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讀不懂殘雪的作品就是文學功底不夠嗎這說法是否片面
殘雪小說的「讀不懂」從根本上是「反懂」,她可以說是有意識地創作「讀不懂」的文本。殘雪小說的「反懂」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沒有寫作意圖,二是在內容上主要描寫白日夢、幻覺、潛意識等精神中不可言說,非理性的部分,三是在藝術方式上徹底反傳統,沒有傳統小說的故事、情節、人物、對話,四是缺乏邏輯或者說反邏輯。相應於殘雪小說寫作和文本的「反懂」性,讀者的閱讀和欣賞也應該採取「反懂」的方式。
㈡ 如何評價殘雪後期的創作
評價殘雪等於評價歷史,她是一個時代的背影,但她的生命里卻裝載了一個時代。
㈢ 作家殘雪有哪些經典之作 求大俠推薦
殘雪,女,本名鄧小華,1953年5月30日生於湖南長沙。
殘雪自小喜歡文學,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超過六十萬字。已發表的短篇小說有《污水上的肥皂泡》、《阿梅在一個太陽天里的愁思》、《曠野里》、《公牛》、《山上的小屋》、《我在那個世界裡的事情》、《天堂里的對話》、《天窗》,中篇小說有《黃泥街》、《蒼老的浮雲》,長篇小說有《突圍表演》等。殘雪的作品有不少被海外文學界翻譯和介紹。
㈣ 為什麼一聽到《殘雪》這首歌我都有種想哭的感覺
一般人是被歌詞和旋律打動,和心靈產生共鳴。
對音樂特別敏感或有音樂天賦 的人,可不一定要歌詞,就能從音樂旋律中感受到樂曲表達的思想,這思想引起您的回憶、您的過往那、您的心思、您的希望、你的喜怒哀樂。
㈤ 有人說殘雪的作品不適合普通人看,她的作品究竟有多麼晦澀難懂
她的作品大多數是從宏觀的外部世界窺視到人物心靈的千變萬化,她是始終追求絕對精神自由的。她的作品一般人第一遍往往是讀不懂的,需要慢慢體會。殘雪從小接觸楚巫文化,所以在平時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滲透到她的生活中。她從小敏感脆弱、神經質。
聽到殘雪這個名字,我們彷彿會不由自主地認為她是個不入流的網路作家。但她的作品,如代表作《山上的小屋》、《蒼老的浮雲》、《黃泥街》,借鑒了西方的意識流、拉美的魔幻主義寫作手法,是毋庸置疑的高層次文學。真正讀過殘雪作品的人都會覺得晦澀難懂,不明覺厲。她曾經被稱贊為最接近魯迅的作家。連她自己都說過,她這種文學寫的人和看的人都很少。
㈥ 《殘雪》mv是哪部韓國電影
如果你說的是蔣蔣的《殘雪》的話,那應該是電視劇《繼承者們》。如果不是,那應該是《冬季戀歌》
㈦ 殘雪的文風陰冷黑暗,為何寫出讓人壓抑作品的殘雪能登上諾獎熱門人選
她的文字雖然陰冷黑暗,但往往能引起人們最深刻的反思與探討。他的文學方式是獨一無二的,他善於在平凡中發現和創造,對於人物形象更加的突破傳統。這種極具個人特色的寫作方式,很少有人能夠模仿,這也是許多西方讀者這么喜歡她的原因,她的文學之中也有許多西方經典文學的身影。
中國當代作家中有幾個人是讀英文原著成長起來的呢?所以,殘雪對自己作品,對自己的藝術創作從來都是非常自信的,我想這種自信與她二十幾年持續不斷地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文學是分不開的。她是作品翻譯到國外最多的中國女作家,也與她的這種長期的英語訓練分不開。
㈧ 殘雪至今為止的全部作品。
殘雪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53.05.30
民 族: 漢族
原名鄧小華。湖南耒陽人,生於長沙。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1970年後歷任街道工廠工人,個體裁縫,湖南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突圍表演》(有香港、日文版本),小說集《黃泥街》(有日本、台灣版本)、《思想匯報》、《輝煌的日子》、《天堂里的對話》(譯有美國版本)、《蒼老的浮雲》(譯有日本、美國版本)、《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譯有台灣、日本版本)、《殘雪小說集》(譯有法、義大利、德國版本)、《布穀鳥叫的那瞬間》(譯有日本版本)、《綉花鞋的故事》(譯有加拿大、美國版本)等。
㈨ 殘雪什麼書好看呀
殘雪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53.05.30
民 族: 漢族
原名鄧小華。湖南耒陽人,生於長沙。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1970年後歷任街道工廠工人,個體裁縫,湖南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突圍表演》(有香港、日文版本),小說集《黃泥街》(有日本、台灣版本)、《思想匯報》、《輝煌的日子》、《天堂里的對話》(譯有美國版本)、《蒼老的浮雲》(譯有日本、美國版本)、《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譯有台灣、日本版本)、《殘雪小說集》
㈩ 殘雪的什麼書好看
殘雪有 ,邊疆,弟弟,趨光運動。他的書很不錯,魔幻現實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