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推薦好看的電影!!!!!!!要簡介!!
異星戰場:約翰·卡特傳奇
根據埃德加·賴斯·巴勒斯創作的同名經典科幻小說改編,講述了美國內戰時,飽受創傷的前軍官John Carter莫名其妙地被帶到了火星,隨後被迫捲入了當地居民間的一場空前沖突
破壞王拉爾夫
故事的主題將圍繞「天生壞蛋並不意味就無可取之處」這一命題展開。用游戲形容的話,本片混合了《超級馬里奧兄弟》、《使命召喚》和《馬里奧賽車》等風格。
《魔發奇緣續》
《魔發奇緣續》承接影片《魔發奇緣》的情節,講述的是公主Rapunzel和帥哥福林·瑞德終成眷屬,即將成婚,王國上下一片喜慶的氣息。誰知調皮的「寶馬」馬克西姆身為「伴郎」,結果竟然把結婚的戒指給弄丟了。於是乎,幾個人展開了一場翻天覆地的「尋戒之旅」,同時為了不讓國內的人民發現異常,兩人還不得不保持什麼事也沒有的樣子。
復仇者聯盟美國隊長在被冰封數年後,終於蘇醒過來。這個世界已經不再是他過去所熟悉的樣子,各類型的邪惡對手層出不窮,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已無法拯救世界。於是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綠巨人等超級英雄聚集在一起,組成史上最強大的「復仇者」團隊,共同懲惡揚善,為和平而戰
❷ 暴風雨la tempestad墨西哥電視劇
暴風雨 很難找得到的。但是幾部應該可以找到,但是找一般都是找不全的。網路網盤根本也沒有那麼全。
❸ 誰知道關於(氣象)的科幻電影
絕對關於氣象的科幻電影,不是災難電影。
復仇者
劇情介紹:
英國情報局徵召約翰史提調查在大英帝國境內發生的一連串奇怪事件,國內的天氣似乎反常地連習慣惡劣天氣的英國人都受不了,暴風雪司空慣見,斗大的冰雹
造成重大損害,氣溫又是乎冷乎熱,有時酷寒有時炙熱。結果他發現有人在控制天氣,幾乎要讓英國和全世界臣服於他的膝下。什麼人能用這么邪惡的方法,向世界各國勒索鉅大贖金呢?只有富可敵國、野心勃勃的前英國部長奧古斯狄懷特才有這么大的能耐。
史提再度將以他的聰明機智和不凡身手對抗強敵,他又找來武術高手、氣象學專家和身材姣好的艾瑪沛兒小姐協助,這對魅力十足的超級搭檔將為今年的影壇帶回一股玩世不恭的酷勁兒。
後天
劇情介紹:
《末日浩劫》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盡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傑克·吉倫荷飾)隻身前往紐約去營救女友,於是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這時候災難從紐約開始,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大部摧毀。突然間,地鐵隧道里湧出狂暴不止的洶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復存在。此後,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開始了。
當鏡頭再次回到美國時,那些僥幸生還的美國人都逃往墨西哥,請求進入那裡的難民營。影片末尾處美國總統不得不嘆息承認道,他所奉行的氣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敗筆。
雷電
劇情介紹:
整個歐洲籠罩在即黑又厚的雲層中,雲層下面發生以怨報德的導光現象,在大學里研究來電的蘭迪斯博士查覺到了這不是單純的雷,因受到來電的影響,停電、通信機器癱瘓的現象頻頻發生。國防部,軍隊也對這個異常氣候採取緊急措施,卻沒有找到適當的解決對策。在調查的過程中蘭迪斯博士發覺到這是極其可怕的一種現象。在世界大規模範圍里發生的這場來電風暴將逐漸的形成一場巨大的「暴風雨"……要是這個「暴風雨"席捲地球的話,環境將受到破壞,而且地球被包圍在厚厚的黑雲團之中,它意味著人類即將要面臨冰河期的到來……
❹ 2011年奧斯卡的提名獲獎電影是哪些
最佳影片 Best motion picture of the year
《黑天鵝》Black Swan
《鬥士》The Fighter
《盜夢空間》Inception
《孩子們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127小時》127 Hours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冬天的骨頭》Winter's Bone
最佳電影男主角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美錯》Javier Bardem—Javier Bardem in "Biutiful"
《大地驚雷》Jeff Bridges—Jeff Bridges in "True Grit"
《社交網路》Jesse Eisenberg—Jesse Eisenberg in "The Social Network"
《國王的演講》Colin Firth—Colin Firth in "The King's Speech"
《127小時》James Franco—James Franco in "127 Hours"
最佳電影男配角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鬥士》Christian BaleChristian Bale—Christian BaleChristian Bale in "The Fighter"
《冬天的骨頭》John Hawkes—John Hawkes in "Winter's Bone"
《城中大盜》Jeremy Renner—Jeremy Renner in "The Town"
《孩子們都很好》Mark Ruffalo—Mark Ruffalo in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國王的演講》Geoffrey Rush—Geoffrey Rush in "The King's Speech"
最佳電影女主角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孩子們都很好》Annette Bening—Annette Bening in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兔子洞》Nicole Kidman—Nicole Kidman in "Rabbit Hole"
《冬天的骨頭》Jennifer Lawrence—Jennifer Lawrence in "Winter's Bone"
《黑天鵝》Natalie Portman—Natalie Portman in "Black Swan"
《藍色情人節》Michelle Williams—Michelle Williams in "Blue Valentine"
最佳電影女配角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鬥士》Amy Adams—Amy Adams in "The Fighter"
《國王的演講》Helena Bonham Carter—Helena Bonham Carter in "The King's Speech"
《鬥士》Melissa Leo—Melissa Leo in "The Fighter"
《大地驚雷》Hailee Steinfeld—Hailee Steinfeld in "True Grit"
《動物王國》Jacki Weaver—Jacki Weaver in "Animal Kingdom"
最佳動畫片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of the year
《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魔術師》The Illusionist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最佳藝術指導 Art Direction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攝影 Achievement in Cinematography
《黑天鵝》Black Swan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服裝設計 Achievement in costume design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我是愛》I Am Love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暴風雨》The Tempest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導演 Achievement in directing
《黑天鵝》Black Swan
《鬥士》The Fighter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紀錄長片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從禮品店出門》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天然氣之地》Gasland
《監守自盜》Inside Job
《雷斯特雷波》Restrepo
《垃圾場》Waste Land
最佳紀錄短片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Killing in the Name (提名待定)
Poster Girl (提名待定)
Strangers No More
Sun Come Up
The Warriors of Qiugang
最佳影片剪輯 Achievement in film editing
《黑天鵝》Black Swan
《鬥士》The Fighter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127小時》127 Hours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最佳外語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of the year
《美錯》(墨西哥)—Biutiful Mexico
《犬牙》(希臘)—Dogtooth Greece
《更好的世界》(丹麥)—In a Better World Denmark
《焦土之城》(加拿大)—Incendies Canada
《法外》(阿爾及利亞)—Outside the Law (Hors-la-loi) Algeria
最佳化妝 Achievement in makeup
Achievement in makeup
The Way Back
The Wolfman
最佳原創音樂 Achievement in music written for motion pictures (Original score)
《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127小時》127 Hours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最佳原創歌曲 Achievement in music written for motion pictures (Original song)
Coming Home (from Country Strong)
I See the Light (from Tangled)
If I Rise (from 127 Hours)
We Belong Together (from Toy Story 3)
最佳動畫短片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Day & Night
The Gruffalo
Let's Pollute
The Lost Thing
Madagascar, carnet de voyage (Madagascar, a Journey Diary)
最佳真人短片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The Confession
The Crush
God of Love
Na Wewe
Wish 143
最佳音效剪輯 Achievement in sound editing
《盜夢空間》Inception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創戰紀》Tron: Legacy
《大地驚雷》True Grit
《危情時速》Unstoppable
《最佳音效合成》Achievement in sound mixing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特工紹特》Salt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視覺效果 Achievement in visual effects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從今以後》Hereafter
《盜夢空間》Inception
《鋼鐵俠2》Iron Man 2
最佳改編劇本 Adapted screenplay
《127小時》127 Hours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大地驚雷》True Grit
《冬天的骨頭》Winter's Bone
最佳原創劇本 Original screenplay
《又一年》Another Year
《鬥士》The Fighter
《盜夢空間》Inception
《孩子們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❺ 年度票房黑馬《深海浩劫》,它的原型是什麼
2016年上映的《深海浩劫》是一部由美國獅門公司製作的災難劇情片,原型為2010年發生的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該事件致死11人,導致持續漏油87天,造成大面積污染經濟損失上千億美元,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
本片開頭與結尾,採取了親歷者的法庭證供,而中間部分則是通過該親歷者視角講述災難發生過程以及地平線平台爆炸後發生的員工自救行動,全片更像是一部災難紀錄片。
影片開頭,有人質問親歷者,為什麼有三套警報系統,事故發生前卻無一工作?
影片里,或許是報警系統經常誤判,或者是工作人員不以為意手動關閉……看似細枝末節的動作,一一積累起來,導致了最後不可挽回的災難。
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至今仍未得到徹底治理,希望看到這部片子的人們能夠從中得到警示,無論到了何時,都必須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認真對待安全生產,否則,將會發生無法挽回的災難。
❻ 2011奧斯卡電影提名和獲獎電影。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Best motion picture of the year
《黑天鵝》Black Swan
《鬥士》The Fighter
《盜夢空間》Inception
《孩子們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127小時》127 Hours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冬天的骨頭》Winter's Bone
最佳電影男主角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美錯》Javier Bardem—Javier Bardem in "Biutiful"
《大地驚雷》Jeff Bridges—Jeff Bridges in "True Grit"
《社交網路》Jesse Eisenberg—Jesse Eisenberg in "The Social Network"
《國王的演講》Colin Firth—Colin Firth in "The King's Speech"
《127小時》James Franco—James Franco in "127 Hours"
最佳電影男配角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鬥士》Christian BaleChristian Bale—Christian BaleChristian Bale in "The Fighter"
《冬天的骨頭》John Hawkes—John Hawkes in "Winter's Bone"
《城中大盜》Jeremy Renner—Jeremy Renner in "The Town"
《孩子們都很好》Mark Ruffalo—Mark Ruffalo in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國王的演講》Geoffrey Rush—Geoffrey Rush in "The King's Speech"
最佳電影女主角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孩子們都很好》Annette Bening—Annette Bening in "The Kids Are All Right"
《兔子洞》Nicole Kidman—Nicole Kidman in "Rabbit Hole"
《冬天的骨頭》Jennifer Lawrence—Jennifer Lawrence in "Winter's Bone"
《黑天鵝》Natalie Portman—Natalie Portman in "Black Swan"
《藍色情人節》Michelle Williams—Michelle Williams in "Blue Valentine"
最佳電影女配角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鬥士》Amy Adams—Amy Adams in "The Fighter"
《國王的演講》Helena Bonham Carter—Helena Bonham Carter in "The King's Speech"
《鬥士》Melissa Leo—Melissa Leo in "The Fighter"
《大地驚雷》Hailee Steinfeld—Hailee Steinfeld in "True Grit"
《動物王國》Jacki Weaver—Jacki Weaver in "Animal Kingdom"
最佳動畫片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of the year
《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魔術師》The Illusionist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最佳藝術指導 Art Direction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攝影 Achievement in Cinematography
《黑天鵝》Black Swan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服裝設計 Achievement in costume design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我是愛》I Am Love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暴風雨》The Tempest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導演 Achievement in directing
《黑天鵝》Black Swan
《鬥士》The Fighter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紀錄長片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從禮品店出門》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天然氣之地》Gasland
《監守自盜》Inside Job
《雷斯特雷波》Restrepo
《垃圾場》Waste Land
最佳紀錄短片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Killing in the Name (提名待定)
Poster Girl (提名待定)
Strangers No More
Sun Come Up
The Warriors of Qiugang
最佳影片剪輯 Achievement in film editing
《黑天鵝》Black Swan
《鬥士》The Fighter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127小時》127 Hours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最佳外語片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of the year
《美錯》(墨西哥)—Biutiful Mexico
《犬牙》(希臘)—Dogtooth Greece
《更好的世界》(丹麥)—In a Better World Denmark
《焦土之城》(加拿大)—Incendies Canada
《法外》(阿爾及利亞)—Outside the Law (Hors-la-loi) Algeria
最佳化妝 Achievement in makeup
Achievement in makeup
The Way Back
The Wolfman
最佳原創音樂 Achievement in music written for motion pictures (Original score)
《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127小時》127 Hours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最佳原創歌曲 Achievement in music written for motion pictures (Original song)
Coming Home (from Country Strong)
I See the Light (from Tangled)
If I Rise (from 127 Hours)
We Belong Together (from Toy Story 3)
最佳動畫短片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Day & Night
The Gruffalo
Let's Pollute
The Lost Thing
Madagascar, carnet de voyage (Madagascar, a Journey Diary)
最佳真人短片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
The Confession
The Crush
God of Love
Na Wewe
Wish 143
最佳音效剪輯 Achievement in sound editing
《盜夢空間》Inception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創戰紀》Tron: Legacy
《大地驚雷》True Grit
《危情時速》Unstoppable
《最佳音效合成》Achievement in sound mixing
《盜夢空間》Inception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特工紹特》Salt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大地驚雷》True Grit
最佳視覺效果 Achievement in visual effects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從今以後》Hereafter
《盜夢空間》Inception
《鋼鐵俠2》Iron Man 2
最佳改編劇本 Adapted screenplay
《127小時》127 Hours
《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大地驚雷》True Grit
《冬天的骨頭》Winter's Bone
最佳原創劇本 Original screenplay
《又一年》Another Year
《鬥士》The Fighter
《盜夢空間》Inception
《孩子們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下面是獲獎的名單
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最佳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最佳男主角:科林-費斯(Colin Firth)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最佳女主角:娜塔麗-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黑天鵝》(Black Swan)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 《鬥士》(The Fighter)
最佳女配角:梅麗莎-里奧(Melissa Leo)《鬥士》(The Fighter)
最佳動畫片:《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最佳改編劇本:《社交網路》(The Social Network)
❼ 墨西哥最好看的電影有哪些
推薦你看以下兩部新片:
《我們是貴族》
簡介: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有錢人和他三個游手好閑的子女的故事。這三個年輕人都是二十幾歲,靠著老爸的錢過著奢侈的生活,因此老爸導演了一場騙局,讓孩子們以為自己已經破產,並帶著全家人搬到了一個低收入的貧民區。在那裡,孩子們必須要做一件他們從未做過的事情:找到真正的工作。
在大兒子哈維(Javi)哀嘆自己的黑卡(美國運通信用卡)和黑莓手機(BlackBerry)被注銷了以後,搞笑的情節隨之展開。哈維找到了一份在墨西哥城混亂的大街上開迷你巴士的工作。人如其名的女兒芭比(Barbie)在一家風格粗俗的酒吧找到了一份女招待的工作。當芭比被告知酒吧的員工均分小費後,她嗚咽著說:「可是我們又不是在古巴!」最小的兒子對佛教和瑜伽有所涉獵,他成為了最底層的資本家:一名銀行櫃員,他必須聽命於一位性飢渴的女上司。
這部電影已經成為了墨西哥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國產電影。與上一部創下票房紀錄、售出520萬張票的影片《阿馬羅神父的罪惡》(El Crimen del Padre Amaro)相比,《我們是貴族》已遙遙鄰先。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已經買下了翻拍這部電影的美國版的版權。
《非常父女檔 》
簡介:
瓦倫丁是阿卡普爾科(墨西哥南部海濱度假城市)遠近聞名的花花公子,直到有一天他發現某位舊情人把他們新出生的孩子扔在他家門口便消失之後,他的快活日子結束了。瓦倫丁帶著孩子來到洛杉磯,起初是為了尋找孩子的母親,結果只能和孩子兩個人租了一間公寓在那裡下來。孩子取名叫瑪姬Maggie。六年過去了,瑪姬Maggie漸漸長大,瓦倫丁也成為了好萊塢最受歡迎、薪水最高的特效演員之一,綽號「鋼筋男子」。
他總把瑪姬Maggie帶在身邊,瑪姬成了他的「經紀人」和「片場指導」。在撫養瑪姬Maggie的過程中,瓦倫丁自己也漸漸學會了承擔責任,他和女兒一起「長大」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瑪姬的母親卻毫無徵兆地突然出現,瓦倫丁害怕她會帶走瑪姬——瑪姬不僅僅是他的女兒,而且是他最好的朋友。
這兩部都是風格輕松搞笑的典型喜劇片,墨西哥往事3部曲也很不錯,就是感覺調子沉重一點~~
❽ 好萊塢8大災難片是那8部
《天劫餘生》(Alive)
年份:1993
最驚嚇場面:為求生存,人吃人肉。
賣點:為求生存,只有吃人裹腹,玻璃割人肉的畫面,實在使人毛骨悚然。這部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架滿載烏拉圭球員的航機,在飛往智利途中,遇上暴風雨,撞向安第斯山脈,結果只有廿多人生還,其中大多數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他們原本對獲救充滿希望,結果天意繼續弄人,搜索隊因為天氣惡劣,在搜索多天後,斷定沒有生還者,中止搜索行動。年輕人的生存希望漸漸幻滅,餓寒交迫,有些傷者因為失救而喪生。而僅存的生還者,經過多番的內心掙扎,為了保存性命,忍痛吃死去親友的肉充飢。
《天劫餘生》在九三年上映的時候,吃人肉的部份,一度引起很大的回響。有些影評人更指出,這個牽涉道德的問題,影響了它的票房。「幸福不是必然」,這是《天劫餘生》帶給觀眾的一個定時反思的訊息。
《恐怖地帶》(Outbreak)
年份:1995
最驚嚇場面:染病者七孔流血,五臟六腑全部潰爛。
賣點:超級演技派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無疑是最大的號召,還有《非常嫌疑犯》(Usual Suspects)的奇雲史柏錫(Kevin Spacey)和摩根費曼來一次演技大門法,加上電影上映期間,剛巧新聞發出非洲扎伊爾發現伊波拉病毒的報導,跟《極度驚慌》的題材甚為相似,使這部電影更具震撼力。
其故事大致講述一種不明的致命病毒在美國加州某小鎮爆發,病毒可以經過空氣傳染,而且散播速度異常驚人,病者會在四十八小時內死亡,而德斯汀荷夫曼就追查病毒的根源,結果發現軍方隱瞞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電影里最震撼人心的畫面,相信是染病者的死相,七孔流血,五臟六腑全部潰爛,使人擔心如果現實生活里爆發伊波拉病毒,災難程度會否如戲中所言。
《龍卷風暴》(Twister)
年份:1996
最驚嚇場面:男女主角被龍卷風吹襲下,身陷藏滿利器的屋子。
賣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龍卷風的破壞力驚人,幫助美國國家氣象局工作的「追風者」偏要冒險,希望研究出盡早預測龍卷風形成的方法。人類跟大自然展開搏鬥的故事,因此這部電影里充滿很多驚險剌激的場面,極盡視聽之娛。
龍卷風肆虐的場面,實在動用了很多人力物力。長四十呎的拖車載滿冰粒,然後開動七零七波音飛機使用的引擎,造成狂風,冰粒和垃圾全部卷到半空中 ,而兩位主角海倫·亨特(Helen Hunter)(《貓屎先生》(As Good as it gets)女主角)和主演《阿波羅十三號》(Apollo 13)的比利柏頓(Bill Paxton)就這樣置身風中,飽受折磨。導演表示:「我要求真實感,希望效果如看真實紀錄。」
導演要求場面迫真,演員們可要受罪。導演在拍攝前,就向演員詳細解釋拍攝過程是何等艱辛,全身濕透,滿布泥濘,蓬頭垢面,總之很不舒服。不過海倫亨特卻不以為然︰「我喜歡滿身泥濘的感覺。」
演員專業精神可嘉,幕後班底也不容忽視,他們均是製作《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和《生死時速》(Speed)的製作精英。本片在九七年度的奧斯卡里,獲得「最佳特技效果」的提名。
《天煞──地球反擊戰》(Independence Day)
災難年份:1996
最驚嚇場面:外星人摧毀美國白宮及帝國大廈的一幕。
賣點:地球以外,究竟有沒有其它生物或者外星人?一直都是個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個未知之數於是給予電影工作者不著邊際的創作空間,而《天煞──地球反擊戰》又是另一個描述外星人誓要殲滅地球的故事。《天煞》在九六年暑假公映,而二十世紀霍士電影公司在這部電影上映前半年開始,就不斷進行大規模宣傳,《天煞》的海報在美國到處可見,碩大且發出刺眼光耀的外層空間飛船,停泊在白宮的上空,這個來勢洶洶的海報宣傳攻勢,使觀眾們早已對《天煞》引頸以待,大家都想一看白宮和帝國大廈給外星人摧毀的奇景。
《天煞》由《宇宙奇兵》(Stargate)原班人馬製作,導演羅倫埃梅里希(Roland Emmerich)曾製作好幾部如《哥斯拉》(Godzilla)和《宇宙奇兵》等叫好叫座的科幻電影,因此喜歡欣賞計算機特效的觀眾,一定不會失望而回。
該片在美國公映的總票房收入達三億多美元,除了精採的特技效果是主因外(獲九七年度奧斯卡金獎像最佳特技效果的殊榮),還有跟它的大美國主義色彩也不無關系。對付外層空間的聯軍,由飾演美國總統的《鬼馬小靈精》(Casper)男主角標布文(Bill Pullman)率領下,擊退來自外層空間的侵略者,粉碎地球被毀滅的厄運,令美國國民為之振奮,完全配合美國在當今政治舞台上擔演龍頭的角色。
愛無止盡
《泰坦尼克號》(《鐵達尼號》)(Titanic)
災難年份:1997
最驚嚇場面:巨輪沉沒前斷開,乘客陸續跌落海。
賣點:精心籌備超過五年,耗資達二億美元,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動畫技術,把叫人驚心動魄的「鐵達尼號海難」再度搬上大銀幕,還有里昂那多狄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和琦溫絲莉(Kate Winslet)那段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
「鐵達尼號」海難發生於一九一二年四月,被譽為「堅固無比,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竟然在處女航行中,毀於冰山一角,就這樣沒入水中,一千五百名乘客和船員葬身大海。這件震驚全球的海難,後來給拍成電影和電視劇,最早是一九一五年的黑白默劇電影版本。
由《深淵》(Abyss)、《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和《異形》(Aliens)大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自編自導的《鐵達尼號》最新版,可說是鶴立於眾多版本之中。先是票房紀錄,在美國開畫的首個周末,計算二千六百七十多家電影院的總票房收入,達到二千八百六十三萬美元;而《鐵達尼號》的耐力也非常持久,在美國放映接近一年,截至九八年九月中旬,票房總收入達到六億美元。
另一方面,這艘倒霉的海上巨無霸,在遇難後的八十年,憑著占士金馬倫的電影功力,在九八年度的奧斯卡電影頒獎禮中,挽回被大海淹蓋的璀燦光輝。在十四項提名中,獲得十一個獎項,獲獎數目跟史詩式巨制《賓虛》並駕齊驅,其中包括「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剪接」等等多個獎項。
不過這些獎項的背後,實在得來不易,占士金馬倫真的費了不少心血和時間。為了加強真實性,金馬倫和他的一群工作人員,在一九九六年七月開拍前,進行深入的資料搜集,好象金馬倫曾經十二次親自駕駛潛水艇,深入北大西洋的海床,探訪安躺於海洋深淵的「鐵達尼號」殘駭,從而建造「鐵達尼號」的模型。而這艘「體形」是原來百分之九十的鐵達尼號模型,在拍攝期間,一直停泊於墨西哥的片廠。《鐵達尼號》另一個使觀眾贊嘆不已的地方,就是它的計算機特效,例如「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並沉沒的畫面,就是拜計算機動畫繪圖所賜。
而狄卡比奧和琦溫絲莉那種至死不渝的愛,相信不少女觀眾也為之泣涕漣漣。那句Promise me, you`ll never give up, no matter how hopeless及You Jump, I Jump!成為了傳誦一時的電影名句。
《末日救未來》(Deep Impact)
災難年份:1998
最驚嚇場面:紐約第五街的逃難場面。
賣點:世紀將盡,另一個千禧將至,末世紀題材也乘時如雨後春筍般展現大銀幕。《末日救未來》這個矛盾的港版名字,吸引了不少觀眾入場,其實它的英文名字就簡煉地概括整個故事──「猛烈撞擊」,彗星猛烈撞擊地球,觀眾當然期待入場感受利用計算機特效製造出來的官能刺激。還有大字標題由史提芬史匹堡擔任執行監制,這個奧斯卡大導演的名字,早已成為信心的保證。
史匹堡這個名字無疑是這部電影的宣傳重點,不過導演和演員陣容也不容忽視。導演美美莉達(Mimi Leder)是由史匹堡的夢工場一手提攜而晉身影圈,她首部導演的電影是由佐治古尼(George Clooney)和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主演的《末日戒備》(Peacemaker)。美美莉達加入影圈前,曾導演多部電視劇,其中憑著《仁心仁術》(ER)獲得「艾美獎」。
演員方面就邀請了多位演技派助陣,包括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羅拔杜華(Robert Duvall)、《七宗罪》(Seven)男主角摩根費曼(Morgan Freeman)和憑著《寶貝小豬嘜》(Babe)獲提名最佳男主角的占士高威爾(James Cromwell)等。
災難電影不乏壯觀場面,《末日救未來》當然也不例外。例如其中一場在紐約第五街拍攝的逃難場面,就動用了二千一百多名臨時演員和二百頭動物,而動物的種類繁多,包括獅子、美洲虎、駱駝和大象等,負責找尋動物的工作打趣地說這些動物實在得來不易
《絕世天劫》(Armageddon)
災難年份:1998
最驚嚇場面:布斯韋利士獨自在彗星引爆核武。
賣點:挾末日題材電影大行其道之勢,加上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一改《虎膽龍威》(Die Hard)系列勇猛幹探形象,轉移飾演一個在鑽油台工作、不曉得怎樣跟愛女溝通的嚴父,《盜美人》(Stealing Beauty)女主角麗芙泰萊 (Liv Tyler)就飾演韋利士的女兒﹔
故事和《末日救未來》可以說是一脈相承,講述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一個巨大如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彗星,如果繼續按照軌道活動,預計將會在十八日後撞向地球,而太空總署的人員相信拯救地球的唯一方法,就是用儀器貫穿彗星表面,在彗星的心臟地帶引爆核子武器,以改變彗星的軌道。而布斯韋利士和賓艾弗力就是鑽探員中的精英份子,他們結果為了拯救地球,接受國家的任命登上宇宙飛船,最後布斯韋利士壯烈犧牲,他的遺願就是叮囑賓艾弗力好好照顧他的女兒。
整部電影最使人印象深刻的一幕,相信是布斯韋利士堅決獨自留在彗星上引爆核武那場。除了感人之外,也使人明白到世界上必須存在英雄這種人物。
《末日反擊戰》(Battlefield Earth)
災難年份:2000
最驚嚇場面:人類起義,摧毀外星人整個基地。
賣點:故事以公元3000年的地球為背景,是名符其實的災難影片,講述地球已被變態外星人占據,有90%人類被殺掉。餘下的生還者本在外星領袖泰爾(尊特拉華達飾)的逼迫下充當俘虜,後來在自覺意識下推翻其統治。單看故事已知是極其科幻之作,由科學教教主及創辦人羅恩賀伯特的科幻小說改編,帶神秘意味。片中人物的造型亦相當奇特,如尊特拉華達身高9呎、穿奇裝異服,而他用的武器和交通工具等均是富想像力和超現實的結合。
這部片所言的是人類世界被異形侵略的災難,在自己的地方淪為外星人的奴隸。那時候的地球只剩下少數人類,而且缺乏資源,人類受盡壓逼、死傷無數。後來泰爾為求私慾,利用人作為實驗品,把外星人的語言和知識輸入人腦內,最後卻引發地球人的起義與反擊。
❾ 尋找一部電影
《弗里達》
1907年弗里達出生在墨西哥城,她的叫做「藍屋」的家中,47年後她又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是歐洲移民和當地墨西哥人結合的產物。她說她出生在1907年7月7日,但出生證明上說是該年的7月6日。這只是她一生中對自己生活眾多假話中的一個。
6歲時,弗里達患上了小兒麻痹症,這使她的右腿明顯瘦弱,終身如此。
弗里達從小就有驚人的美貌,她有黑色的長發,兩條長眉毛就象鳥的翅膀,下面是一對迷人的大眼睛。
弗里達天性活潑好動,讀中學時,就是個淘氣的、愛做惡作劇的女生,她很快成為學校里一個主要由男生組成的惹是生非的小團體的頭目。在學校里,弗里達第一次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著名的墨西哥壁畫家迭戈.里韋拉。他被找來為學校的禮堂畫壁畫。
1925年9月17日,18歲的弗里達.卡拉遭遇到一起嚴重的車禍,這造成了她脊柱、鎖骨、肋骨斷裂,骨盆破碎,右腿11處骨折。此外,她的右腳脫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脫臼。此後一個月,弗里達不得不平卧,被固定在一個塑料的盒式裝置中。
弗里達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來,不斷地康復。車禍後不久,她就開始畫畫,因為禁錮在床上的生活過於無聊。 這成為她終生的職業。在很多方面,她的美術作品是她在醫療過程中的個人痛苦和斗爭的編年史。但這些作品的源泉仍然是她的天才和熱情。
弗里達大部分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畫的最多的題材就是她的自畫像。在這些作品裡,弗里達經常把她自己畫成穿著墨西哥的傳統服飾,周圍是她的寵物和她家鄉許多蔥翠的蔬菜。她的作品總是非常強烈,有時是寫實的,有時是幻想的,表明她的藝術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時悲劇性的。
弗里達愛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間藝術、傳統服飾,以及重視誠信和家庭的價值觀。
雖然弗里達奇跡般的康復了(她又可以走路了),但在她以後的生命中還是經常遭遇劇烈的疼痛和無力,這使她需要頻繁就醫,長時間地卧床,接受無數的手術。她曾經自嘲說她創造了接受最多手術的世界記錄。實際上,她一生中大約經歷了30次手術。她有時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煙來緩解肉體的疼痛。
她出院後,有朋友介紹她認識墨西哥的藝術家團體,其中包括了迭戈.里韋拉。
1929年8月21日里韋拉和弗里達結婚。在他們整個婚姻中有過恩愛、外遇、創作性的合作、憎恨、以及最終在1940年的離婚。他們的婚姻被形象地叫做大象和鴿子的結合,因為 里韋拉又大又胖,而弗里達嬌小瘦弱(身高僅5英尺出頭)。1940年12月8日是里韋拉的生日,弗里達和他第二次結婚了,但弗里達堅持「我只負責家庭開支的一半;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養活自己;我們之間不能有性行為」,在約法三章的基礎上,他們和好了。
弗里達夫婦都相信共產主義。他們投身於墨西哥的人民運動,為本國的民族文化驕傲。他們將自己的想法與許多墨西哥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分享,一致20世紀的前期後來被稱為墨西哥的文藝復興。
盡管里韋拉和很多女人有染(有一個甚至是弗里達的妹妹),但他仍提供了很多幫助。他建議弗里達穿傳統的墨西哥服飾,那種長長的、華麗的服裝,佩帶珍奇的寶石。這配上弗里達厚厚的一字型的眉毛,成為了她的特徵。他也喜歡她的作品,是她最大的崇拜者。反過來,弗里達也是里韋拉最可信賴的批評家,以及他生活的熱愛者。
弗里達將她所有的感情傾注在畫布上。她畫她暴風雨般的婚姻帶來的憤怒和傷害,畫痛苦的流產,以及車禍帶來的肉體上的痛楚。
盡管弗里達的生命中充滿了痛苦,但她仍然是一個愛交往的人。在交際中,她常常是不停地說臟話。她喜歡喝龍舌蘭酒,喜歡舉辦狂歡的宴會,在宴會上,她會對著來賓唱黃色歌曲。她會對客人講色情笑話,使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深感震驚。她所到之處,人們都被她的美貌征服,他們停下腳步注視著她。男人為她著迷,發生她身上的各種緋聞不計其數。
在她的婚姻過程中,她和數不清的人們發生過關系,只要他們著名且長得漂亮。里韋拉也是如此。他們夫妻兩人互相愛著對方,但他們都是性格狂野、思想自由的人。弗里達是她那個時代最著名的盪婦,她勾引她看上的每一個人。.
其中一件涉及到共產黨領袖利昂.托洛斯基。當時他和他夫人寓居於弗里達的家中。但不久他就被害了,弗里達為此被逮捕,但隨後又被釋放了。里韋拉也在懷疑對象之列。在托洛斯基遇害幾年以後,弗里達和里韋拉對外宣稱他們邀請托洛斯基來墨西哥,就是為了害他,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在說實話。他們都是喜歡講故事的人。
弗里達也是一個雙性戀者,和很多女人發生過關系。
全世界都有弗里達的崇拜者。她到法國時,畢加索宴請她,她還登上法國時尚雜志的封面。在美國,人們愛她的作品,也愛她的美貌。在她的家鄉墨西哥,許多重要人物都喜歡她。
弗里達平生只在墨西哥開過一次畫展,那是1953年的春天。那時弗里達的健康已非常糟糕了,醫生告誡她不要去現場。來賓們剛被允許進入畫展,外面就響起了警報聲。人群瘋狂地湧向門外,那裡停著一輛救護車,旁邊還有一個騎摩托車的護衛。弗里達.卡拉睡在擔架上,從車里被抬出來,進入了展廳。她的床被放在展廳的中央,人們上前祝賀她。 弗里達對著人們講笑話,唱歌,她甚至還整晚地喝酒,所有的人都很開心。畫展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
就在這同一年裡,由於軟組織壞死,弗里達不得不截去膝蓋以下的右腿。這使她極端地憂郁,產生了自殺傾向。
她自殺過幾次。她於1954年7月13日去世。沒有驗屍。有謠傳說,她是自殺。她的日記里最後的話是:「我希望離世是快樂的,我不願意再來」。
片名:弗里達導演:Julie Taymor
編劇:Clancy Sigal ..... (screenplay) and
Gregory Nava ..... (screenplay) &
Diane Lake ..... (screenplay) and
Anna Thomas ..... (screenplay)
Hayden Herrera ..... (book Frida: A Biography of Frida Kahlo)
主演:愛德華·諾頓 Edward Norton ..... Nelson Rockefeller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 David Alfaro Siqueiros
Roger Rees ..... Guillermo Kahlo
米亞·梅塞德斯 Mía Maestro ..... Cristina Kahlo (as Mia Maestro)
薩弗蓉·布羅斯 Saffron Burrows ..... Gracie
薩爾瑪·海耶克 Salma Hayek ..... Frida Kahlo
類型:劇情 / 傳記
更多中文片名:揮灑烈愛 / 筆姬別戀
更多外文片名:Frida Kahlo
片長:123 min
國家/地區:加拿大 / 墨西哥 / 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 法語 / 俄語
發行公司:Asmik Ace Entertainment
上映日期:2002年8月29日 義大利
劇情介紹:本片講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傳奇般的一生。弗里達(薩爾瑪·海耶克飾)從小生活在墨西哥城,七歲的時候她患了小兒麻痹症,導致右腳活動困難,甚至不能正常上學。十八歲那年,她又遭遇了一場車禍,這場車禍不僅導致了弗里達終身不孕,還給她的心靈遮上一層厚厚的陰影,在以後的日子裡,弗里達始終無法擺脫後遺症的纏繞。
面對這一切,弗里達並沒有灰心喪氣,她對生命的熱誠依然那麼強烈。在母親鼓勵下,她研習繪畫,並因此結識了恩師里維拉,與他譜出愛曲。透過畫筆,她那天賦才華充分表現出來;她的毅力,讓她成為獨當一面的傳奇人物。
❿ 抖音里出現男主角毅然脫下防護服和有病的女主角相擁是電影嗎
不可信,非常時期不要讓無良小編帶了節奏
視頻里的男主角是威廉·利維,美國演員祖籍古巴人。
具體出自他那部影視作品不詳,多數認為是墨西哥劇集《暴風雨》截取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