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國產古代戰爭電影有哪些
《赤壁》
《赤壁》是分別發行於2008年、2009年,由吳宇森執導的系列電影,由金城武、梁朝偉、張震、林志玲、 張豐毅、趙薇、胡軍、中村獅童主演。該片分為《赤壁(上)》和《赤壁(下)》上下兩部,分別於2008年7月10日和2009年1月7日上映,上部最終中國內地票房3.12億,下部2.51億人民幣,總票房5.8億。
《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大報仇》(又名《冤報冤趙氏孤兒》、《趙氏孤兒冤報冤》,簡稱《趙氏孤兒》)是元代紀君祥創作的雜劇,全劇五折一楔子。
《三國志見龍卸甲》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是由導演李仁港執導,劉德華和李美琪領銜主演的動作片 。影片講述了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雲傳奇的一生。本片於2008年4月3日亞洲上映。
歷史上戰爭的原因有什麼相似點
歷史上對戰爭及其產生根源有各種不同觀點。自然主義戰爭學者認為,戰爭的根源在於自然環境和人類的生物本性,並認為戰爭是自然的和永恆的現象。宗教戰爭論者則認為戰爭是上帝對人的懲罰,並用超自然力量解釋戰爭起因。種族主義者則認為,戰爭的起因是優劣民族之間差別。近現代地緣主義政治學者則認為戰爭是基於地理環境,即為爭奪一定的生存空間和自然資源引起的。馬爾薩斯主義者則認為,人口過剩和飢餓是戰爭的真正原因。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戰爭既非從來就有,也不是永恆的,戰爭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在私有制產生以後,隨著階級和國家的形成,出現壓迫和被壓迫時才出現的。歷史上有各種類型的戰爭,包括侵略戰爭和自衛戰爭;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有傳統戰爭和現代戰爭;局部戰爭和世界戰爭等多種類型。
在二戰之前(包括二戰),戰爭是由於參戰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所導致的。在戰後,直至21世紀初,大多是由於多極化與單極化的矛盾激化而導致的,但以後因宗教文化民族沖突升華引發的戰爭將是主要原因(如:巴以沖突)。戰爭的根源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對戰爭狀態的描述也有多種方式,現代國家主要從法律角度對戰爭進行描述。認為戰爭是交戰國之間的一種特殊法律關系。這種戰爭狀態通常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並伴隨著一系列的法律後果。戰爭狀態是法律狀態,它往往是交戰雙方或一方宣戰,但彼此之間並不一定有實際的戰爭沖突。通常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宣布戰爭狀態。交戰國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它們之間就由和平關系轉變為戰爭關系,戰爭法也同時開始適用。對戰爭的描述除從法律角度外,還可以從軍事角度、政治角度等方面進行論述。
❷ 推薦幾部好看的古代戰爭片
真正描寫羅馬那個時期的並不多 《賓虛》年代早,但是場面不錯。
推薦幾個類似的好了,比如《特洛伊》場面就很不錯,還有一些和希臘神話差不多的,比如
《伊阿宋和金羊毛》,《泰坦之戰》。
其實我感覺你看看《魔戒》也不錯
❸ 推薦幾部古代戰爭片,大製作的那種,魔幻的也可以,謝謝了。
魔幻的也可以
那就是《指環王》三部曲(魔戒三部曲)
《特洛伊:木馬屠城》
《天國王朝》(奧蘭多·布魯姆主演的,影片結尾長達30分鍾的攻城戰確實精彩)
《角鬥士》
《最後的武士》(湯姆·克魯斯主演的)
《亞瑟王》
《勇敢的心》(又叫「驚世未了緣」)
《聖女貞德》
《投名狀》(國貨)
還有一些老片:
《賓虛》、《埃及艷後》、《匈奴王傳奇》等
❹ 有哪些好看的 古代攻城戰爭的電影
古代攻城戰電影:
《墨攻》
《特洛伊》
《亞瑟王》
《羅賓漢》
《鐵甲衣》
《天國王朝》
《凱撒大帝》
《指環王2:雙塔奇兵》
《指環王3:王者歸來》
❺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古代戰爭電影
《三國演義》是最值得一看的古代戰爭電影,他將古代的兵法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特別受益匪淺。
❻ 有什麼好看的古代戰爭電影
《賓虛》,最偉大的史詩級電影,曾獲14項奧斯卡提名,囊括11項大獎。電影有將近四個小時,但是非常好看,絲毫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失,尤其是高潮部分長達半小時的賽馬比賽可稱經典,五星推薦,喜歡史詩電影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希望能幫助到您,謝謝
❼ 有什麼好看的古代戰爭片可以給我介紹的不
外國的《角鬥士》《勇敢的心》《斯巴達三百勇士》(還是斯巴達三百,忘了)
還有,美劇,《血與沙》第一季剛完,第二季還沒開拍主角就死了,不過換了主角了,2012第二季就來。
這些都是那種科幻史詩大片,什麼羅馬時代的那種。
還有,《權利與游戲》,也是戰爭片。
《魔法師的學徒》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這個是科幻的,尼古拉斯凱奇的。
上面說的投名狀,不錯。
❽ 好看的中國古代戰爭電影
荊軻刺秦王(1998)
導演:陳凱歌
編劇:陳凱歌
主演:李雪健、張豐毅、鞏俐
地區:中國
語言:國語
類型:劇情
上映:1998年
時長:162分鍾
又名:刺秦
❾ 大場面的古代戰爭片有哪些好的推薦
《大決戰》系列電影,全景式戰爭巨片,這部片子幾乎動用了全國的軍區,因為拍片之前,要求軍方配合拍攝的命令是直接由軍委下發到軍區的,動用100萬人次以上,幾乎是有戰場的戲,都有100以上的軍隊參與。這片子當時投資了一個億,按照目前通貨膨脹的程度來看,跟現在投十個億差不多,而且還沒算請軍隊等費用,算上,估計還得翻番。能夠短時間內舉全國之力辦大事,這就是我大天朝體制厲害之處,拍個電影都能這么任性的來。這場面,以後不會再有了,花錢請不起,也調不動。
❿ 有什麼好看的古代史詩級別的戰爭片推薦嗎
《亞瑟王》阿瑟·潘德拉貢,又譯亞瑟·潘德拉貢(Arthur Pendragon),史稱亞瑟王(King Arthur),傳說中古不列顛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偉大國王。人們對他感性認識更多的是來自凱爾特神話傳說(Celtic mythology)和中世紀的一些文獻,沒有人大量涉足過亞瑟王的真實生活。傳說他是圓桌騎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
《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前323年)】,古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臘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在橫跨歐、亞的遼闊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個西起希臘、馬其頓,東到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第一瀑布,北至葯殺水的以巴比倫為首都的龐大帝國。創下了前無古人的輝煌業績,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角鬥士》
20世紀50-60年代的史詩巨片時代早已逝去,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故事也已被大多數觀眾淡忘。今天,導演雷德利-斯考特卻要重拾這一題材,將宏偉的古羅馬角斗場再現於銀幕之上,為人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勇氣與復仇的故事。
《天國王朝》
《天國王朝》(Kingdom of Heaven)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導演的電影,於2005年5月6日上映。該片主演為奧蘭多·布魯姆、伊娃·葛林、傑瑞米·艾恩斯、大衛·澤爾利斯等。電影講述了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陷入危機,一個鐵匠伊貝林的貝里昂(Balian of Ibelin)保衛耶路撒冷城並對抗想從基督徒手上重新奪回耶路撒冷的伊斯蘭領袖薩拉的故事。
《百夫長》
百夫長這個名稱來自於他們所領導百人隊。百人隊在羅馬軍隊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編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前6世紀的羅馬王政時代。如同其名稱一樣,百人隊最初大約由100人組成。後來百人隊又變為了由60人組成,兩個百人隊組成一個小隊(拉丁語:Manipulus),其中一個有較高的權威。在馬略改革後,標準的百人隊編制又變為80人。
《羅賓漢》
羅賓漢是英國民間傳說俠盜式英雄人物。人稱漢丁頓伯爵。從12世紀中葉起,關於羅賓漢的民謠和傳說就開始在民間流傳。14世紀,有關羅賓漢的故事首次作為文學作品問世。此後,不斷有作家以此為素材,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俠盜羅賓漢》是法國文豪亞歷山·仲馬在前人基礎上再創作的作品。
《勇敢的心》
一提到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的名字,人們會立刻聯想起13世紀末、14世紀初蘇格蘭民族獨立運動的那段崢嶸歲月。的確,華萊士可以說是英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一個英雄人物。7個世紀以來,後人對他的興趣和崇拜可謂是經久不衰。15世紀時,吟遊詩人哈里(又稱盲哈里)就憑長達十一卷、一萬兩千行的凱爾特語傳奇史詩《華萊士之歌》(The Wallace)名動一時,文化階層爭相傳閱。此書自16世紀付梓後,在蘇格蘭的流行程度僅次於聖經。最近一次的「華萊士熱」則源於1995年好萊塢出產的大片《勇敢的心》(Braveheart),由梅爾·吉普森成功塑造的華萊士形象俘獲了全世界影迷的心,以致於在影片公映後,蘇格蘭旅遊局便推出了「電影旅遊」(filmtourism)的項目來滿足從全世界蜂擁而至的觀光客的要求,互聯網上有關「Braveheart」的搜索鏈接竟然達到了21000個之多。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劇本改編自蘭道爾·華萊士1995年出版的暢銷小說,而小說就是以《華萊士之歌》為藍本進行創作再加工的。從15世紀的史詩到20世紀的電影,它們無疑都在延續著一個「威廉·華萊士的神話」。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神話中的華萊士究竟與歷史上的華萊士相去多遠呢?
《特洛伊》
在浪漫壯觀、引人遐思的古希臘,奧林匹亞眾神與人類之間的愛恨傳奇至今為人津津樂道,而在這其中,荷馬史詩《伊里亞特》所記錄的特洛伊之戰更是後世劇作家與觀者反復演繹的經典作品。當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奧蘭多·布魯姆 Orlando Bloom 飾)受希臘斯巴達國王之邀赴宴之際,卻迷戀上了國王的妻子海倫(黛安·克魯格 Diane Kruger 飾),對方傾國傾城的容貌讓他不能自已,遂將海倫帶回自己的國家。此舉引發了希臘諸國的憤怒,在邁錫尼國王阿伽門儂(布萊恩·考克斯 Brian Cox 飾)的號召下,一支強大的聯軍浩浩盪盪向特洛伊挺進。在隨後長達十年的戰爭中,阿喀琉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飾)、奧德修斯(肖恩·賓 Sean Bean 飾)、赫克托爾(艾瑞克·巴納 Eric Bana 飾)等英雄各逞英豪,譜寫了盪氣回腸卻又令人扼腕唏噓的傳奇史詩……
《斯巴達三百勇士》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國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里格·桑托羅)統率五十萬大軍(號稱500萬之眾)、戰艦千餘艘,大舉進攻希臘。並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還向希臘各城邦發出勸降書,希望小邦們不戰自降。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達城。
結果,薛西斯的使者在眾多希臘人的反抗熱潮中吃盡了苦頭。此時,為了抵禦強敵,勇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傑拉德·巴特勒)親率由各處集結而來的希臘聯軍約七千人,率先趕到溫泉關,扼守住地勢險要的關隘之地。
另一方面,已經在激烈的海戰中消耗甚大的波斯軍隊,顯然已經無法在兩天內在陸戰中組織起什麼強烈的攻勢,因此,兩軍的短兵相接並未一觸即發。
但兩天後,狡猾的薛西斯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偷襲關後,措不及防的希臘守軍很快就被擊潰。
為保存實力,列奧尼達斯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命令希臘聯軍的主力迅速撤退,以保存實力。自己親率三百名斯巴達勇士墊後。與洶涌而至的數萬波斯軍展開了血腥的殊死搏鬥。
最終,這三百位勇士全部戰死,也讓波斯軍隊在攻破溫泉關一戰中付出了兩萬人死傷的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