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羅生門這部電影講什麼的我看過也不明白
殘存的溫情
「我的周圍不知不覺籠罩上了陰沉沉的幽暗,我就在這陰森森的寂靜包圍中倒了下來,這時有人躡足走到我身邊來,那個人悄悄握住了我胸口上插著的短刀,慢慢抽了出去。」說完這句話,身著白袍的女巫頹然倒下,風呼呼的刮著,披的白色紗巾遮住了她的面容。從她身體里發出的男性嗓音似乎吐露了事情的真相。她的身後,一個和尚和一個似乎窮困潦倒的壯碩的中年男子,臉上都露出了迷惑或者惶恐的神色。
這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的一個片段。在古代的糾察所里,死者藉助女巫的嘴說出事情的真相。女巫體內那個男人的聲音不斷的表演和述說著,試圖在觀眾心目中架構起當時的景象。這是詭異和神秘的景象。女巫的白袍在狂風里飄盪著,紅嘴唇時而收縮、時而咧開,急促地送出一個個奇異的字眼。日本女人的濃密的長發隨著狂風和她的腳步舞著,隨著情節的推進跳著配合的舞蹈。可是當她倒下的時候,劇中的迷團更加難以解開了。
故事其實是簡單的。一對夫婦從森林裡經過,一陣夏日的涼風吹開女人的面紗,讓在路旁歇息的京里大盜多襄丸色心大起,決心要得到這個女子。但當時的他並不想殺死女子的丈夫。於是他尾隨這對夫妻,並設下騙局將丈夫騙到僻處綁起來。當他回到那女人身邊告訴她她丈夫被毒蛇咬了,女人臉上擔憂的神色讓他妒火中燒。他把女人也帶到男人被捆的地方,當著丈夫的面強暴了女人。在男權極度發展的古代日本社會,女人就面臨了選擇哪一個男人的問題,故事的疑惑也由這里產生,最後的結果是丈夫被殺死,女人在一座尼姑庵里被發現,而多襄丸也因為喝溪水中毒被發現而送上了公堂。
電影里其實是包含了雙重敘述者。第一層是在羅生門的破廟里,那個愁苦又壯碩的中年男子。他的敘述里又包括了在公堂上女人、多襄丸、以及女巫代表的死者的敘述。就在這幾個主角的講述中,電影的主題得以凸現。每個人所描摹的真相都是不同的,但是每個人講述時候的表情都是那麼真摯,讓人不可懷疑。
首先是多襄丸。他是一個可愛的人物,十分的純粹而沒有心機。從後來中年男子的講述中,他央求女人跟他去做他「渾家」的時候說了一句「我這個人吶,便是起了惡念,便順著惡念幹下去的人。」這是一種質朴的生活理念,他的靈魂中沒有善惡的劃分,從他自己的理解來看恐怕就是全惡。但正是這種純粹的惡,讓他不需要理會善惡的抉擇,因為靈魂中不存在善的成分讓他選擇。這樣的人,這樣的活法,似乎比那些知曉了什麼是善卻仍舊作惡的人更容易得到原諒,而且可以設想,在他徹底的受到善的教化後,他會比其他人更加易於得到改變。人人都是一張紙,個性中有善有惡的人就好比紙上已經有各種顏色,紙上完全是白的沒有一點顏色的人,也就是純善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只要在社會里生存,為了獲取必須的利益就必定會被惡所沾染。其實純惡的人也是不應當存在的,因為同樣生活在社會中也必然我接觸到社會的各種倫理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善。就連多襄丸,在中年男子的講述中,也知道在女人請求他去殺掉自己丈夫時讓丈夫來給予這樣一妻子處罰,這就是社會的印記。純惡的人如果存在的話,就如同一張純黑的紙張,同樣可以作畫,或者將其全部塗成白色,也是可行的。
多襄丸在講述時,不斷的強調他其實是不想殺丈夫的。首先是那個女人央求他,「不是你死,就是我丈夫死,你們必須有人要死,當著兩個男人面出醜,比死還難受,我會跟活下去的那個人走。」於是他送開了男人的捆綁。其次,他再強調的一點是,「即使要殺那漢子,我也決不想用卑鄙齷齪的手段殺他。那漢子也確有殺法,我們足足鬥了二十三個回合,光這一點我心裡還佩服他,凡是和我交鋒,能鬥上二十回合的,天底下也只有那漢子一個人。」還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強暴女人時,女人並沒有過分的掙扎,後來甚至伸出手來抱出了他。也就是說他並不完全是強迫女人這樣做的,這就又減輕了他強暴的過錯,而且還側面表現了他的個人魅力。無疑,這個時候,他嘴裡描述的自己無疑成了一個理想的被崇敬的俠盜,風流而不失豪氣,光明磊落。從電影的初衷和表達的理念來看,這恐怕是他的臆想罷了。真相被他自然的隱藏了,他的述說在拚命減輕自己的罪惡,雖然他承認了自己殺死了那個丈夫,但那也是他為了成就自己的坦白名聲的舉動。正如他所說,早晚頭也會被懸在高幹之上。
第二個是女人,她把自己描述成了古代最標準的模板婦人。柔弱,對於強暴不能反抗,但是心裡卻堅貞不渝。多襄丸似乎是個瘋子,發泄之後不管不顧留下他們夫妻的難題就大笑著跑了。被強暴之後她想要靠近丈夫,想從丈夫那裡得到什麼,但是丈夫給予的只是鄙視的眼神。「到如今我一想到那副眼神,還覺得渾身的血像要凝凍似的,在他眼睛裡閃著既不是憤怒,也不是悲傷,只是鄙視我的冷酷光芒。」她什麼都做不了,似乎被多襄丸玩弄過後她就成了一個旁觀者。丈夫鄙視他,甚至不肯去殺死她。她暈倒了,醒來之後就丈夫就被人在胸前插上了匕首。她就是日本女子受到的教育中那種最順從,永遠沒有自我跟在男人身後的物品。這是她為自己打造的形象。沒有錯誤,一切都無能為力。她是最悲情,最容易得到憐惜的任人擺布的最終受害者。一切都是男人的錯誤。多襄丸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壞蛋,玩過丟下她就跑了,而他的丈夫對她也沒有任何同情,只是鄙視。她什麼都不能做,不知道丈夫是被誰殺死,不知道昏迷的自己怎麼會到了水邊,甚至自殺都沒能成功。她把過錯罪惡完全撇清了。
還可以看出的一點是,從她的講述中似乎可以看出一點點女性意識的苗頭。她雖然把自己刻畫成了最理想的傳統女性,但她不自覺的把過錯完全推給了男人,男人是罪惡的源頭,她一直是無辜的。她沒有提到過愛情,後來死者的敘述也沒有提到兩人之間的愛情,這在當時是十分正常的,電影並沒有做過多的強調。在這種沒有愛情的婚姻里,也許對男人的憎惡早就種在她的潛意識里了。但是這種意識十分微弱,還不能推翻她頭腦里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留下標准女性形象。
第三個是死者,是借女巫之口說話的,但敘述的效果沒有打一點折扣。他描述的女人是邪惡的,整件事情都是由這「賤人」而起。「我當時想,但憑這句話,也就可以饒恕那強盜的罪了。」這句話是丈夫在女人要求多襄丸殺了她丈夫,而多襄丸十分詫異和憤怒,轉而詢問丈夫應該如何處置這女人後說的。僅憑這點,就可以斷定這丈夫是一個在古代最尋常的男性中心主義者,是千百年來男權社會的產品。他認為自己對女人是仁慈的,沒有要求多襄丸殺死她,但女人就是「賤人」。他沒有絲毫考慮女人被強暴後可能的遭遇,似乎認為男人就可以像處置奴隸一般天經地義的處死女人。他和女人組成的是一個典型的古代婚姻,在亞洲似乎都是如此。他將所有的錯誤都推到女人身上,而自己是自殺的,並沒有強調多襄丸在這件事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剛開始敘述的時候,他不斷的強調「我那美貌的妻子」,在他的頭腦里一直存在著一種紅顏禍水的概念。他對女人的不屑是與生俱來的。這與女人對男人的憎惡似乎相輔相成。
三位在公堂上的陳述都結束了,案情愈加撲朔迷離。這時最直接的敘述者,那個中年男子對破廟里的聽眾講起了他的所見。在這里,女人爆發了,女人不再是柔弱的,也不是邪惡的,終於作為一個有自我的個體開始了控訴。他的述說是耐人尋味的,首先是他對女人的關注,「你要是我漢子,為什麼不殺了這漢子?」中年男子其實看出了女人的惶恐無助,她害怕,怕沒有一個男人願意要她這樣的「賤人」。在他的眼裡女人是值得憐惜的,相對與男人來說,她是無辜的。兩個男人是同樣卑劣的,作為一個男性,他之所以以這樣的視角敘述,是因為他在生活中的不得志。極端的窮困讓他羨慕甚至嫉妒同是男人但卻完全不同命運的多襄丸和女人的丈夫,但是那樣的命運是他無法得到的,於是他的心態轉為病態的蔑視。他在挑剔這兩個男人的缺陷,他認為他們除了擁有愜意的生活外都是懦弱、自私、粗暴的人,他借著女人之口教訓了他們。他之所以關注女人,是為了把自己放到比那兩個男人更高的位置上。
所有人的講述完成之後,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以相對明顯的角度被揭示。影片中的聆聽者是一個關鍵的角色。主題一次次的被他提到。「人這種東西么,對自己本身都不肯坦白的東西多著呢。」從這里看來,似乎故事中敘述者們並沒有刻意的撒謊,他們似乎連自己的心都蒙騙了,自然而然的講出了自己認為的真相。人性的懦弱就從這里得以凸顯。對於損害到自身的東西,我們本能的就將其屏蔽掉了,根本不用經過大腦的選擇。而這種屏蔽一定是符合我們利益的,無庸置疑。這種利益,既是現實中的,又是滿足自我的。比如多襄丸的風流俠盜,女人的標准婦人、丈夫的可以對妻子掌握生殺大權的大丈夫形象、還有中年男人從女人嘴裡說出的理想男人。這些都是他們深藏在心中的渴望,通過這一次的敘述,得到了滿足。
聆聽者似乎是一個對人世看得相當透徹的入世之人,也可以說是一個豁達的純惡之人,他深信人不可信任,連棄嬰禦寒的衣物都要扒走。在場的和尚陷入了相當大的痛苦之中,「可是,像方才這樣的可怕事兒,還是破天荒頭一遭呢。」在當時羅生門的破廟中,三個人代表了人的三種簡單分類。善,惡,中間。那個聆聽者離開了,始終都帶著惡。而和尚是柔弱的善者,對於世風日下痛心疾首卻無能為力。中間的那位中年男子搖擺不定,他苦惱也正是這個不知歸向哪邊的問題。他從死者身上取走了那把「值幾文錢」的短刀,但是被聆聽者揭穿時並沒有否認,由此可知他還是彷徨的。最後他選擇將那棄嬰抱回家撫養,似乎可以看做他選擇了善皈依。這也可以說是導演對世間殘存的一點點溫情所抱有的希望吧。
⑵ 羅生門 這部電影講得是什麼啊
該片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影片以戰亂、天災、疾病連綿不斷的日本平安朝代為背景,主要講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殺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發生後人們之間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的的種種事情以及經過。
羅生門:
本意:
「羅生門」本來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最原始意義是指設在「羅城(城的外郭)」的門,即「京城門」之意。由於古代日本常年戰亂,屍橫遍野。許多無名死屍,被拖到城樓丟棄,待年久失修,頹敗之後,繼而顯得荒涼陰森。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羅生門」是通向地獄之門這一鬼談幻象之說。
寓意:
由於「羅生門」這一詞誕生時便有「生死徘徊」的意味,故而後來演化成事實真相在「真相」與「假象」之中徘徊: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同時又都難以拿出第三方公證有力的證據,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最終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與反復。
電影很好看,看完很蛋疼。
⑶ 第五人格電影版叫什麼 和第五人格很像的電影叫什麼
我不知道靈感是不是來自《鬼媽媽》風格是很像,但是我看到第五人格,我就想起了我09年看的電影《機器人9號》我覺得這部電影和第五人格更為相近
⑷ 哪些電影名轉化成類似名詞的,比如無間道,羅生門
!你看看馬特·達蒙主演的《諜影重重》1—3,《拯救大兵瑞恩》,《十一羅漢》,《十二羅漢》,《十三羅漢》,《無間行者》。
傑森·斯坦森主演的《機械師》,《暫告安全》,《銀行搶劫案》,《非常人販》系列,《怒火攻心》系列,比較經典的還有《兩桿大煙槍》《偷拐搶騙》。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空中監獄》,《勇闖奪命島》,《曼谷殺手》
還有一些比較好看的電影,我就不說演員名字了,動作片有《極限特工XXX》,《角鬥士》,《速度與激情》系列,《007》系列,《敢死隊》系列,《第一滴血》系列,《虎膽龍威》系列。
恐怖片有《沉默的羔羊》系列,《電鋸驚魂》系列,《人皮客棧》系列,《致命彎道》系列,《恐怖蠟像館》
比較大的有《越獄》1-4季,最後還有一部電影《最後一越》。
《角鬥士》,《沉默的羔羊》,《無間行者》這三部片子是獲奧斯卡獎的,值得一看。
以上內容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希望能幫到你,祝運!
⑸ 第五人格手游是不是有個電影啊好熟悉的有點像是那個懸疑片的感覺,
有,但是名字不是第五人格而已,劇情相似,畢竟懸疑片,不過游戲裡面的劇情也做的蠻好的,偶用mumu模擬器在電腦上玩的時候感覺第五人格的劇情跟電影沒什麼區別。
⑹ 第五人格中的小丑是借鑒那部電影
他以前在馬戲團工作,但是受傷被開除了【斷腿和右手綳帶】,同時也厭倦了自己的兩個角色,於是為了養家糊口,來到了庄園。武器的火箭應該是以前表演的工具。大家注意看,小丑,鹿霸和廠長都有一個動作:手掌外翻,搖頭,可能也是得了什麼病。而且是小丑是個很神秘的角色,和鹿霸都不曾露面,傑克和廠長以前的圖片額待會放出來。有很多恐怖片都以小丑為素材,比如小丑回魂,游戲里的求生之路2黑色狂歡節也有小丑感染者,小丑出現在第五人格里也不奇怪。
以上就是
⑺ 第五人格獨行者是致敬什麼電影
第五元素 ……
⑻ 《第五人格》紅蝶綠孔雀配厭離好還是羅生門好呀
第五人格紅蝶綠孔雀配厭你好,還是羅生門?綠孔雀和羅生門是皮膚。我覺得吧感覺還是。羅生門好一點吧。我個人喜歡羅生門配厭離。
⑼ 第五人格效仿了那些電影
動畫電影《鬼媽媽》里的紐扣眼
⑽ 第五人格什麼韓國電影
這天有一個導演組來到庄園里和人們說,想要請庄園里的人一起來拍戲。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感到非常的高興,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可以上電視了,這次可要好好的表現一下。
可是導演卻對人們說,只要庄園里的三個人來出演,剩下的由導演組里的人來演。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便爭吵了起來,絲毫都不顧及臉面問題,看來這演員的人選還得好好的斟酌一下呀。這個問題可讓導演感到非常的為難,這么多人到底選誰好呢?導演想了好長時間,也沒有想出來一個好辦法,最後導演組里有人提議導演說,讓他們競爭一下,看看各方面情況怎麼樣然後再做定奪。導演聽到這個辦法後非常的贊成,即可以不讓人們爭搶造成現場的混亂,也能為拍戲選出幾個真正的好演員,這個辦法真是一舉兩得啊。說干就干,導演很快就組織他們站好了隊進行選拔,經過幾輪的選拔,導演終於選出了幾個演員,他們分別是傑克,奈布和黃衣之主。當他們得知自己被選中當演員後,他們都感到非常的高興,但是令他們感到疑惑的是,導演並沒有告訴他們台詞,只告訴了他們要演出的題目是《金斧頭和銀斧頭》,具體的台詞要看他們的臨場發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