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電影 > 聚焦電影好不好看

聚焦電影好不好看

發布時間:2021-08-13 20:09:52

如何評價 2016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聚焦》

從電影角度來說,看似全是普通的對話場景,片子的鏡頭扎實,各種技巧非常隱藏但是嚴謹。主要人物非常多,但有些微的主次不同。故事線多而獨立,但卻非常用心的交替著慢慢引導情緒逐漸上升,直到最後的時候達成高潮,水到渠成。
有人說媒體並沒有創造任何東西,而且我們也早就知道,媒體並不能改變觀眾,只能引導觀眾。那麼,媒體的意義是什麼呢?應該是片中總編輯最後說的:廣泛的而立即的引起讀者的關注。是的,一個新聞或者觀點,存在每個人內心的時候,都是難以有力量的,但是媒體成為了這樣的一個宣言,它宣告,知道這件事情的,不只你一個人。只有當知道別人和自己有同樣的想法的時候,大多數人才敢勇敢的站起來在大眾的沉默中聲明自己的想法。偉大嗎?是的。但偉大的前提是這種共鳴本身是好的,客觀的,基於真相的共鳴。這個行業特別需要新聞工作者的良知。有幸的,在聚焦裡面,他歌頌的,是一群道德自律的,誠實的,自省的,良知滿滿的記者,他們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報紙在印刷機上,如同流水一般前行,帶著聚焦組員幾個月的全情投入走向了觀眾。是啊,正義得到了聲張,我相信這是讓所有的人長吁一口氣的。或許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揪心和共鳴呢?難道是我們所期望的,在電影裡面的美好故事,太少了?
最近正在看《娛樂至死》。裡面提到當美國開通了第一條電報線路時,舉國為之歡騰,但並非所有人都持樂觀的態度,梭羅在《瓦爾登湖》里這樣寫道:「我們滿腔熱情的在大西洋下開通隧道,把新舊兩個世界拉近幾個星期,但是到達美國人耳朵里的第一條新聞卻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新聞越來越有趣,但是真相卻越來越少。娛樂替代了嚴謹,而認真的新聞精神,越來越不合時宜了。在這個早已經可以比擬億萬個電報線路的互聯網中,大家需要的是如同公主得了百日咳這樣有趣的新聞,而不再是需要思考的真相。那麼,說出這樣的真相對我們仍有價值,就是這片最偉大的現實意義。
原本我會以為最佳影片的評選是一個折衷,但我錯了。這個影片確實應該是最佳影片。片子描述那個新聞嚴謹時代的極大的輝煌,也是那個嚴謹時代的華麗謝幕。用心的新聞,看的人越來越少。我們要迎來的是一個再也沒有紙質媒體,到處是圖像,人們都在分分鍾換著口味,前一秒還是哪個明星走光,後一秒已經是某男子重婚八次,再後一秒是小狗扮成熊貓上地鐵吸引眼球了。有趣吧。是啊。為什麼會有種悲涼的無力感呢?許多年以後,這樣的新聞工作者會越來越少,認真嚴肅的文字會越來越少,印刷品的時代已經謝幕,娛樂至死的年代正在全盛期,而且看不到峰迴路轉的時刻。
正在此刻,我屏幕的右下角出現了一張鋼管舞的圖片,標題是國家鋼管舞開課。其實新聞內容有可能是正經的,但這標題和配圖已經說明了一切。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新聞需要的是點擊,真相到底值多少錢呢?

Ⅱ 如何評價電影 spotlight 《聚焦》

萬一拿了奧斯卡就可以來裝逼啦!

在x站看的非高清版本,前半段有點難進入,但好在卡司都是大熟臉,不至於分不清角色,電影拍的很克制,從拍攝手法到配樂都非常含蓄內斂,然而幾次遞進仍帶來震撼,最後印刷報紙那裡非常燃!

看完整部電影我只想說:這才是電影!

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它,這樣的好電影看多了會讓人從生理上拒絕國產爛片的,然而如果說我國能否拍出這樣的電影,對不起,我拒絕思考這個問題(微笑)

Ⅲ 有沒有類似於《聚焦》的電影推薦

電影《華 盛 頓郵報》

Ⅳ 什麼電影好看

好看的電影有:《復仇者聯盟3》、《黑豹》、《死侍2》、《侏羅紀世界2》、《侏羅紀世界2》、《古墓麗影》,因為這幾個都是好萊塢大片,畫面很震撼。

1、《復仇者聯盟3》

作為漫威的大製作科幻電影,並且聚集了眾多當下熱門的美國超級英雄,這部影片無論是特效還是滿屏的明星,都能讓你的電影票花得值。

4、《侏羅紀世界2》

作為經典IP的全新演繹,《侏羅紀世界1》的高票房已經說明了一切,所以繼續推出第二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這一部影片中,將會加入更多的新場景及新恐龍,在特效方面也同樣是值得期待的。影片在2018年6月22日在北美上映。

5、《古墓麗影》

這一部電影是從《古墓麗影》重啟版游戲劇情改編而來,由奧斯卡獲獎演員艾麗西卡·維坎德扮演勞拉,而中國演員吳彥祖則扮演導師康拉德·羅斯,兩人一起沖入日本列島尋找勞拉的父親。影片在2018年3月16日上映。

好看電影的特徵:

1、視聽特性

在電影思維中,視覺論和聽覺既是感知的方式,組合某個形象和畫面,而且還成為思維操作的工的視聽信息在人腦海中不僅僅用來具對影片的欣賞除了形象和形象的活動之之外;

還從畫面中線條的排列、面積的對比、位置的經營、光和色的處理、、聲音的使用,以及運動和運動的組合中運用視聽來思 維和理解。

2、蒙太奇特性

敘事的蒙太奇思維。鏡頭的切換主要服從於敘事的邏輯。影片的表情達意主要是通過人物的活動和沖突通過故事情節來實現的。

蒙太奇思維的方式表現在尋找和揭示鏡頭之間的敘事聯系。無論是條或多條敘事線索,敘事的蒙太奇思維通常按時間線性貫穿在鏡頭之間。

Ⅳ 如何評價 2016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Spotlight》(聚焦)

在現實的這一刻,對這一部電影做視聽語言和劇本方面的過多評價,是沒有必要也沒有價值的。其實也不需要。 美國人拍攝這一類的電影,有著一種極為嚴肅的態度。也正因為此,這部電影是一個內涵大於技巧的電影。 電影拍到這份上,已經不是故事、人物這么簡單的層面了。甚至連情懷都不是,是一種對新聞價值觀的敬畏與信仰。 聯想到我們自己,我除了肅然起敬,並且自慚形穢之外,別無想法。

Ⅵ 聚焦電影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評價

《聚焦》是由托馬斯·麥卡錫執導的劇情片,由邁克爾·基頓、馬克·魯法洛、瑞秋·麥克亞當斯、斯坦利·圖齊聯合主演。
影片於2015年11月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波士頓環球報》中一篇新聞改編,以美國神職人員姦汙和猥褻兒童的丑聞為背景,講述了幾位記者為了找出事實真相歷經艱難的過程。
該片於2016年2月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

Ⅶ 《如果聲音不記得》上映,以為聚焦抑鬱症其實是愛情電影,這部電影好看嗎

在《悲傷逆流成河》中,我們也都對張若楠有了很深的印象,而張若楠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一個非常優雅同時也是非常有氣質的一名女明星了。在剛開始的時候,章若楠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小的模特而已,後來也是被郭敬明導演所選中。

而在12月4號上映的《如果聲音不記得》中章若楠也是飾演的女主角,在這部電影中其實講述的是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故事,而張若楠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也是非常的可憐。也是一個被抑鬱症折磨的女生。但章若楠她的遭遇雖然非常的悲痛,可是最後還是遇到了自己的暖心男孩子。

有時候我們也是要自己幫助自己走出來,其實有的事情我們再想一想並沒有這么的可悲,而這個世界上也是有比我們更加可憐的人的。《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其實是挺好看的,而且有很多的抑鬱症患者在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都留下了自己的眼淚。從網上發出的短視頻我們可以看出有一些觀眾在剛開始播出這部電影的時候就已經流下了眼淚,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去看一看的。

Ⅷ 如何評價美國電影《聚焦》

《聚焦》是目前頒獎季里最喜歡的電影,節奏的控制和情緒的把握都恰到好處。影片可被拆解成兩個結構:神父性侵幼童、媒體對抗權勢。前者可以從《虐童疑雲》、《不良教育》中去窺探神父如何把魔爪伸向脆弱兒童;後者可以從《總統班底》、《對話尼克松》、《驚爆內幕》中感受到新聞人挑戰權勢的勇氣和紀實新聞獨有的迷人氣質。

前後看了兩次,走出電影院時都覺得很感動。一方面為新聞人對真相不留餘力的追求和在真相面前的自我剋制精神而感動,另一方面因看到權勢庇護下的丑惡終將暴露人間所帶來的振奮而感動。

一、 臭名昭著的神父 Geoghan

神父 Geoghan 曾對一個家庭里七個男孩進行長達近兩年的性侵。

虔誠教民Dussourd養著八個小孩,自己三男一女,再加上侄女的四個男孩。一開始,她很高興孩子們能有該神父作為行為榜樣。在長達近兩年裡,神父常常帶小孩兒們外出吃冰激凌,並幾乎夜夜造訪她家,衣著教服和孩子們閉門相處。但她不清楚的是,那扇門背後的中年神父常常衣不蔽體。神父偏好小男孩,八個孩子當中,只有小女孩兒萬幸未受神父垂青。這群孩子中,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只有四歲。

事件暴露之後,Dussourd並沒有得到眾人的支持。教區居民指責她製造丑聞,教會官員則施壓警告她不要提出法律訴訟。另一方面, Geoghan 在承認此事的情況下卻並未被剝去神職。經過短暫的停職之後,他又被派遣到新的教區任職,在那兒,他可以繼續帶著小孩出去吃冰激凌。

90年代中期, Geoghan 長年累積的罪行已經不能被掩蓋住,針對他的性侵的訴訟高達134件。教會通過手段和約1000萬美元私下調解了其中近50件,剩下84件訴訟中的原告拒絕輕易調節,一直處於未了狀態。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的一篇小專欄針對 Geoghan 的84個未了訴訟進行了報道。這篇報道引起了新上任的主編Marty Baron(列維•施瑞博爾)的注意,他決定讓聚焦小組對此報道背後的事實進行深挖。

但是聚焦的目標遠遠不止揭露 Geoghan 的罪惡。

二、聚焦小組調查過程簡單概括

Geoghan 是天主教內部掩蓋褻童神父丑聞的腐敗縮影,也多虧了他的響亮醜名大到難以掩蓋,聚焦才有機會開始去調查這件事。

整個電影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聚焦小組抽絲剝繭調查過程的還原。而電影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就在於它純粹干凈毫不花哨,故事雖涉及眾多角色,但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電影敘事線是新聞調查線的還原:定目標——挖細節——證來源。電影所具備的真實感,甚至讓老一輩的新聞人開玩笑說觀影體驗類似於看色情片。

1. 定目標

曝光Geoghan 的昭彰罪行,和他背後的教會的一手遮天。之所以 Geoghan 可以反復犯罪,是因為他從未為自己的罪惡付出過真正意義上的代價,而這樣的「特權」,則源自於教會內部對這種戀童行為的變向縱容。故聚焦小組的目標不止是曝光 Geoghan 的丑惡罪行,更是要去深究此類悲劇存在的根本的原因——教會的庇護。

2. 挖細節

線索挖掘兵分三路。之一:波士頓環球報上訴解除針對 Geoghan 的84個訴訟案件文檔的機密性,當時文檔機密性權力掌握在教會手中。之二:對有著手此類案件經歷的律師進行訪問。Garabedian (斯坦利•圖齊)是未了訴訟案件的辯護律師,掌握大量案件信息,被教會方面施壓閉嘴;Macleish是有過和教會私下調節經歷的律師,知曉有過褻童經歷神父的姓名;聚焦組長Robby(邁克爾•基頓)的長年好友Jim是教會內部的僱傭律師,同樣知道褻童神父的信息。之三:對受害者及褻童神父的訪問。青少年Gay和破碎家庭里的小孩往往是神父下手的對象。記錄被性侵的具體經歷和細節,還原事實真相和保持新聞力度。

隨著調查增進,顯然波士頓遠不止一個 Geoghan 存在。通過整理數字來簡單理清整個調查:

十三個:
SNAP是幼年受過神父性侵的人聚集起的一個互助小組。SNAP掌握的證據顯示,僅波士頓就有十三個褻童的神父存在。

九十個:
天主教內部對褻童神父一般採取「停職+治療」的方式。通過「治療」之後,神父被派到新教區任職。前神父A.W. Richard,曾是這樣所謂治療機構里的醫生,後從事於褻童神父現象的研究。據他的推測,波士頓區域大概有九十個神父有戀童癖。

八十七個:
聚焦小組在查閱神父工作日誌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規律——被公開指控有褻童行為的神父,在被停職的時間段里,工作日誌上存在類似於「病假」的標注。根據這個規律,聚焦四人對照了所有工作日誌,發現大概有87個神父符合這個規律。這個數字跟預測很接近。

七十個:
十二月底,在長達五個月的調查之後,聚焦小組最終定下了70個神父的名字,這些名字來源於過去幾十年間,天主教和被性侵小孩的家庭的私下調解案件中涉及的神父。這些調解從來沒有上過正式法庭。

3. 證來源

十二月底,正式出版時間迫在眉睫。波士頓環球報決定讓波士頓人民再過一個安靜的聖誕,特別是同一年剛好經歷了9.11的傷痛。定下的70個神父名字最好都精準無誤,不然天主教會上層人員必然抓住把柄反擊。而教會內部的人員對名單的確認,將是准確性的極大保障。

聖誕前夕,Robby(基頓)拿著名單去與他長年為教會工作的律師好友Jim去求證。一開始Robby被趕了出去,鏡頭跟著他走向他的車,昏黃的街燈冰冷的路面。但忽然Jim出門叫住了他,Robby回頭,眼裡含著淚花。如果不仔細看的話,甚至不容易去發現他眼中的淚花——這一幕戲很打動我,所有克制的情緒都顯露在那個紅了的眼眶中。律師拿著筆圈住了所有名字。問,為什麼不早一點,早一點我們在哪。答,我也不知道呀,我也不知道。

三、教會的腐敗和導致的悲劇

天主教內部形容褻童神父為「僅僅是大園子里的幾個爛蘋果」。但這絕對不是幾個爛蘋果的小事,而是系統的腐爛,是體制上層的朽敗。

《虐童疑雲》里,被修女(梅姨飾演)趕走的褻童神父(霍夫曼),未受任何處罰,甚至被調到一個更高的新職位。到最後鋼鐵老修女埋頭痛哭,感嘆個人力量的有限與對世態的迷惑。教會的力量可以壓住一個修女,幾個受害者家庭,藏好腐爛臭氣,任毒瘤發展。但並不能威懾住新聞人。新聞人背後的支持,來自於整個社會的關注,來自於真相的力量。所以才會有《總統班底》里新聞人掀總統下馬的壯舉。

馮提爾的《女性癮者》里有一幕戲關於中年男子暴露 / 發現自己有戀童癖好。甘布斯說,覺得該男子不該被鄙視,甚至值得贊揚——因為他成功克制了自己的慾望,沒有去傷害任何人。這話借一個女性癮者的口來表達,顯得合情合理,同是社會邊緣人。

但顯然,普通社會體系裡跟教會體系完全是兩碼事。教會甚至成了戀童癖者的天堂。根研究數據,人口中1%的人具有戀童癖好(By Dr. Michael Seto,),而在天主教內部,這個數據高達6% (By A.W. Richard)。這種上層結構包庇丑聞的態度,以及對褻童事件的不重視(有過褻童經歷的神父竟然能反復任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甚至成了教會的廣告宣傳語——喜歡小孩?加入教會吧。

電影里有一幕戲也從側面反映了教會內部的腐爛。女記者Sacha Pfeiffer(瑞秋•麥克亞當斯)敲開一個老年神父的門,質問他是否有過性侵過兒童。神父竟然毫無遮掩點頭確認,像在談論天氣一般。他接著說,但自己並沒有強奸這些小孩,並強調」不是強奸」這一點很重要——他說,因為自己小時候被強奸過,所以知道區別。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輪回的悲劇。

現實中,教會這種對褻童神父進行四處調遣的行為,對一個家庭造成了類似的悲劇輪回。據報道,某小男孩不幸是神父 Geoghan 的受害者,而他的父親竟然在幼時也被另一個神父性侵過。

四、封閉體制自我審查的限制

可以說電影從兩個不同層面來反映了封閉體制自我審查的失敗。

首先,教會內部自我審核的失敗。很顯然,教會對褻童的惡劣的現象的自我審核是徹底失敗的,掩蓋、自欺、任毒瘤發展。聽聞波士頓環球報換了新主編,主教及時「召見」主編,並提合作的意向以進一步達到掩蓋的目地。然而媒體要的真相,比權力本身更大,也更具備撼動人心的力量。

其次,波士頓新聞人未能准確嗅到自己城市裡存在的問題。主教包庇過的褻童神父的名單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被寄給了聚焦小組,但卻並未引起重視。直到拖到新千年,需要藉助外來的新主編——非波士頓人——的新聞嗅覺,才意識到自己城市裡教會的腐朽。所以,Robby在聖誕那晚被朋友叫住回頭時眼角的淚光,是愧疚,也是自我救贖達成的感慨

Ⅸ 如何評價美國電影《聚焦》

《聚焦》是目前頒獎季里最喜歡的電影,節奏的控制和情緒的把握都恰到好處。影片可被拆解成兩個結構:神父性侵幼童、媒體對抗權勢。前者可以從《虐童疑雲》、《不良教育》中去窺探神父如何把魔爪伸向脆弱兒童;後者可以從《總統班底》、《對話尼克松》、《驚爆內幕》中感受到新聞人挑戰權勢的勇氣和紀實新聞獨有的迷人氣質。

前後看了兩次,走出電影院時都覺得很感動。一方面為新聞人對真相不留餘力的追求和在真相面前的自我剋制精神而感動,另一方面因看到權勢庇護下的丑惡終將暴露人間所帶來的振奮而感動。

一、 臭名昭著的神父 Geoghan

神父 Geoghan 曾對一個家庭里七個男孩進行長達近兩年的性侵。

虔誠教民Dussourd養著八個小孩,自己三男一女,再加上侄女的四個男孩。一開始,她很高興孩子們能有該神父作為行為榜樣。在長達近兩年裡,神父常常帶小孩兒們外出吃冰激凌,並幾乎夜夜造訪她家,衣著教服和孩子們閉門相處。但她不清楚的是,那扇門背後的中年神父常常衣不蔽體。神父偏好小男孩,八個孩子當中,只有小女孩兒萬幸未受神父垂青。這群孩子中,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只有四歲。

事件暴露之後,Dussourd並沒有得到眾人的支持。教區居民指責她製造丑聞,教會官員則施壓警告她不要提出法律訴訟。另一方面, Geoghan 在承認此事的情況下卻並未被剝去神職。經過短暫的停職之後,他又被派遣到新的教區任職,在那兒,他可以繼續帶著小孩出去吃冰激凌。

90年代中期, Geoghan 長年累積的罪行已經不能被掩蓋住,針對他的性侵的訴訟高達134件。教會通過手段和約1000萬美元私下調解了其中近50件,剩下84件訴訟中的原告拒絕輕易調節,一直處於未了狀態。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的一篇小專欄針對 Geoghan 的84個未了訴訟進行了報道。這篇報道引起了新上任的主編Marty Baron(列維•施瑞博爾)的注意,他決定讓聚焦小組對此報道背後的事實進行深挖。

但是聚焦的目標遠遠不止揭露 Geoghan 的罪惡。

二、聚焦小組調查過程簡單概括

Geoghan 是天主教內部掩蓋褻童神父丑聞的腐敗縮影,也多虧了他的響亮醜名大到難以掩蓋,聚焦才有機會開始去調查這件事。

整個電影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聚焦小組抽絲剝繭調查過程的還原。而電影做得最好的地方之一,就在於它純粹干凈毫不花哨,故事雖涉及眾多角色,但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電影敘事線是新聞調查線的還原:定目標——挖細節——證來源。電影所具備的真實感,甚至讓老一輩的新聞人開玩笑說觀影體驗類似於看色情片。

1. 定目標

曝光Geoghan 的昭彰罪行,和他背後的教會的一手遮天。之所以 Geoghan 可以反復犯罪,是因為他從未為自己的罪惡付出過真正意義上的代價,而這樣的「特權」,則源自於教會內部對這種戀童行為的變向縱容。故聚焦小組的目標不止是曝光 Geoghan 的丑惡罪行,更是要去深究此類悲劇存在的根本的原因——教會的庇護。

2. 挖細節

線索挖掘兵分三路。之一:波士頓環球報上訴解除針對 Geoghan 的84個訴訟案件文檔的機密性,當時文檔機密性權力掌握在教會手中。之二:對有著手此類案件經歷的律師進行訪問。Garabedian (斯坦利•圖齊)是未了訴訟案件的辯護律師,掌握大量案件信息,被教會方面施壓閉嘴;Macleish是有過和教會私下調節經歷的律師,知曉有過褻童經歷神父的姓名;聚焦組長Robby(邁克爾•基頓)的長年好友Jim是教會內部的僱傭律師,同樣知道褻童神父的信息。之三:對受害者及褻童神父的訪問。青少年Gay和破碎家庭里的小孩往往是神父下手的對象。記錄被性侵的具體經歷和細節,還原事實真相和保持新聞力度。

隨著調查增進,顯然波士頓遠不止一個 Geoghan 存在。通過整理數字來簡單理清整個調查:

十三個:
SNAP是幼年受過神父性侵的人聚集起的一個互助小組。SNAP掌握的證據顯示,僅波士頓就有十三個褻童的神父存在。

九十個:
天主教內部對褻童神父一般採取「停職+治療」的方式。通過「治療」之後,神父被派到新教區任職。前神父A.W. Richard,曾是這樣所謂治療機構里的醫生,後從事於褻童神父現象的研究。據他的推測,波士頓區域大概有九十個神父有戀童癖。

八十七個:
聚焦小組在查閱神父工作日誌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規律——被公開指控有褻童行為的神父,在被停職的時間段里,工作日誌上存在類似於「病假」的標注。根據這個規律,聚焦四人對照了所有工作日誌,發現大概有87個神父符合這個規律。這個數字跟預測很接近。

七十個:
十二月底,在長達五個月的調查之後,聚焦小組最終定下了70個神父的名字,這些名字來源於過去幾十年間,天主教和被性侵小孩的家庭的私下調解案件中涉及的神父。這些調解從來沒有上過正式法庭。

3. 證來源

十二月底,正式出版時間迫在眉睫。波士頓環球報決定讓波士頓人民再過一個安靜的聖誕,特別是同一年剛好經歷了9.11的傷痛。定下的70個神父名字最好都精準無誤,不然天主教會上層人員必然抓住把柄反擊。而教會內部的人員對名單的確認,將是准確性的極大保障。

聖誕前夕,Robby(基頓)拿著名單去與他長年為教會工作的律師好友Jim去求證。一開始Robby被趕了出去,鏡頭跟著他走向他的車,昏黃的街燈冰冷的路面。但忽然Jim出門叫住了他,Robby回頭,眼裡含著淚花。如果不仔細看的話,甚至不容易去發現他眼中的淚花——這一幕戲很打動我,所有克制的情緒都顯露在那個紅了的眼眶中。律師拿著筆圈住了所有名字。問,為什麼不早一點,早一點我們在哪。答,我也不知道呀,我也不知道。

閱讀全文

與聚焦電影好不好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電影是如何走向 瀏覽:601
b姐拍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814
怎麼在淘寶買小電影的 瀏覽:154
唐探3一張電影票多少 瀏覽:833
短視頻如何拍出電影效果 瀏覽:96
微電影尋人啟事免費觀看 瀏覽:294
世上什麼電影最好看 瀏覽:877
電影裡面有哪些妖精 瀏覽:901
如何兩部手機同時觀看一部電影 瀏覽:788
如何成為一個好妻子的電影 瀏覽:153
快手怎麼發完整的電影 瀏覽:787
電影院坐後面能幹什麼 瀏覽:699
現在如何找小電影 瀏覽:873
電影什麼樽 瀏覽:86
電影中有大型動物的都有哪些 瀏覽:729
好看的日本電影搞笑類 瀏覽:519
想和男朋友看電影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351
剛上映的電影如何拿手機看 瀏覽:586
什麼的世界電影虛擬 瀏覽:242
印度電影阿強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