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浪地球電影好看嗎
個人認為很好看,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把什麼機械警察之類的秒成渣渣。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都堪稱震撼。整部電影演的只是劉慈欣小說里的1000字,導演就拍出了兩個多小時的內容。建議你去看看吧。
2. 流浪地球這個電影怎麼樣
1995年,15歲的郭帆,
看了卡梅隆導演的《終結者2》後,
全身血液沸騰了,
激動得一夜未眠,
他在心裡暗暗立志:
「我要成為一名科幻片導演。」
貳
高考,他報考北電,
結果沒考上,
被海南大學法律專業錄取了。
對於很多人而言,
可能就此便放棄了夢想,
但郭帆心不甘,
「我當時問自己:到了80歲,躺在椅子上回憶時光時,你會為放棄電影夢想而後悔嗎?」
「一定會。」
為了年老時不後悔,
郭帆買了一台攝像機,
在大學時拍起了短片。
叄
對於畫畫,郭帆極有天賦,
其漫畫作品屢獲國際大獎。
所以從海南大學畢業後,
他就開始了北漂,
憑借畫畫這門手藝,
混跡於電影電視節目組,
還在張藝謀的劇組呆過。
北漂幾年後,
郭帆對電影行業有了一定了解,
於是再次報考了北電導演專業,
這一次,他成功了。
2010年至2014年,郭帆執導了兩部電影——《李獻計歷險記》和《同桌的你》。
這兩部電影雖然沒火,
但幫郭帆拿了幾個小獎,
如富川國際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
如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
他也因此入選新生代導演11人名單。
關於這一段人生旅程,
郭帆用「倔強」一詞來概括:
「我大學讀的是法律專業,
離電影很遠,但我喜歡電影,
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回歸電影。
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倔強。
倔強是我們真正成年的一個節點。」
肆
雖然執導了兩部電影,
但郭帆心裡念念不忘的還是——科幻。
他買了很多很多書,
關於天體物理的,關於量子力學的,
「沒事就一點一點啃,為拍科幻片做准備。」
2015年,電影局選了5名新生代導演去美國好萊塢學習,郭帆也在其中。
這一趟學習之旅,
郭帆被震撼得瞠目結舌:
「中國電影工業跟美國電影工業相比,
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科幻片,
我們還在騎自行車呢,
人家已經開上法拉利了。」
在訪學期間,郭帆問美國同行:「你們看中國電影嗎?」
得到的答案都是:「NO。」
郭帆又在心裡暗下決心:
「我要拍一部中國科幻片給你們瞧瞧。」
伍
2015年8月23日,
世界科幻文學領域至高榮譽「雨果獎」公布:
中國作家劉慈欣撰寫的《三體》,
斬獲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這也是亞洲人第一次獲此殊榮。
劉慈欣獲得雨果獎後
3.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流浪地球》是一部垃圾爛片
正宗的垃圾片,大家說了很多劇情爛、演員爛、特效爛、爛煽情等等……,我深有同感。
我補充一點大家沒有說到的,就是
他媽的就是它那鏡頭每時每刻都在晃,只要是一表現畫面里的「運動」, 它媽的只能是晃鏡頭,連最小白的人都知道,即使是用手機照相,手不能抖,鏡頭晃成那樣,還看個毛線,一點攝像常識都不懂,我努力了三次,硬是只看了30分鍾,太難看了。現如今的電影彷彿成了規律,畫面運動不夠(包括演員動作),晃鏡頭來湊。包括大家喜歡的戰狼二、紅海行動都是晃,連中景鏡頭都在晃,更別說特寫了。看看阿凡達,集結號、毫勇七勇士、登陸之日、T34、看看最早的少林寺、……畫面內容動得多厲害,但人家那鏡頭多穩
最愚蠢的就是用抖晃鏡頭和快速切換來製造畫面的「動」的效果,你以為眼花繚亂就精彩?!自以為很高。我就納悶,只要是畫面里的內容是打鬥,打仗,爆炸,山蹦等等「動」的,攝像師就全靠抖,晃。多架設軌道,多用點大炮筒不行啊?!
其實還想補充配樂,這配樂,嘖嘖,不說了,蛋痛
另外最煩那種說「有本事你自己拍一部來看啊」這種話的SB。老子們是觀眾,不懂拍但懂看,就有權力評說,難道不懂踢球就不能評說國足爛嗎?!不懂唱歌就不能評說哪一首歌難聽嗎?!
4. 流浪地球這個電影好看不
挺不錯的,票房非常高,國產電影,唉!一直想有個時間看看,身邊好多同事都看過了
5. 電影《流浪地球》好看嗎要不要去電影院看
很好看的,完全擔得起中國首部硬核科幻電影的稱號。而且好看的科幻電影一定要到電影院去看,場面才夠震撼。就算出於支持中國真正的科幻片的理由也建議去電影院。何況電影本身真的很棒,絕對值回票價
6.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因為是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電影,所以我剛上映就和同學去電影院看了,可是我看到一半就忍不住出來了……因為男人人設真不討喜,實在太勸退了,還有那個女孩子只會惹禍,兩個孩子就這樣不負責任的逃出來後來還連累死了姥爺,配音也出戲,所以我不理解為什麼這部電影的高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