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許多好萊塢大導演選擇用IMAX攝影機拍電影
IMAX攝影機採用70mm膠片,其放映出的畫面在解析度上要比普通35mm膠片高10倍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攝影機。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場景在IMAX銀幕上滿屏呈現,觀眾可以看到比普通銀幕多約40%的畫面,且具有無與倫比的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為觀眾呈現真正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此外,IMAX還開發了一款全新的高解析度IMAX®3D數字攝影機。
B. 好萊塢特效大片用什麼攝影機拍攝
多數用阿萊,現在red的也不少,索尼的也有一些。松下出了一個,但不知為什麼不火,國內索尼f55拍電視劇最多的。其他佳能易上手,小成本也用得多。還有bmd。還有一個國造kinefinity。當然,正真牛的還是IMAX。IMAX不是數字,是70mm膠片。不過阿萊65也接近膠片規格。色彩來說,只有索尼65是不用差值的,李安的比利林恩就是這個機器拍攝。索尼還有一個ppt(真假未確定),f89是標準的70mm感測器(IMAX膠片尺寸)。
C. 好萊塢電影用的攝影機是什麼,請舉例
現在好萊塢大多數使用的器材還是傳統的潘那維新 阿萊 等膠片攝影機 由於數碼產品的便易性和超低的畫質的損耗 sony的 f35 f23 還有gensis等 2k攝影機 也很大程度上的應用.
星球大戰 中 盧卡斯使用的 是sony 的hdc-900攝影機
D. 拍電影一般用的都是什麼樣的攝像機
目前電影攝影進入數碼時代,多數電影使用「Red One」全數碼高清攝影機拍攝。
該攝影機目前是最高的4K成像像素,所有部件全部可以自裝購買,鏡頭通用35MM照相機,是好萊塢攝影設備里的後起之秀。
「Red One」攝影機採用了電影業內流行的PLMount(膠片電影攝影機鏡頭介面),使得過去深受攝影師喜愛、得心應手的膠片電影攝影機鏡頭都可以再次發揮作用。
雖然電影攝影已經基本步入數碼時代,但是仍然有很多導演堅持使用35MM膠片攝影機,膠片攝影機雖然成本高於數碼攝影機,卻能夠演繹出獨特的視覺效果,如電影《戰馬》,導演堅持使用35MM膠片攝影機,使得電影中很多時代場景擁有獨特的光影效果,促使了電影的成功。
E. 好萊塢的電影,特技公司
特效公司最有名的就是「工業光魔」了吧。
1975年,盧卡斯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ILM)。當時,好萊塢連特效「部門」都很少見。為了拍攝《星球大戰》,他開創了電影特效行業。
構成「工業光魔」的人員堪稱「三教九流」,有些是搞建築的,有些是做模型的,有些是拍廣告的,有些是玩機械設計的。幾乎沒一個人從事過電影。但也有好處:這個朝氣蓬勃的團體充滿了嬉皮精神,完全逃出體制限制。在早期工業光魔辦公的大庫房內,盧卡斯和他的團隊開始了改變世界的《星戰》之旅。
最終,該公司以以下方式改寫了電影史:
1977年:《星球大戰》是電影史上有記錄的、第一部使用「動作控制攝像機」拍攝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盧卡斯創造多項意義深遠的發明:他發明的一個機械裝置,可以把實拍畫面和後期合成畫面輕松地協調成同步。這個機械裝置對電影工業的發展,絕對是里程碑式的。
1982年:「光魔」發明了一項電腦處理方法,並應用在科幻電影《星際旅行:可汗之怒》上。該片出現了電影史上第一個完全由電腦製作的場景。
1985年:「光魔」在電影《年輕的福爾摩斯》中,創作了電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生成的角色,「彩色玻璃人」。這為星戰前傳里眾多虛擬角色的製作打下了基礎。
1989年:「光魔」為科幻經典《深淵》製作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三維角色。這為《星戰前傳》里製作Yoda大師打下進一步的基礎。
1991年:「光魔」為《魔鬼終結者2》創作的T1000成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生成的主角。諷刺喜劇《飛躍長生》為光魔帶來了第五尊奧斯卡獎,因為光魔第一次用電腦模擬成功了人類的皮膚。
1994年:《侏羅紀公園》成為影史上第一次出現由數字技術創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實皮膚,且有肌肉和動作質感的角色。隨後,光魔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想像力更廣闊,創造了影史上無數第一,立體卡通人物(《變相怪傑》)、能說話的「真人」(《鬼馬小精靈》)也相繼出現在真人電影里。如今好萊塢影片中70%的特效都由光魔完成。《加勒比海盜》、《綠巨人》、《龍卷風》、《拯救大兵瑞恩》等諸多特效均出自其手。
在數字技術已相當成熟的前提下,《星戰前傳》依然在技術方面走在業界前沿。《前傳1》超過70%的場景由數字合成;《前傳2》成為影史第一部完全由數字拍攝的電影;《前傳3》里100%的戲都在室內拍攝完成,所有自然景觀都是後期疊加的。值得一提的是,盧卡斯曾經在光魔內部成立了一個電腦部門,專門研究電腦技術對特效的幫助。
在最新的「星戰」影片中,「工業光魔公司」召集了1650人共同進行打造。共有65位真人演員扮演的角色和42個由計算機「製造」的角色。該公司動用四分之一的監督來同時分擔負責這部電影。每一位監督都要負責多個動作與視效的鏡頭畫面。最終,在電影中,光劍打鬥再次升級,大場面的戰爭場景也是前所未有的壯闊,大量從未在銀幕中亮相的飛行器都快速地粉墨登場,也出現了大型戰艦互射這樣令人血脈賁張的爽快鏡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1年早期,正當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噴發時,《星戰前傳3》劇組就迅速前往那裡,進行了非同一般的「旅行」,拍攝了火山熔岩從山口噴出並四處流淌的景象。在電影中可以看到,這組非常關鍵的鏡頭被用在阿納金墜落時的情節。
盧卡斯在技術中沉湎了幾十年,他的激情一直被技術所消磨。也許,現在真到了他消失的時候。但是作為電影特效的首領,工業光魔卻依然生氣勃勃,誰敢說新的奇跡不正在那裡醞釀?
F. 請問美國好萊塢的大導演都是用什麼攝像機拍電影的
索尼,佳能,松下佔了大宗
G. 好萊塢電影用什麼攝像機拍
傳統好萊塢電影至少也要用膠片攝影機拍,索尼出的消費級攝像機是根本不可能用的,除非是業余選手製作的獨立小電影。
H. 好萊塢頂級導演都用的什麼攝像機啊
你好,他們用的大多數是ARRI
和索尼的設備,現在很多還是用膠片攝影機,數碼的HD高清也在使用。設備的價格大都在
15萬左右。
I. 好萊塢拍電影都用什麼攝像機
red ,阿凡達就是red ,還有艾瑞莎,小劇組也有用5d。
J. 好萊塢拍電影一般都用什麼攝相機
DV攝像機與普通攝像機比較,最大的區別有三項:
1.圖像分辨高,DV攝錄機一般為500線以上,而VHS攝錄機為200線,S-VH 攝錄機為280- 300線,8毫米攝錄機為380線左右。
2.色彩及亮度頻寬比普通攝像機高六倍,而色、亮度帶寬是影像精確度的首要決定因素,因而色彩極為純正,達到專業級標准。
3.可無限次翻錄,影像無損失。
型號:Cinema F35這個型號比較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