡適歡喜穿中服。茅盾說,他在上海初見胡適時是夏天,胡適穿的是紡綢褂褲,紡綢長衫,足上穿的絲襪,皮鞋,完全是一付上海流行的打扮,他說的情形,確是如此。胡適在國內不愛穿西裝,中山裝更不用談。出國時才穿西裝。衣服的料子都是一般的棉布、絲綢、呢絨、皮毛等。他沒有一件珍貴的衣服,例如貂皮一類。
他為什麼喜歡穿中服?因為中服舒適方便。穿西裝,夏天則覺熱,冬天則覺冷,春秋二季則緊綳在身上,起坐行動都不舒服。他這般講實用,也是習慣吧。
胡適夏天戴巴拿馬草帽,其他季節則戴呢帽。除天熱外,他外出時都圍一條毛線圍領巾,以防感冒。江冬秀也沒有很值錢的衣服,至於兒子的衣服,則更是一般了。睡的床也是普通的雙人床;被褥、被單、毯子等也是普通的。總之,他的穿著,說不上樸素,也說不上華麗,只是穿得整齊干凈,保持他的學者派頭。
胡適有什麼文娛生活愛好嗎?他曾說過,他在上海讀書時是愛玩的。一九一七年回國後,我接觸他時,沒有看見他打撲克,打麻將是偶一為之。我們知道,二十、三十年代,我國沒有收音機,電視機還沒有問世,那時,只有留聲機,他家有一部,唱片只有百代公司的京劇和粵劇等,這是為他的小孩子買的。他的小三(思杜)少時跟著唱片哼,也學會唱幾段京劇。
胡適不會唱歌,也不會唱戲,但戲還是要看的,無論京戲、崑曲、話劇等等,他都看的。他不是戲迷,也不捧什麼藝人。一九一八年,他還寫了一篇《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的文章,登在《新青年》上,今天看起來,這篇文章可議的地方很多,但從歷史上來看,尚有史料的價值。
胡適在上海大舞台看過戲,覺得那時做戲的人還是趙如泉、沈韻秋等那些老藝人,沒有一個新出的角色。那時,他也在上海游過先施樂園和大世界,看到男女雜坐,不分貧富老少,短衣的人尤多,他說那裡真是平民的娛樂場。到北京後,他也到同樂園看過韓世昌的《游園驚夢》、陶顯庭的《山門》、侯益隆的《闊帳》。但他特別贊賞的是京劇名坤角孟小冬的演出。我到北京時,演京劇的譚老飯早已不在人間,更談不到程長庚大老闆了。可是余叔岩、楊少樓、梅蘭芳三傑鼎立,其他老藝人健在者還多,京戲雖非鼎盛之際,卻也盛極一時。余叔岩不常演出,但楊、梅二人唱對台,北京的戲迷,大過其戲癮。我不懂戲,但我看戲,以看余叔岩、楊少樓、梅蘭芳、程硯秋為多,至於尚小雲、荀慧生、譚富英、馬連良等人的戲,只偶爾一看。那些坤角的戲,我是不看的。有一晚,胡適看了孟小冬的《擊鼓罵曹》,回家後,贊不絕口。他說,孟小冬的身段、扮相、嗓音、做功,毫無女子氣,真是好極了。叫我去看。我看了孟小冬的戲,果然不錯。我從此改變了對坤角的偏見,也去看新艷秋、雪艷琴、章遏雲的戲了。老白玉霜為評戲,轟動京華,我原來是不看的,後來也看了。
那時,北京最漂亮的電影院僅有真光電影院,院址在東長安街,主要是放映外國影片,胡適去看的,偶爾也看一看中國的影片。
北京沒有專門演話劇的場所,也沒有演話劇的團體。只有當年唐槐秋和他的女兒唐若菁主演的《茶花女》話劇,轟動一時,胡適去看過,未加評論。他對劉寶權的大鼓,倒也十分稱贊。
胡適的朋友,能書善畫的友人很多,可是他不愛收藏字、畫、碑帖,更不喜歡收藏古玩。他對於文娛只是一般的欣賞,並沒有特別的愛好。然則他有什麼愛好嗎?有!他的愛好是在書———收藏書籍。這一點,下節再敘。
胡適藏書和書齋
胡適的藏書。研究學問的人都愛藏書,胡適更甚。他的藏書很多,約有四十書架(大書架),以線裝書為主,外文書比較少些。他的藏書中,少數是他的父親鐵花公留下來的。他的父親有些藏書,一般的圖書為多,好的較少。他一九一七年回國後,曾三次回老家,第一次是探望老母,第二次是結婚,第三次是奔母喪。他把老家好的圖書都帶到北京,一般的還是留在老家,留下的書經過十年內亂,盪然無存,雖可惜而又不很可惜。這話怎講?因為沒有善本啊!
哪些書帶到北京,只有他自己知道,別人不知了,因為沒有特別的鈐記,無法識別。我認為,有兩部書是他的父親留下來的,比較可以肯定:一部是《汪士鐸文集》,一部是《鶴肪詩詞》。為什麼這祥說呢?聽我道來。汪士鐸是江蘇江寧人,清道光舉人,名重一時,曾任績溪縣訓導。我外祖父的祖父,在南京做生意,富有資財,重金禮聘汪士鐸到宅坦村教他的孫兒胡寶鐸、胡宗鐸、胡宣鐸(昭甫公,我的外祖父)三人的書。據我的外祖父說,汪對於山川形勢、關隘險要,很有研究,尤其對於徽州的地理,更了如指掌。後來,胡林翼、曾國藩聘汪為幕僚,襄贊戎機。我想曾國藩以祁門為抵抗太平軍的大營,說不定還是由於汪士鐸的出謀獻策。
胡適的父親與寶鐸公、宣鐸公交誼最深,藏有《汪士鐸文集》,是意料中的事情。《鶴舫詩詞》一卷是我族的先輩石芝(號眉生)所著。他是嘉慶、道光間的廩生,著有詩詞,富於人民性,名不出於鄉里,但鄉里中的文人學士藏有他的詩詞者頗不乏人。胡適在《新青年》上登載過他的詩詞數首,就是從這些詩詞中選出的。這本書是他的父親保存下來的,也比較可信。胡適的圖書,大多數是在北京收購的。
北京琉璃廠有許多古籍書店,他們常常搞些古籍,待高價再行賣出,這些書賈對於哪一家有書要賣出,哪一個人想買進,打聽得一清二楚。他們都知道胡適收藏舊籍,他們就代他收集,送上門讓他選購,選中即留下,不一定馬上付錢,何時付錢都可以,書賈識趣不來催。有些朋友也幫他買書。如他有一部乾隆甲戌(一七五四年)鈔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殘本十六回,就是友人幫他買的。
胡適的藏書,善本不多。胡成之對我說:「他有一部《金瓶梅》是珍本,非常珍視,不輕易給人家看。」我沒有看見過這部書。報載胡適有一部《紅樓夢》甲戌本,寄存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那便是鈔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殘本十六回。這部殘本是海內最古的《石頭記》抄本。胡適出了高價把這本書買來。他把這部書存藏在哥倫比亞大學母校,足見他的重視了。抗戰前,胡適的藏書沒有登記,沒有編目,也沒有鈐記。大多數的圖書在書架上,少數的放置書櫥中。什麼書,放在什麼地方,他親自放置,記得清楚,隨時隨手可以拿出。在北京,胡適四次搬家,第一次搬到鍾鼓寺,第二次搬到陟山門,第三次搬到米糧庫,第四次搬到東廠胡同。第二次和第三次搬家,他的圖書都是我和他的從弟胡成之二人整理搬運的。我們事先將書架的書和它們的位置都記住,裝在一木箱內,每個箱,編了號碼,搬到新居後,依次打開,照原樣放置。一九三七年日寇進逼,北京危險,他的藏書打包裝箱,運到天津,保存在浙江興業銀行倉庫。他在美國時,擔憂他的四十架圖書,恐怕要丟失了。幸而浙江興業銀行保管得好,沒有遭受損失。抗戰勝利,他到北京,這些圖書也跟著搬到東廠胡同一號了。後未,他的圖書是否登記,是否編目,是否蓋有圖章,我不得而知了,一九四九年一月,他倉惶南飛,他的圖書絲毫未動,北京和平解放後,這些圖書遂全部歸公了。
胡適的書齋。我現在談的是胡適住在鍾鼓寺、陟山門、米糧庫三處的書房。這幾處的書房基本上是一樣,大小稍有不同。房內有一張很大的寫字台,一兩個書櫥,一張旋椅,幾張小椅,四壁空空如也,沒有懸掛字畫。書桌上自然有文房四寶,有白錫包或大炮台紙煙一聽,煙灰缸一隻,火柴一盒,記事台歷一本,此外,滿桌都是書籍,看起來很紊亂。桌上的書籍,任何人都不去動它,稍為一移動,他就要費心去找了,傭人只將桌上面的灰塵拂去。他在書房中看書、寫作時,我們都不進去打擾他。江冬秀愛打牌,打牌場所也遠離書房,使打牌的聲音傳不到書房那裡。書桌的抽屜,沒有上鎖,稿件和須要保存的書信,一部分放在抽屜內,另一部分則保存起來。胡適認為,沒有保存的價值和無關重要的書信,看過後隨手丟掉。一九七九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的《胡適來往書信選》,就是他自己保存,臨行匆促,沒有帶走,留在北京家中的一些書信。那時,我們到他的書房去,從來不打開書桌的抽屜,也不翻閱桌上的書籍。但凡是沒有收存起來,閱後丟在桌上的書信,可以隨便閱看的,我看過楊杏佛、劉半農等給他的一些信件。胡適自印有稿紙,直行,每行二十字,分格,對折,署「胡適稿紙」四字。他寫作時用毛筆,直寫,字體不潦草,很少塗改,一稿完成,好似重抄一遍。實際上他沒有功夫重抄,又不願找人重抄,偶或找他的從弟胡成之和章希呂重抄一些。這是他的硬功夫。他的字雖有書卷氣,卻無功力。我沒有見他練字,碑帖也很少。遇著有人找他寫字,他也揮毫。他不用特別好的筆、墨,更不談有什麼名硯了。
胡適在家的活動場所主要是在書房,遇著疲倦時,讀些詩詞,看些小說,很少到庭院中散步。少數的朋友,直接可以到書房中和他談天,一般的朋友都在客廳中會見。他晚上出去有事,無論什麼時候回來,總要在書房中看一陣書再行睡眠,這是他的習慣。
胡適自一九一五年到一九四八年的往來書信,除在親友手中已遭散失外,基本上是保存下來了。我現在要談的是他的稿件問題。胡適寫了許多稿子,有的是寫好而沒有發表,有的是在寫中而沒有完成,如《中國哲學史》等。這些稿件,未知是否保存在東廠胡同一號家中(現該宅為近代史研究所所址),如未在國內,一定是他帶到國外去了。他最珍視自己的稿子和他父親的手稿。據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他致胡近仁的信中說:「先人自作年譜記至四十歲止,其後有日記二十萬字,尚未校好。其中甚多可貴的材料。詩只有一冊,文集尚未編定,約有十卷。先人全稿已抄有副本。未及校勘校點。連年忙碌,無力了此心願,甚愧。」(此信現保存在胡近仁的孫兒手中)據羅爾綱《師門辱教記》所載,他的父親「全部遺稿分為年譜、文集、詩集、申稟、書啟、日記六種,約八十萬字」。這些手稿,早已帶出去了。所以唐德剛說:「在紐約我看過一部分羅爾綱抄本,已印行的除《台灣記錄兩種》(一九五一年印行)……之外,我記得還看過另一本胡鐵花先生年譜的單行本,然近日在哥大中文圖書館中,卻遍索不得。」據此,鐵花公的手稿,大部分尚未印行。未知這些珍貴的手稿是珍藏在祖望手中,還是保存在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圖書館中。
『陸』 電影《神通佛影》好看不
古董販子范高尚(梁小龍飾)為了巨額利益決定盜竊阿閦佛佛頭,他的手下古董商販(來喜飾)和劉寶(姜超飾)在一個夜晚行動成功。古三為給奶奶籌措醫葯費私自把佛頭賣給了文物專家孫明賢(元華飾演),這一行為引來了范高尚的報復。古三多次救助遭人追殺的青年畫家蓮兒(魯緣緣飾),兩人因藝術漸生情愫。阿閦佛佛頭幾經輾轉在國外市場拍賣,蓮兒父親(羅家英飾)為和女兒相認,不惜重金拍下佛頭,並帶回濟南。得知這一消息范高尚又開始蓄謀行動,他以關押古三奶奶來要挾古三把佛頭搶回,蓮兒的善良單純深深打動著著古三,古三決定和范高尚進行抗爭,保護好佛頭。在古三和蓮兒父親的配合下,警方終於將范高尚抓獲,經歷了一系列波折,蓮兒最終接受父親,父女相認。古三雖然也難逃法律的懲罰,可是蓮兒芳心已許。阿閦佛佛前的兩人寧靜幸福……
劇情片
『柒』 有梁小龍演的偷東西的是哪個電影誰知道
神通佛影,簡介: 古董販子范高尚(梁小龍 飾)為了巨額利益決定盜竊阿閦佛佛頭,他的手下古董商販(來喜 飾)和劉寶(姜超 飾)在一個夜晚行動成功。古三為給奶奶籌措醫葯費私自把佛頭賣給了文物專家孫明賢(元華 飾),這一行為引來了范高尚的報復。古三多次救助遭人追殺的青年畫家蓮兒,兩人因藝術漸生情愫。阿閦佛佛頭幾經輾轉在國外市場拍賣,蓮兒父親(羅家英 飾)為和女兒相認,不惜重金拍下佛頭,並帶回濟南。得知這一消息范高尚又開始蓄謀行動,他以關押古三奶奶來要挾古三把佛頭搶回,蓮兒的善良單純深深打動著著古三,古三決定和范高尚進行抗爭,保護好佛頭。在古三和蓮兒父親的配合下,警方終於將范高尚抓獲,經歷了一系列波折,蓮兒最終接受父親,父女相認。古三雖然也難逃法律的懲罰,可是蓮兒芳心已許。阿閦佛佛前的兩人寧靜幸福
是這個吧
『捌』 電影《劉堡的故事》主題曲是什麼_
歌曲名字叫做《九九艷陽天》。
作曲:高如星
作詞:胡石言、黃宗江
演唱:張也、閻維文
歌詞如下:
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坐在河邊,
東風呀吹得那個風車轉哪,蠶豆花兒香呀,麥苗兒鮮,
風車呀風車,那個依呀呀地唱哪,
小哥哥為什麼呀,不開言,
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想把軍來參,
風車呀跟著那個東風轉,哥哥惦記著呀小英蓮,
風向不定那個車難轉,決心沒有下呀怎麼開言,
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告訴小英蓮,
這一去翻山又過海呀,這一去三年兩載呀不回還,
這一去呀槍如林彈如雨呀,這一去革命勝利呀再相見,
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細聽我小英蓮,
哪怕你一去呀千萬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載不回還,
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哥哥)忘呀,等待你(我)胸佩紅花呀回家轉,
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哥哥)忘呀,等待你(我)胸佩紅花呀回家轉,
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細聽我小英蓮,
哪怕你一去呀千萬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載不回還,
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哥哥)忘呀,等待你(我)胸佩紅花呀回家轉,
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哥哥)忘呀,等待你(我)胸佩紅花呀回家轉。
(8)劉寶和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九九艷陽天》是由張也、閻維文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老情歌》中,發行於1995年1月1日。
該歌曲其它版本:
宋祖英 、呂繼宏版《九九艷陽天》是由宋祖英 、呂繼宏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無限感激》中,發行於2000年1月8日。
『玖』 神犬奇兵裡面的劉寶和少年神探狄仁傑裡面的二寶是誰演的
邱爽
『拾』 演飾劉寶和游擊隊長,演飾山花女子,叢林戰日本軍叫什麼名字電視劇
四月六寶和游擊隊長是也散花的,這個日本劇的電視劇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因為沒有看過,以後關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