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推薦南極北極探險的電影,比如說凍死人啊,雪崩什麼情節之類的。謝謝
《南極大冒險》
《南極物語》
《雪盲》
《沙克爾頓的船長》
《超越北極》
⑵ 電影:南極大冒險
《南極大冒險》一部雪橇犬為主題的電影。在南極科考站,一位科學家需要前往隕石之地去搜集科考材料,因為其他交通工具都不能達到,所以他選擇了雪橇犬和雪橇犬的主人為他帶路。時間已經接近春季末尾,南極將會變得越來越冷,科學家帶了很多行李,雪橇犬主人駕駛8隻雪橇犬拉著科學家和他的笨重行李出發了。路途中冰塊移動出現了裂縫,科學家不慎掉入,8之雪橇犬拼盡力氣把科學家和他的行李拉了出來。到達目的地之後科學家搜集到了隕石,同時科考站也下達了撤離的命令,大風暴就要來襲了。兩人和雪橇犬上路回程。科學家因為接聽基地信號不慎踩空摔到冰面,腿斷了,冰面慢慢開裂,他掉入了水中。雪橇犬主人指揮科學家把住冰面讓自己多堅持一會。雪橇犬主人又讓一隻雪橇犬匍匐在破碎的冰面上,咬住繩子套到了科學家頭上,然後駕馭雪橇犬拉動繩子就出了科學家。風暴已經來襲,8隻雪橇犬拚命奔跑終於到達基地。基地直升機撤離,8隻雪橇犬被拴住狗繩留在了基地。飛機飛走了。科學家的斷腿和雪橇犬主人的凍傷得到了很好的治療。但是回不了南極科考站了,雪橇犬的主人想盡了辦法也沒有找到回去的機會。雪橇犬扯斷了狗繩在極地謀生。已經過了有好幾個月了,他的雪橇犬不知道怎麼樣了,他很自責很愧疚內心無法平靜,把自己窩在一個房車里,以教小孩劃船度日。最後他去找了飼養二哈的朋友,朋友告訴他應該做一件能讓自己內心平靜的事情,於是,他盡一切努力重回南極洲,去找那些陪他度過生死的雪橇犬們。科學家看到雪橇犬的照片,救命之恩讓他也踏上了重回之路,之前南極站的科考隊員們也來了。到達南極之後他們發現,年齡較大的狗狗沒有掙脫狗繩,它放棄了自己。完好活著的有6隻。狗狗們都上車後,只有最年輕的狗狗沖主人吼叫,然後轉身跑遠,主人跟上去後發現了之前的雪橇犬領隊,它還沒有死,它受傷了,領隊喜極而泣。它們得救了。
這部電影故事不是很復雜,但很觸動人。雪橇犬的堅韌、團結、友愛、取捨讓我肅然起敬,這是一個團隊一個並肩作戰生死相依的團隊。
知恩圖報是人性的道德約束,雪橇犬為主人和科學家拼盡全力,他們的付出得到的卻是無情的拋棄和遺忘,這個事情觸碰到了所有人的道德約束線,他們的內心無法平靜。生活中有很多這類的事情,比如碰到一位摔倒的老人。道德告訴你要幫助弱者,如果你有能力但是卻沒有幫忙,這個事情就會一直烙印在你的心底,因為它觸碰到了你的道德紅線。
很多事情不是選擇,是價值觀的結果,生活的方方面麵塑造了你全面的價值觀,足夠多的信息就能夠判斷一個人遇到某些事情的時候大致會有什麼反應。
生命短短3萬天,從來到這個世界到從這個世界消失,內心平靜的看世界才是幸福的事情。
⑶ 《南極之戀》一部不只關乎生死愛戀的電影
如果把你放在南極極地,你有能夠滿足75天的食物補給,能夠取暖,沒有任何與外界聯系的方式,還有一個人給予你溫暖的力量和生活的希望。為了和組織取得聯系,你需要在這75天的時間里每天行走10個小時,大概20公里的路程去從四面八方探索組織的方向。同時,你要隨時面臨雪崩、墜落冰縫、失明和掉落冰窟等生死存亡的危險。在小屋等死和去尋找組織的路上,你會怎樣選擇?這就是這部影片對我們發出的拷問?也是主角在體驗極端生死感受後向我們展現出的他自己的選擇。
在影片的情節設定中,我們發現在極端嚴寒的條件下,很多生活中固有的價值評價體系中的東西瞬間失去效力。比如,金錢。此時,不管花多少錢也不能夠救助自己和他人的性命;在如,人際關系,手機沒有信號,沒有任何人知道你的死活。又如,頭腦層面的思考,此時需要男主每天徒步暴走20公里,任何頭腦層面的思考都無助於他擺脫這種極端的處境。
價值突顯的地方有: 1. 體能。在嚴酷的條件下生存,能夠扛得住飢餓,冰凍,身體素質異常重要。2. 科學的常識和判斷,高能物理學家的女主此時的學識排上了用場,她精確的計算了補給提供的時間和男主每天行走的方向及行走方案,這保證了男主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最有效的生存探索。3. 對於愛的信念。男主幾次死裡逃生最關鍵的因素都在於對於女主的承諾和愛意,沒有這種深厚的情感和信念,男主早就死於幾次死亡之行。
在這次極地求生之旅中,男主也完成了一次從一味追求財富,內心空虛膨脹的狀態蛻變成為一個內心成熟、有愛有擔當的大男主的過程。女主的死雖然為影片添加了一抹悲情的色彩,但我深深的感受到,超越生死之外,經受嚴酷考驗下,人性的升華和蛻變才是這個故事最想呈現的部分。
趙又廷作為影片的第一男主,顯然為這部影片的拍攝吃了不少苦頭,從開頭的豐滿、結實、帥氣到後來的曬斑、鬍子拉碴、暴瘦,能夠感受到為這部電影付出了巨大的身體和精神上的投入,後半部分的眼神越來越走心,經常看的我不知不覺留下淚來,直為男主的遭遇心疼不已。
女主楊子姍也為這部影片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環境艱苦不說,因為劇情設置的緣故,不能隨意走動,所有的主要表演幾乎都在一個小房子裡面完成,我能夠感受到她的恐懼和絕望,還有對男主的掛念和愛。從最初的高冷人設,到最後內心完全的敞開,我想她最大程度上的貼近了這個人物的內心,方寸之間表演的特別到位。
雖然影片是以男女雙方的愛和求生為主線,但我依然看到了愛情之外更大的主題,那就是對於生命的信仰。如果故事的設置變成男男,女女,或是獨自一男,或獨自一女,那麼我相信他們在同樣的課題下,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這讓我想到另外兩個故事,一個是前幾天看的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荒島餘生》,最終伴隨他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4年、1500天並成功逃生的勇氣是他對於妻子的愛和來自內在心靈深處的陪伴(影片中外化成一個排球wilson)。
還有之前報道過台灣一對熱愛極限運動的小夫妻,一起攀登喜馬拉雅山遇難,雙方失去外界的聯絡和補給數十天,最後妻子死去,丈夫在極寒極餓之下生存了數十天,發現的時候身上長滿了虱子。只因雙方約定,不管哪一方死去,另一方都要好好的活下去。常人也許難以想像,好好的,為什麼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去折騰。然而,對於一些鮮活的、充滿生命力和探索慾望的靈魂來說,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從來沒有感受過生命的極致體驗是什麼。對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死在探索的路上,但他們死得其所,他們的生命沒有遺憾。
相反,與體驗過極致生死感受的人更好的感悟生命、創造生命的人生境界相比,另外一些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現實生活中的靈魂、失去創造和活力的靈魂;以及依附於他人的靈魂之中,缺乏獨立思考、壓抑自我感受的靈魂就有些黯然失色。這些靈魂普遍還沒有覺醒,他們就像溫水裡的青蛙一樣,習慣了在不滿意、但也無力改變的現實生活中嵌套。有些甚至完全喪失了生命的意志和熱情,徹底的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如果只看靈魂的狀態,他們有的痛苦猙獰、有的懶惰乏味、有的暴烈狂躁、有的麻木僵化。總之,與改變和覺醒所遭遇的陣痛相比,他們寧願生活在這種自我麻醉之中,久久不願醒來。
影片中,身處極端環境下的男主有幾個細節深深的打動了我。一個是長期行走在雪地之上,眼睛突然失明,內心的恐懼讓他不斷大聲的呼喚著女主的名字,當他們二人緊緊擁抱的那一刻,男主從心靈深處感受到女主對他有多麼的重要;第二個男主掉進冰縫那個段落,抬頭就是萬丈懸崖,在懸崖邊上,男主首先不是想到自己,他想到的是女主如果沒有了他的回歸該如何堅持生存下去,為了不讓女主失望他克服了巨大的困難成功的脫離了險境。第三個是男主在木屋裡向女主念出那段婚禮上都會念出的那段婚禮詞的時候,兩個人相擁而泣,沒有了任何外在的人和事物的干擾,愛情本事就是兩顆靈魂的靠近和交融,這讓我感受到人與人的心靈在經過外物的考驗之後會融合的多麼緊密。
回想現代的家庭,夫妻雙方不乏物質的補給,但心與心之間這樣的敞開和交融的瞬間卻越來越少,婚姻的幸福指數也不高。更多的點在於,一是交流多停留在頭腦層面,爭論誰是誰非,而沒有在心靈層面的敞開、接納和融合。第二是心靈的感受力和覺知力沒有打開,沒有將自我成長和療愈當作自己生命中的重要課題,而在婚姻中不斷重復自己過往和兒時的習慣性思維模式,不斷把舊傷加諸在身邊的重要他人身上,不斷的去輪回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不幸和痛苦。內在禁錮,缺乏創造性生活的思考和能力。
回歸電影本身,我們需要再次提醒自己思考下面四個問題。
1. 如何度過你這一生?
影片中,在遇難之前男主的人生最大夢想就是上市,把婚慶公司開到南極,賺很多的錢。然而,在險關之後,男主最大的渴望變成了活下來,和女主結婚,相守在一起。人只有在經歷了心靈的起伏和磨難之後才能更加接近自己內心的真實所想,才能真正想清楚自己這一生真正的目的何在。所以,不要害怕去面對自己曾經經歷的那些傷口,因為那裡面藏著你的天賦和真實的需求。
2. 你是否善待了自己的身體?
影片告訴我們絕境之下,身體是幫助我們走出痛苦最重要的根本,我們要時時愛惜和感激它對我們的護持,而不要因為忽略它而傷害身體對我們的愛和付出。身體是承載我們智慧的根器,為任何事情傷害身體都是不值得的;唯有讀懂身體的需要,照顧好身體的感受,我們才能更好的關懷和照顧好他人。
3. 你是否時常和自己的心在一起?
心是感受的語言,是脫離於頭腦與小我之外我們自性圓滿豐足的那個部分。影片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男女主角向對方敞開心扉,因此獲得了真摯美好的愛情體驗。那麼,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也要時時學習愛的語言,不斷向我們最愛的人給予滋養呵護,我們的生命質量必然有所不同。
4. 找到我們此生的信仰,並竭力去完成我們靈魂的使命。
如果說靈魂來到這個世間最大的目的就是體驗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修行的主要課題。有些人的靈魂課題是學會勇氣和愛,有的人是需要學會突破羞恥心,有的人是需要增強力量感。每個人課題不同,需要學習的點和突破的路徑也不同,只有完成我們的靈魂此生最大的課題,它才能在生生世世的輪回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感謝您的時間。
⑷ 有沒有什麼好的電影,關於南極或者北極考查探險類的
《南極之戀》:這是一個在南極才能發生的故事 電影的故事開始於一場飛機失事。婚慶公司老闆吳富春(趙又廷飾)為了開發南極婚禮和研究極光的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楊子姍飾)一起坐飛機前往南極,誰知飛機遇上風暴墜毀,同行人員皆遇難,只有二人倖存下來。 身處白雪茫茫又沒有信號的南極大陸,兩人想活下去充滿艱難。他們找到一個科考隊員遺留下來的小站——一個廢棄的小木屋,雖然知道離中國的極光站只有二十公里,但卻不知具體的方位,他們必須在75天之內,在極夜到來之前,找遍所有的方向。短缺的物_讓他們必須在嚴峻的環境下主動出擊。 小腿骨折的如意只能留在小屋裡做技術支持,出去尋找的任務就落在了吳富春身上。他每一次出門,前方都是未知的冰雪世界,比起在風雪中長途跋涉最終卻無功而返的沮喪,踩下每一步後是否還能活著,才是擺在他面前最主要的問題。極地天氣之詭譎是常人難以預測的,雪崩、雪縫和突然的冰裂他幾乎一個都沒逃過。 對死亡的恐懼時時刻刻都在籠罩著他們。就好比電影預告中的兩句話,「我怕風停,風一停,這里就沒聲音了;我也怕起風,風一起,我身後的腳印就沒了。」 吳富春和如意的感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危險的不斷浮現慢慢發展成了實打實的相依為命。 吳富春起初到南極就是為了錢,從一開始照相時嘴裡喊著「一二三錢」到後來餓得睡不著覺還在問「南極什麼東西最值錢」,他自始至終都很愛錢。如意的腳卡在機艙里動彈不得,飛機又馬上要沉入水中的時候,他猶豫過,最後還是回來了。如意躺在床上下不了地,是他一直在伺候。後來如意說,他把尿盆端出去的樣子,第一次給了她希望。 身為科學家的如意更明白情況的復雜,也更絕望。是吳富春說我們不能這樣等死,他哆哆嗦嗦出去開發電機,那副神經大條、決不放棄的樣子才讓一切看上去沒有那麼絕望。後來他面對災難能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是因為他在想,我死了,她怎麼辦。 如意也一樣是吳富春的精神支柱。隨著極夜的逼近,多少次徘徊在生死一線的吳富春漸漸開始體力不支,信心也在逐漸耗盡。內心漸漸平靜的如意卻反過來跟吳富春說:「我們活下去好嗎?」 《南極之戀》的導演吳有音本人就曾經是中國南極科考隊員,他讓我們看到了他對南極大陸、對科考隊員、對南極所有生靈的尊重和喜愛。電影里如意說起南極的生存法則頭頭是道:她說這里的魚長得慢,小小的一隻也是有歲數的;她講起極光來眼裡都透著溫柔,說傳說中極光是一隻巨鯨掀起的波濤。電影里還有海豹、企鵝、海鷗,它們穿梭在這片寒冰大陸上,卻讓人頓時軟了心腸。後來,哪怕經歷了那麼多的危險,如意卻還是看著這一片冰冷的大地說「我喜歡這里」。大概是導演透過如意的嘴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這不是一個需要發生在南極的故事,而是一個在南極才能發生的故事。 來源:潤·文摘
1、《南極大冒險》
電影《南極大冒險》講述了一個少年和他的家人在海難中倖存的故事。他和一隻孟加拉虎在船上漂流了227天,並與他們建立了跨種族的友誼。他終於克服了困難,恢復了生活。
5、《垂直極限》
那些忘記過去的人將永遠活著。你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但你不能操縱別人。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你在這個世界上活了多久,而在於每個人的價值取向。這是同一句老話:它要麼比泰山重,要麼比羽毛輕。我不知道哪裡的群戲比米國寧更好。在美國類似的電影基本上是一個老大哥和多個醬油瓶。從這個意義上說,你說什麼都不重要,只要說到戲劇就行了。驚心動魄的波濤高漲,層出不窮,追逐你大腦中的神經人類生活是征服自然的必然和公平的代價。只要你願意,你就會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