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塊廣告牌》評價影片劇本的巧妙反轉,即是將大英雄降落到小人物的身上。那個最媽寶,最百無聊賴,甚至惹上有色人種歧視投訴的白人警察,在去世同事遺書的愛的鼓勵下,誓死證明自己是個好警探,最終和母親一起踏上了追凶之路。
這種荒誕的反差,恰恰是小人物身上的堅強,是爆發的愛的意志。(《鳳凰娛樂》評)
《三塊廣告牌》里令我印象深刻的4個細節
1、缺料的廣告牌
片頭三塊廣告牌剛出現的時候,看到它們都多少這邊少一塊那邊少一塊的,其中一塊(好像是第一塊)廣告牌鏡頭給得很多,所以也特別注意了一下,它右下角的位置缺了一塊,缺口後面印著「of our life」,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這彷彿在預示著什麼。
但故事剛開啟,沒有清晰的概念。看完故事回過去再想這個細節時,頓時覺得很有意思:「(空格) of our life」,「我們生活的XXX」;這里的「XXX」也許就是影片中有過的「希望」「失望」「絕望」或是其他什麼概念,填充的空間很大。
但後來他和那位警員在病房相遇的一幕讓我改變了想法。當他知道同病房燒傷的那個人就是當初把他扔出窗戶的那個警員時,他非常氣憤,可是他還是給他倒了一杯果汁,還把吸管的方向調整到向著警員的那個方向,這個貼心的細節有觸動到我。
4. 兇手到底是誰
結局是開放式的,真正的兇手沒有直接交代,又或許,這個兇手永遠都不會出現。不過,片中的幾個設計讓觀眾在猜測真凶的過程中多了些趣味和探討。奸殺案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那個在女主店裡故意砸壞商品、還被警員抓了一把臉的那個男人。
DNA檢測結果出來後,有證據證明這個男人案發時不在國內,可是,有可能是他鑽了法律的空子把罪行掩蓋過去了呢?
(1)三個廣告詞電影好看么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1987年美國股災之後,發生在美國密蘇里州一座小鎮上,米爾德里德·海耶斯(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是一位失去女兒的母親,然而女兒遇害的案件卻遲遲未曾了結,兇手依然逍遙法外。眼看著希望慢慢消逝,但是這位做事果決的母親。
與小鎮上碌碌無為的警察之間的矛盾日漸尖銳,她借用三塊廣告牌向負責該案的警長發起質問,在小鎮上掀起軒然大波,眾多人物相繼被捲入血腥、暴力的紛爭之中。
⑵ 電影《三塊廣告牌》是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
《三塊廣告牌》是一部帶著黑色喜劇元素的劇情電影,故事發生在虛擬的艾比鎮,導演將小鎮設置成一個迷人但卻處處充滿幽閉恐懼的地方。「科恩嫂」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演了一位為女兒伸張正義而懟天懟地與全世界作對的母親。
特輯中,「科恩嫂」表示:「這個悲劇本身並不好笑,悲傷的母親也不好笑,但她置身如此境遇卻流露出黑色幽默,導演絕對是這方面的大師。」有看過電影的觀眾評論道:「靜謐氣氛下的難以言狀黑色元素,荒誕、陰郁而又始終保持著讓人感到孤獨的憂傷,卻又透露著些許的溫暖,一部電影佔全了五種情緒,太難得了!」
《三塊廣告牌》由馬丁·麥克唐納執導,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伍迪·哈里森、山姆·洛克威爾等人領銜主演。3月2日,影片將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旗下合作影院600塊銀幕專線放映。
⑶ 對於電影《三塊廣告牌》的結局如何評價
《三塊廣告牌》結局是什麼意思?
影片開放式的結局,更讓涵義升華。電影最後沒有結局,沒有人知道兇手是誰,沒有人知道最後米爾德里德和傑森有沒有殺掉犯下另一起強 奸案的強 奸犯。
《三塊廣告牌》雖然因一起奸 殺懸案而起,但電影的重心並不在這里,而是聚焦於慘 案過後人們的生存現狀。
電影中處處透露著一種荒誕的無力感,你不能說該為這一切負責:警察、居民、米爾德和她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困境:他們自私、偏激、冷漠、暴躁,但他們的本質並不壞,只是這部電影太容易使我們聯想起現實,想到現實世界中的罪與罰。[page]
最終電影以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收場了,《夏日最後的玫瑰》再次響起時,三塊廣告牌卸下了沉重的詰問矗立在陽光中。
在看過了混亂、暴力和痛苦之後,影片留給我們的是淡淡的憂傷和渺茫的希望。希望《三塊廣告牌》能在國內順利上映,這樣的好故事值得再看一次。
三塊廣告牌中在女兒謀 殺案過去幾個月仍未找到肇事者之後,女主人公Mildred Hayes決定走出一招險棋:製作了三塊廣告牌立在通往她居住的小鎮道路上。
牌上標語徑直向當地警察局長William Willoughby發問為什麼還沒有抓到兇手?而當局長的二把手Dixon,一位有戀母情結、不成熟且有暴力傾向的警官參與調查這樁案件後,女主角同Ebbing小鎮執法部門之間的戰斗則愈演愈烈。
在立廣告牌這個事情上,小鎮的居民逐漸分化成了兩派,正如當地的牧師所言,Everybody is with you about Angela, but nobody is with you about this(所有人都在Angela,你的女兒的事情上支持你,但是沒人支持你立廣告牌的事情)。
一方面也是因為當地警察局長確實是一個好人,而抓不到兇手也不是他本身的不作為(他手下一幫確實有點帶不動的感覺),然後提取的罪犯的DNA庫里沒有匹配型,總不能把所有人都抓來驗DNA吧。
現實中就是有大量這種無線索無證人最後無疾而終的案件,再加上局長又是將死之人,身後還有孤兒寡母的,很多人覺得不該對他這么hash。
另一方面也是覺得女主做的有點過了,對,你的女兒是被強 奸致死沒錯,你可以在我們允許的范圍內適度表達你的悲傷,但是道德綁架我們的局長就是你的不對了。
也就是說,人們喜歡去感到悲傷表達同情,這樣能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能滿足覺得自己是個好人的虛偽內心,但是一旦讓他們感受到他們要背負一定責任,或者自己會有所影響,那還是算了吧,你悲傷悲傷就夠了別太過分了哦。
⑷ 《三塊廣告牌》深度解析是怎麼樣的
《三塊廣告牌》深度解析:故事的女主人公米爾德里德·海耶斯(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是一位女兒慘遭殺害的母親,兇手一直沒有抓到,她覺得是警察無能,就在一條公路旁邊廢棄的三塊廣告牌上貼上了三條標語,而且被當地電視台采訪,希望給警察施壓,盡快找到兇手。
威洛比(伍迪·哈里森飾)是一位身患絕症恪盡職守的警長,他時日無多,很想安安穩穩地過完人生的最後幾個月,當他知道公路旁邊三塊廣告牌的時候,他找到海耶斯聊天,案子沒有匹配到有案底的人、也沒有目擊證人、物證,希望她能明白,很多案子就是再盡心盡力也是無能為力。
然而海耶斯因為喪女之痛,完全不能理解警長的處境,甚至憤怒警長在這跟她浪費時間。威洛比警長最後說他患有癌症,海耶斯卻一臉冷漠,似乎警長在她面前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只是一個抽象符號,一種職位。
迪克森(山姆·洛克威爾飾)是警長手下的一位警員,他沖動暴躁,有暴力傾向,遇到不爽的時候,就想暴力解決問題,當他看到三塊廣告牌的時候,第二天就想打廣告公司的負責人。
整個電影的故事就圍繞三個人展開:米爾德里德·海耶斯、威洛比警長、迪克森警員。警長是一種更完美的存在,他認真工作,獲得的全鎮的認可,這點可以從牧師、醫生的口中得知。
海耶斯和迪克森多多少少有些相似之處。海耶斯是什麼人的面子都不給,懟牧師、懟醫生、懟前夫、甚至懟學生。迪克森是誰都想打,打廣告公司的負責人、打酒吧里的酒鬼。
警長就在他們兩個之間,他勸海耶斯案子無能為力,海耶斯不聽,他勸迪克森不要打人,迪克森不聽。可是真的當警長自殺之後,海耶斯和迪克森都哭了,他們開始理解警長的處境了。
海耶斯終於明白三塊廣告牌不能找出兇手,迪克森因為打傷人被開除之後思考起怎麼做一個好警察。最終海耶斯和迪克森相互理解,一起驅車前往愛達荷州開始了新的人生。
主要劇情
在美國密蘇里州一座小鎮上,米爾德里德·海耶斯(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是一位失去女兒的母親,然而女兒遇害的案件卻遲遲未曾了結,兇手依然逍遙法外。眼看著希望慢慢消逝。
但是這位做事果決的母親,與小鎮上碌碌無為的警察之間的矛盾日漸尖銳,她借用三塊廣告牌向負責該案的警長發起質問,在小鎮上掀起軒然大波,眾多人物相繼被捲入血腥、暴力的紛爭之中。
⑸ 如何評價電影《三塊廣告牌》
看完不舒服。女主角與其女兒生前關系並不和諧,彼此冷漠謾罵。其女兒借車,母親不給,還叫她走著去。女兒惡毒詛咒說希望路上被強奸,母親也惡毒咒罵「我也希望你被強奸」。這是什麼鬼母女?當女兒真的被奸殺,母親卻冷酷無情的對付所有人,誓要為女兒找到真凶。其實,母親自己也是真凶之一啊,你不把車借給女兒。
⑹ 《三塊廣告牌》這部電影有哪些看點
根據豆瓣8.7的評分,其實可以斷定《三塊廣告牌》是一部神一般的電影,在我看來,它是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黑色幽默電影。《三塊廣告牌》既然符合你對好電影的所有期待,又超出了你對所有好電影的期待。
導演馬丁-麥克唐納豪不害怕暴力和血漿本身,而是選擇用荒誕的手法來刻畫憤怒、暴力、偏見等人性陰暗的部分,台詞中帶著大量粗口,借來刻畫惡,借暴力本身反暴力,借犯罪類型反犯罪類型。他把幽默、荒誕、痛苦,同情感、人性、美德糅合在一起,打造出這個全程不斷反轉,充滿戲劇張力又引發觀眾深思的黑色幽默電影。對於我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