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微電影那麼多,為什麼沒有人挑戰西遊記 新的挑戰說不定會出現新的經典。
作為一個在校導演專業學生,我來說說我和同學的看法吧。首先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學藝術史上的巔峰,而86版西遊記更是經典。我們通常會在某部極優秀的作品前加上「不可超越」「影響後世」等修飾詞,但是我們認為86版西遊記並不是不可超越的,只是現在還沒有人能足夠優秀到超越它。老西遊記不過十幾集,卻是整個團隊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從全國各地取景拍攝,並且用了當時我國最好的特效技術來製作完成的。反觀現在改編的這幾部西遊系列電影,可以說它們都是商業片,而且劇情因為電影篇幅問題有很多硬傷,演員的表演也差強人意。這還是大的製作商投資,人力物力財力都具備的情況下。
為什麼最近幾年微電影這么火呢?因為微電影講究的是小成本(幾乎相當於是0成本)的短篇幅電影,因為我們在校生普遍沒有什麼錢去買很多機子,或者好的服化道。而微電影可以用一台機單機位就能完成,對演員的要求也沒有那麼高,整個製作相對大熒幕電影比較粗糙。但是西遊記的拍攝,首先需要足夠的篇幅來講故事,微電影的時長撐死了只能拍一「難」,那連起來一個一個拍不成了微網劇了hhh。而且西遊記需要大量的特效製作,我們自己是做不出來的,現在特效技術這么發達大家眼睛都養刁了,你再用幾十年前我國拍電視的特效手段大家都不買賬了。再者,現在確實挑不出敬業優質的演員,不說現在演藝圈裡那些人,就我們學校里的表演系的學生們一個個都傲氣的要死(畢竟大家都是萬里挑一才進的電影學校),踏踏實實讓他們演戲,他們很多人也不願意。六小齡童老師從小就在學習,模仿猴子,所以他的孫悟空才會那麼像,那麼讓人相信。你看現在電影電視劇拍了一茬又一茬,這么多的演員挑戰孫悟空,都沒法給人留下印象不是?所以,西遊記這個我國第一大IP,想改編容易,想改好甚至說超越經典是太難了,至少以微電影的製作水平達不到。
我們一直都在羨慕人家國家有托爾金,有《魔戒》有《霍比特人》,其實我們的西遊記世界觀也很完整,希望以後能有這么一大批人,願意沉下心來好好做電影,像PJ 做魔戒那樣用心的找踏實的演員,做足服化道工作,全國范圍內取景,拍出一部史詩級的,超越86版的新西遊記。
② 民國時期拍了一部《西遊記》,當時被禁播了,為什麼
很少有人知道,民國時期拍了部《西遊記》電影,但僅拍了盤絲洞那一段,就被禁拍禁播了。1927年的時候,上海的著名才子但杜宇,為了捧紅自己的妻子新明珠,就拍攝了《西遊記》中的一段精彩內容。
當時中國的電影資源那麼少,為什麼要禁播引起很大反響的《西遊記》系列的電影呢?原來當時影片中人們的著裝和內容,都大大超過了當時人們傳統思想所能接受的范圍。
而且在五四運動之後,很多人反對傳統文化,崇尚西方文化,這種充滿著神話封建色彩的《西遊記》作品,自然為當時的革命派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影片被當局以「有傷風化」的理由禁播。
不過好在這部影片的老膠片還沒丟,在2011年的時候,被發現於挪威國家圖書館的電影收藏中,並且經過挪威方面的修復,影片基本已達到當時的畫面水準。
③ 六小齡童自導自演《西遊記》電影,為什麼這么多人表示
是最經典的
④ 為什麼連初中生都不會去看的《西遊記》為何能成為如今的四大名著呢
其實你看了《西遊記》原著就知道了,它本身並不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雖然向你所說的他有迷信的東西,但作為小說本身來說本就是具有虛構性的,神魔鬼怪代表了一種象徵的意義,就像《白鹿原》、《秦腔》里也隱約涉及神鬼,就連《百年孤獨》《蛙》等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也有奇幻色彩。
而《西遊記》就本身來說,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作品裡涉及到了很多佛理。其實日常生活里有很多經典俗語的話都來自《西遊記》,如:「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一葉浮萍歸大海,為人何處不相逢」、「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等等。
還有,它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加工再創造而成的。從小說的構思及寫作手法、刻畫人物的生動形象、想像的豐富離奇上來說,《西遊記》也是我國古代小說里非常成功的了。
但我們說的都是吳承恩的原著,而不是什麼改編版、少兒版、簡縮版,更不什麼電視劇、電影和動畫片,這些都消減了原著本身的魅力和藝術價值。
⑤ 為什麼86版西遊記為什麼這么清晰,可我看那些86年的電影連個人都看不清楚的
記錄材質和保存條件的問題。。。還有就是版本問題。很多電影拷貝膠片長時間放置而沒有時常更新拷貝 在數字化保存時可能膠片已經損毀嚴重 可能效果就很差了。。。西遊記基本上每年要播很多遍 肯定 存在很高質量的拷貝和數字版備份的。。。雖然電視劇的載體磁帶的保存時間更不靠譜 但 西遊記可以肯定每年都有新拷貝的。。。。
⑥ 《西遊記》為什麼幾乎老少皆知它到底好在哪裡
我認為《西遊記》之所以優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其著作內容本身就比較經典優秀,這也是它之所以能廣為流傳的基礎。如果作品本身寫得就一般的話,讀者不喜歡,就不會長久流傳,也不會被編劇青睞。像武俠類,大多推崇金庸,也是因為寫得好。當然了,它的火爆也是占盡了首創的優勢。
除了上述,《西遊記》還有優點,這里不一一詳述。總的來說,《西遊記》的成功歸功於作品、電視劇的成功,也得益於它裡面有我們內心想看到的東西。
⑦ 為何民國時期拍攝的電影《西遊記》禁播了
先說答案,這部電影被禁的原因是:傷風敗俗,宣傳怪力亂神。
民國時期的西遊記拍攝於1927年,只拍攝了一集,名字叫盤絲洞。這部電影還是無聲電影,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最大的問題是傷風敗俗。辛亥革命之後,名義上的封建思想被革除了,但是人們心中的還存在。接著五四運動爆發,這一場由文化波及到社會各個層面的運動帶來了新的氣象,在某些方面看來相當的進步。
這部在國內已經失傳的影片於2011年在挪威國家圖書館諾爾蘭郡拉納市摩鎮電影收藏中被發現,讓我們有機會一睹本片的風采。
⑧ 關於西遊記的題材電影出了這么多為什麼還有這么人願意去電影院看
你不愛看不代表別人不愛看。
不過最近拍的幾部有違吳承恩的本意,沒有可看性。章金萊老師好像是要拍一個,但是一直沒消息,不管怎樣拍完我一定會去看,為了偶像,為了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