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電影或電視劇撐過開頭就真香了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這又是南派三叔的經典小說《鬼吹燈》系列,經歷過很多次的翻拍,都無一例外的撲街了,到那時這部電視劇卻很驚喜,開頭很一般,直到王胖子出現,整個劇情都很有意思,最後也沒有爛尾,表白靳東,陳喬恩哦!演技非常不錯呢!
女心理師
近日開播的《女心理師》盡管備受贊揚,但是嚴格來說前幾集還真是挑戰觀眾們是否要棄劇的念頭!第一集開篇讓人無法理解導演對於 楊紫 飾演的 賀頓 專業能力的表現手法,比起心理師,她更像擁有超能力的英雄,因為她無時無刻出現在需要幫助的地方,簡直太不切實際!不過,網友們也表示只要熬過了這一部分,後續的故事會讓大家心靈得到療愈,是真香的好劇哦!
② 如何評價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知乎
故事層層展開,剝絲抽繭,引人入勝,完全可以用縝密來形容。電影畫面優美,節奏明快,動作設計創新精采,卻充滿浪漫的美麗詩意,是徐克近年最佳作品之一。
《通天帝國》打開了視野,神秘詭秘的偵探題材、大氣磅礴的神都景象、精彩紛呈的動作場面,開創中國古裝大片新局面。
③ 有哪些你看過五遍以上的電影
有兩種電影我會一遍又一遍地看。
第一類。這部電影的質量真不錯。電影的創作,無論是從主題思想、拍攝技巧、演員選擇、後期剪輯,都能真正做到每一個細節的認真策劃和實踐。整個團隊都在努力創作這部電影,不會缺少觀眾,也不會隨意埋在電影的長河中。即使與他人長時間談論這部電影的情節,它仍然讓人覺得生動而難忘。
④ 求推薦幾部美劇!(破案類的,打鬥類的,動作類的,槍戰類的)
喜歡類似生化危機的嗎,《行屍走肉》不錯呢。
《越獄》也是各種好看啊,而且已經完結了
⑤ 如何評價電影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知乎
笑傲江湖是程小東所創造的動作場面,這是武俠電影史上迄今為止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動作奇觀。一部優秀的武俠電影,能夠做到讓所有人物都能展現各自的性格特點,也是本片能成為經典武俠的原因之一
⑥ 哪部電影的女人衣服最有誘惑 知乎
鯊灘
8.2分
主演:布蕾克·萊弗利奧斯卡·賈恩那達布萊克·萊弗利塞多納·萊格
導演:佐米·希爾拉
類型:動作災難恐怖驚悚
時長:82分鍾
年代:2016
地區:美國
簡介
⑦ 岡仁波齊好看嗎
《岡仁波齊》很好看,在好萊塢席捲中國院線的背景下,這部片子很給中國導演長臉;在馮小剛說「垃圾電影是因為有垃圾觀眾捧場」的背景下,這部片子很給中國觀眾長臉。
下面來說說這部片子好在哪裡。
——————————————
《岡仁波齊》好就好在:片子講的是一件很高級、很有信仰的故事,但它沒有絲毫的「自我感動」。
不自我感動成就了《岡仁波齊》。故事講的是:11個藏民組成了一支朝聖隊伍,從西藏芒康出發,磕長頭1200多公里到達拉薩,在拉薩打短工掙夠路費後,又磕長頭1200多公里到達神山岡仁波齊。
(磕長頭遇到繞不過的水窪,就從水窪中磕過來)
在這部片子里,戲劇沖突都被最大化地平實處理,很少出現近景和特寫,基本都是遠景和中景,就是保持最大的剋制和理性。這在充滿導演個人表達的藝術片門類里邊,已經難能可貴。
但是,平淡並不代表平庸,將生老病死、春去秋來自然地融入這段朝聖旅途中,使影片具有了深刻的宿命感。
⑧ 崔雪莉是不是被送人了知乎
2019年10月14日,韓國藝人崔雪莉被警方確認在家中自殺身亡,死因疑似因為長期飽受網路暴力的侵害,患上了嚴重抑鬱症,最後實在不堪精神折磨,用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痛苦的人生,雪莉是在京畿道家中,用鞋帶上吊的方式自殺的。很多人一開始聽到雪莉自殺的消息以為是假的,後來證實是真的,粉絲和媒體都炸開了鍋!一方面不敢相信,另一方又不得不接受事實,只是大家不相信雪莉就這么無緣無故的自殺了,這中間是否存在什麼真相和內幕很讓外界好奇。
沒有人相信雪莉會自殺,她在自殺的當天,有網友說早上還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看到了雪莉的廣告,下午她就自殺了?這也太讓人不敢相信了吧?她才25歲,還那麼年輕,怎麼就毫無預兆的突然離開了?
崔雪莉原名崔真實,1994年出生於韓國釜山,11歲被SM公司看中,成為旗下的練習生,經歷四年練習生的生活,15歲出道出演了個人首部電視劇《薯童謠》,飾演童年時期的善花公主。2009年9月5日,雪莉以演唱組合f(x)成員的身份再次出道樂壇,一組合的名義活動了6年,2015年8月7日,宣布退出f(x)組合。2017年主演的犯罪動作電影《Real》在韓國上映。2018年獨自出演真人秀《真理商店》。2019年6月29日,發行首張個人單曲專輯《Goblin》。2019年10月14日,崔雪莉在京畿道城南市的家裡被發現身亡,年僅25歲。
雪莉的死對於周圍的人打擊很大,不僅身邊的朋友、家人,包括粉絲也都覺得很「崩潰」,雖然不願意相信,但已經發生了,有些網友在惋惜的同時提出了一些疑問,這位一向以可愛小公主形象出現的可愛女孩為什麼會突然選擇自殺?小編是從fx開始關注雪莉,她留給小編的印象一直是可愛、溫柔、愛笑的模樣,不應該用這么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由於韓國的娛樂圈一直以來女藝人被潛規則的層出不窮,粉絲們因為擔心雪莉是否也與此有關,就提出的各種疑問,因為雪莉的經紀人透露,雪莉疑似因為不堪網路暴力重負,患上了嚴重抑鬱症,最後選擇自殺的,但是網友們不相信,總覺得這其中有什麼「陰謀」,為了找出真相,粉絲們跑去翻看雪莉的個人社交平台,有發現在10月12日的微博中,雪莉在接受粉絲送來的禮物之後,好像在捂著嘴哭,而且表情看起來很痛苦,而眾多網友也猜想稱,雪莉的死因絕對不只是媒體曝出的抑鬱症那麼簡單,而對於雪莉的死,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說法,就像韓國官媒爆料的那樣,是因為患上嚴重抑鬱症自殺的,關於抑鬱症一說,是雪莉的經紀人透露給警方的,雪莉生前直播的時候,曾被男性網友要求合照,一開始雪莉是拒絕的,後來男男性粉絲強迫她,她就下意識的躲到了桌子底下,而這些異常的舉動被認為是精神出現了問題,患有抑鬱症的人,本身就害怕外界的刺激,加上遇到這樣難纏的粉絲,是有可能發生奇怪的舉動。
另外,雪莉後來的ins小號被曝光,有網友從她的小號上也發現了蛛絲馬跡,小號上大部分都是雪莉的畫作,但很多畫作被網友解讀,據說是有抑鬱的傾向。雪莉平時有記日記的習慣,警方在調查她住所的時候,也發現了疑似表達心情的日記,另外還有類似於遺書的東西,都流露出她生前很痛苦。
第二種說法,很多人懷疑雪莉的死和她的公司有關,畢竟有之前張紫妍自殺的前車之鑒,張紫妍就是因為遭受潛規則,最後不堪重負,用幾段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結束痛苦,很多人通過張紫妍的事情,聯想到了雪莉,雪莉所在的公司之前也被爆料有藝人遭受過不同程度的騷擾,雪莉之前有很多一場的舉動,被媒體稱為是「壞女孩」,但現在回想起來,她有可能是在求救。
第三中說法,有部分網友覺得雪莉是精神出現了問題,至於為什麼會精神出現問題,可能和她的工作環境有關,自從離開fx以後,雪莉就出現了很多詭異的行為,在社交平台上發布過很多讓人毛骨損然的照片,可能雪莉覺得那是惡作劇,調皮,但是在普通人看來就得很恐怖。
雪莉是童星出道,在她出道的時候,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和她一樣年紀的女孩都在父母懷里撒嬌,可是雪莉卻要出來應酬工作了,而當時的這一切是否是她想要的沒有人問過她,就懵懵懂懂的走到了鎂光燈底下,如果不是因為進入了娛樂圈,可能雪莉25歲也不會離開這個世界。
有韓國媒體爆料,雪莉生前的時候曾向經紀公司求救,但卻遭批評了,雪莉希望公司和民意能夠善待自己,並且在節目中坦言自己遭受惡語相向已經不堪重負了,希望公司能夠通過法律的手段嚴懲網路惡評,但是當時公司拒絕了,雪莉應該是絕望之後,才會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痛苦。
⑨ 黑澤明 電影哪些 知乎
1950年,黑澤明的《羅生門》上映,作為日本影壇當之無愧的神作,也是黑澤明的成名之作。在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羅生門》不負眾望,一舉獲得當年的威尼斯金獅獎,及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羅生門》之所以能夠在國際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為此片深刻的主題:本片的劇本是由著名劇作家橋本忍根據芥川龍之介1921年的短篇小說《筱竹從中》改編,憑借十分巧妙的電影敘事手法,入木三分的刻畫了人性的陰暗與丑惡。後來這種使用不同的情景再現,去講述同一件事的敘事手法也被稱為「羅生門式」敘事,這種敘事手法在後來的電影《切腹》、《英雄》與《羅拉快跑》中都可以看到。
「羅生門式」敘事
除了深刻主題之外,更值得關注的就是《羅生門》的拍攝手法,也是本片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多機位敘事鏡頭。
《羅生門》的戲只集中在三個地點:
羅生門下、山林之中、糾察使署堂
而全片的417個鏡頭中,山林佔去了其中293個,將近全片鏡頭總數的四分之三。這一方面是因為山林中戲份比重較大,通過四個人的視角講述了山林之中發生的事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多機位敘事的拍攝手法。
《羅生門》的53場戲中,使用多個機位拍攝的417個鏡頭,使得剪輯的組接極其細致綿密。鏡頭在完成敘事任務的同時又不失美感,有的鏡頭舒緩有致,令人察覺不到剪輯的存在;有的則一閃而過,卻又讓人印象深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這也使整部戲明快利落,劇情緊張,篇幅緊湊,動作迅捷。
深刻的主題、高水平的剪輯與熟練的運動鏡頭拍攝,才使得這部優秀的電影得以完美構築。
⑩ 如何評價電影《驢得水》以及知乎里的高票軟文
這是一部好電影。
畢竟是有話劇根底,轉換成電影之後,情節推進的節奏感很好,除了結尾感覺倉促。
有人稱這是年度最佳喜劇電影,我覺得可能算是。
然而並不全是因為它自己優秀,也全靠同行的襯托。今年至今為止的喜劇還真的都不行。比它更歡脫的沒它有深度,比它更有深度的……那不是喜劇。
關於缺乏電影感,略有,但沒有傳說中那麼誇張。
也可能是道聽途說,降低了我的期望值,反倒特意留意了一下,發現其實還不錯——推拉搖移跟,特近中全遠,多角度,多焦距,通過鏡頭跳接帶來喜劇感和荒謬感,基本手法全都有用上。還有幾個有寓意的鏡頭,比如最後的綵球從山坡從遠到近跳落,雨神像被搬出雨神廟等。這些都是舞台話劇無法給予的感覺和意象。分寸感也是可以的,再增加太多「電影感」,對這個故事情景來說,很可能就會有過猶不及,滑稽有餘諷刺不足,當然這點見仁見智,還可以商榷。就如《刺客聶隱娘》的節奏和鏡頭很多人嫌棄,覺得這很不帶感,可是若不是這樣也就很不侯孝賢了。
電影感其實跟場景多寡無關,《十二怒漢》也就一間房。說白了,其實「電影感」就是綜合利用(1)機器運動(2)非常規(非人眼)的視角(3)剪輯(4)聲畫配合這些東西去敘事,去引導觀眾注意到想讓觀眾注意的東西,而不僅僅是人物的動作。舞台劇當然也有一套引導視線突出重點的方法,但是跟電影不一樣。上述這些都是舞台劇缺乏的手法,而電影《驢得水》並不缺。
關於悲喜劇,也因為提前打了預防針,雖然結尾確實轉的急,但畢竟發生時間短,悲劇色彩沒有想像的那麼厚重不堪。卻也正好足夠讓人細思極恐。不過結局始終還是讓人不太舒服——當然我知道真實世界也可能比這更殘酷。
對票房的預測不會改變,我曾說它到不了《夏洛特煩惱》的四分之一,即3.6億。看現在的趨勢,可能我還高估了。
雖然電影感和悲喜劇的問題沒那麼嚴重,但仍然是不太討好的。大多數觀眾應該更喜歡更美好一點的感情悲劇或人倫悲劇,因為很容易找得到一種居高臨下的同情感,一波同情射出去,舒坦啊。卻不會太喜歡諷刺性悲劇,畢竟諷刺的亂刀隨時會砍傷每一個觀眾,觀眾拋出去的鄙夷是一個飛來去器,一不小心自己竟然成了最終目標……
有幾處還是略感不適,比如周鐵男和張一曼的轉變總覺得有點硬,結尾張一曼在人群中趴地上找花,如果能夠再琢磨多給點戲,哪怕多三五七秒,後面的槍響效果也許更好。總之還是有些地方的手法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