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大逃殺》會受到那麼高的評價
《大逃殺》電影版的表現方式故意做得非常浮誇,但是核心卻與另一部非常隱晦的經典小說《蠅王》相同。
《蠅王》的情節非常簡單,簡單到知乎很多生活類的答案都比它復雜得多,也沒有什麼復雜華麗的文學技巧,但是它卻被認為是英語文學,乃至整個人類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世界大戰爆發時,政府將全國的兒童疏散到邊遠地區,一架運輸兒童的運輸機墜毀在一個荒島上,大人都死了,只剩下一群小孩。荒島上有充足的水和食物,卻遠離現代文明的干擾,如同一個伊甸園。孩子們很快分成兩派,守序派要大家像在文明社會里一樣生活,飯前洗手,在固定的地方上廁所,遇到大事要開會討論;混亂派希望隨心所欲的生活。兩派為了爭奪主導權發展到武裝沖突。混亂派人多勢眾很快佔了上風,在守序派即將被消滅的時候,政府派來的搜救隊找到了他們。小說結尾,搜救隊的軍官望向軍艦,等著把孩子們接回那個數億人互相殘殺的「文明世界」。
讀者不需要多高的水平就能看出小說的毒牙:混亂派說明人類脫離了文明的環境會很快變成野獸,然而守序派背後的文明世界卻在發動世界大戰,無論建立了多麼高度的文明,無論人類的足跡踏上月球還是火星,野獸終歸是野獸。
《大逃殺》的設定更加直白,不把毒牙藏在嘴裡,直接扔到觀眾臉上。昭和人指責平成人目無長幼、生活頹廢,於是把平成人送到荒島上自相殘殺,誰能泯滅人性,殺掉一直朝夕相處的同學,誰就成為合格的「昭和人」,可以回來建設偉大祖國了。電影開篇,媒體歡天喜地地采訪上次比賽的勝利者,剛經歷了地獄的學生表情呆滯,勉強擠出一點笑容——彷彿二戰中,政府為從中國戰場回來的戰士接風洗塵。
很多人不喜歡《大逃殺》,認為太直白,太淺顯,心破,奶味,然而導演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國王裸體走過鬧事,愚民們稱贊國王的華麗服裝,知識分子談論「國王服裝是否存在的學術問題」,只有一個小孩跳出來說:「國王沒穿衣服!」
② 【大逃殺】好看嗎
大逃殺是比較經典的日本電影
屬於誇張化展現人性丑惡的,里邊有些血腥鏡頭,但並不視覺恐怖,但是其表達的內容確實有時讓人不寒而慄
大逃殺II不好看,不要看了
大逃殺Ⅰ東京聖戰
劇情梗概
已經飽和的世界經濟給亞洲各國帶來了空前的經濟蕭條。新世紀伊始,有一個國家徹底崩潰了,完全失業率超過了15%,一千萬失業者遍及全國各地。失去了生存自信的人們開始威脅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全國有80萬兒童、學生拒絕上學。學校內的教師又遭受到學生的暴力行為,殉職者人數高達1200人。就在這個時候,一部新的法律出台了。
BR法案是《新世紀教育改革法》的通稱。所謂BR法案,就是為了解消公民對學校的崩潰、對卑劣少年的惡性犯罪引起的憤恨;為了培養青少年們在逆境中排除各種困難,並由此獲得堅韌不拔的生存能力;使青少年們從大人們手裡奪回原本就屬於他們的權利。
從全國的初中3年級中,每年隨機地選出一個班級,並把學生們送往受行動范圍限制的、荒無人煙的地方。發給每個學生地圖、糧食、各種各樣的武器,讓他們自相殘殺,直到只留下最後一個為止。時間限度為3天。學生們必須佩戴違反規定即自行爆炸的特殊項圈。在此期間的學生殺人、致人傷害、持帶槍械等違法行為都不受法律限制。
城岩學園3年級B班被選中了,給每一個人發放了各種各樣的凶器,同時發放的還有會自行引起爆炸的項圈。在與世隔絕的無人島上,42名中學生在拋灑鮮血的三天時間里,突然間,不合情理的一幕出現了……
42個國中生乘坐大巴假期旅遊時,被人迷昏在車里,深夜,當他們陸續在一個小島上的一間房子里醒來後,發現頸上都套有一個頸環,大家驚慌不安時,屋外響起了直升飛機的聲音,接著他們看到班主任北野從軍用飛機上下來。北野帶領一隊軍人進入了房間,開始給同學們介紹兩位新同學川田和桐山,接著用錄象帶向他們介紹「BR大逃殺」法案,法案中要求他們在這個小島上相互殘殺,殺到只剩最後一人勝出,他們的頸環是用無線電控制跟蹤他們的,誰要想逃跑不到指定區域參加游戲,頸環中的炸彈就會爆炸,錄象帶講解過程中,有兩位同學反抗,結果被北野當場殺死,剩下的40為同學被迫拿上軍隊為他們准備的各種武器後,點名陸續離開。
剛到屋外,幾位同學就開始了殘殺,男同學秋也帶著女生典子逃到了一個山洞裡,不想參加殘殺的兩人的武器是一個鍋蓋和一個望遠鏡,山洞外面的同學有幾個被桐山殺死,有的跳海自殺,女生光子也殺死三個。
清晨,音樂響起,在音樂聲中,北野在廣播里念出了死亡同學的名單,一共死了12人,北野又把游戲范圍縮小到了另一個區。秋也帶著典子趕往指定區域時,誤殺了一個同學,又見到另一同學被殺死,這時,不願殘殺的兩位女生在山頭呼喊同學們停止殘殺時,不想,卻成為了桐山的目標。中午,音樂聲中,北野把范圍再次縮小。三位男生意外的在一間房子里找到了一台電腦,他們想利用病毒破壞北野總部的系統後逃跑。在野外,同學們繼續他們的游戲,音樂響起時,又有三位同學死去,范圍再次縮小。川田救了生病的典子和秋也後,向他們說出了以前他曾參加過這個游戲,當只剩下他和女友慶子時,慶子先開了槍,最後微笑著死在他懷里,川田還告訴他們,他知道逃跑的辦法。
第二天,北野的統計再次報出,剩下的同學只有10人了,野外的殘殺仍在繼續。到了第三天,只剩下了7個人,找到電腦的三位同學成功破壞了總部的電腦系統後,卻被趕來的桐山殺死,受傷的桐山又被川田殺死。剩下的三人來到海邊,這時,川田用槍對准了秋也和典子。
軍隊離開不久,川田找到了獨自一人的北野,隨後趕到的秋也為了保護典子,開槍打死了北野,身受重傷的川田也死在返家的船上。
生還的秋也和典子也成了全國的通緝對象,兩人隨身帶著武器,開始了流亡生活。
③ 如何評價《大逃殺》這部電影
《大逃殺》是深作欣二主導的電影,很有他的個人風格,比如利用劇情表意。至於劇情本身的連貫程度與合理度,都不要太介意。比如在這部電影中,你可以想想那些人都是怎麼死的。印象最深是燈塔里的三個女生,因為互相的不信任而導致走向毀滅。還有電影開篇和愛人一起跳崖的人,不敢接受挑戰自動退場。也就是說,電影討論的是,在嚴酷的環境下,什麼樣的人才能活下來。還有北野武演的那個人物也是值得玩味的。
br法出現是因為未成年人各種作死大批量不上學犯罪不學無術,這樣國家未來必然完蛋,因此這個游戲每年一次,選出優秀者,讓他們明白社會的殘酷懂得在絕境奮力斗爭,也是告訴小屁孩們老實點,這個世界是由成年人掌控的。
④ 誰知道大逃殺這部電影怎麼樣 還有我想知道故事情節〉
大逃殺I
深作欣二的《大逃殺》自出來便倍受爭議。爭議歸爭議,深作又不徐不急的推出了第二部。但不知是否是上蒼發問人間,在行影將終時喚走了深作,於是呈於世人的便是深作兒子續完的《大逃殺2》。
故事未開始,便已耐人尋味。
上蒼往往賜予人某種能力,但往往在將到極致時,又收回了它,冷酷而又無情。一如曹雪芹,一如深作。
深作的影片一直在與我們探討著人性。但他一直積極的,力圖呈現人性美好的一面。但在他生命即將終止的時候,卻交出了這樣的一份答卷,能證明什麼?他對人性的失望?還是別的?
《大逃殺》無疑是充斥著血腥的。第一部里那個嗜血的老師也當仁不讓的由被冠名「暴力宗師」的北野武(北野武的片子風也蠻喜歡的,他的片子還是蠻耐人尋味的,同樣是一個人能弄出風格完全不同的東西)擔當。全片充斥的是鮮血和老師那無情的臉。所有的孩子由一開始的驚恐不知所措到有目的性的殺戮(想到那曾經是同班的同學,一起生活的同學,更加讓人寒心)。他們曾有很多機會選擇合作,選擇信任,選擇生存。但,他們的喪失理智(或者說因為喪失理智而顯現出來的本性)及不信任葬送了一切。我們看到了絕望,人性的泯滅。
深作的內心必定還是相信人類應該還是有未泯的人性(便是在惡劣的情況下依舊有人性不會被獸性壓倒的人)。深作把這絲人性給了典子。在北野武的畫中這個女孩子是光明、希望的象徵。從始至終我們看到的典子都是美好、善良的。相信這就是深作一直追尋的東西。故事中間不斷的有人死去,死去,但是最後的最後秋原和典子存活了下來。
有關這第一部的評價不勝枚舉。風相信深作還是相信光明以及美好的吧。他安排了這樣一場游戲,來表達他的一種信念:在無比殘酷的人類競爭中(更多的競爭遠比這赤裸裸的屠殺來得殘酷),死去的必定是人性中的陰暗面,而最終生存延續下來的是品性的美好一面。
此片在日本全免禁播 昔日好友拿起武器互相殘殺 內容直逼人性本質!
⑤ 大逃殺好看么,大致講什麼
大逃殺
導演:深作欣二
主演:北野武、安藤政信、藤原龍也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新世紀開始的日本,當時國家面臨崩潰,失業率持續高達15%,整個社會陷入動盪狀態,學校暴力事件層出不窮,上千教職員因此殉職。失去自信的成年人,因懼怕小孩們嚴重失控,遂決定通過一條前所未見的殘暴新法案「B.R.大逃殺」。
一次,某高中的42名學生,被軍政府強勢壓迫,參與這個為期3天的「大逃殺」。他們被派給糧食及千奇百怪的凶器,並要互相殘殺,只准一人生還;期間還有軍隊嚴厲監守,絕對不準逃走!於是一場血腥爭斗由此開始……
相關評論:
「校園問題」一直是日本影視界不斷探討的題材,如著名編劇野島伸司的「高校教師」、「未成年」、「人間失格」等,本片也是一部極具爭議和震撼的影片,看過後引人深思。
本片由著名導演吳宇森、昆汀·塔倫天奴等人最敬重的前輩偶像、日本著名典堂級大導演深作欣二執導,並改編自暢銷小說家高見廣春備受爭議的同名作品。在深作第六十部作品中,他以震撼有力的題材、血腥殘暴的手法,挑戰社會道德;結果惹來當地國會史無前例的猛烈回響,被指嚴重影響社會風氣,最終掀起連串禁映風波!至於演員方面,同樣是典堂級的大導演北野武在片中客串出演一位軍政府領袖,其表演個性十足,為影片添上了最耀眼的一筆。
相關新聞:
日本資深名導演紛紛不甘寂寞,繼去年大島渚拍出妖艷的《御法度》後,七十歲同輩深作欣二亦再起風雲,最新青春殘酷片《大逃殺》在日本掀起爭議話題,在香港上映第一天票房就高踞首位。
《大逃殺》(Battle Royale)絕非好電影,但深作欣二確是「火宅之人」,愈老愈血腥火爆,這次極誇張地大搞學生暴力,只能滿足到某些喜歡變態殘殺Game的人,很不正常。同時也證明了長輩未必慈祥,有些老人家狂暴起來,比後生更可畏。
其實象深作欣二那種成長於大戰時代的人,體驗到青春殘酷,經歷過慘痛狂暴,比溫室化新世代強烈得多。而且他一向富於反叛暴力感,七十年代拍黑幫片《無仁義的戰爭》、《狼豬和人》及武俠片《柳生一族之陰謀》揚名,難怪到了古稀之年仍要大開殺戒。
這新片改編小說「王家戰場」,說日本當局搞出秘密陰謀「游戲」,每次抽選數十個中學男女生參加畢業旅行,強迫他們在孤島自相殘殺,只許最後一個得勝者生還。故事靈感可能來自英國作家戈爾丁得諾貝爾獎的小說《蒼蠅王》,而更凶惡,十分噱頭化。
利用大殺青春學生來吸引青春觀眾,全片實在「老奸巨猾」,竟能收效,引得不少年輕人涌去捧場,同樣美國大殺青春學生的《奪命狂呼》片集,也大受青少年歡迎,是否新世代真的流行虐待狂與自虐狂呢?t
《大逃殺》的特色是十分坦率,擺明成年人極不滿新世代胡鬧反斗,愛玩暴力游戲,不尊師重道,要受慘痛教訓才行。其中就最有性格要數北野武,在片中飾演一名教師,不僅被學生刀插,又被女兒咒罵,於是成為孤島殘殺游戲主持人。而那些青春學生則大多數樣板化,包括那對純情主角在內。較突出是一個忠俠?p一個獨行女殺手。深作欣二仍算控制有力,可是全失浪漫,更無境界,還變成屠殺青少年的指揮官,實在愈老愈瘋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