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難道話劇演員的表演真的比電影演員出色嗎
話劇時間短,道具場地都有限,表現力在哪?重擔都在演員身上。電影其實靠的是導演,跟演員關系不大。
② 電影表演有什麼特點
(1)反程序表演。演員不能像舞台劇的演員那樣,從拉幕起,就從頭到尾、程序井然地表演下來。拍攝電影往往在一日之內,先演一段老年的戲,再演一段人物的青年時代,接著又要拍一段這個人物在臨終前的表演。對一個角色從生到死的全過程不但分割得很零碎,而且次序上亦安排得雜亂顛倒。這就要求演員能根據拍攝條件隨時「進入情況」。
(2)間斷表演。在電影攝制工作中,角色的生活被分割為很短很短的小動作,一般長度也就10~20秒左右。現代電影偏長了些,那也不過1分鍾一個小段落的樣子。演員不但要及時「進入情況」表演起來,而且要非常凝練。電影表演沒有時間讓你通過「感覺到,意識到,判斷,行動」這些動作的四個環節的普遍規律,而是常常要演員將這四個「環節」在一瞬間同時噴射出來。這一點,對長期習慣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員說來,是要難以適應一些。當然也有例外,不少我國第一流的演員不但能迅速地適應這種創作的特點,而且能表演得光彩照人。
(3)要進行無對象交流。在戲劇中訓練演員,最忌演員和空氣交流。而在電影中,卻常常要求演員和空氣交流,其交流對象可能是遠方的一株樹,也可能是攝影機的某一個部件。人物的近景特寫常常如此。還可能要你假定鏡頭作為你的交流對手,有時鏡頭就推在你的鼻子前面,只拍你的一對眼睛,而要求在這一對眼睛中看到你和對手交流的「電光」。
(4)要在紛亂的環境中表演。電影演員的表演場地和舞台演員是完全不同的,以環境來說,有時在重巒疊嶂的崇山峻嶺之中,使你感到自己非常渺小與孤單;有時在很狹小的監獄與斗室之中,使你動彈不得。一般說,在表演時不像舞台或排練廳中有那種「神聖」的嚴肅氣氛,而是亂糟糟、鬧紛紛的。有時各個工作部門還同時發出不同的噪音,即使下達了開拍令之後,也還有攝影機馬達的轉動聲。
(5)這是一個最難克服的困難,即電影中的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是由數以百計的反程序、間斷拍攝下來的鏡頭組接在一起才能體觀出來。面對人物的完整形象和短小鏡頭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確是很難掌握的,要看到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意味著這個人物在影片中的發展變化都是合乎性格邏輯的。所有已拍攝下來組接好了的鏡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③ 電影《一步之遙》裡面的演員表演如何
我認為這部劇的演員演技很出色。
《一步之遙》確實不是一部合規的商業電影,然而這是一部充滿了戲劇元素的,藝術水準頗高的作者電影。和絕大多數以「敘事內容」為影片骨架的電影不同,《一步之遙》是一部帶著「荒誕派戲劇」骨架的電影。整部電影無處不涌現著濃重的荒誕氣息,而在這荒誕而魔幻的世界中,又充滿了真實和清醒。
而姜文,是當代中國電影人中,視野相對最開闊的一個人。他敢於使用這樣的手段,構建屬於自己個人化的迷宮。他的這幾部電影,每一部都像是一個大迷宮,畫面風格獨特而精細,處處都像是蓄意為之,各種台詞也充滿了迷惑性,每一幀都導向一個可能的解釋,說得通,往往又似乎不是那麼回事,另一個角度想想,好像也說得通。
導演的出色拍攝功力,而演員也沒有讓眾人失望。演技十分出色。這部劇無疑是一部好劇。
④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里,你最喜歡哪位演員的表演
下面就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在這國慶期間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三部很不錯的電影,都講述了中國歷年來的故事,其中也讓人深有體會。其中《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部暫時評分最高,票房也最高。而七部短片依據大致的時間順序分別選取了從建國到近幾年的節點性事件作為大的時代背景,對推動這些歷史性時刻或者被其影響的「無名」個體進行歌頌,進而映射祖國幾十年來的巨大發展和繁榮興盛。
徐崢是一個長相很幽默的人,他的演技卻決不含糊,既可以演喜劇也可以演很有哲理很燒腦的電影,很有才華的一個演員。從不接爛片子,而且演技很不錯,從以前的《春光燦爛豬》八戒到現在的《我不是葯神》每一部都很良心。此外,徐崢受泰國總理接見時,既沒有草民見到總理般的唯唯諾諾、戰戰兢兢,也沒有作為為泰國旅遊帶來巨大利好的施捨者的傲慢與不可一世,拿捏得恰到好處,徐崢的閱片量挺大,而且他也好琢磨,他有導演思維。
大家的想法那,可以在評論中發表一下。
⑤ 什麼是影視表演
影視表演是攝影機或攝像機通過記錄材料——電影膠片或像磁帶記錄下來的一種表演,是一種間接的視覺展現與過去時的再現,它沒有與觀眾的直接交流與創作,沒有表演的獨立性,沒有表演不間斷的完善性。它是記錄在膠片或磁帶上的以往(過去時的)記錄,屏幕所展示的只是演員以往的感情流露或者是徵兆,是用一種無感情的相關因素去表現感情的。
⑥ 電影中演員直接對著鏡頭即面對觀眾直接對話的表演方式是什麼意圖
對於演員直接對著鏡頭講話根據不同的情況甚至情景中都會有不同的意思。
電影《死侍》中就有角色直接與銀屏前的觀眾打招呼的鏡頭,對於這種電影,直接對著鏡頭與觀眾進行互動,會給觀眾的心理上帶來慰藉,而且會更加的親切,會更有看下去的興趣,所以這或許就是演員的魅力,電影的魅力,你們覺得是這樣的嗎?
⑦ 戲劇影視表演是什麼
在表演時間上,戲劇演出時需要一次性演完,而電影是靠剪輯將不同時段拍的片子組合在一起,演員在表演上是短暫性的,非連續性的。
在我的理解當中,舞台上的表演更像是表演,而電影中像是一種真實的寫照,演員將自己完全的融入到角色當中,達到一種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的效果;而戲劇當中,表演者會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在想自己如何表演會更加貼近角色,我們看到的有一部分是演員自己理解後的表演。這兩種表演對演員有不同的要求。
⑧ 單個演員的表演挽救了哪部可怕的電影
作為一個社會,我們需要最終接受《星球大戰:西斯的復仇》是不可挽回的垃圾。不管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投入多少激光和軍刀,他的CGI怪獸都無法彌補他不稱職的劇本和direction腳的方向。
這個方向可能甚至比他原始傑作的第三個前傳中的劇本還要糟糕。逝去的是他的智能視覺隱喻的嗜好,他在炫耀星球大戰和美國風情畫。
我的意思是那可能恰好是《星期六早上的卡通》。麥克迪米德(McDiarmid)知道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他在傳遞最後三個單詞時會停頓很長的時間。突出荒謬。
老實說,他只是三部曲唯一的贖回品質。
⑨ 電視演員與電影演員在表演方式上有什麼不同
1、臉部細微表情要求
電影由於銀幕更大,演員的臉部細微表情要求更高,所以有一種說法叫做電影臉。這是電影和電視劇最大的區別,細微之處的表情、情緒,電影和電視劇的要求非常不一樣。
2、清楚一個故事的要求
電影時間較短,電視劇的時間一般比較長,一部電影需要在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里講清楚一個故事,講好一個故事,但是拍一部電影需要的檔期有時候還不比一個電視劇短,這個要求非常高,對導演的要求非常高。
3、對於表演的要求
電影對於表演的要求是高效率和精準,電視劇對於表演的要求就是持續輸出和更多層次。一部優秀的長篇電視劇。一個演員要把握住各種不同層次的情緒和感情,需要表演出不同的感覺,這個要求其實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