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霸氣啊,審判者我一直感覺丑,不好看。可惜鐵騎只能用專屬道具……
『貳』 尹子維出演過哪些影視劇你最喜歡哪一部
我最喜歡《他來了請閉眼》我了解到1998年,與吳彥祖合作出演個人首部電影《美少年之戀》,進入演藝圈。1999年,出演動作片《特警新人類》。2000年,簽約滾石唱片,推出首張專輯《鐵了心》。2001年,出演犯罪愛情片《絕色神偷》,飾演色情狂白骨。2004年,出演成龍主演的警匪片《新警察故事》。
2015年,在懸疑愛情劇《他來了,請閉眼》中飾演反派藺漪陽。與唐禹哲共同出演HKTV偶像劇《還來得及再愛你》,飾演吸血族男爵George。8月19日,在愛情電影《戀愛中的城市》中飾演白百何的前男友。2016年,繼續出演電影《寒戰2》;9月14日,在動作懸疑片《反貪風暴2》中飾演鄧兆鴻。2019年,出演電影《解放了》。
『叄』 說一部你認為經典的電影
寧缺勿濫,只介紹一部:
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
主要演員
漢弗萊 博加特(Humphrey Bogart)
英格麗 褒曼(Ingrid Bergman)
保羅 亨里德(Paul Henreid)
克勞德 雷恩斯(Claude Rains)
康拉德 維德(Conrad Veidt)
悉尼 格林斯特里特(Sydney Greenstreet)
彼得 洛(Peter Lorre)
出品年代 1942
類別 劇情/愛情
國家 美國
片長 102
分級 美國:PG
片廠 米高梅電影公司(MGM / UA)
劇情無可奉告,必須親身體會
幾位影星表演極為出色,而本片也曾獲七項奧斯卡提名並獲得一九四三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改編三項奧斯卡獎.被電影研究家們視為美國偵探片的「里程碑」之作,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拍攝的最賣座的影片之一 ,其公映前八天,艾森豪威爾指揮的英美聯軍十二萬人在北非登陸成功,一舉攻克卡薩布蘭卡、阿爾及爾與奧蘭等地,製片人沃利斯不失時機地提前發行了這部影片,將它送往登陸部隊獻映,身價一下子抬高了許多。次年年初,羅斯福與丘吉爾在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談。因此。該片在這一年多的上映時期內一直令人矚目。
《卡薩布蘭卡》幾乎囊括了好萊塢浪漫影片的特點,緊張的情節、多彩的性格、俏皮的對話……這部影片另一個特點是劇本沒寫完即只有半部劇本就開拍了,按照先後順序從第一場戲開始。編劇在繼續改編後半部時,是現寫現拍,連導演也不清楚戲會怎麼發展。尤其是結尾導演曾有幾種處理方法,最終結局你看了再慢慢體會。
漢弗萊.博加特魅力十足的演出,成為影片最大的吸引力之一。他和英格麗.褒曼也因本片成為影史上足以和《亂世佳人》中的克拉克.蓋博與費.雯麗相提並論的一對銀幕情侶。
本片的主題曲「時光流逝」(AS Time Goes By)不但在男女主角初相見時發揮了烘托氣氛的畫龍點睛作用,其美妙旋律也使它成為不朽金曲流傳至今。
另一名曲Casablanca是後來的「電影觀後感」,卻也成為經典
1998,美國作家Michael Walsh著成AS Time Goes By一書(亞馬遜網上書店有售),是一本關於電影Casablanca中主角前世今生的小說,一經上市即榮登暢銷書榜,這部小說寫得挺好,作者本身就十分喜愛電影Casablanca看了50與遍後開始著手小說的寫作。
本人也是電影Casablanca忠實影迷,收集有DVD版Casablanca,電影原聲錄音,主題曲AS Time Goes By,及Casablanca,以及AS Time Goes By一書。
『肆』 懸疑劇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部
我喜歡解密。
浙江華策影視集團出品的電視劇《解密》改編自中國諜戰小說之父麥家蜚聲世界的同名小說,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安建執導、著名諜戰劇作家馮驥編劇,更有陳學冬、穎兒、郭京飛、印小天、安以軒、張哲瀚、經超等偶像與實力兼具的卡司陣容。這樣強大的主創團隊,使該劇在開播前就受到了觀眾極大的關注與期待。
容金珍等人不僅要解開一部如天書般的密碼,更要解開「701人」的「人生之密」——包括他們的身世之密、命運之密、個性之密、情懷之密。每個人都肩負著各自的使命,每個人內心都藏著自己的秘密,因為同一個信仰和目標,他們努力拚搏,只為證明共和國無名英雄們的價值。
『伍』 審判者1 (2018)百度雲高清下載地址
鏈接:https://pan..com/s/104BnrgQ9qYv2funE_OlCIA
《審判者1》是由鄭成飛執導,尹子維、李燦森、郭常輝、方川等主演的驚悚犯罪懸疑電影[1]。
該片講述的是一名攝影師,因一次「死亡拍攝」獲獎並一舉成名,與此同時他也因此次拍攝斷送了自己的攝影生涯。在輿論的審判下,遭到整個攝影行業的擠兌,王樹不得不轉行維持生計,而此時卻陷入心魔的圈套,並踏上了「心靈審判」的漫漫長路[1]。
影片於2018年9月1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陸』 狙擊類電影排行榜有嗎有哪些好看的狙擊電影
每個人對於狙擊電影有著不同的理解,所以榜單什麼的每個人的理解也就不一樣。看過了許多的狙擊類的電影之後,總結起來我自認為的排名比較靠前的電影有《美國狙擊手》、《兵臨城下》
狙擊手在戰場上有著獨特的地位,他們往往能夠在很遠的距離擊中對方,而且還是一槍致命。無論是在戰爭電影還是現實戰爭中,狙擊手都有著很大的威望。當然,他們也是戰場上重點防護的對象。而我之所以將《美國狙擊手》放在第一位,也是有原因的。
『柒』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01
《肖申克的救贖》
1948年,年僅30歲英俊而多金的銀行家安迪.杜佛尼被冤枉謀殺妻子和她的情夫而判處無期徒刑,在以殘酷和嚴苛而聞名於緬因州的肖申克監獄,安迪認識了同樣被判終身監禁的獄友雷德——獄中的萬事通,能幫犯人們弄到他們想要的任何情報、商品、物資,兩人成為真誠的朋友。
02
《阿甘正傳》
電影《阿甘正傳》改編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整個影片是伴隨著悠揚而舒緩的鋼琴曲開始的。整個空中飄盪著一根羽毛,我斗膽猜測這隱喻了阿甘跌倒起伏的一生。我這篇文章是按照影片的播放順序來講述的,和小說略有區別,可以理解為是一部美國歷史,有貓王,有肯尼迪,有黑人民權運動,有中美乒乓外交,加上阿甘的人生經歷,值得反復看的電影,每一次看都有新的理解。
03
《泰坦尼克號》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描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04
《教父》
《教父》,無疑是一部難得的上乘佳作,作為男人的奮斗史,作為理解人性的絕好之作,也作為對精湛演技的欣賞。該片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05
《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導演是法國著名的呂克•貝松,影片當中充滿著藝術的氣息,甚至殺人的現場也象那藝術品一樣的獨特和唯美。導演在影片中更多的表達了對現實中的一些丑惡事物的批判,為了利益警察可以成為殺人的匪徒,他們在正義的大旗下肆意屠殺。還有Mathilda那毫無親情可言的家庭,最終因為他們的貪婪而葬送了性命。當然,更多地是講敘了陌生人之間的友愛,呵護,交融與為愛獻身的東西。
『捌』 很久以前看過的一個恐怖片,只記得一些模糊的情節。片子的色彩不是很艷麗,好像是歐美的。
你說的這部電影叫做《鬼月殺機》,絕對是,我看過了,很好看。 風行上有,希望能夠幫助你!
『玖』 俄羅斯電影主要特點是什麼 急需哦 要長點點的 作業啊
簡述俄羅斯類型電影的探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政策進行了全面的調整。然而,在沒有做好預測的情況下,蓋達爾和丘拜斯等人的「休克療法」及私有化,不僅沒有創造出市場經濟,恰恰相反,私有化打消了提高效率的任何希望。人們期待的潘朵拉盒蓋打開了,然而釋放出來的卻是惡性的通貨膨脹。從1991年到1998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累計下降了49.4%,可以說是喪失了半壁江山。而1998年8月再度爆發的金融危機則使俄經濟幾乎跌到崩潰的邊緣。
在全國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中,俄羅斯生產滑坡,物價飛漲,國民生活水平下降,整個社會混亂無序,這給經濟市場化的實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到目前為止,真正自然的、正常的市場經濟在俄羅斯依然只是一個誘人的「期待」。而在這種期待中,俄羅斯的電影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從創作生產到發行放映幾乎全線崩潰。不過,熱愛藝術的俄羅斯人並沒有放棄他們的電影,在基礎設施落後、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在好萊塢高科技和純娛樂性緊緊吸引著人們眼球的壓力中,俄羅斯電影的探索之路一直在緩慢地鋪延著
1、「類好萊塢」電影:舶來品,找不到落腳點
俄羅斯取消對進口影片的限額規定後,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外國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蜂擁而至。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快餐」,美國電影及時有效地佔領了俄羅斯的電影市場。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俄本土電影的創作者們帶著不同的目的,紛紛對好萊塢電影進行借鑒或仿造。這其中,許多影片粗製濫造,少有藝術價值。但也有一部分影片凝聚著創作者的思想和個性,既能吸引觀眾,也不失藝術水準。
愛情是電影永恆的表現主題。俄羅斯電影創作者在「移植」好萊塢愛情片的模式時,雖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能吸引觀眾眼球點擊率的純娛樂性場面描述,但有些影片仍不失藝術品位,印帶著俄羅斯人特有的高雅。《雨痕》(維·納哈勃采夫-姆拉德希依導演1991)是一個現代版的希臘神話。影片讓年輕的女音樂工作者和歸國的中年音樂家在未解的謎團中相識、相愛,直到謎團解開。影片繼承了希臘神話的傳統,流露出一種人受不可知命運擺布的痛苦。1998年,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的《愛情三重唱》放棄了對時代的思考,把表現的觸角伸向了當時時髦的三角戀愛上。作者雖然調用了俄羅斯式的懸念、諷刺、幽默、抒情等各種手法,但思想內容和藝術水平卻遠遠不及作者以前的《戰地浪漫曲》,以致「不知為什麼,觀眾對影片沒有反應」。[1]影片《12月的音樂》(德霍維奇內依導演1996)同樣出於商業考慮,描寫了一個出國僑居的男子回國後同一對母女陷入三角感情的糾纏之中的故事。影片最後的悲劇結局似乎從一個側面透露出了俄羅斯人當前的陰郁情緒,但陳俗的愛情模式卻把本來就心情不好的觀眾給趕走了。
黑社會勢力是好萊塢電影常用的表現素材。在俄羅斯,影片審查制度解構後,一大批表現俄社會動盪的黑社會片開始興起。1992年,導演甫·普洛特金拍攝的影片《為了活下來》,講述了一個退伍軍人在擔任登山營主任期間同黑社會勢力斗爭的故事。影片既借鑒了好萊塢影片驚險緊張的打鬥場面,也繼承了俄羅斯電影細致地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優良傳統。雖然情節簡單,但影片表達手法多樣化,既有紀實主義創作原則的運用,也有兒童電影的特徵,發行情況比較好。1997年,阿列克賽·巴利班諾夫的《兄弟》同樣以復員軍人同黑社會的斗爭為背景。影片主人公達尼拉為了救哥哥同黑社會勢力展開生死之戰,最後達尼拉幹掉了黑社會分子,拿了他們的錢,分給他認為需要的人,然後便坐車離開了彼得堡。影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但達尼拉由一個朴實無華的小夥子變為冷酷的殺手卻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
幫匪題材同表現黑社會勢力的影片緊緊結合在一起,但在俄羅斯,這一類效仿好萊塢模式的電影更多地把批判的觸角伸向了現實社會。1991年,瓦·契柯夫的《俄羅斯輪盤賭》把美國電影《邦尼和克萊德》的情節模式借鑒過來,真實准確地表現了俄現實社會動盪、混亂的情狀。影片中許多格鬥、槍戰的場面驚心動魄,極近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風格。難怪有些俄羅斯影評人稱它為「當代俄羅斯的邦尼和克萊德」。1998年,瓦·托多羅夫斯基的《聾人之國》通過兩個女孩的前途命運再次觸及到了俄羅斯當時的社會現實。影片故事情節簡單,但情節設置上運用了現代電影的諸多元素:愛情、友誼、金錢等等。敘事方式上,黑社會、毒品、脫衣舞等調料的加入,則進一步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盡管影片存在一定程度逃避現實的嫌疑,但卻典型地代表了俄羅斯「第二浪潮」電影創作者的風格和趨向。2000年,新成立不久的「煉金術電影公司」推出豪華電影《黑幕》。該片在普通的偵探、幫匪情節中加入了隕石墜落、日蝕等宇宙的天災的自然現象,以適應美國大片培養起來的新的消費群體,不過影片在藝術上沒有突破。
1998年,阿斯特拉罕導演了影片《死亡合同》,該片可以劃歸到恐怖片的范疇中去。創作者想以一個移植人體器官的秘密場所的殺人行徑來製造恐怖氣氛,但影片因為過於暴露的商業目的和迎合傾向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1999年,瓦西里·皮楚拉導演的最新影片《綴滿鑽石的天空》比較受歡迎,但整體上處理的略顯粗陋平庸。2000年,亞歷山大·澤利多維奇對昆延·塔倫蒂諾的效仿之作《莫斯科》做得比較好,但同真正的美國商業片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總體看來,俄羅斯的「類好萊塢」電影在樣式上「面面俱到」,而且有一部分在揭示社會問題方面也有一定的深度,但在吸引觀眾方面,卻不盡人意。除了還沒有掌握樣式電影的特點和規律之外,或許根本問題在於,好萊塢模式化的電影在俄羅斯的傳統中根本找不到落腳點。所以,好萊塢模式要確立自己在俄羅斯的牢固地位,還需要真正的時間。
2、喜劇片:本土品,讓人笑不起來
據調查,目前在俄羅斯影院放映的影片中,最受歡迎的是喜劇片,這或許契合了俄羅斯人生性善良和狂放的特點,也或許是因為沉重的現實生活使人們對喜劇樣式有所鍾愛。但是,現今的俄羅斯喜劇電影中卻少有純粹的喜劇片,導演們每當涉足喜劇時,總會流露出一種陰暗的底色或是含淚的笑。
1991年,艾利達爾·梁贊諾夫自編自導的《天堂》以隱喻的手法表現了一群被時代遺忘的藝術家和不幸的老人們的艱難生活。影片最後,在外星人的幫助下,這群人乘坐一輛奇特的火車飛上了天。影片獲得1992年最佳故事片「尼卡」獎。但導演失去了他一貫的幽默感,影片中醜陋荒誕的環境和精神似不正常的人讓觀眾產生厭惡感。1996年,梁贊諾夫的《你好,傻瓜》登上了當年排行榜的首位,但是影片中加入的大量笑料卻給人一種沒有生活根基的感覺。看來,有才華的梁贊諾夫面對凋敝的生活,也全然沒有了笑的慾望。
1995年,亞歷山大·羅果日金的《民族狩獵的特別之處》很是吸引觀眾,電影票房以及錄相帶發行的收入都達到了與西方大片不相上下的水平。影片把俄羅斯的傳統愛好:喝酒與狩獵融為一體,通過狩獵過程中的各種奇遇製造出大量笑料。然而,洋溢著輕松歡笑聲的《特別之處》同樣不是純粹的喜劇,影片透著尖銳的諷刺意味對民族生活中的「酒文化」進行戲謔。1998年,羅果日金的《民族垂釣的特別之處》則把意猶未盡的伊沃爾金將軍一幹人帶上了更加熱鬧的垂釣之旅。影片大膽杜撰了一些離奇的情節,讓伏特加酒的味道蔓延到了軍事演習中的軍艦上和非法侵入鄰國水域的潛艇中,搞笑目的十分明顯,影片向純喜劇的方向進了一大步。
1994年,俄羅斯第二浪潮的中堅人物謝爾蓋·里夫涅夫推出影片《鐮刀與錘子》。該片講述了通過改變性別將一個普通人變成時代需要的典型人的荒誕故事。影片是對斯大林時期文化與政治的滑稽調侃,充滿了尖刻與機智,但卻極端陰郁。1993年,富有幽默感和喜劇才華的尤里·馬明用《通向巴黎的窗口》表現了俄羅斯人在出國大潮中的心態。作者以謹慎的態度探索了一種能夠表現俄羅斯人對國外生活復雜心態的藝術結構:通過在牆上開個窗戶,讓夢想去巴黎的人開開眼界,再回到現實中的俄羅斯來。該片獲得當年「震盪」電影節導演獎。不過,牽強附會的情境和並不可笑的打鬧卻使影片質量大大受損。1995年至1996年奧塔爾·約謝利阿尼推出系列片《匪徒列傳》。其中《匪徒列傳,第七章》是一部結構很好、充滿憤怒和嘲諷的電影。影片敘述自中世紀以來到蘇維埃政權時代直到今日這個槍械泛濫、黑幫橫行的污濁社會中人類的愚蠢和暴力。影片中有不少令人發笑的東西,但這種笑是板著面孔咬牙切齒的笑。
此外,一些本來很好的喜劇或情節劇由於過分沉溺於鬧劇手法而遭到損害。比如巴德爾·隆金敘述一個礦工小鎮里好人與壞人「斗爭」的《婚禮》(2000),弗拉基米爾·緬紹夫描寫1983年莫斯科的《眾神的妒忌》(2000)以及弗拉基米爾·福金講述一座房子里住過幾代人的《富人之家》等等。
在當前的俄羅斯,喜劇電影的創作還沒有真正步入到純喜劇樣式的軌道上來,許多影片無論是揭露過去蘇聯時期的風習或是譏諷當前的社會現實,創作者不是要我們發笑,而是使我們感到一種刺痛。而且當前俄國人對荒誕美學的熱衷太過痴迷,以致使本土的喜劇越來越趨向概念化。可能是現實太沉重了,電影工作者高興不起來,廣大的人民也同樣不能純粹地「喜劇」一回。目前,俄羅斯喜劇樣式的電影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遠遠沒有形成規模。
3、「新俄羅斯人」電影:新生兒,長大還需時間
「新俄羅斯人」電影是在俄羅斯新貴現象產生之後應運而生的。所謂「新貴」,就是那些在蘇聯解體後利用種種渠道迅速發家、過上優裕奢華生活的商人,他們多居住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新俄羅斯人」影片以他們為主要表現對象,通過他們生活的場景及其經歷折射出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狀況。
1995年,阿勃德拉什托夫和明達澤導演的《一個乘客的劇本》,比較類似於「新貴電影」。該片虛構了兩個社會形象:法官和被審判者。年輕人在蘇解體前被牽連入獄,蘇解體後,他出獄並躋身於新貴之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火車上看到了曾經審判過他的法官(現在成為列車員)。於是他便開始了有計劃的報復行動 然而最後,死去的卻是年輕人。影片主要表現了一種報復心理。雖然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銀熊獎,但在國內卻反映平平,可能是作者的虛構太過於一廂情願,人們根本不願意相信。
1996年,阿斯特拉罕的《一切都會好的》給人們編織了一個似乎更不大可能的童話:一個發了財的俄羅斯新貴回到故鄉要建設一座娛樂中心;他的兒子獲諾貝爾獎並回國,還愛上了一個將要結婚的姑娘;而其他的幾對年老、年輕的戀人也最終走到了一起。影片是應時之作,因為過分地迎合「新貴」老闆的心思,過分地美化他們的形象,而使影片的藝術質量大打折扣。雖然影片比較好看,但卻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
1998年,影片《莫斯科》沒有迎合「新貴」心理,而是毫不留情地把批判的鋒芒對准了他們。在影片中,「可愛的」新貴們無聊空虛的形象被淋漓盡致地展露出來。2002年,影片《有一次在俄羅斯》可以劃歸到「新貴」影片中去。該片意在描寫俄羅斯經濟寡頭別列佐夫斯基。
美國神話找到了西部片這一類型來表現自己200年的歷史,銀幕上出現了誠實的行政長官與狂暴的匪徒鬥法。而俄羅斯的電影創作者們在探索中也試圖打造自己的類型品牌——俄羅斯新貴電影。美國的西部神話通過善與惡的沖突,迸發出了民族文明和社會規范的火花,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成為美國電影的標識。而俄羅斯新貴影片卻全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他們在打造本土品牌的時候,不自覺地走了兩個極端:要麼把「新貴」們美化得一塌糊塗;要麼把他們醜化得面目全非。這些影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情狀,但卻由於缺乏客觀的描寫、冷靜的思索以及足夠的耐心,整體質量不高,「生長」還需呵護。
4、等待「後蘇聯」類型電影神話
在俄羅斯,除了30年代的喜劇電影以及60年代蓋達爾的影片之外,基本上沒有類型電影的傳統。因此,「以那種魅力四射的壞蛋為主人公的類型電影及恐怖電影在我們的電影中沒有根基。近年來有人企圖嘗試這些類型,但多以失敗告終。」[2]俄羅斯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似乎不太贊成民族電影走類型化的路子。然而年輕一代的導演們卻有不同的看法。Н·列別捷夫(1991年推出處女作《蛇泉》)說,「在今天的情勢下,類型電影的製作應該從零開始」。[3]對此,教師А·米塔似乎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最近幾年俄羅斯觀眾變化很大。十年前只有專家才能看到的影片現在每天都在電視上放映。 從接受信息的水平看,我們的觀眾已接近歐洲觀眾。 年輕人喜歡美國電影,他們偏愛不具俄羅斯特色的槍戰片、恐怖片。興趣愛好的改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因此,「俄羅斯電影必須先達到世界電影的質量和水平,掌握嚴格區分電影的類型原則,然後才能考慮其特殊道路。」[4]
目前,俄羅斯電影「國家定貨」的時代已經消亡,「蘇聯電影」以及它的「貢獻」也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新的局面是一份四分五裂的遺產和復雜無序的生存環境。在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態狀中,俄羅斯電影能否走上類型電影的發展道路,能否重新演繹前蘇聯電影的神話,我們不做預測,只有等待。
『拾』 求一外國電影名字。審判者2個 1男1女,女有點特意功能, 還有個女毒販 稱 媽媽。挺血腥 挺暴力的。
《新特警判官》
中文名: 新特警判官
外文名: Dredd
其它譯名: 超時空戰警3D
出品公司: 獅門影業
製片地區: 美國
導演: 彼得·特拉維斯
類型: 動作,科幻
主演: 卡爾·厄本,奧莉薇·瑟爾比,琳娜·海蒂
片長: 95分鍾
上映時間: 2012年9月21日
分級: USA:R
對白語言: 英語
故事發生在末世未來,核戰爭後的地球,人類聚居在超級城市中,外圍是突變生物占據的輻射荒漠。在這里新的執法者被稱為「特警判官(Judge)」,他們手持強大火力,對犯罪擁有就地正法的至高權力。特警判官Dredd帶領著見習判官Anderson,追查名為Slo-Mo的毒品源頭,而與恐怖集團發生了暴力沖突。恐怖集團首領是人稱Ma-Ma的女悍匪,她對特警判官下達了圍剿令……
http://ke..com/view/5468353.htm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