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票房保底到底什麼意思
意思好像就是票房至少(最差的情況)也能拿多少度少,比如票房保底三塊二毛一,意思就是票房再差也有三塊二毛一了。
㈡ 保底發行什麼意思
保底發行,就是發行方和製片方在合約中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票房數字,即使影片上映後票房沒有達到這個數字,發行方也要按這個數字分賬給製片方,如果實際票房高於保底數字的話,發行方就會分得比平時更多的金額。
簡單來說,這樣做製片方穩賺不賠,在上映前就將票房壓力轉移給了發行方,發行方雖然承擔了壓力,但是也有機會享受到額外票房收益。
對於發行方來說,保底發行就像一次賭博,電影本就是高風險的產品,為一部電影的票房擔保,相當於給賭博的人在做擔保,風險加倍。
保底發行案例介紹:
2013年賀歲檔,周星馳當時就《西遊降魔篇》和華誼簽署的保底協議。華誼為《西遊?降魔篇》票房保底3億,並提前支付周星馳8800萬保底金。如影片票房最終低於3億,虧損由華誼承擔;當影片票房超過3億後,華誼將分得超出部分盈利的70%。結果《西遊》最終票房豪取12.46億,華誼凈收入1.4億,遠超製片方。
《美人魚》在未上映之前就已經有18億保底發行的傳言,很多人把這稱為中國電影業史無前例的一舉。到2016年 6月8日,《美人魚》正式收官,上映122天,累計票房超過了33.92億,穩坐內地影史票房榜冠軍之位,發行方大撈一筆。
㈢ 電影中保底發行是什麼意思
保底發行一般是文藝片的處理方式。例如一部文藝片,拍攝完成是一部分,後期宣傳是更大的一部分,有些電影拍攝後感覺很小眾很難有票房高回報率,所以宣傳就會減少開支。例如大電影一般都會電影主演主創往各個大城市跑場宣傳,但小眾電影就很少,打各種網路廣告,跑宣傳,那樣可能會讓發行商感覺會賠本。投資方式給錢的,從前期到後期,發行方是負責後期電影宣傳的。
㈣ 什麼是電影保底發行協議
就是發行方對於製片方的一個票房承諾——對於看好的影片,發行方進行早期的市場預估,制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格。即使實際票房沒有達到這個保底票房數字,發行方還是要按這個數字分賬給製片方,但超出保底數字的話,那分賬比例會對發行方更有利,分的錢會比沒保底的時候多。
㈤ 保底協議是否有效
    某投資者問:我委託了某投資咨詢公司進行投資理財服務,我們所簽的協議中有一條條款是保底條款,即保賺不保虧。現在我的賬戶已虧損,可否追究責任?廣東君道律師事務所周舟律師答:    您與投資公司所簽定的協議中的保底條款是無效條款,無法通過法律追究,但是該協議其他的未違規條款依然有效,你可以看該公司是否對這些協議條款有違反行為,如果有可以通過法律程序解決。
㈥ 電影票房保底協議是什麼意思 《美人魚》18億保底協議,是不是說,如果票房不到18億,發行公司也要
所謂票房保底,就是發行方對於製片方的一個票房承諾——對於看好的影片,發行方進行早期的市場預估,制定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價格。即使實際票房沒有達到這個保底票房數字,發行方還是要按這個數字分賬給製片方,但超出保底數字的話,那分賬比例會對發行方更有利,分的錢會比沒保底的時候多。 超出18億之後周星馳肯定有錢啊,只是分配比例會按他們的保底協議來,百分比可能會少點了。
我給你看個電影票房怎麼分的計算方式吧:
中國票房分賬的基本原則是:首先,需要在總票房中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剩下的錢當中,作為放映場所的影院拿走57%,製作方和發行方拿走43%。然後,製片方會根據事先的約定支付發行方一筆費用。剩下的錢扣除成本了之後,製作方和投資方再按約定分成
㈦ 投資協議中的保底條款有效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經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通知第四部門關於聯營合同中的保底條款問題的回答為:四、關於聯營合同中的保底條款問題。(一)聯營合同中的保底條款,通常是指聯營一方雖向聯營體投資,並參與共同經營,分享聯營的盈利,但不承擔聯營的虧損責任,在聯營體虧損時,仍要收回其出資和收取固定利潤的條款。保底條款違背了聯營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原則,損害了其他聯營方和聯營體的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應當確認無效。聯營企業發生虧損的,聯營一方依保底條款收取的固定利潤,應當如數退出,用於補償聯營的虧損,如無虧損,或補償後仍有剩餘的,剩餘部分可作為聯營的盈餘,由雙方重新商定合理分配或按聯營各方的投資比例重新分配。(二)企業法人、事業法人作為聯營一方向聯營體投資,但不參加共同經營,也不承擔聯營的風險責任,不論盈虧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潤的,是明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認合同無效。除本金可以返還外,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則應處以相當於銀行利息的罰款。(三)金融信託投資機構作為聯營一方依法向聯營體投資的,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分享固定利潤,但亦應承擔聯營的虧損責任。本案中,饒某為自然人,而不是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為此,不受上述規定對於饒某不具有約束力。而在其他的法律中沒有對自然人關於盈虧分配中保底條款為無效條款的法律禁止性規定。為此,在《合辦駕校協議》中存在的保底條款,對於股東內部具有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