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超脫》中 如何理解男主稱外公為爸爸
原因一,最後老人彌留之際一直在呼喚女兒的名字並且道歉,聯繫到男主角母親很多年前就去世,此時稱呼「爸爸」是在代入他母親,可能是老人神志不清(比如之前說」你母親早上來看過我了「)以及他不想讓外公走前留有遺憾,這種橋段還蠻常見的;
原因二,至於是不是亂倫的私生子,我覺得是。
生父不詳,外公和母親常年住在一起,母親自殺,外公對母親懷有愧疚,課上和學生說要尊重女性,收留年輕的少女,最重要的是——男主在教室里安慰女學生被誤會,他發飆說」你認為我和那些猥褻年輕女生的變態色老頭一樣?!「。而他之所以這么憤怒是因為他曾被這件事傷害過,給他帶來過巨大痛苦,乃至對一切失望、恐懼建立穩定深層次的關系,是他內心最深處不能克服、不可觸碰的陰影,他最厭惡、不願意做這種行為。事實上女學生的確喜歡他,他因此更加敏感不,想發生這件事。
被女老師懷疑後一方面是委屈,厭惡,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受害者二十多年來第一次的哭訴。所以這次宣洩也是全片高潮,被壓抑迫害的人未能被救贖的吶喊。而且他憤怒胖女學生同作為受害者,她好不容易的傾訴被人誤會、被冷漠地拒絕,一如平常。這使他聯想到自己,此時他和女學生是一個群體,面對的是以女教師為代表的冷漠的大多數人,或者說人和人之間最常出現的孤獨、冷漠、暴力。受害者只沉浸在陰影里無法自拔,不能超脫。他此時理解,並且希望作為自己和母親生命中未出現的拯救者,來幫助那個女孩,讓她能夠走出。但被無情地打斷了,最後還是和他自己一樣無從獲得救贖,這讓他感到更加憤怒、絕望,如同被生命第二次拒絕。(可能他對學生也是如此,希冀拯救他們,好像當年的自己也被拯救了。他更能懂被壓抑的年輕的心,了解,所以溫柔,因此他是個好老師。)
而這種被傷害通過他和女學生的關系,又聯繫到了當初傷害他的原因——外公強迫母親的骯臟童年回憶。不得不說編劇太棒!
男主讓年輕少女離開自己,一是過於絕望感到拯救和被拯救都是不可能,並恐懼過深的交往,還是打算,像作為代課老師總是教一段時間就離開那樣,離開少女;二是這種關系太像他外公和母親,他和女學生了。這是在逃避現實,逃避自己,拒絕超脫。
而後來女學生的死,讓他意識到拒絕超脫的結果,自己在遭受冷漠、暴力後,最終作出的行為同樣是冷漠、暴力,他退縮封閉為了保護自己,拿走了笑臉,某種意義上坐視女學生吃下了哭臉。他內疚懊悔,像看到母親服毒自殺,也像看到最終自己可能的結果,最終流浪少女可能的結果,所以他去把少女接回家了,通過這份美好的關系拯救與被拯救,從傷害中走出,不再被束縛,超脫。
所以最後的幾聲「爸爸」也是作為自己所喊,他代替母親說原諒,也代替自己說了原諒。
⑵ 超脫是什麼意思
置身事外,把一切都不放在心上,放下就是一種超脫
是一種灑脫,一種超然、一種放手,一種信任
情能否放下?一個人拿得起容易,放下卻很難。當他陷入感情糾葛時,往往也是理智失控之時,只有理智的放下這個「情」字,才是解脫之道。
財能否放下?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可稱得上是非常瀟灑的放。
名能否放下?高智商的人,一般都喜歡爭強好勝,對「名」看得較重,有的甚至愛「名」如命,累得死去活來,如果能把這個「名」放下,則可稱得上是超脫的放。道家創始人莊子生活很窮困,但他卻婉拒楚威王的重金聘請,不願當官,本來不想出名的他卻因此而名揚天下。
愁能否放下?現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的事太多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其實,放下憂愁、則是幸福,庄生夢蝶、自在最真。
禪宗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僧趕路,遇美婦為河水阻,求二僧背之過河。少僧誠惶誠恐,以出家人不近女色婉拒;次求老僧,僧背之,過河,登岸。僧與婦各奔東西而去。途,小僧怨老僧不守清規,不以然,稱助人亦善舉。少者依喋喋不休,老僧笑,「老衲早已放下,爾何未放下?」
從前,有一位老財主家有萬貫資財,仍吝嗇到了極點,而自己卻總是獲得煩惱郁悶。於是,他便外出去尋找快樂。
路上,他見到一堆馬糞,便如獲至寶,想鏟到路邊的地里去。可是一看路邊的地不是自己的田,便用衣裳下襟兜著馬糞繼續往前走。時值盛夏,老財主兜著沉重的馬糞汗流浹背,再加上馬糞散發出強烈的臭氣,蒼蠅亂飛,臭得幾乎把他熏倒,但他仍然踉踉蹌蹌兜著馬糞往前走。
這時對面有一個路人走了過來,老財主便讓其停下,虔誠地向其討教快樂的秘訣。那人被馬糞熏得直想吐,一邊捂著鼻子一邊打著手勢說:「放下!放下!」然後匆匆地離開了。
放下,放下什麼呢?老財主低頭一看才知自己衣襟上還兜著馬糞呢,這才感到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便將馬糞倒在路邊的田裡,頓時感到如釋重負,輕松多了,心中湧出一股快意。
咦,這不就是快樂嗎!還到哪裡去找!老財主頓時開悟,並回想自己大半生省吃儉用,積累財產,如牛負軛,罪沒少受,還活得十分沉重,活得沒有一點意思。由於對佃戶特別苛刻,搞得怨聲載道,這何苦。
從此,老財主開始儀仗疏財,將田分給窮苦人家種,災荒年月還開倉濟貧。由於廣結善緣,做善事滋潤了他的心靈,他也變得快樂起來。
人世紛繁,塵事庶務,名利地位,私心慾念,聲色犬馬,該放下的就得放下,放下就是一種超脫。什麼都抓在手裡,其實也是累贅。當你能把惱人的名利放下,就如同守財奴擱下熏人的馬糞,就如同挑水者放下沉重的擔子,就如同攀山者丟掉累贅的行裝,怎不敞心,怎不愜意,怎不輕松,怎不瀟灑!
⑶ 電影《超脫》怎麼樣,到底在表達什麼
這個電影真的蠻難看懂的,更多的人是看著高高興興打開播放鍵,等片尾曲出來之後,一頭霧水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小眾了,很多人都看不懂罷了。
《超脫》這部電影適合仔細的觀看,有時候看一遍不行理解不了,多看幾遍就知道其中的含義了,這是一部水平蠻高的好電影,歡迎大家反復觀看。
⑷ 請說下如何看待《超脫》這部電影
名不副實般無法給人帶來超脫的感覺,影片壓抑而沉重。總體來說,該片的感情基調是苦澀的,殘酷和絕望的。正常觀眾就不用想電影里找到任何多餘的希望和救贖。
⑸ 電影超脫反映了什麼社會關系
電影超脫反映了社會關系碼,市的社會很復雜的。
⑹ 《超脫》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
第一次看《超脫》的時候我還在上高中二年級。以我當時的理解能力並沒有辦法完全理解這部電影,只是覺得內心有說不出口的壓抑和無力感。
這部片子探討的是家庭與教育之間的聯系,拯救與被拯救,自欺與欺人。
電影里主人公說過一句震撼人心的台詞:「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and never have I felt so deeply at one and the same time so detached from myself and so present in the world。)
⑺ 如何評價電影《超脫》
實,在《超脫》這部電影里,沒有一個人不是孤獨的。平日看似灑脫的男主到了深夜,會一個人在歸家列車中偷偷哭泣。內心陰暗的虐貓少年在被男主喝止其行為時,也只會冷漠地申辯道自己只是像只可憐的貓兒,被困殺現實的空間里。而說這話的時候,少年眼神空洞,攤開的手掌滿是淋漓的鮮血。影片中段出現的那個趴在鐵絲網前緊閉雙眼的中年教師,無論是學校還是在家中,他都可悲地淪為了不存在之物,直到被男主無意間瞅了一眼,才悻悻地恢復了和這個世界的聯系。而另一靈魂角色,男主的學生——極具繪畫天賦的Meredith在學校和家裡的情緒同樣是被壓抑到了極點,連自己在暗室塗鴉的一水兒黑白作品,一眼望去,戾氣分明。……當電影的時間軸趨回到這,面對冷峻的現實面前深感壓抑,或許你也會同男主角Henry一樣,深感壓抑,無處安放。百般糾結之後,男主選擇了埋藏能與他人交心的偉大天賦,隔絕了與身邊人的情感交流,寄住在男主家裡的女主Erica也被他親自送走了。而正因為這看似溫柔體貼的漠然,甚至還加速了他的學生Meredith日常生活的徹底崩壞,使得她最終選擇了踏上自殺這條不歸路。
⑻ 電影《超脫》的最後一幕是什麼意思主角的想像嗎
首先我不覺得是悲劇結尾,相反的電影的結局比較符合客觀事實的發展。男主和他的學生都是理想主義的偏執者,把現實生活想的太過於美好,而忽略了客觀事實存在的陰暗面,以至於不能接受兩者帶來的沖擊。在他們起初的世界觀里,他們認為世界總是美好的,比如人都是善良的,有愛的等,刻意或者無意的忽略了一些客觀事實,比如人性跟動物性本質上是沒區別的,所謂的神性只是文明附加品。女孩最終選擇死亡,是因為現實的沖擊達到了她的臨界值,她已經跌入谷底而無力掙脫,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諸如此類的生活寫照,輕者致郁,重者輕生。主要是她這個年紀缺乏一個完整的世界觀。
⑼ 「超脫」是什麼意思
這「超脫」應該算是超凡脫俗的縮略語吧。原是形容事物或人的不同凡響,一枝獨秀。後受到宗教影響,引申為清靜無為,達到一種至高境界。對於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當然是為了修煉的目的。對於普通人來說,應當是「看穿」的另一種說法。「超脫的人」往往會隱匿於凡塵之中,對於世事的理解有獨到、透徹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