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果人類的大腦全部開發後,究竟能有多聰明呢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這幾百萬年,我們之所以可以從數以萬計的生物中脫穎而出,與我們人類自身的構造有很大的關系。比如我們人類的大腦構造,就與其他生物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我們人類的大腦到底有什麼秘密呢?為何可以做到比其他的動物更高級呢?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然而一旦他們的智商達到很高,就會創造出很多讓人難以理解的東西,我們所熟悉的愛因斯坦,他的智商就高達165,事實上他並沒有讓我們失望,愛因斯坦憑借自己的大腦在科學界創造了很多奇跡,甚至提出了相對論等一系列常人難以理解的理論。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人體攝入的能量其實是有限的,如果執意要把自己的大腦開發到100%,一旦我們體內的能量達不到大腦的需求,就很有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科學家表示,人類的大腦或許沒有辦法開發到一半,人就已經失去生命了,在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證自己可以開發大腦時,千萬不要去嘗試。畢竟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律,一定要循序漸進。
最傑出的物理學家, 「 相對論之父 」 愛因斯坦死後,大腦被人取出,之後下落不明。愛因斯坦大腦的下落,以及這顆堪稱歷史上最聰明的大腦到底有何過人之處,成為 20 世紀最傳奇的謎團之一。 最近,當初被指控竊取愛因斯坦大腦的美國病理學家托馬斯 . 哈維首次接受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專訪,徹底曝光整個事件的絕對內幕。最令人震驚的是,如今 91 歲高齡的哈維稱,為了方便研究,他竟將愛因斯坦大腦切成了 240 塊! 愛因斯坦大腦被切成 240塊 在切下愛因斯坦的大腦之後,哈維簡單地測量了這個腦子後,除了拍照存真,還請了一位畫家為它做素描。然後,他將整個腦子切成 240 塊,每一塊的位置都有詳細記錄並貼上卷標。最後,他找上賓州大學一位他信任的實驗室技師,進一步處理那些腦塊,並選擇代表腦子各個部位的腦塊,製作一組切片,固定在供顯微鏡觀察的玻璃片上。於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分別裝進了 10 個儲存組織學切片的盒子里,以及兩個大玻璃瓶中。隨後,他將一部分切片分送給那些對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感興趣,並有責任心和研究能力的人,其餘大部分都秘密保存起來。 最初愛因斯坦大腦被認為與常人無異 愛因斯坦的大腦研究曾一度激起人們的濃厚興趣。但早先的很多研究顯示,這位物理學大師的大腦與常人無異。在愛因斯坦大腦被取出來的三個月後,哈維將其送到賓夕法尼亞大學腦解剖專家凱拉女士的實驗室里進行研究。經過詳細檢查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從表麵皮層的面積、結構和腦的重量來看,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他的腦重也只有 1230 克,略低於男人的平均值,並不出眾。有一些才能高度發展的人 ( 亦即天才人物 ) 的腦重的確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如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就比較符合人們對天才的期望,腦重為 2012 克,遠超出人類平均值。 愛因斯坦曾有一個弱智女兒 還有專家通過對愛因斯坦書信和手稿的研究發現,愛因斯坦曾經和女友生下一名弱智兒,便據此推斷愛因斯坦的基因並不一定優於常人,也許還存在某種缺陷。研究發現,愛因斯坦在讀大學時曾與一名塞爾維亞裔女同學馬里奇墜入情網,後來發展到同居。不久,他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馬里奇產下一個女孩,取名叫利澤爾。孩子生下來不久醫生就告訴愛因斯坦和馬里奇,他們的孩子可能有嚴重問題,如果不是嚴重弱智,就是先天愚型。果然根據醫生的提醒,愛因斯坦和馬里奇觀察到了孩子的嚴重智力問題。例如孩子都 6 個月了,還不會笑,連微笑都不會。而正常孩子是兩個月就會微笑,四個月就會大笑。還有孩子哭聲小,受刺激後也不會馬上就哭,對周圍的人和事物不感興趣。 更重要的是利澤爾出現了先天愚型孩子特有的面部特徵,兩眼之間距離過大,兩眼外側上斜,口半張,不斷流口水,鼻樑低等。對於這一為人父母都不願意看見的情況,愛因斯坦和馬里奇當然心情沉痛。盡管當時愛因斯坦還未成名,但愛因斯坦和馬里奇兩人都是大學生,按流行的說法,他們也算是高智商的人,如果讓人知道他們這樣高智商的人還生下痴呆兒,也是一件很難堪的事。後來兩人將這名痴呆兒孩子交給馬里奇在塞爾維亞老家的父母照顧,愛因斯坦的這段經歷也就鮮為人知了。 大腦內部特殊之處相繼被發現 上世紀 80 年代,哈維重新開始對愛因斯坦大腦進行研究。他把許多切片分送給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的科學家。 1985 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家戴蒙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檢驗了四塊愛因斯坦大腦的皮質。他們發現,愛因斯坦的左頂葉,神經元與神經膠細胞的比例小於常人。神經膠細胞是神經元的支援細胞。根據過去的研究,哺乳類神經元與神經膠細胞比例,從小鼠到人有逐步降低的趨勢,有些學者因而推測,神經元執行的功能越復雜,越需要神經膠細胞的支持。也就是說,在哺乳類中,神經元與神經膠細胞比例可當作反映智力的量表。戴蒙教授據此得出結論,認為愛因斯坦的革命性成就,與其發達的神經膠細胞有關。 1996 年,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柏名頓分校神經學助理教授安德森發現,愛因斯坦的右前額葉皮質 ( 運動區 ) 比對照組薄,可是皮質中的神經元數量與對照組無異。換言之,愛因斯坦的大腦皮質中,神經元密度較高。安德森推論,這表示愛因斯坦大腦皮質神經元有較佳的傳訊效率,因而可以解釋愛因斯坦的超卓天才。 專家認為愛因斯坦聰明得有道理 最幸運的研究者是加拿大漢米爾頓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維特森博士。哈維不僅借給她 19 塊愛因斯坦的大腦進行研究,同時還將切開大腦之前拍攝的原始照片與記錄一並交給她。維特森教授在研究中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在兩方面與常人顯著不同,果然是 「 聰明得有道理 」 。 1999 年,維特森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發表了她的研究報告。 首先是愛因斯坦大腦左右半球的頂下葉區域異常發達,比普通人的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這造成愛因斯坦大腦寬度超過普通人 15% 左右。報告指出,位於大腦後上部的頂下葉區在視覺空間認知、數學思維和運動想像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該區域的異常發達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釋為什麼愛因斯坦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愛因斯坦本人就曾描述說,他的科學思維過程具有較強視覺性,而語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似乎不大。 愛因斯坦大腦的另一顯著特徵是其缺少常人大腦中的一種皺溝。該皺溝通常位於大腦皮層相鄰的腦回之間,一般橫貫頂下葉區。研究人員推測說,缺少這一皺溝很可能會導致位於頂下葉區的神經元彼此間更容易建立起聯系,因而使思維更為活躍。維特森說,根據對目前她擁有的大腦標本的分析,愛因斯坦大腦的這些特點是惟一的。
㈢ 關於一部電影
《費城試驗》
迅雷有下
㈣ 當年偷走愛因斯坦大腦,並切成240片的醫生,到底研究出了啥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直到現在人們在網路中去查看愛因斯坦的照片,還有很多人會被愛因斯坦喜歡吐舌頭、喜歡做小游戲的畫面給感動。愛因斯坦的童心隨著年紀的增長一直沒有退卻,很多給愛因斯坦寫名人傳記的作者,從不吝嗇言辭,大肆誇贊愛因斯坦是一個很有童心的有趣老頭。
這時候在反觀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的名人名言:「最好的老師其實就是自己的熱愛」。也許愛因斯坦真正厲害的地方,不在於自己的智商有多高,應該是在於愛因斯坦對於科學研究發自內心裡的熱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