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說冰河追凶是一部爛片
首先,我尊重並且欣賞每一個演員的付出,也十分敬佩演員們在零下的氣溫穿越冰川甚至在冰下拍攝。所以以下評論僅僅針對影片,也僅僅是我個人的意見。無論你是誰的粉絲或者有多崇拜這部作品,都希望不要在評論下面攻擊。 1.導演想表達的太多。一部犯罪類型的電影可以呈現給我們、或者說能讓觀眾接受的大情感一般只能允許作品表達一個。然而導演想在這部電影中表現三點。第一,責任。佟大為因為父親的原因一直堅信著不需要救壞人,不能救壞人,但是最終醒悟,自己是一個警察,有自己的職責。第二,良知。韓明開化工廠後發現影響了下一代村民的健康狀況造成了10年中15個小孩有8個先天殘疾的,為了贖罪他資助魏晨和其他孩子。第三,人性。魏晨恨開化工廠的四個人,但是最終救了梁家輝、佟大為和老韓。因為想表達的太多,所以混雜在一起反而不知道導演究竟要表達的是什麼,導致劇情拖沓。
㈡ 鄧家佳在電影《冰河追凶》中飾演的是誰演技如何
飾演的是吳雪,也是個警察,演技時好時壞。
鄧家佳還有一場跪冰面的戲份。「除了雪地奔跑,我還要跪在冰面上。因為之前要跑,穿太多會邁不開步,就只穿了一條單褲。當天收工時,鄧家佳的膝蓋已經被凍到毫無知覺了了。
在劇中演技時好時壞,但還是挺喜歡她的,大家喜歡她嗎?
㈢ 如何評價電影《冰河追凶》
《冰河追凶》這片子的故事,要從懸疑和推理的角度去看,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鋪墊、高潮、反轉……該有的都有,故事也算流暢,但要說有多出眾,卻也未必。事實上兇手是誰,老鳥們基本上到一半就能猜出來。但它可貴的地方並不在於此,而在於背後蘊藏的社會批判意識。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影市場本應該有,卻一直很短缺的那類社會派推理電影。
社會派的推理電影,多半誕生在急劇變遷的時代,在奇詭懸疑的探案過程背後,隱藏著的往往是深深社會的矛盾和復雜的人性。這類故事並不以情節一再反轉和渲染懸疑氣氛見長,而是以深刻的寓意和批判意識取勝。中國觀眾對這類電影曾經一度非常熟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人證》、《砂器》、《飢餓海峽》等名作登上了我們的銀幕(以及熒幕),影響了一代中國觀眾。蹊蹺的是,隨著改革大潮更深入地席捲神州大地,這股熱潮反而詭異地消失了。
原因,大家自然心知肚明。《人證》批判美軍駐日,《砂器》控訴對麻風病人的歧視,這些日本的海水還算不犯中國的河水。《飢餓海峽》批判的是資本主義市場對人的異化,《追捕》、《金環蝕》這些作品揭發的是大公司的黑暗內幕,老百姓看得痛快,出了影院,社會穩定卻經不起折騰。於是隨著中國電影日益市場化,站在民間立場批判資本和體制的作品反而銷聲匿跡,這是個此消彼長的關系。或許不符合市場規律,可是符合中國國情。
21世紀以來的與社會派推理沾邊的作品屈指可數,算上抨擊奸商的《尋槍》、《我是植物人》等,數不上幾部。電影人不是沒良知,可除了借古諷今和裝瘋賣傻,你指望他怎麼辦?
這也就是《冰河追凶》可貴的地方,很多觀眾看到了環保問題,看到了法制不健全,看到了社會不公,其實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正應該在銀幕上看到,應該引導大眾去思考和討論的東西,可惜,我們暌違得太久了。
㈣ 看完《冰河追凶》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冰河追凶》是徐偉執導,梁家輝、佟大為、周冬雨、鄧家佳、魏晨、曹衛宇等主演的犯罪懸疑動作電影。
該劇講述了在零下四十度極寒之地,」追凶者「深入無人冰河,追查神秘真凶、尋找真相的故事。
該片與以往的犯罪電影有很大區別,冰上水下追凶不僅非常有想像空間,而且充滿動感。連環殺手的殺人手法殘忍,動機背後的故事令人唏噓,讓整部電影在極寒之餘保持了溫度。該片是一部值得探討的懸疑犯罪電影,准確的說是部很有質感的犯罪懸疑片,電影雖然沒有太多血腥、恐怖的畫面,但懸疑氣氛營造的非常好,情節較為緊湊,層層推理,邏輯性較強,劇情很充實,反轉再反轉令人意外,畫面相質感和配樂都相當不錯,尤其是配樂給人從心底升出的恐怖感。
有些懸疑探案片能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而有些懸疑偵探片即使你能猜中結果,但未必猜中過程。該片就屬於後者,電影採取了雙線索敘事,一條明線,一條暗線,二者交織進行,在兩個警察的追查之下,真相漸漸浮出水面,最終在故事的結尾,兩條線融合在一起,完成了整個故事的構建。該片不僅僅是給觀眾一個懸疑的故事,更給觀眾一種人情味,一種難能可貴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