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寄生蟲》憑什麼「攻佔」奧斯卡
哈嘍大家好,8月21日,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宣布,由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將代表韓國競爭新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屆開始改名「最佳國際影片」獎)。此前,自韓國電影開始選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年來,未曾入圍,去年大熱的《燃燒》也落選了。
今年5月,《寄生蟲》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並成為首次拿到該獎的韓國電影。其後《寄生蟲》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並將會在北美上映。《寄生蟲》這部電影算是近年來韓國最有實力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電影之一了,之前參賽的電影全部落選,那今年有可能突破嗎?今天小編就談談個人觀點。
《寄生蟲》影片講述了生活在貧富兩極的兩家人的故事,一邊是全是無業遊民的一家四口,一邊是生活在富人區的IT人才。導演用他擅長的悲喜劇、諷刺劇形式,辛辣的諷刺了韓國社會和對階級社會的尖銳批判。作為一部橫掃戛納的佳作,它拍得通俗易懂,將商業和藝術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小編覺得實至名歸。
但有人說能拿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說實話不看好,它太像一部韓國導演拍出來的法國電影,奧斯卡外語片最看重的是本土化風格鮮不鮮明。畢竟奧斯卡比戛納電影節高了不少檔次,對電影的規格要求更嚴,更標准。
總結:就算在亞洲《寄生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面對世界舞台,尤其是奧斯卡這種世界頂級的電影評選舞台。《寄生蟲》想從那麼多優秀的作品中脫穎而出難度還是很大的。對韓國電影在奧斯卡的突破,小編還是不抱太大希望。
今天就分享到這里,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Ⅱ 《寄生蟲》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獎,對韓國電影有什麼影響
今年的娛樂圈之中最值得大家爭議和討論的話題無非就是《寄生蟲》成功的獲得了今年奧斯卡的眾多獎項,在整個奧斯卡頒獎過程之中《寄生蟲》的劇組是一次又一次的登上領獎台之上,備受大家的關注和認可,而這樣子的影視作品,其實對於整個韓國電影的發展是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的。
《寄生蟲》在今年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之際,是最不被大家所看好和支持的,但是他們卻多次登上領獎台,完完全全出乎大家的意料。雖然說是意料之外,但是《寄生蟲》在整個影視作品之中的製作和飾演上,卻能夠完完全全的達到奧斯卡的相關標准,這樣子的影視作品在未來的韓國電影事業發展其實是能夠起到很好的發展作用的。
雖然《寄生蟲》在今年的奧斯卡之中備受大家的關注和喜愛,這一次也證明了韓國電影事業發展在整個國際上的地位和發展前景,未來的他們也將備受大家的鼓舞繼續前行。
Ⅲ 你如何理解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這么多的大獎
韓國導演奉俊昊憑借《寄生蟲》,捧得第7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寄生蟲》的獲獎,是韓國電影第一次摘得戛納金棕櫚。
而且,韓國電影里的喜劇元素,在這部電影里,得到了非常好的展示,有思索,有張力,有類型,加上它的現實意義,因此,它得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你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Ⅳ 韓國電影《寄生蟲》為何能夠取得如此好的反響
寄生蟲這部電影的好評度還是很高的,故事是由兩個身份地位懸殊的家庭,發生的一系列的意外事件,講述的是一家無業遊民,去城市打拚,偶然去IT企業的朴社長家裡,面試補習老師,因此而展開的故事。故事構造新奇,反映的是某種社會現實。整體節奏剛剛好,而且不刻意,細膩拿捏的很好,確實是部很不錯的電影。
奉俊昊導演,這部作品的視角角度很奇妙,從小人物角度出發,很朴實,更多的反映的是朴實生活中發生的奇妙故事,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更容易引發共鳴去思考,很好表達了,小人物也有大故事,也值得人們去關注,這部作品是足夠讓人思考的,當然也足夠讓大眾接受,好評高也就不足見怪了。
Ⅳ 如何評價韓國高分電影《寄生蟲》
這是一部黑色家庭題材,但是卻從本該是一部驚悚片變成High翻全場的爆笑喜劇了,該片由影帝宋康昊、影帝李善均、崔宇植等主演!
講述生活在底層的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某天全家人支持長子基宇用偽造的文憑來到富豪朴社長家當家教,想藉此進入上流社會,於是兩個天差地遠的家庭產開始捲入一連串意外事件!!
前面足夠多的細節和幽默橋段,都是在為後面深刻的階層思考做鋪墊。有很多意象值得解讀,雖然私心更希望阿莫多瓦和馬力克拿下金棕櫚,但還是要對奉俊昊頂禮膜拜,他的努力和創意也向世界證明,類型片確實可以做的好看和藝術性並存,這是韓國電影重要的貢獻。
表面上導演講述的是金錢導致的一切,背後隱藏的卻是韓國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貧富巨大差距、社會階層不公和難於逾越的鴻溝。
觀點粗糙,歡迎大家互動評論!!!
Ⅵ 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寄生蟲》,是如何獲得奧斯卡青睞的
北京時間2月10日,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行,《寄生蟲》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獎,這是韓國電影首次獲該獎項(前最佳外語片)提名就獲獎。影片還獲得最佳原創劇本。《寄生蟲》是韓國電影首次在奧斯卡上獲獎的影片。
並且《寄生蟲》是對韓國社會當下的深刻觀察和真實反映,導演想表達的是:有錢才會善良,我們是被逼成不善良的。有觀眾甚至總結出,窮人就是因為被生存壓迫之後才變得惡毒和不擇手段。窮人不僅是富人的寄生蟲,還是社會的寄生蟲。
Ⅶ 《寄生蟲》最終拿下2019年戛納金棕櫚獎,韓國現實題材電影為什麼總能拍得這么震撼
很多人在誇耀棒子的電影的時候總會忍不住踩我國一腳,比如有些電影評論人在某瓣如此說:
金棕櫚實至名歸!奉俊昊已經從韓國高超的電影工業中羽化登仙,類型片的處理幾近完美。電影從立意、隱喻、攝影、配樂、對白到乃至表演都達到了超高水平。雖說有些商業的處理,但仍不失藝術水準,且劇作反轉到讓人目瞪口呆,韓國的貧富差距社會問題也深深融入其中。雖說韓國的蟻民面對階級鴻溝依然只是螻蟻,但至少在電影里蟻民仍有重見天日的希望,而在某泱泱大國,電影的使命仍然只是娛人愚己。
因為韓國廢除了電影審查制度而採用電影分級制度,即使是政治敏感,也大可以上映,同時韓國電影基本都是演技派出演,電影有好的方向,好的演員,好的劇情,必然是部反應現實,探討人性的好電影。這就不得不說說中國電影市場,稍微有些政治敏感的題材,很難過審,因強調不能封建迷信,許多靈異的好書翻拍成劇卻一踏糊塗,想方設法去禁這些,不如到好好整治那些青春純愛電影。
歡迎評論點贊轉發 有問題會及時回復的 么么么噠~~
Ⅷ 韓國電影《寄生蟲》你如何看待
韓國電影《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的一部揭露人性的電影,這部電影中有很多實力派明星的參演,並且,還獲得了第92屆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光是看到這個電影所獲得的獎項,就知道這部電影一定值得一看。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也很簡單,但是卻在簡單的情節當中揭露了人性最可看的一面。
將寄生蟲這一個詞貫徹到底《寄生蟲》這個名字本身就取得很妙。從社會角度上說,富人和窮人,到底誰是寄生蟲?就電影本身的設定來說,這一家子窮人詐騙一家子富人,符合寄生蟲的狀態。
所以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想最大的感觸就是人一定要為自己的生活奮斗努力,如果連你自己都放棄了,那你這輩子也就跟螻蟻一樣生活了。
Ⅸ 寄生蟲一個非英語電影為什麼會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還會有下一個非英語電影獲得嗎
不管你是否同意,剛剛結束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將被載入史冊。韓國電影《寄生蟲》今年獲得最佳影片獎,並成為第一部獲得該獎項的非英語電影。
藝術家有創作空間,類型片有適當的策劃和實施,共同的訴求得到表達和表達,大量的鮮血流淌,時代精神被拍攝。
Ⅹ 《寄生蟲》這部是韓國電影,為什麼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評選單元
這個片子都宣傳了很久了,好不容易一個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