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近看了一個電影,裡面有一個字,怪咖 這個咖字,該讀什麼音是卡,還是嘎 說說原因。
咖(kā)
「咖」是方言諧音而來,在閩南語中是「腳」的意思(跟Casting是沒關系的)。如果加上形容詞指代的就是一類人的意思,有人物角色之義。如「社會咖」就指,在社會上混的人(圓滑、勢利等)。在台語、潮汕語中也是同樣的解釋。
⑵ 拍電影的時候有個東西咔擦一合上,那個東西是啥
打板
戰斗內升級
只要打板發出(咔)的一聲就會暫停電影, 使觀眾們看不了電影。如果打版再次打開就會從頭開始播放。
⑶ 拍電影 咔的那東西叫什麼
是場記板
⑷ 請問拍電影時開始和結束用的板喊「咔」的那個叫什麼
我記得是紙沒發明之前,古人在青皮竹片上刻字,為了使竹片乾燥、易於修改,就在火上烤,竹片里的水分滲出來後就像出汗一樣,因此把這樣的竹片叫「汗青」。整部書刻完定稿後,就削去青皮,書於竹白,謂之「殺青」。
現代人推而廣之,用以形容影視作品的拍攝完畢。也就是說影視作品「殺青」後,拍攝內容已經完成,就不會再有大的修改了。
當然,「殺青」這個詞和許多成語典故一樣,被不求甚解的現代人濫用得一塌糊塗。
++++++++++++++++++++++++++++++++++++++++++++
殺青,是綠茶、黃茶、黑茶、烏龍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於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
殺青是綠茶等形狀和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殺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輻射殺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目前日本、俄羅斯、印度應用較多。我國明朝後普及使用炒青法,目前世界各產茶國普遍使用。殺青一般掌握「高溫殺青、先高後低;老葉嫩殺、嫩葉老殺;拋悶結合、多拋少悶」等原則。蒸青則要「高溫、快速」。
炒青有手工和機械兩種形式,製作高級名茶一般用手工鍋炒,茶場、茶廠規模生產則用殺青機,有鍋式、草式、轉筒式三種。
"殺青"一詞現在多用於影視作品的製作上,經常會看到"某某片於今日殺青"的說法,這實際上是一部影視作品完成了前期的拍攝工作,開始步入到後期製作階段的說法,和"殺青"一詞是茶葉的初制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是非常有關聯的.
⑸ 拍電影說「卡」是什麼意思
「Cut」在英漢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網路詞典):
cut
KK: []
DJ: []
vt.
1. 切;割;剪;削;砍
2. 削減;縮短
3. 剪輯(影片);裁剪
4. 切斷(電路等)[(+off)]
5. 刺傷(感情等)
6. 雕;挖
7. 長(牙齒)
8. 【口】逃避(上課等)
9. (紙牌)(發牌之前)切牌
10. 與...相交
11. 【體】削(球)
12. 【口】假裝不看見(某人)
13. 灌制(唱片);錄制(磁帶)
vi.
1. 切;割;剪;削;砍
2. 傷人感情;刺痛,割痛
3. (拍攝電影時)停拍
4. 【口】逃學
5. 切牌
6. 相交
7. 【體】削(球)
8. 長牙
n.[C]
1. 傷口;刻痕
2. 一塊,(尤指)肉片
3. 削減;縮短[(+in)]
4. (分攤到的)一份
5. 切牌
6. (服裝等的)式樣
7. (網球等的)削球
8. 近路
9. 曠課
10. (對某人的)不理睬
a.[Z]
1. 切過的;割下的
2. 雕過的
3. 削減的
電影中的卡,就是CUT,(拍攝電影時)停拍的意思.
⑹ 電視劇裡面的"咔"一聲然後就開拍的那個道具叫什麼
場記板.
圖片不能往這上面貼.
給你地址,這是標準的場記板http://image.chinadv.com/files/thum/2008/8/20/c6157762-d3b5-4134-8e87-faa4e4e646dc.jpg
⑺ 電影里「咔」的那個道具長什麼樣
場記板
⑻ 看片會電影卡是什麼
看片會的電影卡只能在制定的電影院里看的,在那些電影院里倒是所有的電影都可以看可以去他們的官網上仔細看下說明.卡上背面寫的那些影院都能看的,具體花幾個點數那就看影院了,不同的影院花的點數不一樣,電影隨便看,但是3d可能要花4個點,普通3個點就可以了。看片會電影卡,根據影院不同給予4-6折的折扣,在北京很多家影院都可以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