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下載的電影實際只有1小時可是時間表卻有2小時是怎麼回事啊
這一般是文件有問題,你可以下載一個Divx Avi Asf Wmv Wma Rm Rmvb 修復器處理一下就正常了。很快的。
2. 為什麼有的電影是兩小時有的是一小時
這是純屬是導演問題,畢竟他想演多久就演多久,也考慮到劇情對觀看者的印象,感觸。
3. 電影時間為什麼都是2個小時左右
因為年輕人的注意力一般集中在一個半到兩個小時,而在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大多數為二十到三十歲的年輕人,這個是觀眾導向的要求
4. 為什麼電影時長兩小時但是轉碼以後只有一個多小時
轉碼後的視頻,是內容少了,還是播放速度加快了?
如果是內容少了,則應該是視頻的編碼方式 ,轉換軟體支持不好造成的。可以換一種轉換軟體試試。 也有可能是你選擇的格式不合適,可以轉換成其它的視頻格式。
如果是播放速度加快了,看轉換時的幀速率,是不是與源視頻相差太大了?可以設置幀速率與源視頻一樣。
5. 為什麼電影大都把放映時間限於兩小時
因為觀眾的視覺神經有個限度 當到達一定時候就會疲勞。因此為了保證電影觀賞效果就找了個臨界點。
這個臨界點一般就是90-120分鍾,當然有的國際大導演為了保證電影質量適當的增加了時間。
6. 電影為何只有兩個多小時的,為什麼沒有三個或四個多小時的電影
因為官方的設定,電影時長有限制。
一般電影經過後期處理後會報送廣電總局審查。
當然,一些比較小眾的獨立電影,實驗電影會保留時長。
更多的是為了商業票房和審查機製做的妥協
7.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2小時左右
如果電影太長了也不好呀,就是消遣一下時間的,如果太長了會因為一些無聊的劇情就看不下去了
8. 為什麼電影都是2小時的
時間太長。。觀眾會憋不住尿。。。會肚子餓。。。。。
這樣就影響了觀影情緒。。。。
9.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鍾左右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鍾左右?
一、生理因素。
生理學上講,一般人憋尿的時間一般也就兩個小時。要不然,膀胱與腎受不了,容易生病。
二、心理因素。
心理承受能力,其實也是一種生理反應,為了區分另算一種。
要知道,人類的專注力不是一致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波動。
所以,根據人類注意力的時長,幼兒園里一節課只有30分鍾,小學生一節課40分鍾,大學時一節課50分鍾,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也是,一部電影里,編劇會在故事的設定中,15分鍾一個轉折,或者來一個小高潮,好刺激一下即將要走神的觀眾,提醒下保持注意力。
是以,一部電影120分鍾,基本上已是成年人心理承受的最大限度了。
三、技術原因。
過去拍攝電影都是使用的膠片,而一卷膠片拍攝的最長時長就是15分鍾。
為了有效利用膠片,各大導演們都充分將15分鍾的膠片用到極致。所以,15的倍數決定了影片的長度。
現在的電影片長是120分鍾上下,但在百餘年的電影發展史上,15分鍾,30分鍾,45分鍾,60分鍾,90分鍾,120分鍾的片長,都曾經有過,也出現過個別4個小時甚至到6個小時的這種電影的長度。但最終,從業者摸索出了規律,就是90-120分鍾是最佳的長度。這個長度對故事的敘事性可以從容調度,而且符合觀影心理。
四、商業平衡。
電影不僅要拍,還有排。沒有正式放映就等於白拍了。票房低都算是失敗,電影畢竟是一種商品,要賣錢的。
所以,電影院在電影工業中佔有很重要的發言權,在票房分成上也要拿去很大的的比例。
反過來,電影院會對電影製作有要求。經過多年的博弈與摸索之後,發現90-120分鍾的片長,有利於院線的排片,能夠保證最大利潤。超過120分鍾的影片,一天輪播下來,多處的時間足夠多排一場了。所以,電影院不歡迎片長過長,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利益平衡點。
10. 電影最長時間是幾個小時。為啥絕大數電影時間都在2小時以內
兩個小時以上可以改成電視劇了。電影本來就節奏緊湊。從成本上,影院黃金放映時段能容納的觀眾也會減少。
電影核心是滿足觀眾看故事的需求,電影容量超飽和,觀眾盛贊的有,如《星際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