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教父》主要是講述了什麼的
電影《教父》主要是講述的是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1)教父電影以什麼為色調擴展閱讀:
《教父》這一部電視是在1972年的時候於美國上映,電影上映首周票房便超過了524萬美元,最終電影《教父》的首輪上映的票房達到了8150萬美元之高,恰好是這部影片拍攝和宣傳總投入之和的14倍。
截至1997年的5月,影片《教父》在全球的累計票房更是已經達到了2億4500萬美元。
在2013年12月的時候,中國首次引進《教父》這一系列電影,由泰盛文化進行發行《教父三部曲》的BD四碟套裝珍藏版以及DVD三碟套裝珍藏版。
B. 經典電影《教父》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
教父思想絕對是《教父》里的靈魂,也是我們學習人生的一次教育,我總結如下:
1、如何做一個男人
1)責任感:義大利黑手黨能夠名揚全球,絕不是簡單的事情。國有國法,道有道規,能夠在黑社會中揚名立萬,責任感絕對是第一位的。要保護你的手下,呵護你的家人,為了你的手下與家庭,你必須有犧牲自己的大無畏精神。這種責任感包括家族責任感、團隊責任感。作為教父,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家,所以老教父活著累,小教父也活得累,在《教父》中兩位父子的死,刻畫得很好,一個是舒暢而死,因為他找到了一位更有責任感的人來繼承事業;另一位卻是悔恨枯死,因為他保護不了自己的女兒,他悔恨得死了。。。
2)做男人的准則---保護家人,特別女人與孩子,而且不要販毒: 不要在飯桌上談生意(這句話是老教父的兒女之口說出),給家人一個寧靜的生活;女人也不要過問生意上的事,(這生意當然不是一般的生意啦,所以小教父對著自己的老婆咆哮:不要問。。。)這不是歧視她們,恰恰相反,是為了保護她們。正如我的以前一位老闆說:你打我的臉,我還可以笑笑無所謂,但是你欺負我的家人,我不會放過你。。。。到於販毒,這是很多黑幫老大不願意做的,黃賭,最多是損失身體與不見錢,而毒,卻是要了一個人的命與整家人的幸福生活,所以有原則的教父不做,為此他也差點丟了命。。。
3)「象個男子漢」,打下牙齒和血吞:當教父看到過氣歌星象個小孩在教父面前啜泣時,教父簡直要跳了起來,用力拍打他的臉:嗚嗚,象個男人嗎?你是個男人嗎?be a man….這也是我前面描寫羅生飾演的教父在艱苦歲月依然樂觀,沒錢也要買個梨子慰勞家人的寫照,在這時,我想起了老毛的一首詩: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這是領袖般的胸懷,可惜我不是教父或主席的料,所以有時遇到難題時也會郁悶,親人的朋友,你呢?
4)重承諾,說到做到:這是《教父》一開場所告訴我們的。只要你有要求,我答應了
我就幫你做到。所以老教父對那個暴發戶說:你不是說美國是天堂嗎,可以保護你嗎?你有了,忘了我了。。。有什麼解決不了,你找我,我幫你解決,只要你認我為教父。。。於是那位暴發戶輕輕地低著頭,親吻著教父的手背庄嚴地說:教父。。。然後滿意而去,因為他知道,只要教父肯承諾做到,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5)死也不要做叛徒:《教父》中對叛徒的處理是最簡單直接的,而且處死你不會告訴你的理由,只要你背叛了大家。這也是《教父》裡面顯得血腥且赤裸裸的一面,最大的震撼當然是麥克處死了背叛他的兄長,為此他還專門到母親那裡,委婉向地母親討教當年父親的做法,最後他決定下命處死二兄,雖然他為此背了一輩子的心靈自責。這是義大利黑手黨的家族傳統,同時也是全世界有血肉的民族傳統,對每一個叛徒,都應格殺勿論。想想中國抗日時期有幾百萬隊伍的漢奸,唉。。。不過,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對漢奸不齒的,想想風流才子汪精衛的結局,看看秦檜在杭州下跪千年。。。。
6)「可里昂州長,可里昂議員」:典型的功名情結,呵呵,這也是作為一位男人的無奈但卻是責任。這出自老小教父的經典對話,這其實說出了所有黑幫人物的心裡希望:如果我當時能走正道,我還會加入黑社會嗎?想想林沖被迫上樑山的蒼涼,山水為之一白哪。。。一種身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感慨,好在小教父的堅定目光告訴老者:we can do,因而在以後的歲月里,他一直在怎樣處理家族事業如何合法化,如何體面化。。。。
C. 電影教父的光線特點
老版初映時因為菲林氧化導致整個畫面呈現濃郁的昏黃色,這種色調本身的浪漫氣息配合著西西里黑手黨的人情世故使得《教父》的畫面更有年代感和質感(episodes中的辦公室中人物特寫的軟光可以看出),不過現在市面上的高清很多都是修復之後的,通過三原色濾鏡修復後的畫面色彩明顯的鮮艷並且很有數字的感覺,而不是以往的朦朧了。
D. 電影《教父》講述什麼啊!!(簡略為佳)
一個義大利黑幫老大(靠走私橄欖油和控制賭場為生)在政府內也有人 典型的黑白兩道走!開場時他嫁了個女兒! 後來因拒絕了一個混混的海洛因販賣要求.在聖誕節晚上回家上車前被射了3槍 但沒死! 他的小兒子(就是後來的教父)為了他父親的安全 殺了那個混混和被另一個家族老大收買的警察局長,跑路到義大利並在那娶個老婆 最後老婆也被誤殺(其實殺的對象是他)! 隨後教父的大兒子被殺(幫凶就是教父的女婿 是他把大兒子引出來的)!教父為了能讓小兒子平安回來被迫和幾大家族和解停戰 為販毒提供保護! 小兒子就平安回來了 教父退休 小兒子繼位新教父並計劃一下肅清全局! 這時老教父心臟病掛了! 新教父把家族搬到了 它州!開始實施計劃 把有關的人全殺了(3個其他家族的老大 自己姐姐的丈夫等)!!
就是這樣了 這就是教父1 的內容
E. 求教父電影解析,要有深度的那種。
《教父》在敘事上很圓熟,婚禮半小時的伏線密集,對龐大的人物關系網、情節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影片開頭埋下的幾處伏筆,在後來的劇情中全有呼應,而且令人感到新穎的是這幾處呼應並不決定情節走向,而是草灰伏線式連接。
(5)教父電影以什麼為色調擴展閱讀
《教父》主要劇情:40年代的美國,「教父」維托·柯里昂(馬龍·白蘭度 飾)是黑手黨柯里昂家族的首領,帶領家族從事非法的勾當,但同時他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得人們愛戴。
因為拒絕了毒梟索洛索的毒品交易要求,柯里昂家族和紐約其他幾個黑手黨家族的矛盾激化。聖誕前夕,索洛索劫持了「教父」的參謀湯姆,並派人暗殺「教父」。
因為內奸的出賣,「教父」的大兒子遜尼被仇家殺害;小兒子麥克(阿爾·帕西諾 飾)也被卷了進來,失去愛妻。黑手黨家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白熱化。血雨腥風和溫情脈脈,在這部里程碑式的黑幫史詩巨片里真實上演。
F. 電影《教父》講的是什麼
電影《教父》講的是美國黑手黨柯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柯里昂以及他子女:長子桑尼,次子弗雷德和小兒子邁克。老教父在和其他家族斗爭中去世,桑尼也被暗殺,本來與世無爭的小兒子逐漸顯露出他的才幹,天賦,最終成為了新一代的教父。
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6)教父電影以什麼為色調擴展閱讀:
影片票房
《教父》於1972年在美國上映,上映首周票房就超過了524萬美元,首輪上映的票房達到8150萬美元,恰好是其拍攝和宣傳投入的14倍。影片重新上映後,北美票房總額達到1億3400萬美元。截至1997年5月,影片在全球的累計票房超過2億4500萬美元。
碟片發行
2013年12月,中國首次引進《教父》系列電影,並由泰盛文化發行《教父三部曲》BD四碟套裝珍藏版以及DVD三碟套裝珍藏版
G. 教父這部電影想要表達什麼
《教父》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在真實中創造傳奇。老教父維托與新教父麥克,他們在壞人之中,是最不令人討厭,也最有魅力的壞人。《教父》描寫真實的人性,真實的黑幫,真實的,每個人只有一個的,命運。
《教父》告訴我們,現實是丑惡的,在丑惡中變得強大,再去創造美好,才是真正的成功之路。
H. 電影《教父》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這部電影的意義什麼啊
教父這部電影,及其誕生後對社會的影響、社會的表現,等等,圍繞著它及它本身,能夠體現西方以美國為主,民眾的社會觀和價值觀。首先「叛徒必須死」。教父的第一部、第二部,全片主線,隨著男少主那一槍乾脆利落的幹掉自己的哥哥的震撼鏡頭,「叛徒必須死」非常鮮明。所以很多人覺得西方講民主,講自由,像斯諾登這樣捍衛民主自由的一定是英雄吧,錯,他在美國民眾價值觀里是叛徒,而叛徒是不應該有好下場的。所以教父這部電影,我覺得又可以叫做「叛徒的下場」。第二,和叛徒必須死相對的是,「相信自己人,罩著自己人」。美國是世界上人口過億的大國中,少數講究民粹文化的。人口少的小國為了生存下去,培養人民民粹精神,最極端的例子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公司里,當一個員工在工作上犯了錯誤(不是背叛這種錯誤),他的上級、老闆,不僅不會開除、扣工資、懲罰性加班等,而是會反省自己哪裡做的不好,是不是制度應該變更,所以對外表現出來的就是美國大公司制度「特別人性」。第三,也是老生常談的「英雄主義」。電影里,一個人直入虎穴幹掉一個黑幫,每個黑幫都有個靈魂人物。和國內公司事前請示、事後匯報不同的是美國公司里,員工往往是「默默無聞的做事情」,經常拋驚喜給老闆。
I. 電影《斷背山》《教父1》的光線分析,尤其是片頭色彩分析,及其作用作用。就是視聽語言之類的。急救。
斷背沒看過。教父看到是昏暗的有黑色調和黃色的燈光搭配。襯托著黑手黨們見不得光的交易。氣氛安靜和嚴肅。與外面喜氣的婚禮產生強烈的對比。讓人明白。男人是該分清楚狀況。即便是女兒的婚禮。也要時時刻刻小心著每個交易。教父一輩子就學會了小心,謹慎。這光線也符合其性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