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關於與少數民族相關的電影
蒙族的:
《綠草地》,寧浩的新作。
《嘎達梅林》,馮小寧作品,英雄史詩。
《圖雅的婚事》,余男作品,07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
《黑駿馬》,謝飛導演,騰格爾主演,第十九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及最佳音樂藝術成就獎。
《蒙古王》,四國合拍的成吉思汗電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悲情布魯克》
藏族的:
《紅河谷》,馮小寧作品,寧靜邵兵主演。
《喜馬拉雅王子》,蒲巴甲主演的,改編自《哈姆雷特》。
《靜靜的瑪尼石》,非常出色的西藏紀錄片,經典。
《可可西里》。陸川的作品,很著名了,關於保護藏羚羊的。
《小喇嘛看世界盃》。澳大利亞和不丹合拍的電影,很有意思。
《岡拉梅朵》,今年的新片,愛情故事值得一看。
《盜馬賊》,田壯壯作品,於1988年獲瑞士第四屆第三世界電影節弗里堡市大獎。
《小活佛》,大名鼎鼎的貝托魯奇作品,三國合拍,尋找轉世靈童的故事。
《梅里雪山》,07年的小成本影片。
《茶馬古道-德拉姆》,田壯壯拍的紀錄片,有關茶馬古道的故事。
其他民族:
彝族:《花腰新娘》,張靜初、印小天主演。《畢摩紀》,不錯的片子。
壯族:《劉三姐》,老片子了。
白族:《五朵金花》、《阿詩瑪》,同上。
維族:《冰山上的來客》。
一下就想起這些,嚴重推薦《圖雅的婚事》《靜靜的瑪尼石》這兩部,比較新,成就也高。
2. 誰幫我推薦幾部少數民族題材的電影
這里只說自己看過的(暴露年齡啊!),其餘少數民族電影應該幾百部是有的。看過的多多少少名氣大些。一般常見得電影應該都在下面了。
以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的電影最多,特別是蒙古族作品。
一般越是80年代以前的電影越耐看,雖然有很強的時代感和主旋律感,但當時的工作者都是誠意滿滿,演員的表演也非常認真。
回族《黃土地》
白族《五朵金花》
彝族(撒尼支系)《阿詩瑪》,(花腰彝)《花腰新娘》,《從奴隸到將軍》
傣族《孔雀公主》,《槍,從背後打來》,《紅象》,《相約在鳳尾竹下》,
藏族《紅河谷》,《天浴》,《可可西里》
壯族《劉三姐》,《拔哥的故事》
蒙古族《圖雅的婚事》,《黑駿馬》,《嘎達梅林》,《東歸英雄傳》,《成吉思汗》,《祖國啊,母親》
拉祜族《蘆笙戀歌》
景頗族《應聲阿哥》
維吾爾族《海市蜃樓》,《西部舞狂》,《邊鄉情》,《不當演員的姑娘》,《錢,這東西......》各種買買提和阿凡提的故事。。
苗族、哈尼族《山間鈴響馬幫來》
塔吉克族《冰山上的來客》
納西族《大東巴的女兒》
3. 大家給我推薦一些關於少數民族的電影或電視劇
花腰新娘我覺得挺好的!
4. 有沒有少數民族的電影
《永生羊》是一部我國游牧民族哈薩克人的生活畫卷。電影講述了哈薩克族牧人的生活,通過兩個女人莎拉和烏庫芭拉的愛情和生活,演繹了哈薩克族女人的一生。全片通過藝術的手段,對新疆這塊土地的精神內涵進行了深入挖掘,不僅展示了其山川風光的博大優美,而且展現了其人文質地的深厚凝重。
5. 民族電影的民族電影
民族電影是一個反映國家民族精神的影片,一部好的民族電影不僅可以幫助國外的朋友認識和了解我們的民族還可以使我們自己的國人體會到自己民族的偉大,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
青年一代的人們很是需要一部催人奮進的民族電影,因為我們這一代已經越來越西化,忽視了民族教育和民族責任感、榮譽感。舊社會那些反映抗日題材的影片就可以成為民族電影,它讓那個時代的青年人奮起抗敵,為保護民族尊嚴而斗爭,這就是一部優秀民族影片的可貴之處。在民族電影研究方面,你可以通過研究各個國家的民族電影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歷史以及國民修養,一個國家的民族意識的地位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強大程度。也可以通過深入研究我國的民族電影更多地了解到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不是我不愛國,這一點日本就比任何一個國家要做得好,他們從小就被教育出很強的民族意識,一直堅信自己的民族是最強大的,同時日本人的愛國意識也值得我們學習。 ——再與鄭雪來先生商榷
鄭雪來老前輩1月8日《應該大力扶植民族電影》一文對晚生多有教誨批駁,晚生理應無條件接受。但鄭老先生所說的這一種「民族電影」,更讓晚生不懂,只好在此繼續「書生氣十足」地多問幾個為什麼,萬望前輩包含。 一、為什麼一定要將「資金來源」與民族電影混為一談?
本民族藝術家為本民族創作、製作的電影,無論其創作題材、體裁;風格、樣式……均應當歸屬為民族電影,這道理本來極其簡單,不該有什麼可爭議的。而扶植民族電影也是每一個關心中國電影發展的人原本就有的願望和責任,這常識更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讀鄭老先生的文章,這些道理都不是道理了,這些常識都不是常識了,這些無疑的事都讓人疑惑了。因為按鄭老先生的觀點,民族電影「亦即」他或者部分金雞獎評委們指稱的 「純粹國產片」, 也就是他們按資金來源的「境內」和「境外」區分出來的那種電影。照此區分法,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和他以後拍攝的若干作品,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以及他近期完成的《荊軻刺秦王》,還有黃建新的《背靠背臉對臉》、《紅燈停綠燈行》;周曉文的《二嫫》、《秦頌》;吳天明的《變臉》;姜文的《鬼子來了》等等一大批國內國際知名的優秀導演和他們的影片,也都被排斥出了「民族電影」之列,更不要說香港和台灣的電影了。這樣的區別劃分,是否過於狹隘,過於苛刻,過於自閉?如果說鄭老先生先前提出的「純粹國產片」觀點還只是叫人有點啼笑皆非的話,那麼,這回又將此上升到「民族電影」的高度,就只能是聳人聽聞了。 為什麼一定要將「資金來源」與民族電影混為一談呢?拿外國人或者港台同胞的投資拍出來的電影就不屬於民族電影,這是個道理么?在我們中國,電影本來就是舶來品,和昔日的鐵路、今日的電腦一樣,熔入了我們這個民族之後,就應當屬於我們自己的民族產業了。昔日造鐵路的詹天佑,今日產電腦的求伯君,其事業成就恐怕都與「外資」有關。難道我們會認為他們的成就不屬於我們民族?還有,當年孫中山先生組織革命黨推翻清王朝,其「資金來源」更是五湖四海、六方八國。誰又會說孫中山不是「純粹」中國人?
鄭老先生的這個「民族電影」,讓我感受到某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念。盲目地自誇自大又盲目地排外懼外。這種觀念滲透於我們的電影生產、市場和評獎的各個環節當中,對國產片的不景氣現狀不是對症下葯,而是喬裝打扮強作遮掩。對真正的民族電影是有益還是有害?恐怕就不僅僅是「降低對國產影片的藝術質量和技術質量要求」了吧。
6. 現在什麼電影好看
已經上映的新片: 《007大破量子危機》《證人》《桃花運》《烈焰奇俠.黃金軍團》《生死新紀元》《畫皮》《木乃伊3:龍的詛咒》《功夫小子》《全民超人》《十全九美》《風雲決》 國內: 《畫皮》《保持通話》《李米的猜想》 《即日啟程》《劍蝶》《超強台風》《武術之少年行》《奪標》 《木乃伊3 龍帝之墓》《十全九美》《赤壁》《功夫之王》《風雲決》《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長江7號》《大灌籃》 《江山美人》《集結號》《投名狀》《大電影數百億2》《色戒》 《棒棒老虎雞》《命運呼叫轉移》《龍過雞年》》《寶葫蘆的秘密》《不能說的秘密 》 《親親老爸 》 《老年無所依》《權力風暴》《耳朵大有福》《刺馬》《一年到頭》 《蘋果》 《彩票也瘋狂》 《天下第二》《我叫劉躍進》《錯愛》 國外: 《速度與激情之A2狂飈 》《通輯令》《地心歷險記》《獃獃精靈》《功夫熊貓》《全民超人》 《尼斯湖水怪 》《史前一萬年》《虎膽龍威4》 《獵狼犬》 《美食總動員》《醜女大翻身》 《美味情緣》《神槍手與智多星》《電鋸驚魂4》《霍亂時期的愛情》 《怪物史瑞克3》 《小美人魚》 《迪士尼公主》《美女與野獸》《變形金剛》《哈利
7. 誰能給我推薦幾部少數民族的電影看看!!最好是中文的
紅河谷,關於西藏的,很震撼。《止殺令》
《悲情布魯克》 裡面的蒙古馬術沒得說
《東歸英雄傳》蒙古土爾扈特壯烈回歸 號稱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遷徙
《黑駿馬》騰格爾早期出演 可圈可點
《忽必烈大帝》成吉思汗之孫 大元帝國的締造者
蒙古王-Mongol (2008)德國、俄羅斯、中國、哈薩克
鐵木真:日本
匈奴王:義大利
蒼狼:直至天涯海角/成吉思汗:征服到地與海的盡頭 - 日本
8. 有沒有什麼關於少數民族的電影推薦
《綠草地》,寧浩作品。
《嘎達梅林》,馮小寧作品。
《圖雅的婚事》,余男作品,07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
《黑駿馬》,謝飛導演,騰格爾主演,第十九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及最佳音樂藝術成就獎。
《蒙古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悲情布魯克》
《紅河谷》,馮小寧作品,寧靜邵兵主演。
《喜馬拉雅王子》,蒲巴甲主演。
《靜靜的瑪尼石》。
《可可西里》,陸川的作品。
《盜馬賊》,田壯壯作品。 ...
9. 一部國產的關於少數民族的電影
寡婦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