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電影中的視點那麼重要——以[喜劇之王]為例
[喜劇之王]算是看過遍數能排在前三的影片了,各種橋段爛熟於心,越看越覺得好,有時候一部優秀的通俗喜劇能做到的可能比一部文藝片要多很多。在這部影片中,周星馳的視點被貫穿下來,成了塑造張柏芝這個人物形象以及二人感情順理成章的最關鍵手法。
二人碰面之前,基本上先交代了周星馳的狀態,落魄跑龍套的,街坊社區管乒乓球拍神馬的。張柏芝則是坐台小姐,學不成清純女學生,事業遇瓶頸。
好,第一次碰面是學演技,結果張把周打了,原因是不喜歡被叫「出來賣」的,注意,小伏筆。
後來吃芥末好使,又來交錢學,上課前這段有明顯的視點鏡頭。
先鋪墊幽默一下
更衣前向外看被看到的畫面:叼煙脖子搖呼啦圈,笑,和孩子們一起玩,約等於,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率真無邪反打,加強看到的畫面的反饋再次看到的畫面,由中景變近景,加強一下第二個反打,強調看到的張的形象對觀看者進一步的影響手裡的衣服,很low去挑選領帶等,變得人五人六一點,張柏芝變得無論對周星馳還是觀眾都開始重要起來好,這是第一次明顯的以視點為主的鏡頭,我們現在認同於周星馳的視線,也認同於他看到的畫面和讀解出來的信息,張柏芝已經跳出了符號,成為一個有真我存在感的人。
之後,教課,好,幾個閃回交代不堪回首的過去,好,又是鋪墊。
第二次明顯的視點鏡頭是兩個人一夜情後。
跑出來看看到的全景,素顏的張又清純又性感......反打,往回退了一步,繼續看,不,是偷看美翻了一個鏡頭,從人家臉,依次掃過身體,大腿和腳這一個鏡頭,如果女性主義神馬的,一定會認為是攝影機代表男性視點對女性視覺強暴了.....反打,變特寫,有點幸福的笑,誰都能看出剛才的美,也就知道周的心理了打電話問價錢,怕有的人實在看不出電影語言說的話,特意再說一遍:「我敢說是極品的素質」好,這一系列的視點鏡頭已經完全把張柏芝的形象改變了,不管觀眾是男是女,想必沒有認為她不好的了。
所以,後面的這段才順理成章,既扭轉了張的形象,也把二人的關系由別別扭扭的金錢關繫上升為感情。換句話說,這樣的女的誰不想養呢,是個人都想養吧,而聽了這句話的女的哪個不會感動呢,幾乎都會感動吧。
再後來,僅用一場戲就搞定了兩個人的關系轉變,就是,你上次說養我是不是真的啊,是啊,等著你呢。
影片中的感情這條線多麼讓人有認同感,其實也就是三四場戲的事兒,就是視點鏡頭的功勞。這部影片除了感情其他時候還幹了n多事兒,還要負責搞笑還要負責抒發情懷,僅僅抽出一小部分力量就把感情說圓了,反觀好多愛情片,從頭到尾就是說一件事,可到最後我們也不覺得他倆愛上了。有時候男的只是覺得女的美就愛上其實是很正常的,問題是,你得讓我們看到,看到男主或女主看到的,認同感也就從這裡面獲得。
② 迪士尼統治好萊塢會影響好萊塢電影的多樣性嗎
我覺得不會影響。好萊塢電影是具有包容性的。只要作品足夠優秀,即便是被迪士尼所統治,也會不斷地涌現出一些高質量的好電影。
③ 為什麼物種多樣性對人類很重要
④ 為什麼生物多樣性對人類至關重要
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物種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和物種的多樣性。
(生活在地球上,不同的大小,形狀,無數的動物,植物,微生物,擁有相同基因組的生物學家,能夠產生正常的後代交配,被稱為物種)
遺傳多樣性是指同一物種內個體的多樣性,是由多種遺傳結構引起的。
在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中,會有這樣的差異,比如貓和波斯貓,短毛貓和角貓。
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森林、草原、湖泊、各種生物在群落中共同生活。
⑤ 為什麼生物多樣性如此重要
生物多樣性可以幫助清潔我們呼吸的空氣以及喝的水。生物多樣性提供我們食物。生物多樣性為建造我們的屋子提供原材料。生物多樣性還帶給我們自然世界的無盡美麗。誇張嗎?一點也不。正是生物多樣性使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得以持續。通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我們才得以呼吸空氣。通過土壤、微生物和氣象變化移除了水中的污物我們才得以喝到水。全部的物種——植物、動物、微生物,組成了生命。然而,我們卻威脅到了許多物種,而正是它們構成地球這個宏偉的不能代替的支持生命的系統。但是,為什麼?我們對此懷著深深的疑問。一些無名的物種真的有這么重要?假如這個世界上的物種減少到牛、羊、雞、豬和足夠的放在動物園的動物,難道我們就不能舒服的過日子了嗎?為什麼我們必須關注一些特種的鴿子或者是一種火蜥蜴或者是一種生活在遙遠沼澤里的小小植物?它們滅絕了關我們什麼事?畢竟,我們還有許多種別的鴿子和許多種別的蜥蜴,還有許多種植物留下來。實際上,即使是一些物種滅絕了,還是有不少物種存留下來的。迄今為止,我們已經識別了175萬個物種,但是科學家們認為,實際上地球上存在有1300萬或1億種物種。所以,我們又有什麼所應該擔心的呢?重要的事情是所有的這些物種是與其它物種相互聯系的,正如同我們依賴植物和動物為食一樣。順著食物鏈,我們也同樣依賴我們吃的動物、植物的食物——又一群植物、動物。如果其中一個特定的物種失去了它的棲息地或者不再找得到它常吃的食物,就會滅絕掉。整個食物網(不僅僅是食物鏈)就會破碎。而修補是一件很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事。當我們在生命之網中滅掉了一種物種,整個的網將變得搖搖欲墜。滅絕掉足夠的物種就會撼動整個使生命在這個地球上變得可能的結構。最後,我們對生物多樣性做的損害將最終損害我們自己。數量眾多的物種和我們生活的生態系統提供給我們食物、葯物和建築材料。生物多樣性帶給我們工作。生物多樣性就像存在銀行中的錢,而我們正在搶銀行。停止搶劫吧! 支持著地球生命的系統 我們都知道只吃無營養的食物不能支撐很久,但是從許多的方面,我們正在強迫的喂給地球煙霧、垃圾和毒葯。你認為這樣的飲食下,地球還能維持多長時間?生物多樣性提供著維持地球生命活動的肺、肌肉、胃、腸、腎和心跳。我們需要讓地球休息一下。我們應長遠考慮。現在我們也許不得不放棄一些,以便以後得到更多。比如,如果捕魚業繼續以大於魚群生長的速度捕魚,最終我們將一條魚也捕不到。這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而解決方法是:就像其他物種一樣,魚在需要生長的時間以產生後代,然後這些小魚應該被保護而不被捕食。生物多樣性不僅僅是有關於熱帶雨林,它關繫到你家的後院!
⑥ 文化的多樣性有什麼價值
眾所周知,由於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和歷史悠久, 中國文化的內部有很大差異,換句話說,就是具有豐富的「 文化多樣性」。有人說,中國文化的內部差異甚至大過歐洲: 一個東北人去廣東,另一個西北人在上海,很難聽懂當地的方言, 境況比一個柏林人在巴黎更感窘迫。我們說:中國是一個「 天生的多元文化」(Multi- culturebynature)社會,這幾乎是舉世公認的。 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有很多方法。古今中外,一個簡單, 也是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看這個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和哲學。 正像歐洲文化和基督教有關一樣,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和儒、道、佛「 三教」傳統有很大的關系。 在儒、道、佛「三教」中,儒教強調整齊劃一,具有專制特徵。 確實,孔子的時代,儒家只是一種民間學說。鑒於社會道德的淪喪, 孔子、子思、孟子這一派的學說特別注重社會和諧,這並不錯。 先秦儒家傳教的時候,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基本上不藉助政權的力量強制推行,這也很好。 這就是我們今天仍在稱道的「王道」(SoftPower), 而非「霸道」(HardPower), 可以提煉為當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但是, 秦漢以後的儒家有一個大問題,即它特別強調「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Hierarchy), 藉以建立一個從天子、王、公、侯、伯,到庶民百姓的「一統天下」 (UnifiedEmpire)。儒家在古代中國, 成為和歐洲中世紀「政教合一」相似的國家主義學說,它限制個人, 妄自尊大,壓迫「文化多樣性」。如此等級森嚴的「和諧」社會, 受到「五四」以來中國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的摒棄是非常自然的, 其情景和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批判「 專制主義」基本一樣。 幸好,中國歷史上基本保持了一種「多元文化」。唐代以後, 我們有儒、道、佛「三教並立」。當儒家越來越淪為「官方哲學」 的時候,域外傳入的佛教,民間復興的道家和道教, 不斷濟儒家之窮,用鮮活的思想滋潤和更新儒家,把它拉回到一種「 修身養性」、「實事求是」的個人學說。明清以來, 懷有自由思想的儒家學者,如朱熹、王陽明、徐光啟、顧炎武、 黃宗羲、王夫之、戴震、章太炎都或明或暗地採納了佛教、 道教思想精華,甚至還採納了法國耶穌會士帶來的歐洲天文學學說, 用以改造儒家。因此,今天我們談論「科學發展」和「和諧社會」 的時候,更需要重視「文化多樣性」。中國文化傳統是「諸子百家」 ,中國文化的「非儒家繼承」,可能對中國的「文化多樣性」 更有利。 中國曾經是一個具有良好「文化延續性」的國度,換句話說: 中國文化有過自己相當不錯的可持續發展。但是,近代以來, 中國並不是一個「文化多樣性」幸福生存的天堂。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我們知道,直到清末民初,東、南、西、 北的中國人都還居住在不同樣式的住宅里。上海有「石庫門」, 北京有「四合院」,廣東有「圍村」,陝西有「窯洞」,客家人住「 土樓」、江南人住「水鄉」。 它們都是按照自然環境和文化傳統的不同建造的, 具有相當的合理性。最近幾十年,我們看到的景象卻是, 整齊劃一的單調建築樣式替代了多樣性的古代建築。 從深圳到哈爾濱,從上海到西安,常常按照同一張圖紙來建造樓房。 現在想要看到一點不同的建築,必須在休假期間去朱家角、周庄、 麗江這樣的旅遊景點,如參觀博物館一樣地端詳著這些「古董」。 另一個例子關於「語言多樣性」。歷史上,國語、英語、法語、 江蘇話、浙江話、廣東話等各地方言和上海的本地話同時流行。 正是在這種「語言多樣性」的基礎上,我們不僅保存和發展了「 京劇」、「昆劇」、「滬劇」、「越劇」、「錫劇」、「淮劇」, 也引進了中、英、法文的話劇、電影等「文明戲」。然而現在, 這種「語言多樣性」大大削弱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的確為文化的進步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但是, 如果不加節制地濫用這種動力,導致發展性的破壞,可能會對「 文化多樣性」的「可持續發展」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當然,中國的「文化多樣性」,如果保存恰當, 將對人類文化作出自己越來越多的貢獻。中國人今天給世界提供的「 文化多樣性」,應該是「多」,而不是「一」。也就是說: 中國呈現給世界的,應該是它豐富多彩的文化。
⑦ 美國文化的多樣性在美國電影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通過個性,歧視,語言等等
⑧ 電影《2012》里有很多令人震撼或值得一提的細節,其中都有哪些
《2012》里的情節不錯,我還以為那方舟能飛起來,進行恆星際航行的,看到結束才知道,只不過區區一波大海嘯而已,陸地都還在,那算哪門子世界末日,以現在人類的科技,面對這種危機,在有三年准備時間的條件下,不說全部勝利大逃亡,像電影里那樣只救下四十萬人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在大海嘯中生存,這么大的方舟絕對不是最優解,潛艇一定會更可靠。
總之,此片很符合好萊塢一貫的低齡受眾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