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魔鬼代言人 這個講了些什麼
上帝選擇天堂,因為人類的原罪只有在死後才能洗脫;魔鬼選擇人間,因為人類的原罪給了魔鬼滋生的土壤。身為律師的凱文保持著不敗的勝訴紀錄,秘訣來源於他害怕失去自己常勝的名譽,因而不擇手段的替有罪之人洗脫罪名。於是地位和名譽接踵而來,最終他成為撒旦的代言人為罪惡開脫。虛榮是人類的原罪,vanity為了它而渴望金錢、地位、美色。律師為了虛榮而放棄良知。
但說實話,我還是主張,在看電影前不要看任何評論去影響你對影片的正確判斷。相信自己的評論才是最棒的。好好先看一遍,就什麼都知道了。
② 魔鬼代言人好看嗎
驚悚的關鍵是帶入。這是目前我唯一一部看過之後只要回想起就會起雞皮疙瘩的電影
③ 個人認為阿爾帕西諾在《魔鬼代言人》中的魔鬼是最出色的,還有哪個電影里的魔鬼很精彩
魔鬼代言人這類描寫心魔歷程的片子不多,像本片一樣經典的就更寥寥無幾了。目前為止,同題材的片子還沒有超越阿爾帕西諾的。
其他題材中,也有提到魔鬼,比如《死神的精度》,不過這部片子偏重溫情了一些,類型不同,有興趣可以看看。
④ 《魔鬼代言人》票房高嗎
《魔鬼代言人》 票 房 152,944,660美元
在1997年來說算是很高了
外文名 The Devil's Advocate 其它譯名追魂交易,火速大行動 出品時間 1997年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公司 發行公司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1997) (USA) (VHS)/(2000) (USA 製片地區美國 製片成本 $57,000,000/estimated 拍攝日期 1996年10月28日 - 1997年2月8日 導 演泰勒·海克福德 編 劇托尼·吉爾羅伊 Andrew Neiderman 類 型 劇情 主 演基努·里維斯,阿爾·帕西諾,查理茲·塞隆 片 長 144分鍾 上映時間 1997年10月17日 票 房 152,944,660美元
⑤ 電影《魔鬼代言人》
Vanity, definitely my favorite sin.
⑥ 看完魔鬼代言人感覺這個電影的意思是有時候候走走彎路吧
虛榮是他最喜歡的原罪,無非就是別太虛榮。。
⑦ 魔鬼代言人嚇人嗎
應該不嚇人
整部影片沉浸在宗教油畫的濃重色彩和唱詩般的音樂中,是一部對人性思考的影片。
用「爛若舒錦,無處不佳」來形容電影《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大概是不為過的。在這部「精騖八極,心游萬仞」的經典作品中,野心勃勃的導演試圖對人類的生存困境和靈魂深處的終極惶惑作出哲學與宗教的解答。這是一項危險的工作。眾所周知的事件是,陳凱歌在《無極》中不自量力地突入這一危險的言說場域,於是毫無懸念地落得個飽受譏諷的尷尬結局。而泰勒·海克福德卻成功了,在十年前。
如果說文學是魔幻現實主義發軔於斯的聖地,那麼電影這一奇妙的藝術形式則使魔幻現實主義的敘事技藝得以充分揮灑,無所不用其極。此片即為一個鮮活的例子。北齊的謝赫在《古畫品錄》中談到繪畫的技藝時說:「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這段話雖說是講繪畫藝術,用來形容這部電影的敘事技法倒也合適。匠心獨運的敘事結構、神乎其技的場面調度、內涵豐富的精神底蘊、幾近完美的角色演繹、出色的對白設計、契合情景的配樂,適時點綴的哥特藝術元素……凡此種種,賦予了這部影片卓爾不凡的高邁身姿。本文並不打算詳細地探討影片的敘事技法,而是試圖對電影中所涉及的哲學和宗教命題作出初步的解讀,並借題發揮,談談筆者自己對這些命題淺陋的看法。這里的文字只能算是基督教門外漢的皮相之談,並非信徒對耶和華的虔誠膜拜。十幾年的無神論教育,早已把我信仰的能力摧殘得氣若游絲。詩人王家新說:「活到今天,要去信仰是困難的,而不去信仰是可怕的」,而我仍然陷身於可怕的無物之陣之中。
⑧ 推薦些《魔鬼代言人》電影
《華爾街》講的是金融大鱷如何通過內幕消息操縱市場,商戰經典片子,據說是哈佛商學院學生必看的電影,很經典。
《七宗罪》 驚悚片的 經典 很棒 有帥哥 布拉德皮特.
《楚門的世界》挺黑色幽默的. 也很有現實意義.
諜影重重 123 特工片的經典. 3是最棒的 個人意見.
⑨ 魔鬼代言人觀後感
[魔鬼代言人觀後感]電影《魔鬼代言人》內容簡介:凱文作為年輕有為的律師有著辯護不敗的戰績,他本不在紐約開業,但有一天紐約一家很有影響的律師行以高薪豪宅優厚條件相請,魔鬼代言人觀後感。他經不住這些誘惑,帶著妻子瑪麗安,離開佛羅里達的家鄉來到紐約發展。成功繼續伴隨著他,一個又一個案子在他的辯護下得以勝訴。但與此同時,他也逐漸地意識到自己為之洗脫罪名的客戶並非清白。他的妻子指出,律師為錢而辯護,錢又把人變成魔鬼。這話深深觸動了他。尤其是當母親告訴他,僱用他的律師行老闆撒旦就是他的生身父親時,他攜槍來到米爾面前……上帝選擇天堂,因為人類的原罪只有在死後才能洗脫;魔鬼選擇人間,因為人類的原罪給了魔鬼滋生的土壤。身為律師的凱文保持著不敗的勝訴紀錄,秘訣來源於他害怕失去自己常勝的名譽,因而不擇手段的替有罪之人洗脫罪名。於是地位和名譽接踵而來,最終他成為撒旦的代言人為罪惡開脫。虛榮是人類的原罪,vanity為了它而渴望金錢、地位、美色。律師為了虛榮而放棄良知,警察為了虛榮而背叛正義,醫生為了虛榮而無視生命………這一切在現實世界中化身為金錢、地位、美色,一切的罪惡之源。有背道德的行為讓凱文失去了愛情的忠貞,家庭的溫暖,當他後悔時已為時已晚。他責問撒旦,譴責他放縱自己的罪惡。而這一切的後果只是他當時的一念之間,在良知與罪惡間選擇的一念之間。作為魔鬼的兒子,心中的虛榮鼓動著自己的貪婪,讓住在心裡的魔鬼生長,讓母親給予的基督徒信仰死去。人類在犯罪後會歸罪於外界的煽動,猶如撒旦的魔力,把罪惡歸咎於他來尋求良心的平衡。而事實是每走出的一步都是因為內心對虛榮的渴望,撒旦只是他們隱匿自身罪惡的幻象。我很記得撒旦說過的這么一句話: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寧在地獄稱王,也不到天堂為仆!)撒旦自以為控制了世界,他縱容著人的虛榮,人的原罪,但他忘卻了愛,觀後感《魔鬼代言人觀後感》。凱文在失去愛後幡然悔悟,拒絕了撒旦的誘惑,結束生命讓撒旦成為上帝永遠的奴僕-----天使。現實中的凱文也放棄為猥褻的教師辯護,而即將成為正義之星。然而這又是撒旦利用虛榮這一原罪製造的另一個伎倆,等待凱文的依舊是面對虛榮的挑戰,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撒旦。作為邪惡的化身,撒旦代表著人性的貪婪,人的劣根性。而成就正義還是邪惡只是源於我們自己,住在心裡的撒旦可以因為我們的貪欲而強大,也會因為仁愛、正義而消亡。上帝,人類與自身劣根性斗爭是尋求的依靠;撒旦,住在人類內心永遠無法擺脫的原罪----虛榮。不用去迴避虛榮,既然趕不去住在心裡的撒旦,那麼就用上帝的道德去禁錮他,把虛榮適可而止的作為一種動力去激發人性的美好。凱文問撒旦為什麼要將法律作為實現統治地球的捷徑,撒旦老謀深算地說:「法律能讓我們觸及所有的領域,是最好的後門通行證」。如果那公正的天平座椅上匍匐著的都是面目猙獰的魔鬼代言人,公平與正義被踐踏在魔鬼骯臟的獸蹄下,人類動物般的慾望吞噬了理性思考的光輝,恐怕這世界真要像撒旦所期盼的一樣變成人間地獄了···毋庸置疑,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看著這部片子時,腦海里一直在想,為什麼導演要從人類的邪惡面展開故事,為什麼不從好的一面,就像《居家男人》那部片子,從人間的真情、家庭的其樂融融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看呢,讓大家自己去選擇要走的路。聖經說,世界上的每個人從出生開始都有原罪,這些原罪紮根在每個人的心裡。莊子也說,人性本惡。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逐步的改善惡性,向好的一面去發展。如果把本片單純的看作一個法律電影那就錯了,他是通過律師這樣一個特殊的職業討論人性、宗教、道德等等深刻的問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思想含義極為深刻的電影!所以值得收藏,值得廣為宣傳,以讓跟多的人得以正確的樹立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不會輕易的讓內心的虛榮、貪念所支配,成為魔鬼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