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視電影投資是什麼
影視投資,就是通過投資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動畫等一系列視聽媒介從而獲利的一種投資行為。
影視投資從最初的業內人士之間進行逐步步入大眾視角,成為近年來一種新的投資渠道。比如有一個很不錯的劇本,其參與影視投資拍攝,在其上映以後,票房不俗,那麼投資者將會獲得不可估量的收益。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自2017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給那些沒有涉足影視投資的投資人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機會。並保障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1、無資產抵押
影視投資屬輕資產高杠桿投資,基本無任何實物資產抵押。與信託傳統的抵質押風控標准背離,信託缺乏風控經驗,有的只是對票房的美好預期。
2、投資標的不明確
影視信託多採用影視基金的形式,由基金管理人根據行業經驗進行投資,導致投資不確定性增大,畢竟近年來名導、名編、名角的封殺和意外新聞事件不絕於耳,風險不容小覷。
3、投資成本難控
電影拍攝時間過長、道具、舞美、群演的增加,內行人都難以控制、外行人更摸不清門道。無形中增加了成本,如果再遇上沒有好的票房彌補,那麼虧損也是難以想像的。
2. 什麼是電影產業概念中的最基本單位,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運動的電影經營活動
電影企業
是電影產業概念中的最基本單位,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運行的電影
經營活動。
原文:
電影的產業性
工業是電影的首要背景,是電影產生的先決條件。電影的存在依賴
於產業結構和技術系統的完善與發展。在工業背景下,電影更多地是作
為產業形式而非藝術形式而存在,而且這種產業形式還將根據不同的歷
史時期的特點和需要而不斷加以調整。因此,產業性是電影的重要性質
之一。電影產業主要涉及電影企業與電影產業結構兩個方面。電影企業
是電影產業概念中的最基本單位,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運行的電影
經營活動。電影企業出現於20世紀初電影發明之後,並隨著電影的發展
而不斷發展,經過了早期手工業式電影生產、電影托拉斯以及製片廠體
系等幾個時期。電影企業的逐步形成與完善為電影的存在與發展提供了
條件。電影企業一般可以分為三類,即製作型企業、發行企業和放映企
業。電影產業結構由功能相同的一批企業所組成的、在特定市場結構下
的完整的系統結構,包括了影片的生產、發行和放映等各個企業單位。
這種結構狀況是由電影早期的工業背景與技術特點所決定的,其內部的
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具有強烈的互補性和合作性。同時,電影產品作為信
息產品的特殊性質使其在供給和需求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相應地,電
影產業具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和策略。電影是一種通過工業化、產業化方
式方能實現的藝術樣式,電影的產業性與藝術性之間是相互依賴的。
請採納,謝謝。
3. 電影行業的定義是什麼
」
「是嗎」,
女教師聽到他的話,
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色,
抬起頭問:「你是要去那裡找槍械吧?」
葉子軒點了點頭,
不明所以的望著女教師,
不過看到她彷彿下定決心似得,
低沉的開口:「我父親是看管槍械的老警官,
末日來臨後為了保護我們,
被喪屍給抓傷了,
他不願意變成怪物就開槍自殺了,
在自殺以前,
他告訴了我保險庫的位置和大門的密碼,
說大部分不用的槍械都放在那裡面,
那個位置很難找到的,
他希望我以後可以用的到,
我現在把它告訴你,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彷彿一個巨大的蛋糕從天而降,
將葉子軒砸的暈頭轉向,
好一會兒,
他才消化了這個信息,
不解問:「你為什麼將這個消息告訴我,
你自己以後不用嗎?」
「因為你是一個好人」,
女老師自嘲的笑了笑,
回頭看了一眼那群高興的女生,
對他說:「況且以我的能力,
還帶著這些小女生,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用的到,
還是告訴你好一點。
4. 什麼是影視
影視是電影和電視藝術二者的合稱或簡稱,影視藝術是運用畫面構圖、鏡頭、蒙太奇、光影、色彩、聲音等手段塑造藝術形象、表象審美情感的藝術樣式。影視是一門全新的藝術,雖誕生較晚,但卻後來居上,具有囊括與整合所有藝術形式的優勢。
5. 影視的產業功能是什麼
宣傳國家政策,了解國際新聞,比如新聞聯播
豐富百姓娛樂生活,比如電影電視劇
6. 什麼是電影產業鏈
電影產業鏈是電影製作、電影發行、電影院線、和影院的整體鏈條的統稱,它反映的是電影產業單位公司之間的經濟生態系統。
電影製作:
完成電影的投資、拍攝和後期製作的環節。電影製作公司擁有電影的版權,將電影的版權出售給發行公司。
電影發行:
發行公司從製作公司手中購買電影版權,然後以票房分賬的方式與院線公司合作,將電影在合作院線的電影院放映。很多時候,電影的製作和發行都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電影院線:
一條院線下面會有若干個電影院,由院線公司統一管理,統一排片,以票房分賬的方式拿到影片拷貝。院線一般會安排大片的放映,而一些中小成本電影的發行方則要努力爭取院線。
影院:
電影產業鏈的終端。在中國一般說來,電影院可以分到一部電影票房收入的50%。
7. 電影產業的概念和范疇是什麼
電影是個產業,那就需要把它當作產業來辦,還原其本性,多一點商品性,少一點特殊性。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電影企業就是企業,電影產品就是商品,而不能總在是不是「純企業」、是不是「純商品」上猶豫不決、爭論不休。政治家可以把電影當作「工具」,藝術家可以把電影當作「藝術」,但在具體的管理和經營中,我們必須遵循世界通行的電影產業運作規律:「電影是一種商業運作的大眾藝術;電影是個人消費,是競爭領域的行業;電影是一種工業,電影流通是商業貿易,須遵守服務性商貿的市場規則。」
電影是個產業,那就需要政府轉變職能,企業轉變角色。政府主管部門不能「政企不分」,不能簡單地把電影當作「喉舌」、「工具」。在中國「入世」的大背景下,政府主管部門應當更多地在法制框架內管理電影,多些宏觀調控、少些具體干預,政府決定拍什麼影片、決定檔期排片的行為應當控制。政府應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中國電影競爭力,如何為電影發展創造良性市場環境,如何為電影製片與發行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上去。對企業來講,需要大力減少對政府的依賴性,而是如何想辦法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與競爭能力,電影企業如果不把自己當作正常企業,不立足於市場,在經營順利時就強調自己的企業身份,在經營不順時就忘了自己的企業身份只想著政府幹預,電影企業就難以發展。
電影是個產業,那就需相信大眾的判斷力。我們沒有必要過多的強調哪些電影是「主旋律」,美國電影有「主旋律」嗎?在美國那樣開放、講求個人自由的社會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照樣是美國電影所大力強調的,是公眾所歡迎的。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大眾看作是「受教育的對象」或「被娛樂的對象」,大眾是由千千萬萬個體組成的,他們的背景、愛好千差萬別,有的看電影是為追求藝術、有的追求賞心悅目、有的純粹是好玩,但大眾選擇的多樣性與差異性並不會影響主流價值觀的傳播,不會影響對真正美好事物的追求。把電影當作產業,就必須相信大眾的判斷力,相信真善美、良知、常識在我們社會的普遍存在,使我們的電影多一點娛樂功能,少一點教化功能。
真正把電影當作產業來辦,把電影看成是一種製造業,把電影當作是商品,電影的本來價值自然會體現出來。不管你是官員、藝術家、經營者或觀眾,在電影實現「創作———生產———經營———看電影」的過程,走完「投入———銷售———贏利———再生產」的環節之後,各方的目的才能真正達到。
8. 中國電影產業怎麼樣
感覺挺好的,但是和好萊塢電影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武打、喜劇、感情類的電影還是很不錯的,科幻電影就很差勁了,效果一直做不出來,最近劉德華的《風暴》感覺還行。。。
9. 中國電影產業現狀與未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不如發達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老美,這很正常。
我作為一個觀影量過5萬部的電影發燒友,對咱們電影產業的現狀講真,不是太滿意,首先就是人才的缺乏,比如化妝師,,特效師,攝影師,燈光師,擬音師,剪輯師等等,這些幕後人員很重要,但是很缺,這跟我們現在的票房分成有很大關系,院線分走一半,演員分走了剩下的一半,然後是導演,編劇,最後能給幕後人員多少?沒錢賺自然沒人研究,搞得現在想出好的作品得請國外的團隊,《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用燈光反映人的情感變化,用攝影來表現人物地位是多麼的牛X,尤其是弗里曼三次請求保釋出獄,幾乎一樣的攝影角度,通過光線服裝來投射人物心理,真是沒話講的構思
還有,就是咱們的制度也不行,美國派拉蒙法案中規定,一個公司,院線,出品,製作,不可以同時經營,說白了就是你要是開電影院就不能拍電影或者投資電影的拍攝,以防院線不正常排片,防止電影行業壟斷,阻礙小電影公司的發展,正是因為這個法案,我們才能看到夢工廠的崛起,迪士尼的轉型和現在美國電影市場的百花齊放,可是咱們,哎~馮小剛艾特王健林的事也就是微博上鬧鬧
至於現在的電影爆發,尤其是網路電影~我真的不想說啥~看100部得有101部的爛片,演員的表演不在服務區也就不說啥了,更有劇情邏輯硬傷,簡直是挑戰觀影人的智力下線~
還有提到演員,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演員?我認為好演員,是熱愛表演,能體味人物然後去演繹,孫儷給我印象較深,眼淚含在眼珠里,念完最後一句話,眼淚正好落下,不錯~但也僅僅算是稱職的演員,真正的好演員是像克里斯蒂安.貝爾那樣的2004年拍《機械師》時候兩周,體重從170減到103,因為他要演繹一個失眠症患者,到2005年拍《蝙蝠俠》一身肌肉回來了,6個月到199,2006年《重見天日》貝爺變身,體重為140,2008年《蝙蝠俠》的一身肌肉又回來,體重回到190,2010年為了演《鬥士》中的吸毒拳手,體重到160(皮包骨),2012年《蝙蝠俠》這次崛起的不僅僅是蝙蝠俠,還有貝爺的體重,——187,到了2013年,《美國騙局》貝爺為了演一個職業騙子,體重過200,我看完這個片子,直到結尾才發現貝爾的名字,這才知道這大肚子的貨居然是蝙蝠俠~!這才是好演員,而咱們國家那些一部片一個表情的貨,尤其是那些只會瞪眼睛的居然還出去接拍好萊塢片子,我真不想說啥~丟人~而且我覺得這樣演員拍出的片子就是詐騙!
最後話說回來,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建築,想要變好,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人去努力,還要我們每一個人參與,讓基礎硬起來,才能好好去構築上層建築,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那中國電影跟美國電影比,本身就沒啥可比性,但是前面我說的那些,是因為我實在不想看某些票友去拍電影,你說人長得漂漂亮亮的,好好坐家看電視不好么?
10. 影視產業是什麼
圍繞編寫/製作/銷售/播放等等電影/電視產品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