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構圖是什麼意思

電影構圖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6-23 06:07:37

什麼是影視藝術構圖

構圖一般包括三個主要部分:主體-構圖的中心,陪體---主體的陪襯物,它甚至可以不出現在畫面上,環境--構成主體和陪體的活動的那個空間,可以分為前景和後景。通過畫面圖形各部分間關系的建立,有利於視覺注意中心的確定和轉移,引導觀眾更深入也更准確地達到對畫面的表情達意和讀解。

② 電影構圖的意義

電影構圖的重要意義就是通過畫面的構思和剪裁, 使電影的畫面更具審美感,而且能通過很好的構圖突出畫面的主角,使畫面呈現出一個深遠的意義。

③ 電影構圖的介紹

電影構圖是結合被拍攝對象(動態和靜態的)和攝影造型要素,按照時間順序和空間位置有重點地分布、組織在一系列活動的電影畫面中,形成統一的畫面形式。一般來說,電影畫面構圖分為主體、陪體和環境三部分。

④ 攝影的構圖含義與目的是什麼

攝影本無定法,所謂「攝影構圖」是人們根據成功攝影作品歸納總結出來的一套實踐經驗進而上升而成的「理論」,構圖之於攝影正如劇本之於電影,如果一幅照片構圖不佳,即使有良好的攝影技法和故事內容,也無法獲得觀看者的共鳴。看看這個網站吧,講得很詳細:
http://www.cnphotos.net/hang/syjs/sheyingoutu.htm

⑤ 影視構圖的「開放式構圖」是什麼意思

http://ke..com/view/298271.htm
你去看看!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⑥ 電影構圖的作用

影視作品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

影視畫面是通過攝像藝術來完成的。
影視作品的要想達到優美的效果,源於美術創作中的構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攝像藝術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整部影視作品的水平。
為此,影視作品的畫面構圖的藝術性是多樣的

在一些類似「看電影的門道」的分析文章里,有類似「某種構圖表達人物的困境」「赴約時的紅色衣服表達情慾」、甚至「某個固定鏡頭而非運動鏡頭在這里用的多麼絕妙,表達了…」等的表述,此類暗示普通觀眾能感知嗎?
觀眾能感知,不一定能識別。
不同的觀眾,感知大概有強弱區別。
說一個簡單的,《夜行者》:
構圖來說,右側女性占據的畫面空間更大,左側男性占據一角。
說明女性在兩者關系中目前占據了主導地位。
男性甚至看起來有點渺小,動作也比較拘謹。

但是在這一個場景敘事中,一組鏡頭就幾乎交代了劇情未來的發展。
男子隨著自我闡述逐漸向女性逼近,占據更多的空間。
可女性仍然占據了主導位置。
最後,兩者的關系互換,男性占據了畫面一半,女性的主導地位消失了。
觀眾只需要感受就好了,好的電影製作者,費盡心思注重細節,就是為了讓人感同身受的。

優秀電影的造型手段可以做到影響觀眾的感知,為影片的敘事服務。
但注意這種影響是潛意識的,觀眾不用分析(電影是動態的,觀眾也來不及分析),自會接受畫面傳遞的信息和情緒。
《諜影重重3》的截圖:巨大的前景,給你的直覺感受就是:前面這個人給你帶來的巨大壓力和威脅。
《末代皇帝》的截圖:這是一個移動鏡頭,鏡頭先是靜止,待押送犯人的車停,鏡頭開始升起,升起的過程中的構圖,左邊前景始終卡著一面巨大的牆,人彷彿都蜷縮在畫右。
即便單看畫面,就給人一種壓抑的直覺感受。
《勇闖奪命島》的截圖:欄桿的影子打到人身上,讓人馬上想到禁錮,如果你不信試想如果不是這種光影設計,畫面是不是就沒有這種力道,就缺少了這種直覺感受。

這種潛意識來源於生活經驗,這種光影效果一般都會出現在牢房。
這種潛意思存在人的記憶里,百葉窗的影子打到臉上,也會給人相似的感受,如《烈日灼心》就用到了這種造型手段來展現人物的內心狀態。
《血濺13號警署》的截圖:俯拍給人有遠去,渺小的感受,試想如果仰拍或平拍,是不是渲染情緒的力度就差了很多。
《角鬥士》開頭戰爭戲前的一張截圖。
畫面的冷色調渲染了戰爭前的肅殺氣氛,如果換成暖色調,就不會給你這種感受了吧。
而且這種冷色調,其實也有他更深層次的敘事含義:這場殘酷的戰爭,即便取勝也難稱得上是真正的勝利。
《辛德勒的名單》,如果畫面都是黑白,你的視點會不會一直被小女孩牽動。
《鋼琴家》的截圖:同樣是二戰題材電影,看色彩片怎麼處理色彩。
開始雖然波蘭已經遭受戰爭侵襲,但主人公並沒有意識到戰爭最後的殘酷,第一張圖出現在影片開頭,畫面整體以暖調為主,色彩的飽和度也比較高,隨著劇情的發展和人物命運的變化,這部電影的色彩,逐漸由暖到冷,由色彩飽和到消色。

在影片最後,看第二張圖,冰冷的色彩基調,極致的空間場景設計把人在戰爭中孤獨絕望的情緒推到極致。

總之,好的畫面設計的初衷就是觀眾觀影過程會被潛在的感知,這東西屬於有了觀眾看不出來,都沒有很可怕的事,觀眾知道點也能更好的欣賞電影。

好的電影還是會講究這些的,就想畫幅畫,遠看大關系好,近看筆觸和色彩關系處理的是否精妙,這些都有才算的上一幅好作品。

影視作品中的畫面構圖方式,能夠為影視的創作增添一種新的靈感。

這就需要影視工作者如何恰當的運用好構圖的思想。

讓被表現對象的位置、形狀、大小、高低、明暗、色彩、質感、線條等都成為畫面表現因素,發揮出最大限度的藝術表現力,塑造出一幅完美的、富有魅力的、感人的影視畫面。

⑦ 電影構圖的詳解與分析

所謂電影構圖,主要是指電影畫面中物體的布局與構成方式。雖然電影是一種「活動影像」,它的畫面時刻都處於運動中,但在時間的流程中,如何通過每一幀畫面中各部分的布局和安排,來達到視覺上的愉悅感並傳達出創作意圖,則是每個導演都要斟酌的藝術問題。 面對這一極具挑戰性的難題,很多電影導演迸發出了令人驚嘆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世人奉獻了很多構圖精妙的電影作品。在蒙太奇理論誕生之前,電影只不過是一種「活動照相」或「銀幕戲劇」,自然也無法奢求這個時期的導演在構圖方面有什麼追求。只有從蘇聯電影學派開始,導演才開始探索電影所獨有的美學特性,構圖自然也是其中一部分。

⑧ 電影畫面有哪些常見的構圖方法

電影畫面構圖其實有很多種方式,攝影師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畫面的成分位置。我們所說的是通常情況下的構圖方式。遵循了平衡原則,由導演指引目光到對比最強區域。構圖過程中要注意的是:人們習慣從左到右觀看,所以右比左重,上比下重。如果影像重心低,畫面會平穩很多。單獨個體會比群體顯得重要,畫面傾斜要比畫面水平更具有張力。

我認為觀影者應該適當了解一些構圖的原理,這有利於進一步理解電影,雖然說導演設置鏡頭時所造成的情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舉個例子,即使你不知道這個構圖是居中構圖,你也會很清楚這個人重要。但是有些鏡頭就不好感覺出來,例如《踏雪尋梅》中殺人那一段鏡頭是傾斜的,不細看不會發覺,除了一些敏感的人會覺得不舒服。這種不舒服就是導演通過影像傳達出來的。


⑨ 什麼叫做構圖

[解釋]繪畫時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現的形象適當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
【構圖】造型藝術術語。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結構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藝術表達作品思想內容並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構圖composition
在攝影作畫方面,多用於與畫面組成相同的意思。
一、構圖的來歷[編輯本段]構圖的名稱,來源於西方的美術,其中有一門課程在西方繪畫中,叫做構圖學。
構圖這個名稱在我國國畫畫論中,不叫構圖,而叫布局,或叫經營位置。也就是說,攝影構圖是從美術的構圖轉化而來,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稱它為取景。
不論是國畫中的布局,還是攝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構圖的部分內容,並不能包括構圖的全部含義。因此,統一用構圖這個稱呼是較科學准確的。
從實際而言,一副成功的攝影藝術作品,首先是構圖的成功。成功的構圖能使作品內容順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題突出,賞心悅目。反之,就會影響作品的效果,沒有章法,缺乏層次,整副作品不知所雲。
二、構圖的原則[編輯本段]構圖的基本原則講究的是:均衡與對稱、對比和視點。
1、關於均衡與對稱
均衡與對稱是構圖的基礎,主要作用是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均衡與對稱本不是一個概念,但兩者具有內在的同一性——穩定。穩定感是人類在長期觀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種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因此,凡符合這種審美觀念的造型藝術才能產生美感,違背這個原則的,看起來就不舒服。均衡與對稱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比例關系。平均雖是穩定的,但缺少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美感,所以構圖最忌諱的就是平均分配畫面。對稱的穩定感特別強,對稱能使畫面有庄嚴,肅穆,和諧的感覺。比如,我國古代的建築就是對稱的典範,但對稱與均衡比較而言,均衡的變化比對稱要大得多。因此,對稱雖是構圖的重要原則,但在實際運用中機會比較少,運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覺。
在構圖中最講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構圖和三七律構圖的方式常被人們稱為黃金構圖法,也有叫做為永衡的三角構圖法,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麼是「品」字形構圖?就是在畫面上同時出現三個物體的時候,不能把它們等距離放在一條線上,而應使其呈現三角形狀,像個品字。只要留意,這種三角在自然界中是無處不在的。大山就是由無數的三角形構成,上下交錯,井然有序,猶如一個巨大的品字狀或三角形,具有強烈的排列韻味。
什麼是「三七律」構圖?就是畫面的比例分配三七開。若是豎畫面,上面佔三分,下面佔七分,或上面佔七分,下面佔三分;若是橫構圖畫面,右面佔三分,左面佔七分,或是右面佔七分,左面佔三分。在中國畫界中這種三七開構圖的布局被稱為是最佳的構圖布局比例關系。所謂最佳,並不是單一,或唯一,在特殊情況下,根據題材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來藝術就講究的是有法而無定法。總之,就是為了整個畫面而考慮,去應用。 對於攝影師而言。如能把均衡與對比運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攝影構圖的基本要領了。
2、關於對比
對比的巧妙,不僅能增強藝術感染力,更能鮮明的反映和升華主題。 對比構圖,是為了突出主題強化主題,對比有各種各樣,千變萬化,但是把它們同類相並,可以得出:
一是形狀的對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細。
二是色彩的對比。如:深與淺,冷與暖,明與暗,黑與白。
三是灰與灰的對比。如:深與淺,明與暗等。
在一副作品中,可以運用單一的對比,也可同時運用各種對比,對比的方法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牽強附會,更不能喧賓奪主。
3、關於視點
視點構圖,是為了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的中心點上。視點是透視學上的名稱,也叫滅點。 要把視點說清楚,還得從視平線,地平線,水平線這三條線上說起。視平線就是與眼睛平行的一條線。我們站在任何一個地方向遠方望去,在天地相結或水天相連的地方有一條明顯的線,這條線正好與眼睛平行,這就是視平線。這條線隨眼睛的高低而變化,人站的高,這條線隨著升高,看的也就越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是這個道理。反之,人站的低,視平線也就低看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小了。 按照透視學的原理,在視平線以上的物體,如:高山,建築等,近高遠低,近大遠小;在視平線以下的物體,如:大地、海洋、道路等,近低遠高,近寬遠窄,向上伸延左右兩側的物體。這樣,以人的眼睛所視方向為軸心,上下左右向著一個方向伸延,最後聚集在一起,集中到一點,消失在視平線上,這就是視點的由來。 照相機的鏡頭就是根據人的眼睛和透視學的原理設計的。光圈好比人眼的瞳孔。瞳孔隨著光線的明暗收縮或放大,所以用照相機拍出的東西和人眼看到的東西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某種意義上講,用照相機拍出的東西比人眼看到的更為准確。有時用人眼看時,感覺不到相差的距離,似乎是在一個平面上,但拍成片子後遠一點的物體就顯的小了許多,這是因為透視所起的作用。 當我們知道了透視的原理,就可以充分發揮透視的作用了。如果想把物體拍大,只要將拍攝物體靠近相機;如果想把兩面拍的大一些,使畫面顯的遼闊,就要把拍攝位置選擇在高處,用俯角拍攝,就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如果想把物體拍出立體感,可以把拍攝角度選擇在物體的側面。 視點的作用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的一個點上。這個點應是畫面的主題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據主體的需要,可以放在畫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點上,不論放在何處,周圍物體的延伸線都要向這個點集中。 如果一個畫面中出現了兩個視點,畫面就分散了,作為觀眾就不知攝影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在何處了。畫面上只能有一個視點,這是攝影與繪畫在構圖上的最根本的區別。繪畫講的是散點透視,而攝影只能有一點,不然攝影的構圖和畫面就會亂。 在攝影作品中出現兩個視點,大致有下列情況;一是把高大的物件放在畫面中央,由於透視的關系,延伸線向著相反的方向延伸,造成了畫面的分割;二是想在一個畫面上表現多種活動,形成了多個中心;三是在選擇前景時沒有留意物體延伸線的方向,不是相呼應,而是背道而馳,這在視覺上也會形成畫面的分割感。
三、構圖的特殊性[編輯本段]攝影構圖的特殊性,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為兩步;一是選擇角度拍攝,二是照片的剪裁。 攝影構圖的這種特殊原因是由於相機的局限造成的,照相機的種類雖然多種多樣,就構圖方式而言,只有兩種,一是長方形,二是正方形。 對於取景而言長方形的構圖優越性大一點,較好處理,而正方形的構圖拍出的照中不分橫豎,想拍橫構圖或豎構圖的畫面不剪裁是辦不到的。就是長方形構圖的相機,由於在拍攝時受到環境條件的制約,也難免會在構圖時把不必要的物體攝入鏡頭,影響畫面的美觀。要去掉這些東西,同樣得通過照片的剪裁才能辦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知道了攝影構圖的特殊性,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在按快門之前先把構圖確定好,是拍豎畫面還是橫畫面,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拍攝時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表現的主題上。如果照片拍出後個人認為有那麼一點在構圖上的不滿意,便可以通過剪裁使畫面更為滿意,但在拍之前還是要做到多練,多拍,這樣便會在心中有了一定的基礎,無論做什麼事,都能熟能生巧。懂了構圖的原理,並不等於能拍出優秀的攝影作品,熟練了構圖後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下苦功練習最後才能得心應手。不管用什麼辦法練習,只要持之以恆,練得久了,就會在腦子里留下各種各樣的構圖。當你置身現場拍攝時,相應的構圖就會自動跳出來供你選擇,這就是多練的結果。除了自己多做練習之外,還要多看別人的作品,特別是優秀的作品。不論是繪畫作品還是攝影作品,多看別人的構圖,琢磨別人的構圖構想,還可以多看電影,電視,MTV等,都是一種直接的借鑒。
古人雲,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構圖的基本原理就是規矩,也就是均衡與對稱,對比和視點這三條。但由於攝影者的藝術修養不同,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變化不一的。客觀法則是不能違背的,但懂得法則的人卻不會被法則所束縛。書法家林散之就說過: 守墨方知白可貴,能繁始悟簡之真。 應從有法求無法,更向今人證古人。 這里講的應從有法求無法,就是不能墨守成規,要有創新意識,不要受條條框框的束縛,打破約束,張揚攝影創作的藝術風格。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不同風格,不同張力的表現自我,表現藝術風格,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⑩ 電影構圖的概念與簡述

主體指畫面的主要表現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它處於中心的地位。陪體是指與主體構成一定的關系,作為主體的陪襯而出現的人或物。環境是圍繞著主體與陪體的環境,包括前景與後景兩個部分。這三個部分的組合關系構成特定的圖形。

閱讀全文

與電影構圖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免費觀看粵語全部電影 瀏覽:309
東廠不敢殺的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546
電影蜘蛛網怎麼做 瀏覽:603
為什麼老公不愛看小電影 瀏覽:103
剛上映青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150
好看的青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03
產後多久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 瀏覽:334
如何發展我國的電影產業的發展 瀏覽:691
姜棟元演過什麼電影 瀏覽:840
恐怖電影叫紅什麼女孩 瀏覽:478
電影木乃伊二免費 瀏覽:864
下載的電影怎麼放apid 瀏覽:176
和閆妮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1
好看的的電影網站 瀏覽:856
好看的宗教電影惡魔的耳語 瀏覽:54
臨潁電影院提前多少天能訂票 瀏覽:382
女生好聽的電影歌曲有哪些 瀏覽:668
男女在酒店看什麼電影 瀏覽:234
考中央電影學院要多少分 瀏覽:533
外國好看電影剪輯動作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