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部電影第四公民好看嗎會不會很沈悶關於電影
第四公民,是關於斯諾登事件的紀錄片,如果不是很關心這個事件就不要看了
《第四公民》是紀錄片導演柏翠絲拍攝的一部關於棱鏡門的紀錄片,該片高度還原「棱鏡門」事件始末,為觀眾真實揭秘身處漩渦中心的愛德華·斯諾登。
2. 911事件後美國的三部曲電影分別叫什麼,我只知道一部叫《第四公民》
《世貿中心》、《93號航班》、《特別響,非常近》
3. 《第四公民》好看嗎
《Citizenfour》的誕生本就是一種力量。作為多年關注人權問題的記錄片電影人,導演Laura Poitras因她的獨立精神、不畏強權和對受訪者高度負責的職業態度被斯諾登選定為這場風浪的登陸點。他在郵件里說:「你問我為什麼選擇了你。不是我選的,是你自己。(You asked why I chose you. I didn't, you did.)」我不懂法律,也對政治沒大興趣,再說圍繞掌權者以維穩之名侵犯公民隱私的爭論也夠多了,我只想從電影本身的角度來說說這部片子。
首先得明確,該片不是傳統意義上揭露社會問題或以科普為己任的典型記錄片——這些片子往往充斥著數字、事實和喋喋不休的訪談,即使涵蓋多方觀點,但基本都有偏倚的一方。而Citizenfour屬於近幾年興起的實驗紀錄片范疇,與2013年的Leviathan和The Act of Killing一派,它們重在呈現全方位浸潤式的觀者體驗。監聽風波是個有持續媒體熱度的重大社會事件,幾乎無法淡化處理,而導演選擇第一人稱視角,沿襲cinéma vérité的風格,肯定攝像機和她本人作為事件一方的介入,是一個明智、大膽也水到渠成的選擇(其實她「後911」三部曲的前兩部都是揭露社會問題的傳統風格),但這就意味著她要犧牲話語平衡和政治引導,來達到一種歷史現在進行時的即興親歷感。這是她對審美和新聞價值兩者的調和,也正是這種調和成全了全片的動感、驚悚和力量。
4. 《第四公民》 為什麼還可以美國上映
導演: Jan de Bont編劇: 邁克爾·克萊頓 / 安妮-瑪麗·馬丁主演: 海倫·亨特 / 比爾·帕克斯頓 / 加利·艾爾維斯 / 傑米·格爾茲 /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 冒險 / 災難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96-05-10片長: 113 分鍾又名: 龍卷風暴1996年,這電影我去電影院看的。
5.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電腦圖片出自電影《第四公民》
外星人,DELL官網有售
6. 第四公民的劇情簡介
《第四公民》將能高度還原「棱鏡門」事件始末,為觀眾真實揭秘身處漩渦中心的愛德華·斯諾登 。
7. 請問這部電影第四公民好看嗎有人看過嗎
如果純粹當成一部電影來說,那麼這部電影所涉及的元素,比如諜戰、情報、反偵察、陰謀論,個個都是當下好萊塢的大熱題材,如果不是因為敏感的政治元素,拍幾部續集都是大有可能的。電影的另一個特點是絕對真實,相信以後如果另有一部電影拍「棱鏡門」的話,一定不會比斯諾登本人更有說服力了。因為真實,電影無需絢麗的特效或者激昂的背景音樂來烘托緊張的氛圍,僅僅只需要當事人的真情流露就能讓人心跳加速。
8.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官場類型
國內《不成問題的問題》(能過審就是奇跡)
老美的國內你看不到正面的官場電影的,不過可以看看,《斯諾登》《第四公民》之類的
而前段時間出了一個《至暗時刻》看過之後,你會了解議會制度和總統權力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