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好的公路電影推薦
《無人區》
《無人區》是一部公路冒險片,有很多汽車品牌都找過來希望植入,但在聽說汽車將在電影里被撞、被砸後,都要求修改,不過均被寧浩拒絕,最後寧浩自己設計了一個千里馬的車標裝在廣州本田雅閣CM5車前。
⑵ 你看過最精彩的公路喜劇電影是哪部
很多人找我抱怨,說路上沒事干,讓我推薦幾部喜劇電影給她。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乾脆一並送給手機前的你。
看!十三妹還是偏愛你的呦。
話不多說,上菜。
01《午夜狂奔》
導演:沃爾特·拜克
編劇:Brad Copeland
主演:蒂姆·艾倫/約翰·特拉沃爾塔/馬丁·勞倫斯/威廉姆·H·梅西/雷·利奧塔
推薦語:(豆瓣7.5)
四個中年危機的男人,雖然之前一直有騎士夢,可惜從來沒去實現過。
當以特拉沃爾塔為首的四位叔叔伯伯級的男人穿上皮衣、踏上哈雷、圍起頭巾的時候,看似威風炫酷,實則力不從心,笑料百出,甚至陷入危機。
各種尷尬情景下,他們逐漸認清現實,但卻也找回了真正的生活態度。
08《紅犬歷險記》
導演:科里夫·斯丹德斯
編劇:丹尼爾·塔力茲/路易斯·德·伯尼爾斯
主演:喬什·盧卡斯/瑞切爾·泰勒/諾亞·泰勒/凱莎·卡斯特-休伊斯
推薦語:(豆瓣8.3)
一隻狗的故事,關於動物的電影有很多,而這一部是其中的佼佼者。
紅犬(Red Dog)從搭車、流浪、找到主人到尋找主人、流浪又回歸。一路貫穿流浪、人文、關愛和溫暖,令人感動。
在今天的片單里,它是一部另類,不屬於真正的喜劇,主角也不是人。可一直動物的公路尋人,就不值得我們細心品味嗎?
09《冒牌家庭》
導演:羅森·馬歇爾·瑟伯
編劇:鮑勃·費希爾/史蒂夫·法貝爾
主演:詹妮弗·安妮斯頓/傑森·蘇戴奇斯/威爾·保爾特/艾瑪·羅伯茨
推薦語:(豆瓣7.4)
小毒販子David、脫衣女郎Rose、流浪女孩Casey和宅男Kenny,四個各有怪癖的人組成臨時家庭,前往墨西哥運輸毒品。
漫漫國境線,笑料怎會斷。各種葷段子、大尺度和陰差陽錯。驚險刺激、啼笑皆非。
他們能把毒品順利運回嗎?顯然不會。
最後的花絮也是良心段子,加分項。
珍妮一把年紀還要不斷接這種戲,真心疼。
10《人在囧途》
導演:葉偉民
編劇:田羽生/史晨贇/徐元豐
主演:徐崢/王寶強/李曼/李小璐/左小青
推薦語:(豆瓣7.4)
這其實是一部舶來品,當年很多人都指出過。
徐崢的囧系列開山之作,王寶強喜劇風格的成型之作。
一個中產老闆和基層民工牛耿因為春運而結識並一路同行,因為各種意外導致囧態百出,在飛機、車上、房間里,總之,各種場景下都能激發笑料。
而且這些笑料都和我們在生活中的境遇特別相似,接地氣自然好看。當年的黑馬,如今依然。
除了以上這些電影,限於篇幅,剩下幾部就直接列在下面吧。
《心花路放》:寧浩、黃渤、徐崢尋訪之旅。
《落難見真情》:《人在囧途》的正版出處。
《陽光小美女》:每個喜劇片單或公路片片單都會有的電影。
《後會無期》:2014年韓寒處女作電影,時間真快。
《阿獃與阿瓜》:傻瓜二人組,天生就愛笑的經典。
《四仔在旅行團》:青春、喜劇、公路、荷爾蒙元素的公路喜劇佳作。
⑶ 公路電影的經典電影
1、《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公路片中通常都有不止一個主角。導演們習慣於把兩個或者更多的人湊在一起,通過他們之間的互動製造出更多的戲劇效果。而這些在路上的人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好萊塢公路電影類型化之後,路上最常見的就變成了那些淪落天涯的亡命者們。因為,通常只有亡命者會馬不停蹄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逃亡本身就是他們唯一的使命,而逃亡的過程在好萊塢導演的手中也變得跌宕起伏。這樣就使劇情本身有了足夠的強度和張力,符合了公路片主流觀眾,也就是年輕人的需要。或許這就是好萊塢攝影棚制度的強大威力,電影創作者們為生計考慮不得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安置許多的商業元素。這樣也使得公路片具有了眾多類型片的成份,動作片中的驚險刺激,文藝片當中的愛恨情仇,懸疑片當中的峰迴路轉,有關亡命徒的公路電影逐漸成為了此類影片的主流。也因此,我們在公路電影當中常常都能看到亡命天涯的雌雄大盜。《邦妮和克萊德》就是此類影片的典型
阿瑟·潘(Arthur Penn)導演的《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無疑是亡命者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Bonnie Parker 和 Clyde Barrow是一對雌雄大盜,在30年代橫行德州,持槍搶劫銀行,最後為警方擊斃,是聳動一時的社會新聞。而阿瑟·潘在1967年所拍的這部電影,用的手法亦頗受爭議。他們搶銀行在電影中被正當化為向當時社會秩序挑戰的行為。30年代美國全國籠罩在一片不景氣的低潮下,失業率急劇攀升,銀行關門,股市崩盤,許多人生計發生問題。當國家機器不能夠保障個人生存時,社會大眾開始對現有的秩序懷疑。Clyde在一間空屋前面看見一家人駐足觀望,依依不捨,詢問之下才知道這原是他們的房子,後來因為付不起貸款被銀行沒收了。激於義憤,Clyde對屋門前銀行的封條開了一槍,而決定開始搶銀行。影片的背景雖是30年代,但其中所表達對現存體制和國家機器不滿的情緒,正好與60年代末美國社會反戰反政府的氣氛相吻合。
事實上兩人並非一路上相依為命,而是有一群同夥跟著:Clyde的哥哥Buck和他的太太Blanche,以及一個會修車的小個子CW。故事的主線即是圍繞在這一夥人之間的沖突上:Clyde與哥哥難兄難弟,感情甚篤,Bonnie和Blanche則勢成水火。因此四人之間呈現微妙的關系:Clyde要維系和Buck之間「哥兒們」(buddy)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要時時安撫Bonnie。Bonnie則經常在追求自由理想和因為愛人所作的犧牲之間掙扎。最後這種緊張關系在Buck被擊斃與Blanche被逮捕後結束。兩人獲得獨處的機會,也達到了完滿的性高潮。然而這還是暗示兄弟哥兒們的關系和男女之間的情愛往往是不相容的。這種主題,常常在以男性為觀眾對向的動作片中。
車子在全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男女主角相遇是因為Bonnie看到Clyde正要偷她媽媽的車,而兩人的結局也是以在車中被亂槍打死而告終。他們每搶劫一次就換一次車,當然一輛比一輛更好更新。車子在本片中不僅是作案逃亡的工具,也正是對物質慾望的投射和通往自由的機器。
最後一幕是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作:一群鴿子飛上樹梢,兩人正欣賞一剎那的美感。告密者忽然鑽到車底下。男女主角往樹叢看一眼,心知大勢已去。兩人對望,男主角急速跑向車中,但此時亂槍已起。慢動作,兩人被打成蜂窩。這裡面有許多元素被往後的電影一再借用。大家必不陌生。
《邦妮和克萊德》雖以兩人伏法結束,但這部電影非宣揚「惡有惡報」的陳腔濫調。相反的,它的影像語言的運用是希望我們同情認同死者的。事實上本片推出以後造成極大的爭議。當初被Bonnie和Clyde所殺害的人其家人紛紛指責電影美化了兇手;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卻奉二人為偶像。飾演Bonnie的菲·唐納薇(Faye Dunnaway)在片中的穿著甚至成為當年最流行的款式。在那個以抗爭、罷課、反戰為風潮的年代,這部電影的確亦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2、《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尼古拉斯·凱奇(Nicholas Cage)現在紅極一時,恐怕很少有人記得他在1990年演過的那部《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吧?這部電影由大衛·林奇(David Lynch)導演,根據Barry Gifford的短篇小說改編。Gifford的原著只有五頁,電影卻洋洋灑灑地擴充到兩小時。林奇的電影以懸疑和風格詭異著稱。這部片在表現形式上詭異,本質上則不折不扣是個愛情童話。
Sailor和Lula是一對戀人,但是Lula的母親極力反對二人交往,還派了一個混混去對付Sailor。Sailor一下子就把混混幹掉,他也因而坐了兩年牢。出獄後他攜女友遠走高飛,Lula的媽媽間接找上一群變態殺手去追回女兒並解決那小子。於是情節就在漫長的汽車旅程中詭異的經歷,殺手的追殺,和由回憶中抖露出 Sailor的媽媽與人勾結害死丈夫的陰謀中展開。
如果說邦妮和克萊德的旅程向觀眾展示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平與黑暗,進而正當化他們的行為的話,Lula和Sailor的旅程則幾乎全都是反映其內在的經驗。片名叫做《我心狂野》,本片著重的是一個狂亂的心靈如何因愛情的浸潤而被「馴服」(結局Sailor對Lula唱的正是《Love me tender》)。火焰是本片最常出現的主題。除了代表Lula的父親被火燒死的記憶片段以外,也暗喻狂暴難安的心靈。Lula許多段不愉快的回憶,如被父親的朋友強暴、墮胎等,也是為了強調擾動難平的心理狀態。即使連他們在一路上碰到的詭異事物——例如騎掃帚的巫婆,因車禍而死的男女孩,小鎮上裸著上身跳舞的肥女人,和滿嘴黑牙長相猥褻的傢伙——都似乎像是存在他們的幻想和夢中。能撫平他們狂野的心的,是兩人肉體的結合和由肉慾升華而成的愛情。就如大多數的愛情故事一樣,兩人最後以圓滿結合結束。
八十年代通俗文化最重要的事件是MTV的興起。MTV之異於以往之處,不在於它把影像和音樂連接起來 (在這之前歌舞片早已行之有年了),而是在於它用一連串斷裂的、快速變化的影像來搭配音樂,而賦予音樂新的意義。後現代主義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提出「作者已死」的觀念,認為每個讀者可由文本中讀到不同的意義。我們在看MTV時,對影像的詮釋依我們本身的生活經驗、心理狀態和慾望而有所不同,確實有一點後現代的味道。《我心狂野》雖然沒有使用斷裂和快速變化的影像,但它加入了許多詭異而與本身主題較不相乾的影像元素,再加爵士樂、重金屬搖滾和貓王的情歌穿插交織,不免讓人覺得有MTV的味道。 3、在層出不窮的公路電影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比較共通的規律,那就是無論這些人的旅途是如何開始的,大多都是基於一種叛逆和自由上路的精神,都是對於自己所現存的世界不滿而開始的一種叛離。《逍遙騎士》中的瓦特和比利反抗著,《邦妮和克萊德》中的主人公反抗著,特拉維斯也在《德克薩斯的巴黎》中反抗著。但是,這些反抗之外還有一種反抗,一種對整個父權社會的否定。最能夠體現這種雙重反抗的,就是主動向整個社會宣戰的末路狂花們。
《末路狂花》又名《女人的公路》Thelma & Louise 雷德利·斯科特 1991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導演的《末路狂花》(Thelma&Louise)為公路電影開啟了新的方向——成功地引介女性主義到這個一向為男性陽剛意識型態所主宰的文類。Thelma和Louise是一對閨中密友,Thelma是一個小女人,平凡的家庭主婦,Louise則是個長相普通(甚至有些醜陋),有些男子氣概的餐廳女侍,兩人相偕開車出遊。這原本應是一次簡單而愉快的旅行,但最後卻成為兩個女人對抗男性社會壓迫的奮斗。
在一間酒吧里一個男人與Thelma搭訕,原本只是單純的應酬,但是那男人卻進一步企圖強暴她。情急之時Louise趕到開槍將男人打死。原本這是單純的自衛殺人,但是現場沒有其他證人,在恐懼證據不足會被判重罪下,兩人展開逃亡的旅程。
在逃亡的過程中父權在社會對他們的壓迫一一展現開來:Thelma的丈夫除了在電話中大聲吼叫要她回來(主要是因為他沒有辦法應付家事)以外,什麼忙也幫不上。警察不斷尾隨追逐她們,進一步把她們逼上樑山而不考慮自衛殺人的可能性。唯一相信她們清白的檢察官,卻因為好幾次陰錯陽差而始終連絡不上她們。連途中碰到和Thelma發生一夜風流的情人,到頭來也不過是偷人錢的騙子壞蛋。換言之,她們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然而她們卻發現自己作為一個與男性社會對抗的女戰士,要比當一個小女人要適合得多。她們搶劫,把性騷擾她們的司機的卡車打爛,並且搶奪警察配槍。這些舉動也把她們逼向無路可走的地步。最後她們在新墨西哥州被警察重重包圍之下,寧死不屈地開車沖入萬丈峽谷之中。
《末路狂花》所描繪的旅途,無疑的是兩個女人對抗整個父權社會的過程。沿途所發生的事物或遇到的人,對她們來說大多是危險的,充滿敵意的。這程環境下只有自己的夥伴是能倚靠的對象。Thelma與Louise兩人間的情感,是同志間相依為命的革命情感,但亦不能否認其中包含了同性戀的成分。這在以往的公路電影是看不到的。傳統的公路電影,結伴而行的多半是一男一女的情侶,要不然就是氣味相投的哥兒倆,因為只有男女之間的愛情和男人之間的友情被允許出現在這種陽剛味重的,以冒險為主題,以男性觀眾為主要對向的影片中。然而本片的出現,肯定了電影中「另類」旅行拍檔的可能性。《末路狂花》之後,各種組合在公路電影中紛紛出現:同性戀、艾滋病患者、少數族裔、殘障或智障。這些人的旅行經驗提供了不同的世界觀,也豐富了公路電影的多樣性。 4、《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攝於1994年的《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是這里提到的公路電影最晚近的一部。它放映後也造成極大的爭議。與《邦妮和克萊德》不同的是,《天生殺人狂》並非改編自某一社會事件,卻似乎「預演」了社會事件:該片放映之後有一個棉花工人在密西西比州被謀殺,兇手被逮捕後宣稱自己的舉動是受到該片的啟發。
承襲了《生於7月4日》、《刺殺肯尼迪》的主題,斯通在《天生殺人狂》也以譴責美國主流社會的文化為主。這一次的對象是媒體。電影描寫一對殺人不眨眼的雌雄大盜Mickey和Mallory的故事,兩人絕非正義的化身,而是如片名所說的「Natural born killer」,所到之處腥風血雨,只留下一個活口宣揚他們的事跡。但是他們的事跡被新聞媒體渲染以後,竟成為全世界崇拜模仿的對象。
兩人在一次槍戰中被捕,分別被關入監獄。但是一家電視台的新聞主播希望在「American maniacs」的節目中訪問Mickey,於是說服典獄長讓他在獄中訪問。不料當訪談節目傳到獄中時,其他囚犯群起暴動。Mickey趁機劫持記者一行,救出Mallory並闖出監獄。記者為了要搶新聞,也想到他們為了出風頭不會殺他,於是和他們一起劫獄沖出重圍。但最後仍免不了一死。兩個殺人累累的黑天使從此逍遙法外,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斯通是玩媒體的高手,他用現有的各種媒體表現迥然不同的題材,因而達到顛覆觀眾對媒體成見觀感的目的。他用一個電視情景喜劇的格式來描述男女主角兩人的相會,罐頭笑聲內封裝的卻是粗鄙的對話的血腥的場面這些電視媒體不可能出現的成分。他用電視新聞報導的格式來敘述槍戰、劫獄等場面,讓人更加混淆真實與虛假的分界。再加上卡通影片的暴力打鬥畫面,文藝片羅曼蒂克的畫面。各種斷裂急促的鏡頭復雜地交錯在一起,把我們平常熟悉的電視劇、電影、新聞、動畫、電子游戲的強度乘上十倍加起來,讓人有飽和得想吐的感覺。然而吊詭的是他對媒體的批判仍不免要借重媒體,而且他的弄真成假——揭露媒體對新聞事件的誇張報導,而使之虛假化——反而最後弄假成真——觀眾將片中呈現出來的虛幻情景內外成自己的一部分,並將謀殺付諸實現。就這一點而言,斯通是要負道德責任的。
《天生殺人狂》中公路與旅程本身己完全淪至邊緣次要的地位。中途碰到的人物,只是提供男女主角血祭的犧牲品,而旅行的主要目的,也只是讓新聞媒體在後苦苦追趕,好產生更多報導而已。它的風格也正好反映了當前美國的文化氛圍。在這個「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當道的時代,真真假假的分界越來越混淆不清。同樣的,激進與保守反動的區隔也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激進的作品其內容與形式很快地被資本主義體系所吸納,再生產為可在市場銷售的商品了。 5、《德州巴黎》Paris, Texas
其實,同樣在票房上獲得巨大成功的《邦妮和克萊德》拍攝時間早於《逍遙騎士》,也比後者擁有更多的商業元素,但它一開始並不是作為一部公路電影被人們記住的。本片的重點在於它對於暴力的刻畫,直接而又無情,所以一開始它是作為一部犯罪題材或是黑幫題材的電影入主美國影院的。但就是這樣一部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血腥的電影拯救了美國電影業,並且為後來類型化的公路電影提供了可模仿的範本。片中的很多元素都為之後的電影頻繁借用,由此奠定了這部電影在同類題材的影片中的不朽地位。
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是所謂「德國新浪潮」運動中的精銳導演。雖然身為德國人,文德斯對公路電影和美國西部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卻特別著迷。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公路電影,而且甚至把自己的製片公司命名為「Road movie proction」,對公路電影的執著可見一般。
《德州巴黎》(Paris, Texas)是一部以發掘一個人過去為主題的公路電影。Travis在德州的沙漠里獨自行走了好幾年,當他回到文明的世界時起初他拒絕說話,即使最關心他的弟弟Walt一再追問,他也三緘其口,不肯透露這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沉默著繼續從德州到洛杉磯的旅程,車子駛過沙漠。突然 Travis講了一句「巴黎,德州」,那是德州中部的一處荒蕪之地,他父母第一次做愛的地方,也應該是他開始的地方。Travis說。
他們回到Walt家以後,Travis漸漸適應文明的生活,也漸漸學會和兒子Hunter相處。但是他始終不肯透露他和妻子Jane發生了什麼事。
從Walt的妻子Ann的口中,Travis得知Jane的下落,於是帶兒子開車前往德州,在一家銀行門口等待妻子。Jane出現又走了,Travis跟蹤她到一棟老舊的建築前。他來到一個小房間,牆壁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對面,但是對面看不過來。他的妻子在這里從事色情行業。Travis將過去的事娓娓道來,終於讓妻子認出是自己:Jane一心想要離開,他則因妒嫉把妻兒鎖在車庫。半夜醒來發現家裡失火,趕忙去車庫看,但他們已經走了。這時他心中一片空白,只是漫無目的地跑著,跑著,跑出文明的疆界。
Travis告訴妻子兒子旅館的住址,讓她們母子團聚,自己則悄悄地走了。
在這部片中,記憶在兩次旅程中漸漸展開。L.A.是文明生活的象徵,德州則是Travis的起點與終點。那裡包含了他的過去,他在4年前跑到沙漠時遺留在那裡了,所以當他回到文明生活後,還必須要再回去一次把它找回來。前面介紹的幾部公路電影,沿途的景觀多半隻是陪襯劇情的背景。文德斯對公路的喜愛,使得《德州巴黎》花了很大一部分在描繪沿途的景觀,原本他想要拍一部從阿拉斯加縱貫北美洲到德州的電影。不過他的編劇告訴他「你可以在德州發現美國全部」。而事後他同意這點。他在拍攝本片時也用相機捕捉了美國西部的風貌,而有攝影集問世。 6、《玻璃玫瑰》The Voyager
《玻璃玫瑰》(Voyager)是德國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 Schlondorff)1991年的作品。這部電影與其稱為公路電影不如說是「旅行電影」(因為搭飛機和坐船亦佔有很重的份量)。全片是由兩個相關的片段組成。男主角 Walter Fabor搭乘的飛機中途失事,迫降在墨西哥的沙漠中。他閑來與一個德國商人攀談,發現商人的同學正好是他在二次大戰前的同窗好友。而好友的前妻亦正是Walter青梅竹馬的女友。
Walter是一個水利工程師,做事一向理性。但是當他們獲救以後,Walter卻突然和商人一起去墨西哥叢林找他哥哥,而不顧在紐約堆積如山的工作。但當他們前往那好友的住處時,發現的卻是一具懸吊在樑上的屍體。
葬禮之後Walter匆匆回到紐約。為了擺脫情婦的糾纏,他決定坐渡輪前往巴黎參加一個會議。在渡輪上他碰到一個年輕女孩Elizabeth,兩人似乎是不同世界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相配:Walter是純粹的理性主義者,Elizabeth則酷愛存在主義哲學;Walter專長於科學技術,Elizabeth則鍾情於藝術;Water己過中年,Elizabeth正當豆蔻年華。但兩人卻彼此互相吸引。
在巴黎兩人再度巧遇,並相偕前往南歐旅遊。途中並發生了超友誼關系。但在無意中Walter得知Elizabeth是年輕時女友Henna之女。驚詫之中他不得不懷疑這個女孩是她女兒。在希臘Elizabeth不慎為毒蛇咬傷,危急之下送醫急救,在醫院Walter遇到多年不見的Henna,也得知Elizabeth就是他的親生女兒。第二天 Elizabeth就死了。
本片看似普通的愛情文藝片,不過前後兩段迥然相異的旅行經驗,卻足以豐富其本身的意義。男主角身為一個理性主義者,對任何事都抱持科學的態度冷然對待,連飛機失事也無動於衷。然而理性並不能解釋他為什麼要和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去墨西哥叢林找尋多年未連絡的朋友,不能解釋他為什麼會和自己的女兒墜入愛河,更不能解釋花樣年華的少女為什麼會猝然而死。他在旅程中的經歷,除了跟他過去的回憶牢牢糾結在一起以外,也凸顯出人生的偶發性和荒謬性。
⑷ 美國的公路電影一般都有哪些主題
劇情、犯罪、驚悚、動作、倫理等
美國公路十大電影
《荒野大飈客》
電影《荒野大飈客》中所講述的四個人,無一例外的都在經歷著中年危機。他們為碌碌無為的過去而痛心,更為無法預期的未來而焦慮。人就像天地間最渺小的一粒沙子,那種無助的感覺如影隨形。
《雨人》
這是一部在奧斯卡的大名單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經典影片,也是整個八十年代極具影響力的一部影片。查理經營者一家不太景氣的汽車行,他的父親是一個百萬富翁,不過兩個人早已感情破裂,沒有來往。
《邦妮和克萊德》
這是一部提到公路電影,就不能不說的電影,不過這部電影的意義絕不只限於公路電影的豐碑,它也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同時它也飽受爭議,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算得上是一個社會話題。
《德克薩斯的巴黎》
疏離和流浪一直是維姆·文德斯電影的永恆主題,但無疑《德克薩斯的巴黎》是其中最醇厚感人的一部。雖然它更像是主人公特拉維斯,對於故去愛情的一次烏托邦式尋找。但是其中傳達出的失去愛情後無根漂泊的人生狀態,卻讓影片有種嵌臟入肺般無法釋懷的蒼涼感傷。
《天生殺人狂》
劇情很像《邦妮和克萊德》的《天生殺人狂》也是一面世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評論家們愛將兩部電影相提並論,也是因為兩部電影在選材和敘事手段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兩部電影大首喊在根本上不同的是,《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主角至少還讓人有些同情之心,《天生殺人狂》中的雌雄大盜則令觀眾只能冷眼旁觀。
《強盜保鏢》
這又是一個由犯罪開始,由逃亡之路作過程,用死亡作結尾的故事。不同於那些暴力美學的影片,此片給人無限的溫暖和傷感。故事背景是六十年代的德州,兩名罪犯越獄,並劫持了一名七歲男童作人質。其中一名罪犯,為了保護小孩不受另外一名罪犯的侵害,而殺死了同夥,開始充當小男孩保護人,男童來自一個沒有父親的家庭,慢慢的他跟強盜之間產生了父子般的感情。影片未尾,趨於善的一端的布希卻被善的代表即神槍手誤解打死的悲劇性情節是著實會令觀眾不斷反思。
《摩托日記》
這是一個以公路片為載體的名人傳記,片中的主人公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著名的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影片通過他二十三歲那年穿越拉丁美洲的歷程,既揭示了五十年代拉美社會的各種嚴峻現實,又記錄了這位英雄年輕時代的心靈成長軌跡。
《逃獄三王》
20 世紀30 年代。這里是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座監獄,犯人們正辛苦地勞動著。某天,其中的三個人越獄了! 這就是埃佛雷德、皮特和德爾瑪。埃佛雷德曾經是個律師,口才極好,就是他舌燦蓮花,誆來了這兩個跟班。三芹衫個人的目的地是埃佛雷德在密西西比河邊的小木屋,因為他說自己在那裡藏了價值120萬美金的寶藏。但是,他們只有四天時間,因為四天後小木屋所在的地方將被水力發電公司沖成一片汪洋。為了這一偉大的任務,三個極富喜劇色彩的的犯人磕磕跘跘地展開了他們的逃亡之旅……
《末路狂花》
一般意義上的公路片都充滿男性象徵,甚至是以男性為主要觀眾的電影,但是雷德利·斯科特的《末路狂花》卻選擇了兩個女性作為主角,其用意不可謂不大膽。這部電影在商業上和藝術上的巨大成功,除了充分證明了導演的獨具匠心之外,也肯定了電影中「另類」旅行拍檔的可能性,讓公路電影的類型更加豐富了起來,更是為轟轟烈烈的女性主義運動提供了不能忘卻的記憶。塞爾瑪和路易絲是一對閨中密友,塞爾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路易絲則是個有些男子氣概的餐廳女侍。
《逍遙騎士》
就情節而言,《逍遙騎士》是一部非常簡單的電影,由丹尼斯·霍普飾演的比利和彼得·方達飾演的瓦特是兩個典型的嬉皮青年。兩人在倒賣毒品大賺了一筆錢之後,駕著他們的哈雷摩托車離開洛杉磯,前往新奧爾良,目的是尋找一個他們心目中的美國。
作為這樣一滾野種追尋的載體,影片至少有一半篇幅都在拍攝沿途的風景,並且配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鄉村音樂和搖滾樂。作為觀眾,我們也隨著瓦特和比利一起,領略了美國本土各不相同的風景和人文畫卷。始於一場犯罪的旅途,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兩人命運的不幸。但這畢竟是一場尋夢的旅程,因此逍遙騎士們在旅途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各自都極具代表性。
⑸ 除了《可可西里》還有哪些國產公路電影
1、《人在囧途》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尤其是王寶強通過安檢後喝了整桶牛奶,還讓空姐在飛機上打開窗戶呼吸。 這兩段讓我笑得肚子疼。 一部搞笑的小預算喜劇電影。 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所產生的對比,經常以喜劇的形式上演。 王寶強還是一如既往地塑造了一個呆板的角色,認為這個世界是個好人。 徐崢作為小老闆識破了別人的欺騙,最終在和他相處的過程中被王寶強打動了。
4、《過昭關》框架和鏡頭非常美觀和舒適。 強烈的感情中不乏幽默感。 從某種角度來看,它在生命的最後一程中表現出不同的感受。 人生無常、無助、艱難,真是奇妙,想了很多。 在所有朴實的演員中,爺爺的表演讓人動容。 讀完後我覺得很難過。 如果我通過趙關,我會一直通過。 明白真相卻不能明白,接受也很難承認。
5、《飛越老人院》電影本身就是對環境的一種無奈、寬容和改變! 電影本身的靈感比電影要好,男主真的演技一流。 老演員演技好,主角配音好年輕好穿。 中國倫理的辛酸和聳人聽聞是你無法理解的。 我更為衰老後身體機能的惡化而感動,我會在這方面互相幫助。 超級變化,懷念小時候看的電視節目。
⑹ 娣卞叆鍐呭績鐨勯珮鍒嗗叕璺鐢靛獎
娣卞叆鍐呭績涔
楂樺垎鍏璺鐢靛獎
銆婃渶鐖界殑涓澶┿
璞嗙摚璇勫垎錛7.8
鐗囨簮錛氬摂鍝╁摂鍝
涓閮ㄦ妸姝諱骸鍜屽叕璺緇撳悎鍦ㄤ竴璧風殑灝忔竻鏂扮數褰憋紝鍠滀腑甯︽偛錛屽嵈娌℃湁娌夐噸鎰燂紝鍙嶈屽甫鐫杞葷泩鐨勬俯鏆栥
褰辯墖鎯呰妭杞葷泩錛屾儏鎰熼ケ婊★紝璧鋒壙杞鍚堣嚜鐒舵祦鐣咃紝灝嗏滀漢涔嬪皢姝燴濈殑鍘嬭揩鎰燂紝鐢ㄨ瘷璋愮殑鍠滃墽琛ㄧ幇寰楅囦負鐙鍒般傛部閫旂殑鏃呯▼騫舵病鏈夎╀袱涓騫磋交浜烘劅鍒版渶鐖斤紝鍙嶈屾槸鍠у殻榪囧悗鐨勫畞闈欒╀袱浜鴻夊緱榪欐槸鐢熷懡涓鏈緹庡ソ鐨勪竴澶┿
騫抽潤鐨勭敓媧昏╀漢鎰熷埌鍘嬫姂錛屼漢鐢熷簲璇ユ湁涓鍦鴻槳杞扮儓鐑堢殑鏃呰岋紝鎯沖幓鍝鍘誨摢錛屾暍浜庢專鑴辨潫緙氬洖褰掕嚜鎴戱紝浜虹敓鍫縐板畬鏁達紝榪欎篃姝f槸鎴戜滑鎵榪芥眰鐨勩
銆婁竴璺涓嶉『椋庛
璞嗙摚璇勫垎錛7.1
鐗囨簮錛氬挭鍜曡嗛
鏁村艦鍖葷敓奼ゅ嗘暣鏃ュ繖浜庡伐浣滐紝浜庢槸鍐沖畾鍦ㄥ亣鏈熷甫鐫鍏ㄥ跺嚭闂ㄦ棶琛岋紝姝e湪奼ゅ嗕負鏂拌濺鍗撹秺鐨勬ц兘娌炬簿鑷鍠滄椂錛屽埞杞︾珶鐒跺け鐏典簡錛屼竴瀹朵漢浠160榪堢殑鏃墮熷湪鍏璺涓婄媯椋欍
鏁村艦鍖葷敓奼ゅ嗘暣鏃ュ繖浜庡伐浣滐紝浜庢槸鍐沖畾鍦ㄥ亣鏈熷甫鐫鍏ㄥ跺嚭闂ㄦ棶琛岋紝姝e湪奼ゅ嗕負鏂拌濺鍗撹秺鐨勬ц兘娌炬簿鑷鍠滄椂錛屽埞杞︾珶鐒跺け鐏典簡錛屼竴瀹朵漢浠160榪堢殑鏃墮熷湪鍏璺涓婄媯椋欍
涓澶杞︾珯
璞嗙摚璇勫垎錛8.7
鐗囨簮錛氬摂鍝╁摂鍝┿佺埍濂囪壓
瀹介様鐨勫師閲庡拰鑷鐒剁殑椋庢櫙錛岃懍紺兼椂鐨勬皯姝屻佸北涓婄殑鐏靛埂銆侀泦浣撴嫓紲烇紝涔熻╂湰鐗囧炴坊浜嗕竴涓濈炵樼殑瀹楁暀鑹插僵銆傜數褰變互鈥滄斁閫愪笌鎵懼昏嚜鎴戣ゅ悓鈥濅負涓婚橈紝瑁規専浜嗕簩鍗佷笘綰鏁翠釜宸磋タ姘戞棌瀵繪壘甯屾湜銆佸繪壘璁ゅ悓鐨勫績鐞嗐
鍦ㄧ數褰辯殑鍓嶅崐閮ㄥ垎錛岀敤澶ч噺鐨勪話瑙嗛暅澶翠互鍙婁綋縐瀵規瘮澧炲己浜嗙敾闈㈢殑瑙嗚夊啿鍑誨姏錛屼互鍐瘋壊璋冧負涓伙紝榪愮敤澶ч噺鐨勯暱闀滃ご鏉ュ姞寮鴻備紬鐨勫帇鎶戞劅銆傝屽悗鍗婇儴鍒嗕腑闅忕潃浜屼漢鎰熸儏鐨勪翰瀵嗭紝闀滃ご鐨勬瀯鍥炬瘮渚嬮愭笎鍜岃皭錛屽獎鐗囪壊璋冧篃杞鍚戜簡鏆栬壊璋冿紝鏆楀柣浜嗏滃繪牴鈥濅箣鏃呰╁師鏈騫叉陡鐨勫績鐏靛緱鍒頒簡鑷鎴戞晳璧庛
鍒楀畞鏍煎嫆鐗涗粩寰佺編璁
璞嗙摚璇勫垎錛8.4
鐗囨簮錛氳吘璁
瀵兼紨鐢ㄤ竴縐嶈交鏉懼菇榛樼殑鏂瑰紡璁茶堪浜嗕竴涓緹庡浗姊︼紝璁╁ぇ瀹朵互涓縐嶆洿杞繪澗鐨勬柟寮忎簡瑙d簡搴曞眰浜虹殑鐢熸椿鐘舵佷互鍙婁粬浠鐨勭簿紲炵姸鎬併
榪欐槸涓閮ㄥ彟綾葷殑鍏璺鐢靛獎錛岃崚璇炲張紱誨囷紝浣嗗悓鏃跺張鍖呭惈鐫闈炲父涓板瘜鐨勯煶涔愬厓緔狅紝浠庝縿緗楁柉姘戣埃鍒版憞婊氥佷埂鏉戙佺埖澹錛屽傛灉浣犳槸涓涓闊充箰鐖卞ソ鑰呯殑璇濓紝姝ょ墖涓嶅歸敊榪囥
鏁撮儴鐢靛獎璇欒皭騫介粯錛屾紨鍛樻嫑鐗屽紡鐨勬貳瀹氫粠瀹規墍鍒墮犲嚭鐨勪竴縐嶄弗鑲冩g粡鐨勫喎騫介粯鏇存槸鍖呭惈鐫瑜愯壊騫介粯璁藉埡銆傚獎鐗囬噷瀵逛袱縐嶆斂娌誨埗搴︾殑璁藉埡錛屽嚑涔庨亶甯冨叏鐗囷紝濡傛灉澶у剁粏緇嗚傜湅鐨勮瘽錛屼細鍙戠幇澶ч噺緇嗚妭銆
⑺ 好看的公路片有哪些 盤點10部經典好看的公路電影
1. 逍遙騎士 Easy Rider (1969)
導演: 丹尼斯·霍珀
編劇: 彼得·方達 / 丹尼斯·霍珀 / 特里·索澤恩
主演: 彼得·方達 / 丹尼斯·霍珀 / 傑克·尼科爾森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 95 分鍾
影史上最偉大的公路電影,也是為數眾多的公路電影的鼻祖。公路電影的聖經,哈雷機車宣傳片。比利和懷特用一次毒品交易的錢騎著他們的機車上路了,他們的目的地,是新奧爾良的狂歡節。在路上,他們經過了離群索居的波西米亞人群落,短暫逗留的數天里目睹了他們自由放浪但也貧窮困苦的生活…… 為什麼要上路?是逃避麻木的生活,還是尋找夢想的自由?談論自由和實現自由是兩碼事,真正的自由是很難的。
2. 摩托日記 Diarios de motocicleta(2004)
導演:沃爾特·塞勒斯
編劇:Jose Rivera
主演: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 羅德里格·德拉·塞納 / 梅賽黛斯·莫朗
製片國家 / 地區:阿根廷 / 美國 / 智利 / 秘魯 / 巴西 / 英國 / 德國 / 法國
片長:126 分鍾
電影講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發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觀,使得革命熱情開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長。格瓦拉當年23歲,意氣風發,躊躇滿懷,是一個醫學院的學生。他對外面的世界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於是和朋友艾伯特踏上了拉丁美洲的長長一串旅途中。他們騎上摩托車,風馳電掣的出發了,卻不料摩托車很快就報了廢。但這卻一點沒有影響年輕人的激情,二人靠搭便車來完成剩下的旅程。穿過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遺址,穿梭於各個國家各色人群中間,他們開始真切感受到社會的真相、生活的苦難。當深入到亞馬遜河流域的麻風病人區時,他們被所見所聞深深震撼。切格瓦拉開始思考宏大深奧的命題:人類、社會、經濟、文明,人類的苦難、快樂的定義??切·格瓦拉說,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或許旅行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3. 菊次郎的夏天 菊次郎の夏 (1999)
導演 / 編劇:北野武
主演:北野武 / 關口雄介 / 岸本加世子
製片國家 / 地區:日本
片長:121分鍾
暑假到來,自幼喪父的小學三年級學生正男,如今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暑假特別無聊。他拿出母親從外地寄回的信,准備自己一個人去愛知縣豐橋市看望母親。鄰居阿姨發現後,決定幫正男完成心願。她拿出一筆錢做為旅費,還安排游手好閑的老公菊次郎陪伴正男一起踏上尋母之途。可是在第一天,菊次郎就把老婆給的錢全部輸光,於是兩個人只好步行前往愛知。一路搭順風車,惹了不少麻煩後,菊次郎終於帶著正男到了他母親的家,但小男孩卻十分沮喪。歸途中,菊次郎努力安慰他,二人過得十分愉快,夏天就這么過去了。
4.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The Straight Story
導演:大衛·林奇
編劇:John Roach / 瑪麗·斯威尼
主演:理查德·法恩斯沃斯 / 茜茜·斯派塞克
製片國家 / 地區:法國 / 英國 / 美國
片長:112 分鍾
阿爾文史崔特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了,他不僅個性孤僻古怪,視力狀況也每況愈下。史崔特先生和女兒羅斯相依為命,父女兩人的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也不失寧靜和樂趣。哥哥萊爾病重的消息打破了史崔特先生家中的平靜氣氛。雖然由於曾經的矛盾,兄弟兩人已經將近十年沒有見過面了,但如今史崔特先生已然步入了老年,經歷過生命力的種種變幻和無常,史崔特先生決定,是時修補一下兄弟之間的裂痕了。就這樣,史崔特先生駕駛著自己的割草機上路了,目的地是300英里之外的威斯康辛州。
5. 中央車站 Central do Brasil (1998)
導演: 沃爾特·塞勒斯
編劇: Marcos Bernstein / 喬·伊曼紐爾·卡耐偌
主演: 費爾蘭德·蒙特納哥 / 文尼西斯·狄·奧利維拉
製片國家/地區: 巴西 / 法國
片長: 113 分鍾
里約熱內盧的中央車站,朵拉在這里幫人寫信。但她會把看不順眼的信統統撕掉不寄,甚至公開讀信里的內容取樂。朵拉生活拮據,年紀不小卻還未嫁,或許在她內心,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根本就不值得信賴。小男孩約書亞的出現令她開始了一段重新認識人生的旅程——約書亞很想見到遠方素未謀面的父親,不斷寫信給他。男孩母親意外的車禍讓朵拉決定陪伴約書亞前往東北部尋找父親。在約書亞眼中,即使父親很陌生,卻總是驕傲地談起父親。而朵拉,也同樣有著一段和父親的痛苦往事。在約書亞尋父的過程中,朵拉因為往事而冰凍的內心慢慢回暖。
6. 不準掉頭 U Turn (1997)
導演: 奧利佛·斯通
編劇: 約翰·里德利
主演: 西恩·潘 / 尼克·諾特 / 詹妮弗·洛佩茲 / 比利·鮑伯·松頓 / 麗芙·泰勒 / 傑昆·菲尼克斯 / 克萊爾·丹妮絲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美國
片長: 125 分鍾
曾是網球選手的博比最近霉運纏身,先是欠下賭債被債主砍去手指,繼而在前往拉斯維加斯還債途中汽車竟然在一個偏僻的小鎮蘇必略拋錨了。然而,倒霉透頂的博比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的惡運其實剛剛開始。在蘇必略,博比先是被修車工敲詐,強行扣下了他的車;然後,他在商店又遭到了搶劫,最後,萬分郁悶的他甚至在酒吧喝悶酒都被一個不明所以的青年糾纏,硬是說他和自己女友有染,兩人甚至大打出手。就在此時,博比遇到了一位神秘美女格雷斯。當他們正在進行好事時,撞見了格雷斯的丈夫傑克。出人意料的是,傑克竟然要求博比幹掉格雷斯!怪事一樁接一樁,完全摸不著頭腦的博比最終何去何從?
7. 沙漠妖姬 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 (1994)
導演 / 編劇: 斯蒂芬·埃利奧特
主演: 雨果·維文 / 蓋·皮爾斯 / 特倫斯·斯坦普
製片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 英國
片長: 104 分鍾
異裝癖表演者班麗娜、米芝因一位好友去世而再度聚首,米芝得到澳洲中部城市的表演機會邀請班麗娜同往,同行費莉茜為圓「沙漠女王」之夢要求搭夥,並借來了經改裝的大巴作為代步工具。三人風風火火的踏上旅程,上了年紀的班麗娜於路對往事諱莫如深,與年輕躁動的費莉茜生出不少瑣碎口角,米芝則不時陷入對自己那場婚姻的回憶。他們在沿途經過的小鎮大秀妖冶,得到了不少驚愕的目光,當然也有贊許。因為一次拋錨,對班麗娜昔日表演難以忘懷的修理工老巴得以加入他們的旅程。眾人終於抵達目的地,雖然觀眾不甚熱情,但米芝終於見到了兒子,而班麗娜決定和老巴在一起……本片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等多項褒獎。
8. 天生殺人狂 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導演: 奧利佛·斯通
編劇: 戴維·韋羅茲 / 理查德·盧特考斯基 / 奧利佛·斯通 / 昆汀·塔倫蒂諾
主演: 伍迪·哈里森 / 朱麗葉特·劉易斯 / 湯姆·塞茲摩爾 / 湯米·李·瓊斯 / 小羅伯特·唐尼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 118分鍾
米基和梅樂麗同樣有著殘缺的家庭,深種在他們內心暴力的種子在漸漸萌芽成長。梅樂麗從小就備受父親虐待,她決定和只有一面之緣的米基一同出走,出走前把父母都殺死。米基要梅樂麗 從今起開始新生活,他們舉行婚禮後,便開始了一邊逃亡一邊殺人的瘋狂旅程。在途中,死於二人手下的人無數。道德和法律已經完全被他們的觀念清空。他們瘋狂的殺人,瘋狂的相愛,手上染滿各種人的鮮血。這個離奇的事件,被電視當作肥皂劇來娛樂大眾。他們成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的同時,也成為了階下囚。然而,監獄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個新的殺人場所。他們點燃了監獄里犯人們的凶暴慾念,一場登峰造極的混戰轟烈上演。
9. 完美的世界 A Perfect World (1993)
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編劇: 約翰·李·漢考克
主演: 凱文·科斯特納 / 勞拉·鄧恩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片長: 138分鍾
單親孩子菲利普·佩里的母親對他管教甚嚴,8歲的小菲利普甚至從未參加過一次鬼節討糖果的游戲。附近州監獄的兩名罪犯越獄成功,劫持了菲利普作為人質,向德州邊界逃竄。途中,罪犯之一的布奇幹掉了魯莽愚蠢的同夥,卻對小菲利普照顧有佳。與此同時,德州警探瑞德帶著手下和州長特派的犯罪專家薩利一同火速追捕布奇。雙方在德克薩斯州境內展開了一場公路賽大競技;而小菲利普也經歷了很多從未想過過的刺激與快樂,並與布奇產生了一種近似父子的不尋常感情……
10. 末路狂花 Thelma & Louise (1991)
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
編劇: 卡莉·克里
主演: 吉娜·戴維斯 / 蘇珊·薩蘭登 / 哈威·凱特爾 / 邁克爾·馬德森 / 布拉德·皮特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法國
片長: 130 分鍾
Thelma是家庭主婦,Louise是餐廳女招待。兩位極其普通的女人想趁周末之際,出外旅行散心。誰知Thelma在一家鄉村酒吧險遭強奸,幸虧Louise即時趕到予以制止。由於對方出言不遜,Louise一時沖動,槍殺了該男子。一個不經意的過失,把兩人推上了逃亡的道路。在駛往墨西哥的路上,搭車的J.D.假裝鍾情於Thelma,兩人盡歡後,趁Thelma疏忽之際,J.D.拿走了她們所有的路費。Thelma和Louise被逼上了絕路。平時在家是個受氣包的Thelma不得不持槍強劫了零貨店,兩人一步步走向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