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傳染電影好不好看

傳染電影好不好看

發布時間:2023-09-08 00:55:09

① 《傳染病》評價怎麼

豆瓣評分6.4。

這其實是講全球化和公平問題的片子。誰處於全球生產鏈或者貿易鏈的前端和後端?

這伍並家跨國公司,很可能是多樣經營的集團,比如涉及食品、酒店業(娛樂場所、賭場啊之類的)、木材,和印尼的金光集團相似(這家臭名昭著的毀林公司涉及紙品、食用油、日化用品等看似不相關的領域,總之都要砍樹毀林以獲得原材料,或者毀林得到大面積土地以再造原材料)。

片子主線清晰,故事明了,色彩控制沉穩,鏡頭語言嫻熟,同時給了觀眾很大的想像空間。

但這不是最好的部分。索德伯格運用非常精準的細節和刻意控制,十分內斂的鏡頭語言,將一個末世景象描述的非常真實。

人性顯得既不堪一擊,又真實非常,沒有美國電影一貫的孤膽英老散雄或者政府陰謀論,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構成了一個沒有戲劇性,但也最充滿了戲劇性的接近於真實的世界。

影片用時間腔含跡軸作為主線,整部片子也像日記一樣,平鋪直敘,散碎但是不凌亂。幾位主演的表演都非常收斂,和片子壓抑的主調非常契合。

② 請問電影傳染病好看

很好看,我看過!

③ 電影【感染】講的什麼好看嗎

一個經營危機中的老舊醫院,大多數的病患在生死的途徑上徘徊著,長年累月地在醫院
留下痕跡,建築物的破舊,加上因經營危機而造成葯物及設備不足的情況,久久無法改善。在這惡劣工作環境下,工作的醫生及護士們,身心俱疲,體力以及精神已經到達極限!此時,因醫療上的失誤,造成病患死亡,但外科醫生秋葉清一(佐籐浩市)以及內科醫生魚住晴哉(高[山島]正伸)等人,決定為了自保而隱瞞事實真相…

此時,一位內臟開始腐蝕的病患被推送到醫院,因從未見過如此般的病例,而感到危險恐懼的魚住晴哉,喪失了治療病患的信心。同樣為醫生赤井(史野史郎)卻認為如果藉由研究病情並加以治療,不僅可以聲名大噪,且對於經營危機醫院的重生,是個難得的機會。但是突然間,那名病患卻像是在嘲笑般地忽然消失匿跡,那未知名病毒已經開始蔓延了嗎?感染的恐怖正要開始…

④ 傳染電影結局什麼意思

電影《傳染病》結局的意思說明了這場病毒病原體的來源,這和開頭說這個病毒含有蝙蝠和豬的基因序列有關系,前後呼應。在最後的結局中,人類戰勝了這個病毒,把它的樣本封存了,而且也研製出了疫苗。

影片中,病毒傳播到人類身上是通過動物,先是蝙蝠把病毒留在了香蕉上,而蝙蝠之後把這種病毒傳給了豬,之後,廚師接觸到了感染病毒的生豬,而且還沒有洗手,之後廚師和男主的妻子握手合影,她的妻子最終應感染病毒而死。

⑤ 十大最恐怖傳染病電影

1、《傳染病》

《感染列島》是由日本TBS電視台、東寶映畫聯合製作發行的138分鍾的科幻影片。該片由瀨瀨敬久編劇導演,妻夫木聰、檀麗、國仲涼子、田中裕二、藤龍也等主演,於2009年1月17日在日本上映。該片將未知病毒襲擊日本作為背景,講述了整個日本危在旦夕的故事。

⑥ 美國災難片《傳染病》,講述了一個怎樣的可怕故事

講述了一個變異的病毒,在幾天內就感染了全球的可怕故事。

⑦ 傳染病電影恐怖嗎。。。。小妹有問

傳染病
一影片講述了一種靠著空氣與接觸就能傳播的致命病毒,幾天之內,它就席捲了全球。世界各地的醫療組織爭分奪秒的研究病毒的抗體,普通人則為自我的生存做殊死掙扎……然而,死亡的人數越來越多,病菌更加肆虐,一種末世的情緒籠罩在了人們的心頭。對傳染病的恐懼開始變得和病毒一樣可怕,並且傳播得更快--在這種情況下,人類要何去何從呢?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傳染病 是1918年的那次 H1N1哦 死亡4000多萬人

其實這種電影 還好啦 恐怖成份 很低的 看了不會很怕的 屬於驚悚的

類似的電影有

末日病毒
盲流感
極度恐慌
伊波拉病毒(黃秋生版)

⑧ 速求一份傳染病電影觀後感

最愛》這部電影最早進入我的視野還是在它的拍攝初期。那時,在媒體的報道中,它被描述為一部「講述一群艾滋病人的故事」、「敢於直面真實」的現實主義電影。它的題材讓我印象深刻:上世紀90年代,一個貧困村子的農民因集體賣血而導致半條村感染了艾滋病。在死亡和貧困面前,村民的人性逐漸展現,愚昧落後的意識讓村裡人在面對死亡時顯得丑態百出。那時候,電影的名字也不叫《最愛》,而叫《魔術外傳》。
剛看到那些報道時,我的腦海里立刻聯想起了一些西方電影里的麻風病人形象。他們由於身染惡疾,被迫居住在中世紀城市外的一些洞穴里,禁止與人接觸,飽受凄楚與流離之苦,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看完報道後一個下意識的疑問是:在今天喧嘩而浮躁的中國電影中,容得下艾滋病人的形象么?有多少人願意去看這些呢,畢竟把它真實地表現出來,就如同撕裂了社會良知的一道血淋淋的傷疤啊?
這樣的疑問一時找不到答案,久而久之,便漸漸淡忘了。
直至《最愛》上映前夕,媒體的宣傳已經換了套策略,我一廂情願當成的「苦難」彷彿也找到了新的賣點——「一部傳奇絕戀的故事,講述身染惡疾的男女主角在絕境中從相憐、相依到相愛,直到用生命證明了愛情的尊嚴和偉大的悲傷故事。」
這種轉變往往暗示著導演需要在藝術和商業,自我表達和迎合觀眾之間作一種取捨和權衡。從結果看,在一取一舍之間,電影的主題早已四分五裂。
在我看來,《最愛》是莫名其妙的。它把背景放在了一個最富鄉土氣息的中國農村,村民們講著方言,有獨特的風俗,但就在這樣一個地方,卻有一個章子怡和一個郭富城,我說的不是商琴琴和趙得意,而就是那兩位演員本人。他們以出場,觀眾立馬感到一個是國際女星,一個是港台明星,他們渾身都是他們自己。這樣兩個人扎眼的存在把這個地方的地氣完全打亂了,那個村莊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場所,一個商業演出的舞台。而原先這個舞台是打算留給悲劇和苦難的。
《最愛》究竟是想表現疾病(一群艾滋病人的故事)還是想表現愛情(一部傳奇絕戀)?對於這個問題,你或許可以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最愛》講述的是兩個身患絕症的人的愛情故事,講述必然來臨的死亡和分別給愛情帶來的悲劇感,講述身患疾病的人同樣具有追求愛的勇氣和權利。如果導演的想法確實和這個答案相一致,倒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至少可以找到不少先例:高端一點的如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低端一點的如韓劇中無數段以相愛中的一方罹患白血病去世而告終的愛情。但是這兩種例子無不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它的社會背景色彩相對淡化;二是它把全部重心集中在愛情本身之上。《最愛》從一開始的題材選擇,到導演篇幅的表現比重都顯示出它有著另外的企圖。片中的艾滋病村(盡管在最終上映的片子里只是模糊地把村民的病稱為「熱病」)並非一個上演空中樓閣般愛情的虛無縹緲所在,它是一個真實的村莊。在《孔雀》和《立春》中顧長衛那種專注於表現生活細節的特點也延續到了《最愛》中。但是,這些原本是優勢所在的地方卻加重了電影的重心失衡。很難搞懂,在一個真實的罹患艾滋病的村莊,苦難、貧困和死亡壓抑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在這樣一個現實被黑暗照亮的地方,一對男女的纏綿(盡管是死前的纏綿)有什麼重要,值得電影用壓倒性的時間進行表現。
彷彿是為了調和現實的苦難和愛情的歡愉之間的不相稱,顧長衛有意通過某種風格化手法去彌補。他以往的風格,有影評人稱之為「造作」,我的理解是將某種情境、表演或台詞極端化,使之完全不自然,以取得戲劇性效果。《最愛》仍舊是「造作」的,但已不完全是出於風格的考慮,商業的因素已變得很重要。拿章子怡出場時穿的那件大紅襖襖來說,確實「造作」無比,但我總覺得不如《鬥牛》中閆妮穿的那件暗紅、褪了色的棉襖來得朴實,盡管它們都是「萬黑叢中」的一點紅,在突出人物方面的目的是一樣的。如果閆妮的棉襖穿在章子怡身上,那影片的格局就會大不一樣,觀眾對片中愛情的接受方式也會很不一樣。同樣造作的還有電影中人物喜劇色彩濃厚的表演和對話方式。按照常規的理解,顧長衛使人物這樣對話和表演,是為了取得一種「笑中帶淚」的效果,或者嘗試一種喜劇中的悲劇。但鑒於片中關於疾病的痛苦和死亡的虛無的場面是那麼短暫,跟喜劇部分完全不相稱,整部電影幾乎就是一部「准」喜劇,我們幾乎可以推論出導演為了商業考慮,已經放棄了最初的表現原則。
《最愛》中最精彩的既不是它在道義方面對現實苦難的關注或者娛樂方面對死亡和愛情的調侃,不是它的故事也不是導演的風格,而是濮存昕和蔣雯麗這兩位配角演員的表演。他們再次證明了好演員從來不惜扮丑否定自己的形象,不惜犧牲自己以成全一個真實的角色。他們也再次證明了演員的價值與明星的身份之間並不是完全一致的。
剛從網上看到消息說,《最愛》並不就是《魔術外傳》,而只是為了配合上映而推出的一個剪輯版,之後還有有一個兩百分鍾的導演剪輯版。但願以後看到導演剪輯版後能解答本文中的疑問,推翻其中的一些結論。aware天 貓

閱讀全文

與傳染電影好不好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沈陽點電影有哪些 瀏覽:842
蠟筆小新2017大電影免費完整觀看 瀏覽:23
姜子牙完整版電影院免費觀看 瀏覽:161
水幕電影怎麼形成的 瀏覽:22
2020疫情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39
韓國青春愛情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729
有個電影叫什麼爆炸 瀏覽:961
365天電影怎麼看 瀏覽:771
2018年有哪些搞笑的電影 瀏覽:99
如何根據內容查找電影 瀏覽:921
鬼在後背上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414
如何購買電影通兌嗎 瀏覽:668
豆瓣電影勛章有哪些 瀏覽:750
怎麼讓別人給我取電影票 瀏覽:313
一個標准大小的電影廳能多少人 瀏覽:246
狂蟒之災電影免費收看1 瀏覽:87
有關馬好看的電影 瀏覽:878
哪些被禁的動漫電影 瀏覽:952
優酷電影怎麼轉換格式 瀏覽:692
最好看的三國題材電影有哪些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