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欲蓋彌彰」是什麼意思
1,欲蓋彌彰的意思是想要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暴露得更加明顯。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
2,欲蓋彌彰拼音為yù gài mí zhāng,是緊縮式成語,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感情色彩。
造句如下:
①這樣的小伎倆,誰也不會上當,結果只能是欲蓋彌彰。
②他忙於辯解的樣子,簡直就是欲蓋彌彰,不打自招。
③我看他越是大聲辯解,越顯得心虛,真是欲蓋彌彰。
④紙包不住火,這事他欲蓋彌彰,遲早要露出狐狸尾巴。
⑤從趙敏那欲蓋彌彰的表情上,姑娘敏感地認為這個消息被基本證實。
3,欲蓋彌彰近義詞:此地無銀,適得其反,欲蓋而彰,掩人耳目,此地無銀三百兩。反義詞如相得益彰。
(1)欲蓋彌彰電影好看嗎擴展閱讀
欲蓋彌彰一詞出自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此處章,同「彰」。成語典故如下: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崔杼掌握著齊國的軍政大權。後來他去弔唁齊國棠邑大夫棠公,迷戀上了棠公的妻子棠姜,便不顧眾人勸阻,娶其為妻。齊庄公很好色,他明知棠姜已改嫁崔杼,仍和她私通。崔杼知道後,便借口有病不上朝。
庄公乘探視崔杼之機私會棠姜。崔杼便設計將他殺了,並立景公為齊國國君,自己當上了丞相。齊國負責撰寫國史的人比較正直。他不顧崔杼多次暗示,以一個歷史家的角度,據實記述,寫道:「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這可是十惡不赦之罪,會被天下人所恥笑。
崔杼一看,當然惱怒萬分,心想你不筆下留情,我也不給你活路。於是,就殺了那個史官。可他不知道欲蓋彌彰的意思,繼任的史官同樣如此,秉筆直書。崔杼又想,既然殺一個不能堵住你們的嘴,又何妨再殺一個,就不信你們不怕。
他把這個史官也殺了。可是第三任史官仍堅持原則,崔杼也知道殺人解決不了問題,只好就此作罷。所以後代閱讀歷史的人看到這一節時就用這句成語來形容崔杼想使自己的醜事得以掩蓋,但實際結果卻適得其反的愚蠢做法。
㈡ 湯姆克魯斯 演的最好看的電影是什麼
我認為是《雨人》吧
你看看:
克魯斯的第一部影片是《熄燈號》(《Taps》1982),這是一部反映軍營生活的喜劇片,克魯斯從此走上淚與汗交織的奮斗之路。隨後,又演出了一些影片:《冒險事業》(《Risky Business 》1983)《局外人》、《步步登天》(《All the right moves》1983)和《黑魔王》(《Legend》1985),但沒有引起什麼反響。克魯斯在沉默與靜寂之中不斷磨煉自己的演技水平,他堅信有耕耘就必定有收獲。果然,1986年《壯志凌雲》(《Top G un》)一炮打響,克魯斯以海軍飛行員英武俊美的形象立刻成為千百萬美國青年心目中的銀幕偶像。 其後,《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與《雞尾酒》(《Cocktail》1988)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真正令克魯斯成為影壇明星的則是《雨人》(《Rain Man》1988)和《生逢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這兩部影片。《雨人》中雖然達斯汀·霍夫曼是主角明星,光芒蓋過了克魯斯,但克魯斯在影片中的出色演技讓觀眾與導演也大為贊賞。緊接著,《生逢七月四日》將他推上了幸運之峰,他獲得了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提名。
㈢ 有哪些好看的中文懸疑推理電影
國內的懸疑片一直是咱們的弱項,因為它很考驗劇本邏輯性、導演的拍攝功底、演員表演等,如果弄不好,容易被說成「故弄玄虛」、「侮辱智商」等。當然也有幾部作品能突破這些障礙,成為很多人心中的高分中文懸疑電影,像是忻鈺坤的《心迷宮》。
《心迷宮》這部電影所討論的還是人的善惡問題,大壯想殺死陳自力是惡,但最終沒下手,是為善;白虎整日游手好閑,敲詐、偷竊,無惡不作,但在一些閃回中,也能看出些人物心底的良善,像是往功德箱里的投錢,還虔誠地拜神。導演所表現的也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善惡,而都是些小人物身上普遍又簡單的私心小惡,對應起來的還有尋常的心軟良善。
㈣ 此地無銀三百兩和欲蓋彌彰到底是意思完全一樣還是有區別的
二者的意思都差不多,但有一些區別。
此地無銀三百兩是指要把一件事情或者東西要掩飾和隱藏,結果是反而暴露。
欲蓋彌彰是指想要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是反而暴露的更加的明顯。
1前者是俗語,是個民間故事,中性俗語。後者是書面用語,是個貶義詞。
2前者是作為主語,用於處理事情的方式,不要求結果。反正是做了,他人那拿不拿走是別人的事情。欲蓋彌彰是作為謂語。
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者狀態的說明和陳述,經常用動詞或形容詞做搭配。
3前者有主觀因素和被動因素。後者完全是事情已然暴露,主觀的要把事情或物品隱藏。根據以上分析,在正式書面寫作常用到欲蓋彌彰,生活化的語言常用到此地無銀三百兩。二者意思都差不多,欲蓋彌彰常用在帶有主觀因素的正式場合。
㈤ 欲蓋彌彰的獲獎記錄
時間屆次獎項名稱備注2003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獲獎2004第61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提名2004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最有前途導演提名2004Chlotrudis Award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提名2004DFWFCA Award最佳男配角提名2004Golden Traile最佳獨立電影提名2004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提名2004獨立精神獎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提名
㈥ 欲蓋彌彰的影片評價
格拉斯事件是一個單一的個體行為,還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現象呢?另外還有兩條相關新聞,一條是斯蒂芬·格拉斯的《說謊者》為其帶來了百萬美元的收入;另一條是片中主要角色的原型,前《新共和》雜志主編麥克爾·凱利成為第一名在伊拉克戰爭中不幸罹難的記者。
《紐約時報》影評人斯科特稱這是對「新聞真實性的一次嚴肅、全面的考察」,而原《新共和》雜志編輯喬·摩根斯坦認為影片中展現的《新共和》雜志「真的很像他曾經工作的地方」。
㈦ 求高手推薦一些不好看的電影,爛片,謝謝了
1.《三笑之才子佳人》片最醒目之處,在於奉獻了一個極具顛覆性的、最為雷人唐伯虎形象,雖然歷史上唐伯虎的真面貌已難以考證,但就觀眾的接受度而言,無疑是傾向於風流才子而非肥頭才子的。影片開場,就用一場吵吵嚷嚷的山寨歌舞演唱會表達了不雷人不罷休的誠意,台上肥頭大耳的偶像,台下無法自拔的粉絲,向觀眾展示了古裝「雷人偶像」和「腦殘粉絲」的風采。劇情方面,《三笑》堅持用弱智搞笑來演繹無厘頭的原則,華安的流浪歌,秋香的逃脫術,唐伯虎機智才能的低層次展現全部都收到了勉為其難的笑果。另外,演員不在狀態的表演也為該片加分不少,姚迪總是太用力地在讓大家笑,郭德綱台詞念得跟抖包袱似的,只是沒抖響,還有,群眾演員的不入戲簡直到了他們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看拍電影的地步。
2.《未來警察》特效幼稚,想像貧乏。該片的特效據說花了不少錢,請來頂級特效團隊雲雲,而結果讓我們看到的是堪比《恐龍特急克賽號》的特效水準,恐怖分子的出現,居然採用的是老土的先爆炸再現身的方式,尤其劉德華和同事們騎著舒克和貝塔的小飛船時,我們充滿童真地笑了。至於表演,就不用說了,從來沒有見過誰這么面部僵硬地在抒情或者搞笑。
3.《花田喜事2010》喜劇爛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討好觀眾,只要能讓你笑,不管是冷笑還是嘲笑,可以讓情節人物智商低至無心與之理論的地步;一種是自我感覺良好,彷彿抱定金字招牌還怕別人不買賬?該片兼而有之,93年的《花田喜事》也是吳君如和黃百鳴打頭陣,加上一眾美女帥哥捧場,用一出陰差陽錯最後圓滿收場的鬧劇來娛樂觀眾。這么多年過去了,黃百鳴如法炮製了一個拙劣的山寨版,讓穿古裝的人說現代台詞,讓皇帝和剩女搞地下情,讓美女不是野蠻就是撒嬌,男演員搏命出醜盡情弱智。情節更是巧合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說重逢就可以相遇,說分離就拆散,翻雲覆雨之間疑似該片不是來娛樂觀眾反而是在愚弄觀眾。
4.《越光寶盒》導演完全置觀眾的接受程度於不顧,盛情將炮製好的無數笑料像炮彈一樣齊飛過來,讓張飛變成gay、關羽看黃書、曹操異裝癖,諸葛亮連說十幾個「略懂」••••••愉快的笑是需要一點情緒醞釀的,這些和劇情沒有任何關聯的橋段突然涌現在面前,盛情難卻之下,只好乾笑幾聲。惡搞也同樣如此,片名惡搞《月光寶盒》,放美女風箏是惡搞《無極》,穿越到三國是惡搞《赤壁》,船頭的飛翔惡搞誰,那更是地球人都知道了。這些已經被很多人惡搞過很多遍的橋段在這部電影里層出不窮,難道導演不知道?還是覺得觀眾的笑點太低了?
5.《東風雨》關於文藝,穿風衣在燈光昏黃的梧桐雨中漫步是文藝,但如果在擁擠不堪的公交車上的對白也要像朗誦詩歌那就只能說是肉麻了。片中安明和歡顏的每一個眼神都愁腸百轉,對白不是深情款款就是飛禽走獸的比喻,好的,關鍵時刻發自肺腑我們會感動,但連一杯水不夠熱了都要深情地表白,除了起雞皮疙瘩之外,真的沒有感想了。
6.《孔子》大家的不滿首先體現在人物的塑造,作為一部重要歷史人物傳記片,基本史實是應該遵循的,而《孔子》該說的不說,說不清的卻故意要說。孔子一生中傾注心血最多的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的經歷,這最能體現人物精神境界的地方,我們看到的只是幾組鏡頭的蒼白剪切;關於孔子和南子的「緋聞」,歷史學家都沒弄明白的事,《孔子》自作主張地就將其定位為紅顏知己,有嘩眾取寵之嫌。我們理解拍這樣的歷史文化名人之不易,但是導演也應該考慮一下觀眾看這部片子的難處。大段原封不動的《論語》念白,並沒有對塑造孔子的高大形象有所幫助,聽得懂的觀眾想必是書中曾經看過的,而聽不懂的臨時去看書也來不及了,本想去感受一下聖賢的人格魅力,結果受到一頓文言的說教洗禮,郁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7.《精舞門2》編劇大概是在用一種老套到該作古的思維寫故事,首先用最不屑的眼神將跳街舞的鄙視到地下三層,然後通過一系列事件來證明街舞的尊嚴和靈魂之類。還有橫刀奪愛的狗血情節,這種欲蓋彌彰的偏見對得起在片中賣力跳舞的孩子么?至少真的舞者是將街舞當一種生活樂趣、感情寄託來熱愛的,而所謂的「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或者「生活混亂」恰好是編劇為了顯示自己的道德上那一廂情願的高度。該片的舞蹈水平一般觀眾難以判斷,但是表演的糟糕卻是有目共睹,既然是電影,請正兒八經地找幾個會演戲的演員行不?哪怕舞蹈戲用替身,也好過劇情戲場場都像是群眾演員演的好吧?
8.《美麗密令》說王晶是商人也許比導演更合適,東西隨便換個包裝就當新款,而且,王老闆的新產品功能還很多,比山寨手機還多,《新紮師妹》大家喜歡,那麼《美麗密令》就把楊千嬅換成蔡卓妍;要拉攏內地觀眾,那麼就調侃曾軼可、李宇春還有芙蓉姐姐;要搞笑,這里有易裝硬漢、娘娘腔帥哥和不瘋魔不成活的女人;要感動,看通緝犯和選美佳麗是多麼父女情深;要諷刺,選美黑幕、娛樂圈窩里斗等八卦這里都有;要熱辣,那麼多美女穿齊刷刷穿泳裝亮相還不夠刺激?面對要求再高一點的看客,你看我連老式港片小空間里打鬥的經典場景都上演了好幾回。如此費心地炒冷一盤冷飯,也許能夠喚起一些影迷的感情,但也就是回想起王晶的輝煌過去,才更覺得這盤冷飯實在乏味。
9.《A面B面》該片有一個想當然的導演,以為關注精神病人就要讓電影變得神經兮兮,所以用荒謬之極的劇情,再加上旁觀者的心態,讓鏡頭拚命展示精神病人的瘋狂和丑態。這樣的手法,不管立意如何,只會讓人感覺到不是滋味,連導演都在看精神病人的笑話,那觀眾呢?然後有一個更想當然的編劇。磁帶放了A面放B面,木瓜和茄子敲頭哪個更痛?鼓掌鼓得好大家都有粽子吃,這些耳熟能詳的網路笑話居然在這部電影中正兒八經地被當做精神病人症狀來演繹,要知道,編笑話的人不可能是瘋子,編劇您怎麼就那麼天真地以為這些橋段是從精神病院里傳出的新聞報道呢?
10.《大胃王》喜劇片熱衷扮丑,既然莫文蔚作為女生都敢在《食神》里自毀形象,反正又不帥的潘長江就能再過去幾條街。開場亮相的衣衫襤褸和首如飛蓬還可以用落魄感來讓人同情,後面的吃飯比賽場面直接挑戰觀眾的心理底線,連塞滿食物的牙縫都要赤裸裸地呈現!本來是一個要煽情的情節,但是太火爆的吃相讓觀眾只顧著惡心沒空感動了。總體感覺,大概是錢少的緣故,整個片子的製作一切都走廉價路線,從道具到美術到表演都很粗糙。不過這也算了,廉價又不犯法,可是公然復制《老爸夏令營2》的海報,也是因為省錢么?
網友評選的2010上半年十大爛片。。。
http://www.www520520.com/game_down/24941/
http://www.pcpop.com/movie/32717_1_0_32.html
http://www.gz15.com/lib/show_24650.html
㈨ 欲蓋彌彰的作者評價
哈蘭·科本是現代懸念大師——他能在第一頁就牢牢抓住你的心……又在結尾帶來震驚。
————《達·芬奇密碼》作者 丹·布朗
科本的技巧是令人竟然並極富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似乎作品本身就擁有鮮活的生命。
————《紐約時報》
哈蘭·科本引領著讀者在一條懸疑、糾結而令人緊張不安的道路上前進,就像乘坐過山車一樣,起步平緩而舒暢,直到你到達第一個極端高度,將自己的心提到嗓子眼兒。
————《今日美國》
關乎家與家人,愛與失去的歷險最為動人心魄。————《華盛頓郵報》
正如我們在比利·威爾德的老電影中經常聽到的一針見血的犀利對話一樣,你將會驚奇地發現在本書故事中有著那麼多有關深刻的父愛的描述。————《佛城新聞》
㈩ 有一個電影 講的是一個媒體人想要出名
《危機最前線》
導演: 科斯塔·加華斯
編劇: Tom Matthews
主演: 約翰·特拉沃爾塔 / 達斯汀·霍夫曼 / 阿倫·阿爾達 / 米婭·科施娜 / 泰德·拉文
類型: 劇情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