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主人公叫馬克思,妮娜是什麼電影
孤膽保鏢 Schutzengel (2012)
導演: 蒂爾·施威格
編劇: 斯蒂芬·布查特 / 保羅·莫里斯
主演: 蒂爾·施威格 / 盧娜·施威格 / 莫里茲·布雷多 / 卡羅利妮·舒赫 / 赫伯特·克瑙普
類型: 劇情 / 動作 / 犯 罪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語言: 德語 / 英語 / 俄語 / 土耳其語
上映日期: 2014-06-13(中國大陸) / 2012-09-27(德國)
片長: 132分鍾(中國大陸) / 133分鍾(德國)
⑵ 電影主角叫退役軍人馬克斯是什麼,名
電主角叫退役軍人馬克思是非常不錯的人物。
⑶ 求有關馬克思主義的電影
有關馬克思主義題材的電影比較少,個人給你推薦1部:
《年輕的卡爾·馬克思》 (《青年馬克思》)2017年上映,德國,法國,比利時合拍,國內也有引進。
劇情講述了26歲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到共同撰寫《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⑷ 電影主角叫馬克斯,講2154年故事的影片叫什麼名字
極樂空間⑸ 馬克思是個什麼樣的人
馬克思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立場堅定的有為青年,出身於貧民的馬克思,憑借自己的努力進入柏林大學,最終取得了博士學位,在那個時代可謂是一個高素質的學者。
馬克思在學業完成之後,將自己的一生都放在研究上,提出的資本論等著名文著,在世界上取得了一定的影響,馬克思主義更是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綱領性文件,成為精神指導。馬克思可以說是世界上的一代偉人,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
2005年,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頻道調查3萬聽眾,征詢「古今最偉大哲學家」,馬克思位居第一。同一年,德國第四次評選最偉大人物,馬克思被評為「德國最偉大人物」。
路透社報道評選結果時,特別提出「《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中在全球產生的深刻影響」。
⑹ 電影《青年馬克思》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青年馬克思》該片講述了1844年,年輕的馬克思在巴黎與恩格斯相識,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合作撰寫《共產黨宣言》的故事。
1843年,君主專制下的歐洲飢荒肆虐、經濟蕭條,處處危機四伏。英國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秩序,創造出新的無產階級。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成立。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斗爭及全世界的未來。
馬克思自大學畢業後,憑著犀利文筆與非凡思路迅速躍升《萊茵報》總編。然而,因他撰文抨擊普魯士國王導致報紙被迫停刊,隨後,他帶妻子遷居巴黎。在創辦《德法年鑒》期間,馬克思結識了家境富裕的德國同鄉恩格斯。
恩格斯在英國曼徹斯特經營紡織工廠,擁有卓越手腕與經濟知識。他的出現,於金錢、於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後來,兩人受託起草「正義者同盟」規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一位困苦拮據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時代青年的聚首,即將讓全世界風雲變色。
(6)馬克斯是什麼電影人物擴展閱讀
《青年馬克思》是拉烏爾·佩克執導的傳記影片,由奧古斯特·迪赫、斯特凡·科納斯克、薇姬·克里普斯主演,於2017年2月12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映,2018年5月5日在中國上映 。
角色信息:
(1)卡爾·馬克思,青年革命者。在《萊茵報》因撰文抨擊普魯士被迫停刊後,他和妻女遷居巴黎,生活十分拮據。即便如此,他仍堅持斗爭。在巴黎期間,他與恩格斯相識,雖然一開始稱對方是「門外漢」,但十分贊賞恩格斯所寫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二人成為革命同志並結下深厚友情。
(2)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富家公子,其父在英國擁有多家紡織廠。但他作為父親工廠的代理人,對父親剝削工人階級的行為極其不滿。被民主主義的政治思想所吸引的他,深入工人階級以獲得第一手資料,完成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以此為契機與馬克思成為朋友。不僅與馬克思互為精神支柱,更為馬克思提供了經濟支援。
(3)燕妮·馮·韋斯特倫·馬克思,出身自德國名門望族,卻義無反顧地愛上了馬克思這個「無宗教信仰的猶太男孩」。即便婚後的生活再艱苦,她也沒有向家裡要一分錢。她具有非凡的思想境界,對馬克思的革命思想有著深刻的理解。
(4)瑪麗·伯恩斯,來自愛爾蘭的紗廠女工,愛憎分明,爭強好勝,積極投身於工人運動。在恩格斯父親的工廠工作時與恩格斯相識,後來與他結為夫婦。幫助恩格斯與正義者同為盟取得聯系,對恩格斯的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⑺ 美片劇中人物有馬克斯和99號電影的片名叫什麼
《糊塗偵探》又名《特務行不行》
本片根據上世紀60年代同名電視喜劇改編,男主人公是「特工86號」麥克斯韋·精明(Maxwell Smart),他的女搭檔是99號特工(Agent 99)。雖然名字叫「精明」,但這名特工一直稀里糊塗,不過倒是總能弄拙成巧完成任務。 新版《糊塗偵探》故事是全新原創的,主要說麥克斯韋·精明是如何成為特工、以及他是如何與99號特工開始合作的。片中的反派是一個無政府組織「KAOS」(音同英文「混亂」),這個組織勒索美國政府,如果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就將發射核彈。86號特工必須查出這些核彈所在位置並阻止發射以拯救世界。
⑻ 男的叫馬克思 女的叫妮娜的一部電影 關於女的男朋友被打死瞭然後男的保護她
男主叫麥克斯 不是馬克思 孤膽保鏢
⑼ 馬克思的主要事跡
馬克思一生四次被各國政府驅逐,最後在英國倫敦定居。他在倫敦最初十年間,度過了一生中生活最艱難的時期。然而馬克思沒有被苦難所壓倒,幾乎每天大英博物館剛開門,馬克思就准時到達這里,如飢似渴地進行學習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館閉館。
馬克思積累了非常淵博的知識,他的知識領域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宗教學、邏輯學、美學、政治學、文學,史學,語言學,翻譯,工商業實踐,甚至還觸及數學、自然科學等。他能閱讀歐洲許多國家(據說是十幾二十種)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種文字寫作。
馬克思著作之豐,充分表現了他的勤奮精神和淵博學識。他同恩格斯合著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共50卷,中文第二版60多卷(約在2008年前後出齊),而該全集國際版約160多卷。面對如此巨大的思想理論財富,怎能不令人肅然起敬!勤奮使馬克思獲取淵博的知識,而淵博的知識又是馬克思治學的基礎。
(9)馬克斯是什麼電影人物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
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它第一次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指明正確的道路,而且為各門科學的發展提供銳利的武器。
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一百多年來,它指導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取得重大勝利,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進行深刻的科學研究工作的同時,親身參加和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建立無產階級的革命組織,指導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總結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歷史經驗,在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在運用中必須同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俄國的領導者——列寧在世界歷史進入帝國主義的時代向前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各國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也在結合本國的革命與建設實踐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這指明了新時期黨的建設的根本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⑽ 馬克思的生平簡介
卡爾·馬克思(德語: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是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馬克思在經濟學上的工作解釋絕大多數工人和資本家間的關系,並且奠定後來諸多經濟思想的基礎。馬克思亦是社會學與社會科學的鼻祖之一,在卡爾·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過大量理論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備超強影響力的兩部作品分別有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一個相對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1835年10月就讀於德國波恩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期間的馬克思,開始對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觀點產生興趣。大學畢業以後,馬克思為科隆地區的一家持有激進觀點的報紙供稿,與此同時,其自身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思想萌芽,開始漸漸成形。
1843年時馬克思移居法國巴黎後,馬克思繼續在其他持有激進觀點的相關報社,從事專欄寫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馬克思遇見了後來的重要朋友和支持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49年,馬克思遭流放後便與妻兒一起遷居到英國倫敦。他到達倫敦後依然繼續從事寫作工作,同時也開始構建他關於社會經濟活動的理論。馬克思還積極參與社會主義運動,並很快在第一國際中成為重要人物。
(10)馬克斯是什麼電影人物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
概述
馬克思主義是近代最復雜和精深的學說之一。學說的范圍包括了政治、哲學、經濟、社會等廣泛的領域。而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也是任何其他主義所不能及的,也因為如此,這世界上存在著許多不一樣版本的解釋和陳述。就如美國近代馬克思主義學家達拉普(Hal Draper)所講「在人類歷史上,少有學說像馬克思思想一樣,被不一般的人為嚴重扭曲」。除了馬列主義以外,許多派別的學說都認為自派學說為馬克思的正統繼承。如今,其中比較有影響力和主要的陣營包括:托洛茨基主義、斯大林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等等。
馬克思對哲學的最大貢獻是將實踐概念引入哲學,使哲學同現代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的解放聯系起來了,將這個哲學徹底運用於社會歷史領域導致了唯物史觀的產生,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馬克思分析和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從而發現了剩餘價值,指出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而這個專政又是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演變而來。
馬克思哲學
一般認為,馬克思的哲學在他所處的時代並沒有絕對的影響力;但就在他過世幾年後的19世紀末,隨著資產階級世界的普遍危機的加劇,馬克思哲學迅速的傳遍各地。建立資本主義式的福利國家成為歐洲先進國家政經改革的趨勢。之後,馬克思主義派分成為非革命派(Evolutionary Marxism)與革命派(Revolutionary Marxism)。
非革命派學說,又稱修正主義派,以愛德華·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為中心,主張漸進式的社會主義發展,視馬克思主義為一種道德標准。而革命派學說則以激進的列寧最為著名,強調暴力革命對於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不可迴避的必要性。革命派視馬克思主義為一種歷史科學理論與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認為這種理論是歷史客觀進程的理論反映,是廣大勞動人民在實踐中的產物,是所有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結晶。
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藉由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創立的蘇聯的大力傳播達到了巔峰。在這段期間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解釋似乎受到許多學者的疑問與爭議。隨著蘇聯的勢微與解體,馬克思主義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有所減弱。
而馬克思主義作為近代最著名也是影響最深遠的哲學理論之一,其學說仍然活躍在學術界的各領域,學說的精神也不時的被運用在各政府的施政方向。而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上仍有許多國家和政黨以馬克思主義為其國家或政黨的意識形態,如古巴、尼泊爾共產黨、塞普勒斯勞動人民進步黨、法國共產黨、西班牙共產黨、葡萄牙共產黨、希臘共產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