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肖申克的救贖電影里的「救贖」是指什麼
男主正面形象一直在追尋他所謂的正義希望翻案這個自由很好理解,那麼我要說的是男二那個黑人,男二一直渴望被釋放。但是在無數次被監獄面試拒絕假釋後向再次面試他的人說————改過自新?要讓我說,我根本不懂那是什麼,(就是重返社會),這我懂,年輕人,那對我來說只是虛詞,政客發明的詞兒,使你們穿西裝打領帶的,有活干,你到底想了解什麼?我後悔犯罪嗎?(你後悔嗎?)我沒有一天不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溝通,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了,但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軀,我得接受事實,改過自新?狗屁不通的詞,你蓋章吧,別浪費我的時間,告訴你一句實話,我不在乎。整本片子,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不是男主的逃脫,然後男二在一群假釋官面前坦然的講出這樣一番話,他已經找到內心真正的自我,與男主不同,肉體自由已經不再重要,我的精神已經自由了,我不需要你來釋放我。我不需要你來判定我是否真正悔過,是否真正知錯,是否真正深惡痛絕 。我已經不在乎了。這個才是真正的被救贖。
Ⅱ 肖申克的救贖片名的含義
其實,看這部電影要了解幾個關鍵詞,第一個就是——肖申克,第二個就是——救贖,第三個就是——安迪,而最後一個就是——希望。
關鍵詞一:肖申克
肖申克,一座監獄的名字,無數的犯人關押在這里,在台灣三區版的DVD里,這所監獄被翻譯成鯊堡,何謂鯊堡?想來也不難理解,鯊魚的兇猛是眾所周知的,這座監獄也如其名,是一座黑獄,一座吃人的監獄。
關鍵詞二:救贖
正如典獄長辦公室牆上所掛著的那副刺綉的聖經里的一句話一樣:「上帝的審判比預料的來得快!」安迪用了十九年,用一把小小的錘子鑿開了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所救贖的不僅僅是自己,也救贖了獄中其他犯人的心,從此他們開始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而當初瑞德開玩笑說,如果想用這把錘子逃出去,恐怕需要整整六百年。
關鍵詞三:安迪
一個貌似普通的銀行家,安靜靦腆到讓人不忍心對他下什麼毒手,但是正是這個大姑娘一樣的銀行家,被指控殺害了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夫,也就是這個銀行家,在蹲了19年冤獄之後,抱著信念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逃出生天,而他的工具是:一張諾大的海報以及一把僅僅被認為是可以雕琢小石子的小錘子。
關鍵詞四:希望
這個詞放在最後,是因為它是最最關鍵的一個詞彙,因為無論是什麼,都關不住希望,一切皆因希望而起,一切只要有了希望便變成可能。有了希望,肖申克監獄不過是一座形同虛設的監獄,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錘子便可以救贖生命,可以救贖自由。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贖自己的過程中盡情的享受每一個小小的樂趣,並將這樂趣傳播開來,將希望播種在每個人心裡。
關於希望,安迪第一次跟瑞德談起是在他放了那首《今夜無人入睡》而被關了小號之後的事情,記得裡面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對白:
安迪:你應該繼續吹(指口琴)就不會忘記了。
瑞德:忘記什麼?
安迪:忘記在這世界上,還有這不用高牆柵欄圍起來的地方,還有你自己心裡的,他們拿不走、碰不到的東西,屬於你自己的東西。
瑞德:你指什麼?
安迪:希望!
瑞德:希望?聽我說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險的,它會讓你發瘋,在這種地方,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典獄長的話: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
希望是關不住的,鎖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鳥,是流動的空氣,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遠無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無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舊約.以賽亞書》中說道:「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據說這里就是「救贖」一詞的起源。據粗略統計,在整部《以賽亞書》中,這個詞一共出現了16次之多。很明顯,它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至於到了宗教時代,「救贖」因其明確的指向性而一度成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關鍵詞。 既然如此,那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即「救贖」產生於特定的人群(基督徒)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隨著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也將不復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著名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從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個故事》中看似無意地提取出了這個銀行家的故事。隨後,一部偉大的電影誕生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裡關於救贖的故事。
那麼,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裡,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凶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很顯然,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對瑞德的救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來自湯米,這個目不識丁的年輕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個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圖書室里,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
當我再一次回顧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個安迪,何嘗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始終昭示著耶和華的那句預言「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確要把他塑造成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從他逃出肖申克之後的仰天長嘯到監獄長自殺之前牆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審判很快降臨」好象都在詮釋著這一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束縛不了他,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他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而是用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而老布,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告訴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希望,那就還活著,否則,安於麻木的現實,也就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是的,是「希望」救贖了「自由」,這是重新構建的現代文明裡的救贖,除了自己,我們沒法依賴虛幻的救主。曼德拉說過:「心,是一個人最強壯的部分。」假若我們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終存在。
最後,用安迪留給瑞德的那封信作結尾吧: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
Ⅲ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救贖的是什麼呢
肖申克是監獄的名字,救贖的本意是贖回本屬於自己的東西。充斥在電影里關於宗教的延伸,救贖又變壞後又被外界改正的意思。以上來自網路~
所以最後通過主人公的不斷抗爭,他的努力使得肖申克里的人們救贖了什麼?
犯人們通過書籍音樂逐漸了解了自己的天賦人權~
最後獄長等罪魁禍首也得到了制裁。
正好從本意和宗教意義詮釋了救贖。
--個人想法。。。
大學那會兒就看過了,不過沒想這么多。只看到好人重獲自由,壞人得到懲罰,算是部喜劇。
Ⅳ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你覺得指的是什麼
這種救贖是指自我的救贖。劇中講述安迪被冤枉因為婚姻殺人而做了監獄。然後那就是各種監獄生活,主角安迪如何通過自己的謀略,最後成功逃出監獄,獲得了自由。這部影片是部偉大的電影,一部偉大的作品必然能引人深思。其實主角安迪和影片中的瑞德產生了巨大的對比。安迪剛進監獄的時候,瑞德已經是這里的老油條了,而且還是監獄中的秩序中混得比較好的人。安迪一進監獄,他並沒有把自己當做罪罰。
但是當我們進入社會的時候,它就開始慢慢的開始蠶食我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己當年最厭惡的樣子。當我知道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怎麼也走不出來了,自己望著那些年輕剛進來的人,看著他們意氣風發的樣子,然後我們就開始同化他們。安迪沒有被同化,他一直告訴自己,自己是自由的。哪種救贖只有自己能給。
Ⅳ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在我看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救贖了希望。這個電影通篇都在講述希望的重要性。同時因為Andy 一個人的力量為死氣沉沉的監獄帶來了不同的色彩,他的堅持不懈改善了整個監獄的待遇,同時給所有人帶來了希望。如果你喜歡我的觀點麻煩給我點個贊。另外你覺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呢?歡迎你到下面的評論區發表您的意見。
Ⅵ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講的什麼含義
一個被陷害的有為青年
在牢獄里
通過自己不懈努力
終於成功越獄
並盜走典獄長的全部贓款。最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Ⅶ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是什麼意思啊
SHAWSHRANK肖申克監獄 這是當時比較出名的一個監獄因為它的嚴苛。片中鏡頭里出現過這個監獄的名字的
刺激1995是港譯的片名。(好像就是盜版碟片的)影片其實是94年上映的,但是票房和得獎收獲都不盡人意 (怪事阿這片子是很討喜的那種很容易獲得承認的阿)奧斯卡他的對手是阿甘正傳還有低俗小說。總之那一年這片子沒紅火起來。
可能是因為95年引進的,反正這是個胡亂譯的片名,不必較真深究。黑客帝國港譯盜版片名還是:21世紀殺人網路呢(雖然駭客帝國這名字也不夠好,總比那個強)片名翻譯很多都是扯淡。見多了就見怪不怪了
Ⅷ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名字有什麼含義呢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名字含義:肖申克是監獄的名字,主人公安迪在這個叫肖申克的監獄里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影片名就是電影內容的縮寫。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劇情電影,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該電影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身陷囹圄, 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獄長不願幫他翻案。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最後成功逃出監獄。 該片於1994年9月23日上映。
(8)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Andy)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恩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瑞德(Red)1927年因謀殺罪被判無期徒刑,數次假釋都未獲成功。他成為了肖恩克監獄中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幾乎有辦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香煙、糖果、酒,甚至是大麻。每當有新囚犯來的時候,大家就賭誰會在第一個夜晚哭泣。瑞德認為弱不禁風、書生氣十足的安迪一定會哭,結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輸掉了兩包煙。但同時也使瑞德對他另眼相看。
好長時間以來,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觸,在大家報怨的同時,他在院子里很悠閑地散步,就像在公園里一樣。一個月後,安迪請瑞德幫他搞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的鶴嘴鋤,他的解釋是他想雕刻一些小東西以消磨時光,並說他自己想辦法逃過獄方的例行檢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國際象棋。之後,安迪又搞了一幅影星麗塔·海華絲的巨幅海報貼在了牢房的牆上。
一次,安迪和另幾個犯人外出勞動,他無意間聽到監獄官在講有關上稅的事。安迪說他有辦法可以使監獄官合法地免去這一大筆稅金,做為交換,他為十幾個犯人朋友每人爭得了三瓶Tiger啤酒。但他沒有喝,只是靜靜坐著微笑。瑞德喝著啤酒,說多年來,他又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感覺。
由於安迪精通財務制度方面的知識,很快使他擺脫了獄中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其它變態囚犯的騷擾。不久,聲名遠揚的安迪開始為越來越多的獄警處理稅務問題,甚至孩子的升學問題也來向他請教。同時安迪也逐步成為肖恩克監獄長沃登洗黑錢的重要工具。
由於安迪不停地寫信給州長,終於為監獄申請到了一小筆錢用於監獄圖書館的建設。監獄生活非常平淡,總要自己找一些事情來做。安迪聽說瑞德原來很喜歡吹口琴,就買了一把送給他。夜深人靜之後,可以聽到悠揚而輕微的口琴聲回盪在監獄里。
一個年輕犯人的到來打破了安迪平靜的獄中生活:這個犯人以前在另一所監獄服刑時聽到過安迪的案子,他知道誰是真凶!但當安迪向監獄長提出要求重新審理此案時,卻遭到了拒絕,並受到了單獨禁閉兩個月的嚴重懲罰。而為了防止安迪獲釋,監獄長卻設計害死了知情人!
面對殘酷的現實,安迪變得很消沉。有一天,他對瑞德說:「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獲得假釋,一定要到某個地方替我完成一個心願。那是我第一次和妻子約會的地方,把那裡一棵大橡樹下的一個盒子挖出來。到時你就知道是什麼了。」當天夜裡,風雨交加,雷聲大作,已得到靈魂救贖的安迪越獄成功。
原來二十年來,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鶴嘴鋤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安迪出獄後,領走了部分監獄長存的黑錢,並告發了監獄長貪污受賄的真相。監獄長在自己存小賬本的保險櫃里見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聖經,第一頁寫到「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另外聖經里邊還有個挖空的部分,用來藏挖洞的鶴嘴鋤。
經過40年的監獄生涯,瑞德終於獲得假釋,他在與安迪約定的橡樹下找到了一盒現金和一封安迪的手寫信,兩個老朋友終於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濱重逢了。
Ⅸ 《肖申克救贖》的救贖是什麼含義
救贖主要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希望,是《肖申克的救贖》這一部影片最主要的的主題。
在電影主角肖申克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了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無法束縛住他。
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肖申克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他選擇了使用實際的行動來進行抗爭,而老布他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9)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共獲奧斯卡等重要獎項1次,提名12次,具體如下:
1、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提名;
2、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3、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4、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攝影提名;
5、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音響提名;
6、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電影剪輯提名;
7、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最佳配樂提名;
8、在1995年的第52屆美國金球獎上,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9、在1995年的第52屆美國金球獎上,獲得最佳編劇提名;
10、在1995年的第21屆土星獎上,最佳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提名;
11、在1995年的第21屆土星獎上,最佳最佳編劇提名;
12、在2016年的第42屆土星獎上,最佳DVD/藍光套裝提名;
13、在1996年的第1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上,獲得最佳外語片獎項。
Ⅹ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救贖到底指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裡關於救贖的故事。 首先在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救贖呢? 沒有任何辯駁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檢察長把安迪的生命交給了肖申克漫長的歲月。被冤枉的銀行家不會甘於命運,然而肖申克並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監獄長的訓詞非常露骨,他的意思無非是「在這里,你們沒有自由,必須無條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屬於上帝的」,於是,一場關於尊嚴和人性的斗爭就此開場,不過在這場斗爭中,救贖主不是上帝。 救贖主是兩個字:希望。被救贖的也是兩個字:自由。 或許這篇文章的讀者會認為我太過抽象化了,但是當你在頭腦里從頭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閃回那些片段的時候,你會輕而易舉地理解我這么說的緣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題。 在安迪來肖申克之前,監獄里的話題除了變態、打架就是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混亂、骯臟、恐懼、絕望共同織就了這里惡劣的環境,犯人沒有任何人權可言,為監獄長無償出賣他們的廉價勞動力。在安迪入獄之後,這個不甘現狀的銀行家盡管依然無力改變犯人受壓迫受凌辱的事實,但他卻至少帶來了希望,一種不曾有過的自由生命的氣息。這種希望不同於監獄長口頭上說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著我就不會有黑暗」,因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監獄長教育囚犯們「不許褻瀆上帝」,其實他正是把自己當作上帝的,而骨子裡,他殘暴的稟性是要讓囚犯們屈服於「紀律和聖經」,甚至於「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無天日的折磨最終把肖申克的每一個人都制度化了,導致了老布的死亡,導致了瑞德出獄後仍帶上了毫無人權的「請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終無法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的生活,而監獄長的所為,正是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 安迪是註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對抗的,他帶來了希望。這種希望,在於對惡勢力(三姐妹)堅決的反抗,在於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於不畏凶險為大家贏得那坐牢以來唯一一次由海利請客的啤酒,在於他當著監獄長的面播放大家從未聽過的美妙音樂,在於他執著地帶領大家修建全英格蘭州最好的監獄圖書室,在於他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對此,我們不得不說安迪是一個被導演詩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對這個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劇中的幾個「HOPE」一目瞭然地呈現了出來,也許他本人就是一個希望中的人物,但通過他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來自於瑞德。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安迪和他的約定,瑞德是否會和老布一樣,因為被長期地制度化了而無法適應社會,最終只能在長期的壓迫之後在自由社會「到此一游」,緣於這個約定,瑞德堅持了下來,找到了他堅持「希望」的終點——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靈的自由,很顯然,這又是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對瑞德的救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來自湯米,這個目不識丁的年輕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個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圖書室里,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 當我再一次回顧這部影片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這個安迪,何嘗不是另一個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始終昭示著耶和華的那句預言「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消亡」,而德拉邦特似乎也的確要把他塑造成一個耶穌式的人物,從他逃出肖申克之後的仰天長嘯到監獄長自殺之前牆壁上的那一行字「主的審判很快降臨」好象都在詮釋著這一點。但是,我們同樣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種自由人對於命運的反抗精神,這是一個在心靈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實質的牢籠都束縛不了他,作為一個現實存在的人,他的肉體雖受磨難,卻並未消亡,而是用實際的行動來抗爭,而老布,放飛了傑克,卻囚禁了自己,這就和安迪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電影告訴人們: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裡還有最後的一點希望,那就還活著,否則,安於麻木的現實,也就同死亡沒有什麼區別了。 是的,是「希望」救贖了「自由」,這是重新構建的現代文明裡的救贖,除了自己,我們沒法依賴虛幻的救主。曼德拉說過:「心,是一個人最強壯的部分。」假若我們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終存在。 最後,用安迪留給瑞德的那封信作結尾吧: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就再走遠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