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馮小剛和葛優之間有哪些差距
我認為馮小剛和葛優之間有這些差距。那年馮小剛的新年電影《芳華》在北京首映。那是一次非常簡單的首映式.與過去不同: 沒有紅地毯,也沒有晚禮服。導演馮小剛帶來了一群身著軍裝的明星,回歸電影本身。電影沒有讓觀眾失望。許多觀眾被感動了,甚至在看完之後流下了眼淚。
你知道馮小剛在華誼有股份,而且兩者之間的關系也破裂了。此後,姜文的另一部電影《一步之遙》仍然要求葛優出演主角,這也完全是從馮小剛的身邊「挖掘」了葛優。作為導演,姜文一直與馮小剛競爭。意圖是顯而易見的。現在姜文已經去好萊塢成為一名大演員,葛優也在適應新角色和新生活。馮小剛利用他的古都來領導歷史劇。這三個人是否變得如此好,恐怕只有慢慢看了。所以我認為馮小剛和葛優之間有這些差距。
Ⅱ 葛優和馮小剛合作的著名電影有什麼
甲方乙方 / 不見不散 / 非誠勿擾 / 建國大業 / 非誠勿擾2 / 讓子彈飛 / 天下無賊 / 編輯部的故事 / 一九四二 / 大撒把 / 手機 / 大腕 / 夜宴 / 沒完沒了
Ⅲ 你覺得最好看的賀歲片是哪一部
春節檔最好看的是它!
《狙擊手》
先說說「沒想到」。
這部電影,沒想到的不止是質量,有很多電影之外值得探討和惋惜的視點。
首先是排片檔期,《狙擊手》相比同類型的戰爭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影院排片量簡直相形見絀,寥寥無幾。
基本上都是「陰陽場」,早上7、8點鍾,或者凌晨1、2點鍾...
其次是票房,到今天《狙擊手》上映6天,累計票房只有2億多,排名最低,首日票房甚至還不及《熊出沒》的票房一半。
最後,就是這么慘的《狙擊手》還是封神數次的「國師」張藝謀拍的。
張藝謀的藝術造詣不用多說,戛納評委,10座金雞,雙奧總導演...早期的輝煌更是毋庸置疑。
沒看之前,我以為《狙擊手》如此慘烈的成績,是因為和《四海》一樣,拍的太差,太爛,畢竟老謀子之前也不是沒踩過雷:4.9分的《長城》
但直到看完後,才發現,沒人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拍的太好看了!
因為相比《長津湖之水門橋》,《狙擊手》的故事線很簡單,也很小,講述了中國志願軍在敵我軍備力量懸殊的境地下,與美軍精英狙擊小隊展開殊死較量的故事。
前者展現更多的是一個連隊的群像,而《狙擊手》則將刻畫點,落在了每個鮮活的個體。
電影中的每個士兵,無論是神槍手主角,還是其他輔佐的配角,都充滿骨血,甚至連對陣的敵軍都羽翼豐滿。
有害怕戰爭怯懦的愛哭鬼,有無畏且心細的神槍手,也有自大且狡黠的美軍...
戰斗場景只有一個很小的陣地,小到只有兩個小隊,幾把槍,一個不能拋棄的隊友,以及一份不知道的情報...
最讓我喜歡的一點,是電影沒有過分誇大志願軍的英勇,也沒有過分貶低美軍的無能,呈現出的只有雪地上的瘮骨之冷,以及戰場下的真實和殘酷。
有智商對決,但沒有主角光環,會被子彈打中,也會流血會死...
用一個狙擊班,一個神槍手,一個個渺小普通的士兵的血與肉,譜寫出的是戰爭背後真正的大精神。
克制的情感
《狙擊手》原來的電影名叫《最冷的槍》,故事背景落在1952-53年抗美援朝戰爭的「冷槍冷炮」運動。
指的是志願軍對聯合國軍發起的高密度、低強度的小規模襲擊和狙擊戰斗。
值得一說的是,志願軍集中大量狙擊手和神炮手積極作戰,截至朝鮮戰爭結束冷槍冷炮運動共斃傷美韓等聯合國軍5.2萬人,其效果不亞於發動一場戰役。
正因為「冷槍冷炮」,電影衍生出了最克制的情感。
片中的關鍵戲是救隊友,開場10分鍾高潮就拋了下來,面對敵軍的優勢射殺,隊員盡管心急如焚,但始終沒有被感性所吞噬。
永遠是以任務為重,將情感藏在內心的最深處,內化在戰場之上。
是讓觀眾一點一點感知到的,而不是故意放大到熒幕上,被看到。
不是特地拉踩隔壁的《水門橋》,對比吳京作為主角死去時,360度的聚焦煽情,《狙擊手》里章宇扮演的班長死的十分平淡。
不可以,不浮誇,不做作...
仔細一點,你會發現,甚至都沒有泛濫的配樂,只在一聲聲「到」後,接上了一首片尾曲《回家》
最冷的槍,最熱的血,不是簡單的對比,兩者都藏著的都是最克制的熾熱情感。
當然,《狙擊手》也不是沒有缺點。
有網友差評:「這不是戰爭片,是煽情片,就不能煽的含蓄點嘛。
」
我理解也贊同,因為《狙擊手》和很多主旋律電影一樣,結尾最終還是走向了同質化的煽情升華。
但除卻影片,回溯導演張藝謀,今年已經72歲了,面對一份「命題」試卷,仍然不遺餘力,答出個第一名。
放眼如今中國電影界,何其難得!
至於,為什麼拍的好看,卻沒人看?
這個問題,正如當初《活著》上映後票房慘敗一個道理。
畢竟,如今一部浮誇做作,插科打諢的翻拍喜劇片,放到當下,都是票房亞軍。
Ⅳ 迄今為止,葛優和馮小剛都合作過哪些電影啊
《大撒把》(1992年) (馮小剛編劇)
《甲方乙方》(1997年)
《不見不散》(1998年)
《沒完沒了》(1999年)
《一聲嘆息》(2000年)
《大腕》(2000年)
《卡拉是條狗》(2003年)(馮小剛監制)
《手機》(2004年)
《天下無賊》(2005年)
《夜宴》(2006年)
《非誠勿擾》(2008年)
另附葛優所有作品
1985年《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山裡的女人》
1986年《情投意合》
1988年《私奔》《代號「美洲豹」》《頑主》
1990年《大氣層消失》飾技師 《馬路騎士》
1991年《黃河謠》《過年》《烈火金剛》《新潮姑娘》《喜劇明星》
1992年《離婚大戰》《消失的女人》《上一當》《父子婚事》《大撒把》
1993年《霸王別姬》《活著》
1994年《天生膽小》
1996年《秦頌》《半生緣》
1997年《有話好好說》 《甲方乙方》
1998年《不見不散》
1999年《沒完沒了》《蝴蝶的微笑》
2000年《大腕》飾尤優
2003年《手機》飾嚴守一
2003年《卡拉是條狗》飾工人老二
2004年《天下無賊》
2005年《窒息》
2006年《夜宴》飾厲帝《上海紅美麗》《十品》
2007年《命運呼叫轉移》《納妾》
2008年[1]《桃花運》《非誠勿擾》
Ⅳ 葛優主演,馮小剛導演的電影都有什麼
葛優和馮小剛合作的電影(賀歲片)
1997年《甲方乙方》
1998年《不見不散》
1999年《沒完沒了》
2000年《大腕》
2003年《手機》
2004年《天下無賊》
2006年《夜宴》
2008年《貴族》
Ⅵ 葛優跟馮小剛演的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有圖,求電影名
《甲方乙方》
是馮小剛與葛優合作的第一部賀歲影片,票房達到了3300萬,也就此掀起了中國賀歲片的風潮
初識葛大爺就是此片
Ⅶ 葛優主演《兩只老虎》好看嗎
由李非導演執導、趙薇監制並做主演的喜劇電影《兩只老虎》終於要和大家見面了,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該影片是由老牌笑星葛優和喜劇界後起新秀的喬杉共同領銜主演的黑色幽默喜劇,在之前的首映之後就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評,很多圈內的大腕和老前輩都評價其為一部有著人生教育意義的好電影!除了新老兩大笑星的精彩表演,喜劇大咖范偉和自帶喜感的潘斌龍也參與了演出,為影片增加了不少看點!
對於這樣一部優秀的喜劇電影,不便做過多的劇透,還是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到電影院里和親朋好友一起感受笑中帶淚的故事,留著頭發的葛優大爺是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Ⅷ 馮小剛的這部賀歲電影,范偉和馮遠征是笑點,劉德華的發型是亮點
馮小剛其實很早就進入了演藝圈,只不過在做導演之前,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在做影視劇的幕後美術工作,直到1994年他才開始獨立執導電影。
但是真正讓馮小剛走向國內一線導演行列的電影,還要數他拍的那些賀歲片,1997年的《甲方乙方》是他執導的第一部賀歲片,在當時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硬是憑借3600萬元的票房成績獲得了滿堂彩,而這部影片的主演就是馮小剛此後的重要搭檔:葛優。
2005年的《天下無賊》是馮小剛和葛優合作的第6部賀歲電影,在這部電影中,馮小剛還請來了劉德華,與葛優在片中分別飾演正派和反派的小偷,影片中的受害者就是由王寶強飾演的傻根,而整部影片的故事則是發生在一列火車上。
導演馮小剛有一次公開的開玩笑,說是他的電影一般沒有偶像派演員,都是請實力派演員,但是《天下無賊》中請到了偶像派的劉德華,所以就特意給劉德華弄了一個不好看的假發,這樣可以讓劉德華看上去實力派一些。當然這都是馮小剛的幽默風趣,但是片中劉德華的發型確實是對他以往角色形象的一個顛覆。
這部影片馮小剛為觀眾還是講述了一個看似荒誕卻可以溫暖人心的故事,以王寶強飾演的不信世界上有小偷的傻根為引線,讓劉德華和葛優兩伙小偷在人性道義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片尾劉德華死在葛優的鐵鉤下的時候,伴隨著楊坤演唱的《那一天》為影片增添了悲傷的氣息。
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馮小剛還特意邀請了幾位大家熟悉的實力派演員到片中客串了一下,其中尤其以范偉和馮遠征在火車上的一段打劫戲最為出彩,飾演娘娘腔的馮遠征和飾演結巴的范偉也在片中承擔了大部分的笑點,以至於這段出彩的打劫戲搶走了劉德華和葛優兩位主演的不少風頭。
雖然影片上映後,外界有很多聲音指出劉德華和葛優在片中的角色塑造很不合適,演起來很僵硬,但是這不能妨礙這部影片為馮小剛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劇本改編獎,而作為女主角的劉若英則獲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大眾電影百花獎和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三個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
3000萬的成本對於這部影片來說不算太多,但是最終1.2億元的票房讓影片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也讓馮小剛的賀歲片導演事業更上一層樓。【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