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電影《情人》(92年,梁家輝主演)里的女主角叫什麼
珍·瑪奇。
珍·瑪奇(Jane March),1973年3月20日出生,英國演員。
14歲時成為當地模特大賽的冠軍,隨後她和模特經紀公司簽約,開始成為一名職業的平面模特,從這時起,她開始使用「March」作為藝名,這代表她出身的月份。
1992年,珍·瑪琪在十九歲出演了根據杜拉斯名著《情人》改編的同名電影,在片中有大膽做愛戲而轟動一時。
1992年,珍·瑪琪在十九歲出演了根據杜拉斯名著《情人》改編的同名電影,在片中有大膽做愛戲而轟動一時。
1993年,珍和好萊塢影星布魯斯·威利斯主演了驚悚片《夜色》。
2011年,和鄧超合作的《巴黎寶貝》。
(1)電影情人的小說叫什麼擴展閱讀:
《情人》是由讓·雅克·阿諾執導,珍·瑪奇、梁家輝主演的愛情片。影片於1992年1月22日在法國上映。
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法國少女與中國闊少在西貢發生的凄涼動人的愛情故事。
角色介紹
1、女主角:簡
簡就是一個17歲的法國少女,在西貢女子寄宿學校讀書。每逢假期簡便回家,母親辦了一所很小的學校,收入甚少,簡有兩個哥哥,大哥比爾吸毒成癮且橫行霸道,二哥保羅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負。
2、男主角:東尼
東尼是華僑富翁的獨生子,東尼喜歡在船上遇到的白人少女簡,便去搭訕,倆人便搭上了。上岸後兩人逛了西貢,還一起上館子吃中國飯菜,東尼並用汽車送她回學校。
第二天剛放學,黑色汽車就等在校門口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情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珍·瑪奇
❷ 杜拉斯《情人》書的簡介
《杜拉斯的情人》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記者和電影藝術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一部作品。本書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瑪格麗特·杜拉斯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記者和電影藝術家。本書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了一名貧窮的法國少女與富有的華裔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筆觸深達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隱秘的特質,催人深思。小說中自始至終涌動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寫作技巧,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這個故事杜拉斯基本上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剪輯其中最精彩的片斷呈現給讀者。在這些精彩片斷中,穿插著一些敘述,作為對主要情節必要的補充。
這個故事又不是一路講下來的,中間又穿插著作者對自己家庭生活,殖民地生活的敘述,甚至還有多年以後的敘述,當然,多年以後的事情也與情人或她與情人的關系有關,總之,受這個主要故事的影響。
這種安排使文章更加緊湊,似乎只是發生在作者16歲半到18歲之間的事情——事實上也是如此。但實際上作品的容量很大,時間跨度也很大,一直延續到作者70歲。中間很多情節和敘述,都經過了作者多年的積淀。
❸ 根據杜拉斯的《情人》改編的電影
電影《情人》!
改編自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體小說,因港星梁家輝與少女明星珍·瑪琪在片中有大膽做愛戲而轟動一時。全片劇情不脫言情片俗套,值得欣賞的是懷舊浪漫情調,畫面優美,男女之間的情慾場面也拍出了火熱的挑逗感覺。批評者認為主角的塑造還不如配角,影片節奏拖沓,感情疏離,缺乏扣人心弦的扣。杜拉斯在影片上映後對影片持否定態度。
❹ 關於《情人》這本小說!
《情人》,是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原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1914年-1996年)在1984年寫的小說。描寫了一位在越南的法國殖民地生活的13歲法國女孩子和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國男人的愛情故事。該小說是杜拉斯最著名的小說之一。
獲獎
1984年獲龔古爾獎。
1986年獲里茨-巴黎-海明威獎,被評價為「當年用英語發表的最佳小說」。
1991年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Jean-Jacques Annaud)將該小說搬上熒幕。中國情人「他」由香港梁家輝扮演。女主角「我」則由法國女星珍·瑪琪(Jane March)飾演。該片最終入選法國戛納電影節,獲得了比較好的評價。另外說一句,這部電影的旁白是由Jeanne Moreau 珍妮·莫羅完成的,這位參與過多部新浪潮時期大師作品的女演員,被譽為新浪潮女神。她的旁白深沉滄桑,為影片增色不少。
經典語句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我常常憶起這個只有我自己還能回想起而從未向別人談及的形象。它一直在那裡,在那昔日的寂靜之中,令我贊嘆不止。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愜意、也是我最熟悉、最為之心盪神馳的一個形象。——杜拉斯
❺ 求《情人》電影 梁家輝主演 杜拉斯小說改編 最好無刪減 謝謝。
用快播一搜就有了,我才看的,應該是完整的
❻ 影片《情人》的原著和導演為什麼會因為這部影片翻臉
很多人都知道瑪格麗特·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這是部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法國白人少女,在越南邂逅華裔富家少爺,二人深沉而又絕望的愛戀故事。
不過在這里可以給大家科普一下,電影《情人》的故事來源,絕大多數還是來自杜拉斯的小說《中國北方的情人》,有興趣的童鞋可以找這部書來了解下哦,它和《情人》類似但完全是另一部作品。
❼ 杜拉斯的《情人》講的是什麼
《情人》內容簡介:
講的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故事:在殖民地,一個貧窮的白人姑娘和一個富有的中國青年的絕望的愛情故事。誰都會講這種故事,就看誰講得精彩了。我以為寫小說就是如此,看誰把故事講得精彩,還能從精彩的故事中挖掘出思想。
這個故事杜拉斯基本上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剪輯其中最精彩的片斷呈現給讀者。在這些精彩片斷中,穿插著一些敘述,作為對主要情節必要的補充。這個故事又不是一路講下來的,中間又穿插著作者對自己家庭生活,殖民地生活的敘述,甚至還有多年以後的敘述,當然,多年以後的事情也與情人 或她與情人 的關系有關,總之,受這個主要故事的影響。
這種安排使文章更加緊湊,似乎只是發生在作者16歲半到18歲之間的事情——事實上也是如此。但實際上作品的容量很大,時間跨度也很大,一直延續到作者70歲。中間很多情節和敘述,都經過了作者多年的積淀。
作者的家庭生活和殖民地生活的大篇幅加入,並不是無關緊要的,這都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如果不是出生在那樣一個貧窮的家庭,我是不會出頭露面的,更不會為了錢而和中國情人 來往。也許我最後也愛上了中國情人 ,但事情的開始不是為了愛情。殖民地上流社會和下層人民的生活對照,可以作為故事的背景音樂,也可以體現出作者對人生的觀照。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完美的,都充滿絕望。殖民地有很多風流 韻事,作者單寫了一個貴夫人,她的為了她而絕望自殺的情人 。
迷亂絕望的生存背景,配上一段絕望的愛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作者冷靜地寫這些事情,主旋律和背景都是美麗的絕望的令人唏噓不已的。這就使這段愛情不同尋常,成為特定的歷史階段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的一段愛情。同時使這篇作品沒有落入愛情故事的俗套,賦予它更為廣闊的時代和社會意義。
(7)電影情人的小說叫什麼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作品來源於作者的真實經歷。杜拉斯真正的初戀發生在1930年,當時,年輕的杜拉斯坐渡船去西貢的寄宿學校,中國富商少爺被杜拉斯的異國風韻和青春美貌所傾倒,杜拉斯也被富商少爺所吸引,他們經常約會,每天情人都會開著黑色轎車在學校門口等她,帶她進豪華餐廳或去鬧市區的一幢房子。
20世紀30年代印度支那法屬殖民地的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十分嚴重,白人世界拒絕接受一個黃種人青年,亞裔家族也將白人少女拒之門外。在當時法屬殖民地,白種人和黃種人戀愛也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對白種人家庭來說,出現這種異常也是羞恥的的。因此,杜拉斯18歲時便被母親送到法國讀書,富商情人從小順從父親,無力反抗父親,更無力反抗父親的金錢,被迫娶了老家撫順一個門當戶對的富家姑娘。在富商情人結婚那天,杜拉斯失聲痛哭。作品中的富商情人真名叫李雲泰,是遼寧撫順人。當年滿18歲的杜拉斯坐船離開越南回法國那天,情人李雲泰也趕赴碼頭,送別杜拉斯。
多年之後,李雲泰攜妻子前往法國,給杜拉斯打了一個電話,在電話中他對她說:「和過去一樣,他依然愛她,他根本不能不愛她,他說他愛她將一直愛到他死。」就是這句話,使杜拉斯重新拿起紙和筆,開始小說《情人》這部作品的創作。
❽ 哪裡能找到根據杜拉絲小說《情人》改變的電影《情人》
《情人》
http://202.104.237.50:9999/qingren.rmvb
8歲的瓦倫汀(羅德里戈·諾亞飾)從小就父母離異,祖母(卡門·莫拉飾)一手把他照顧長大。瓦倫汀的生活很孤寂,他渴望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雖然瓦倫汀的眼睛不太好,但這並不妨礙他想成為太空人的理想,他經常在地下室進行「創作」,為實現理想做准備。瓦倫汀的父親(亞歷加多·阿奎斯蒂飾)是一個非常濫情的傢伙,總是在不停地換女友,瓦倫汀有時也會被父親帶去認識他的新女友。雷蒂西雅(茱莉塔·卡迪納里飾)這樣認識了瓦倫汀,不久她就與瓦倫汀的父親分手了,但是她卻依然與瓦倫汀來往,經常帶他去吃飯、看電影,然後從瓦倫汀那裡打聽關於他父母的事情。瓦倫汀很喜歡肯陪他一塊玩的蕾蒂西雅,他單純地講述自己的願望。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早熟的瓦倫汀從雷蒂西雅身上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
❾ 影片《情人》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有哪些看點
恩格斯說:群婚制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勞動力的匱乏,而專偶制的產生是為了讓私有財富合法延續。所以如果我們覺得婚姻是愛情的正果,那麼有幸逃脫財產觀念為愛而產生的婚姻,其實倒是違反歷史規律的,所以電影中的愛情常常令人絕望。
《情人》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NO!無關愛,有關恨
第一重恨:源於貧窮
影片中的女孩生活在越南的一個白人家庭,理應是有錢的,卻因為母親投資失敗家道中落。小女孩自小就對這種表面體面其實窘迫的生活充滿怨恨。她的中國情人非常富有,女孩開始與他交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錢。
兩個各懷目的的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他們約會的藍色小屋子顯然是一個愛情的符號,尤其是那一排臨街的百葉窗,不僅毫無阻隔地把市井之聲傳達進來,而且在日光的作用下,又把街市上影影綽綽的人影投射進來,這等於是把他們偷偷摸摸的相會置於公眾的監視之下,導演對這一場面的設計加強了這段不倫戀情的刺激感。越南潮濕的雨季讓這份愛更有質感,他們誰都沒有想到,愛情就在刺激和汗濕中滋生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