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為什麼黑澤明的電影好看

為什麼黑澤明的電影好看

發布時間:2021-08-15 01:23:42

❶ 黑澤明的電影好看

就黑澤明的時代能過拍出那樣的電影,稱其大師那是實至名歸,他的電影算好看,比現在的中國電影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是我看過的他的電影,我覺得敘事有點慢了

❷ 為什麼黑澤明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那麼高

黑澤明,1910年生於日本東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日本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1936年,創作首篇劇本《達摩寺里的德國人》,由此進入了電影圈。1941年,在拍攝完劇情片《馬》之後,黑澤明開始專注於電影劇本創作。1943年,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影片上映後打破票房紀錄,黑澤明由此受到關注[1] 。1948年,拍攝了犯罪電影《泥醉天使》。1950年,拍攝的懸疑電影《羅生門》獲得了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及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 。1952年,編導了劇情片《生之欲》。1954年,執導了古裝動作片《七武士》,影片獲得了第1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3] 。1959年,監制並編導了古裝動作片《戰國英豪》,黑澤明憑借該片獲得了第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獎[3] 。1963年,編導了懸疑犯罪電影《天堂與地獄》。1965年,拍攝了劇情片《紅鬍子》,影片獲得了第20屆日本每日映畫大獎最佳影片獎[4] 。1970年,執導了劇情片《電車狂》。
1972年,拍攝了俄語劇情片《德爾蘇·烏扎拉》,影片獲得了第9屆莫斯科國家電影節金獎和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1] 。1980年,編導並監制了戰爭電影《影子武士》,影片獲得第3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6] 。1985年,拍攝了戰爭電影《亂》,影片獲得了第4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7] 。1990年,獲得了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 。1993年,編導了劇情片《裊裊夕陽情》。
1998年9月6日下午,黑澤明因腦中風在東京逝世,享年88歲[1]
黑澤明電影里的人物,大部份是悲觀生命里的積極者,他們的價值觀從來不會被現實的社會污染,當中的人物不時為更崇高的理想作出犧牲,令人傷感,但始終維護著人類的希望,是一種有份量的影響[11] 。(導演徐克評)
黑澤明的電影大多從社會問題的角度出發,深層次地剖析原因,並且其電影中融合了豐富的社會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得其電影恢宏磅礴的畫面往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從而使得其作品成為經典[23] 。(《電影文學》評)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很多人物有著激烈的情緒對抗,這些對抗場面都被賦予了張力十足、力度到位的電影語言,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電影《羅生門》中,黑澤明運用純電影化的手法揭示了真理的相對性和主觀性,而每一個人物見證的相對真實性又必須由觀眾來作出判斷。這種真理的相對性和主觀性,體現在視聽語言中,就是黑澤明對構圖和場景的詩意性的運用[24] 。(《信陽農林學院學報》評)

❸ 請問黑澤明的那部電影最好看

就我看過的我覺得《七武士》、《亂》相當不錯,還有一部片子《影武者》據說也很不錯

❹ 黑澤明的影片《亂》為什麼這么受歡迎

小時候電影頻道看過,主人公發瘋那段說實話我有點童年陰影。黑澤明其他電影現在都還不敢看。

❺ 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用心棒》,為什麼評價會這么高

黑澤明導演的這部火爆的武打動作片,塑造了日本英雄的典型一一浪人,一種飄飄然的英雄,具有美國西部片的味道。這是一部痛快淋漓的娛樂影片。在攝影上是自《羅生門》以來第二次和公川一合作。在構圖和畫面色調變化上都很特別。望遠鏡頭的移動攝影,能顯示景深的構圖,強調空間的跨度。本作品獲當年《電影旬報》十佳影片之第二名,曾被收入日本名片200部。三船敏郎獲最佳男演員及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❻ 黑澤明的電影有什麼特色

黑澤明連續拍了幾部傑作,都是描寫人們在艱苦和逆境中如何善良生活的。自我犧牲和承擔道義是許多黑澤明影片的中心主題,這與他的武士家庭背景密切相關。黑澤明堅持劇本要基於真實的事件,所以他和攝制組對日本歷史進行了深入的探查,以便獲得更多有關武士的資料。
特色 黑澤明的導演手法非常簡練,視覺形象十分生動,動作性弱,節奏緩慢,蒙太奇技干凈利落。黑澤明最出名導演手段就是對現場的調度,許多橋段成為其他導演爭相模仿的對象。以其命名的「黑澤明式調度」,影響更是至今。他的影片大多採用對稱手法,主題上深刻揭示人性與靈魂的沖突與撞擊。雖然描寫的是日本民族的現實與歷史,但主旨終究是探尋人類亘古以來無法迴避的本質問題:良知,動亂,偽善,倫理,貪婪,恐懼,卑微等。他經常使用長鏡頭,全景式的表現手法,畫面色彩濃郁清澈,構圖極富東方繪畫神韻。片中人物的命運撲朔迷離,極富西方戲劇風格。一般都會出現一個看似微不足道或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卻常常有驚人之語暗示影片的結局和主題。男主人公都帶有強烈的兩面性,心地善良的人往往面目醜陋,行為粗魯;而自詡為英雄的人實際上是意志薄弱,不諳世事的蠢貨;處於從屬地位的女性角色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0年黑澤明導演的作品《羅生門》舉世聞名,影片獨特的思維和表現技巧所構成的影像,讓西歐的影壇嘆為觀止。五個兇殺案的當事人和見證人,說出了五個不同的結局,究竟誰說得對?事情的本來面目又是怎樣的呢?影片描寫了人心靈深處奇異復雜的陰影,尖銳地剖析了人性最深奧的部位並公之於眾。錯綜復雜的蒙太奇手法展示出人彷徨於心靈的叢林之中的困惑。《羅生門》描繪了人那種與生俱來的虛偽本質的罪孽圖畫,揭示了人難以更改的本性:人即便到了死的時候,也是不會放棄虛偽和偽裝的。 1954年,黑澤明拍攝的《七武士》被稱為日本娛樂片的頂峰之作。他從未忘記對社會的憤恨以及對弱者的同情,其正義感和道義上的斗爭仍堅持不懈。影片描寫身處古代亂世的村民委託七個流浪的武士剿滅山賊,黑澤明以超人的導演技巧,用千軍萬馬的氣勢來展現七武士與山賊的博殺,黑白影像突凸了生存的險惡和人性的堅韌勇敢。 從1958年後,日本電影從頂峰一落千丈,為擺脫困境,黑澤明的電影趨向娛樂性,藝術性有所削弱。進入80年代,他拍出了一部在日本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震撼世界影壇的巨制《影子武士》,驚險的傳奇故事,遼遠恢宏撼天動地的戰爭場面,讓人嘆為觀止;加之日本民族傳統戲劇表演技巧輔以詩化語言,激情典雅,韻味悠長。 1985年,又一部純粹的黑澤明電影《亂》問世,影片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被一貫挑剔而刻薄的西方影評家稱為『最優秀、最准確地表現了莎士比亞原作精神的影片』,其要探討的主題是:人類動亂的根源來自於人本身。黑澤明採用很多大場面和長鏡頭,讓世界的紛爭,人心的渙散,個人命運的不可知,在攝影機的凝視中緩緩走過,仔細精微的透視著歷史烽煙中的世情和人心。 電影天皇黑澤明在其電影中,以其恢宏的氣勢,濃郁的色彩,針鋒相對的對峙與沖突,別具一格的影像造型,向觀眾展示了人生的痛楚、瘋狂、慾望、毀滅、歡樂、解脫、溫情、迷惘等種種的景象,深刻無情的解剖和展示了人類靈魂。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他精湛的導演語言。電影,究其本質便是鏡頭的影像。黑澤明電影的魅力和魂魄更是蘊藏於他那精心推敲設計的鏡頭影像中。黑澤明有著很深的繪畫功底,在電影開拍前,他也總是將自己對未來影片鏡頭的想像親自畫出來。反復推敲鏡頭畫面的色彩、光線、人物安排、構圖和氣氛。他的許多導演的技巧也體現在這些精心設計的鏡頭造型中。 下面將從以下幾方面來談一下黑澤明電影造型中的導演藝術: 對峙沖突場面的造型與構圖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許多時候人物有著針鋒相對的激烈沖突。於是在他的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物激烈對峙的情景。黑澤明對這些場面做出了張力十足的精彩處理,這種張力來自於他對鏡頭構圖和場景造型的富有詩意的使用。 天氣的美學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天氣是個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營造和烘託了影片的氣氛,而且也象徵了人物的內心。黑澤明說,他要麼喜歡烈日炎炎,要麼便是風雨交加。的確,在黑澤明的影片中,晴天白日的時候真不多見。但狂風、閃電、迷霧、焦躁的烈日,不僅營造了影片的氛圍與基調,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人生處境的象徵。 環境與象徵 黑澤明的電影無情的展示人物靈魂深處的種種姿態,可以說,一切都圍繞人物及其內心的景象。影片中人物活動的的場景環境,也成為劇中人物內心景象的象徵。 《羅生門》中,滂沱大雨下破爛不堪的高大的羅生門,正如黑澤明對人生美好的幻想已經殘破灰暗、悲觀失望的內心。農夫將羅生門上的木頭一塊塊的劈下來烤火,正如最後殘留的一絲對真與善的幻想也將被剝落剔除。 平面化的鏡頭畫面與日本傳統繪畫 在黑澤明的多部電影中,他都向我們展示了一種追求相對平面化的繪畫風格的鏡頭畫面。黑澤明通過以下手法來處理這種日本繪畫風格的鏡頭,如淡化光影,人物在鏡頭畫面中的構圖,簡化人物背景以及攝影機的平視。 人物造型與戲劇 在黑澤明的影片中,有著強
烈的日本傳統戲劇——能劇的影響。戲劇對其電影的影響,更體現在人物造型上。黑澤明電影中的人物不是指一個個體的人,而是人性的一個個符號。他們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某個方面,這些角色性格都極其單一,而不是像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那樣性格復雜。因為他們僅僅是人性的某一面的符號,某一種類型。在影片的服裝上,黑澤明也借鑒了戲劇服裝的濃墨重彩的風格,異常華麗。 場景空間造型與鏡頭畫面風格 黑澤明電影的鏡頭畫面造型具有強烈的日本民族藝術風格。除了上述的黑澤明對鏡頭畫面作出的平面化處理外,影片場景的造型結構也使鏡頭畫面的構圖形成了強烈的日本民族造型特色。 《紅鬍子》中的陰影 《紅鬍子》是一部具有強烈光影效果的黑白片,場景是一所收容貧困病危病人的小醫療所。強烈的光影常使人物巨大的影子晃動在牆上,死亡與苦難的氣息撲面而來。 表演中的雕塑 黑澤明的電影重視造型,不僅在於畫面鏡頭的造型,他在表演中也追求一種造型感。 以上僅僅是從電影造型的角度,談了大師黑澤明的電影導演藝術,而這僅僅是他導演藝術的一部分。大師作品最重要的更在於他對人類命運的憂慮及對理想人格的深思。

❼ 黑澤明十大經典電影:黑澤明好看的電影有哪些

個人最喜歡的十部
用心棒、七武士、亂、生之欲、野良犬、影武者、椿三十郎、蜘蛛巢城、羅生門、戰國英豪

❽ 黑澤明電影有何特點

每一部都深刻挖掘出人的本性。
黑澤明的電影不像別的導演,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有內涵所在。比如《羅生門》,講的人性虛偽的一面,為了面子,死人都肯向著有利於自己的一面說。
黑澤明將人的本性演繹的淋漓盡致,他喜歡的作家是妥思妥耶夫,根據妥思妥耶夫的《罪與罰》改變的電影《丑聞》,也是表現了靈魂深處的一面。
黑澤明與其他表現人性的導演不同的是,無論多麼丑惡的人性,他都要將其盡力漂白,去找出本屬於丑惡靈魂善良的那一面。

這是我的理解。呵呵

❾ 黑澤明哪部電影最好看

德爾蘇·烏扎拉
影片根據一位軍隊探險家的自傳體小說改編,
講他和一個常年居住在森林裡的老人之間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文明人"和"野蠻人"互相學習、互相進步的傳統故事,
發生在20世紀初的西伯利亞。沙俄軍官阿爾謝尼耶夫於1902、1907年兩次到烏蘇里地區探險,兩次都是赫哲族獵人德蘇烏扎拉為其充當向導,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次打獵時,德蘇發現自己的眼睛已經不行了,感到很悲傷,在阿爾謝尼耶夫的勸說下,隨同阿到大城市伯力居住,但因不習慣城裡的生活,又回到了密林,臨行前阿爾謝尼耶夫送他一支新的獵槍。歸途中,匪徒搶走了他的槍並且將其殺害。

❿ 黑澤明哪部電影最好看

黑澤明大師的每一部都很經典,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羅生門、七武士和影武者。
大師的手法非常簡練,視覺形象十分生動,動作性弱,節奏緩慢,蒙太奇技干凈利落。他的影片大多採用對稱手法,主題上深刻揭示人性與靈魂的沖突與撞擊。雖然描寫的是日本民族的現實與歷史,但主旨終究是探尋人類亘古以來無法迴避的本質問題:良知,動亂,偽善,倫理,貪婪,恐懼,卑微等。他經常使用長鏡頭,全景式的表現手法,畫面色彩濃郁清澈,構圖極富東方繪畫神韻。片中人物的命運撲朔迷離,極富西方戲劇風格。一般都會出現一個看似微不足道或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卻常常有驚人之語暗示影片的結局和主題。男主人公都帶有強烈的兩面性,心地善良的人往往面目醜陋,行為粗魯;而自詡為英雄的人實際上是意志薄弱,不諳世事的蠢貨;處於從屬地位的女性角色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0年黑澤明導演的作品《羅生門》舉世聞名,影片獨特的思維和表現技巧所構成的影像,讓西歐的影壇嘆為觀止。五個兇殺案的當事人和見證人,說出了五個不同的結局,究竟誰說得對?事情的本來面目又是怎樣的呢?影片描寫了人心靈深處奇異復雜的陰影,尖銳地剖析了人性最深奧的部位並公之於眾。錯綜復雜的蒙太奇手法展示出人彷徨於心靈的叢林之中的困惑。《羅生門》描繪了人那種與生俱來的虛偽本質的罪孽圖畫,揭示了人難以更改的本性:人即便到了死的時候,也是不會放棄虛偽和偽裝的。 1954年,黑澤明拍攝的《七武士》被稱為日本娛樂片的頂峰之作。他從未忘記對社會的憤恨以及對弱者的同情,其正義感和道義上的斗爭仍堅持不懈。影片描寫身處古代亂世的村民委託七個流浪的武士剿滅山賊,黑澤明以超人的導演技巧,用千軍萬馬的氣勢來展現七武士與山賊的博殺,黑白影像突凸了生存的險惡和人性的堅韌勇敢。 從1958年後,日本電影從頂峰一落千丈,為擺脫困境,黑澤明的電影趨向娛樂性,藝術性有所削弱。進入80年代,他拍出了一部在日本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震撼世界影壇的巨制《影子武士》,驚險的傳奇故事,遼遠恢宏撼天動地的戰爭場面,讓人嘆為觀止;加之日本民族傳統戲劇表演技巧輔以詩化語言,激情典雅,韻味悠長。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黑澤明的電影好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怎麼改 瀏覽:190
如何退出電影上網友發言字幕 瀏覽:751
美國打鹿報仇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38
怎麼把電影下載到手機視頻里 瀏覽:1000
小丑傑羅姆電影真正名字叫什麼 瀏覽:748
范冰冰主演的二戰電影有哪些 瀏覽:51
老手電筒影好看不 瀏覽:814
講西雅圖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29
女明星假戲真做電影有哪些人 瀏覽:870
電影剪輯應該怎麼順序 瀏覽:228
為什麼電影里的女人會噴水 瀏覽:174
一分鍾怎麼解說電影 瀏覽:812
為什麼現在沒有現實主義電影 瀏覽:798
怎麼才能知道抖音上是什麼電影 瀏覽:112
電影票套餐怎麼取消 瀏覽:782
電視劇戰爭片大全電影免費 瀏覽:943
吳京好看的電影推薦 瀏覽:745
明日之後什麼時候出電影 瀏覽:754
如何形容周潤發的電影嗎 瀏覽:370
一個樹下種什麼得什麼的電影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