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怎樣的
韓國電影一開始的審查是由日本侵略者制定的,意在通過文化更好的控制和奴役朝鮮半島,全力宣揚殖民統治,扼殺反抗侵略的苗頭。主要內容是1922年的《興行和興行場取締規則》,1926年的《活動寫真和映畫檢閱規則》,1936年的《活動寫真和映畫取締規則》,1940年的《朝鮮映畫令》。1961年到1997年是韓國的軍政府執政時期,朴正熙時代,四次修訂《電影法》(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電影法是搜集日本侵佔韓國時所制定的電影審查而拼湊成的,這種法律的奴役性可想而知。),對於電影內容嚴格控制,以反共,維新為「政治正確」。而全斗煥時代,《電影法》依舊嚴格把控電影內容,檢查重心由「性」和「暴力」轉化為對社會矛盾的揭露,對於反映別國社會矛盾政治壓迫的電影是可以上映的,而涉及本國則一概pass。盧泰愚時代也是老樣子。1997年韓國民主時代到來,金大中競選總統成功,1997年釜山電影節金大中公開承諾 「給予支援,不幹涉」的原則下,廢除電影審查。2000年電影振興法修訂,確定以年齡階段分級。套用網上有人說的一句話,韓國有改變法律的電影,中國有改變電影的制度。韓國電影里對於政府警察政治家的批判很大,《熔爐》《追擊者》等等都是這樣。這樣的影片在中國會被殺掉無數次了。1997年廢除電影審查,積極開展電影振興政策。1999年成立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電影被選為重點扶持對象。2000年取消了電影審查機構,由影像物等級委員會負責電影上映等級的分類審核。於此,韓國電影法發生了重大改革,廢除審查制度,確立電影分級制。
㈡ 為什麼韓國的電影和電視劇層次差那麼多簡直像是兩個國家拍出來的東西 當然都是指受到大部分好評的。
我是覺得韓國電影不錯,有些真的挺好的,至於電視劇嘛,感覺沒什麼內容,有點膚淺。
㈢ 韓國算不算一個很成功的電影國家
韓國電影審核寬松,電影發展迅猛,可以說是個成功的國家!
㈣ 為什麼韓國人拍電視劇拍電影尺度大什麼都敢拍,政治敏感話題不存在的嗎沒有類似於中國的廣電審核嗎
具體的話我不敢亂說,單根據韓國導演一貫的作風把政府和社會的矛盾都拍在電影中,例如韓國電影素媛 熔爐等據說是韓國法律改變了,之後導演們拍的電影有很多都是暴露政府 社會矛盾的,至於尺度大我就不知道了。
㈤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怎樣的
只要民主化的國家(或地區),就不可能存在電影審查的。
很抱歉,韓國,1984年就廢除審察制度。
(1996年為了應付太多的少兒不宜電影,才出台了分級制度。)
㈥ 為什麼進口片的審核力度比國產片寬松
進口片的審核力度比國產片寬松是因為,本來能進口的外國影片就多,要是進口片的審核力度比國產片嚴的話,估計就沒有外國影片能引進了。
㈦ 為什麼韓國電影拍的尺度那麼大還要刪減掉
尺度大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噱頭,大陸能看到的基本就是刪減版了,不知道韓國本土看的話刪減的厲不厲害,
㈧ 韓國電影的深度是否國內電影已經無法企及,為什麼
作為一個業內剛出道的小編劇說說我的血淚經驗吧。1,《霸王別姬》是特例,拿了國際大獎才特別通過的。事實是,當我有一天在看謝晉電影回顧展時,我驚訝於《芙蓉鎮》在八十年代能夠上映。不過後來想想,我們那時候有位後來被搞下台的h書記,文化政策總體寬松。2,我現在有個劇本,是偵探懸疑題材,純粹自己創作。我糾結在兩個地方,劇本的主題講一個警察堅持非法證據排除的原則,因而不得不與小城的警察局和官方周旋,卻在巨大壓力下變成了與體制一樣的人。這是一個探討體制和人性的關系的故事,但痛苦就在我怕這樣的劇本通不過。因為涉案題材要拿到公安部去審,他們當讓不允許「被攻擊」。另一個痛苦的地方是具體的情節,裡面涉及一對同性戀的關系,這也是不可能過審的,為了維持我的表達,我只能把同性戀關系講得隱晦再隱晦。但在某些情節點上,這個問題講不清楚,事件的力量就出不來。我很痛苦。
㈨ 最近幾年韓國電影的質量,為什麼感覺越來越高
不得不承認,如今的韓國電影確實可謂是亞洲電影的翹楚。一部《寄生蟲》在奧斯卡上斬獲6項大獎,反映兒童被侵害的《熔爐》改變了韓國法律,一提到韓國電影,不少觀眾都服氣地豎起了大拇指。
曾經還是港片,日片小弟的韓國電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躍成為亞洲電影最為重要的力量,除了電影,在電視劇產業「韓國製造」也稱霸了亞洲——《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掀起了收視狂潮。
但你有沒有想過韓國電影為什麼這些年這么強勢?其實無外乎以下幾點:敢想,敢拍,敢做
敢想:遠超於原版的改變作為韓國版的《無間道》,同樣是描述卧底的《新世界》在原版的故事基礎上,將卧底的遭遇進一步惡化:一面是警方一再的逼迫。一面是黑道兄弟的徹底信任,主角在最後並沒有選擇協助警方鏟除黑道,而是殺掉了所有知曉他卧底身份的角色,一統黑道,徹底黑化。這種改變叫習慣了邪不壓正的觀眾大呼驚訝。
華語電影TOP1——霸王別姬
從我國賀歲片種類的變化可以看出,觀眾已經對喜劇電影出現了審美疲勞。更多現實題材的電影正逐步成為中國老百姓的心頭好。《少年的你》、《我不是葯神》、《奪冠》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正預示著中國電影正式進入了3.0時代。中國電影正在陣痛和迷茫中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