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的話不同出版社的翻譯是不一樣的,但是個人認為如果你年紀不大的話可以先不選擇比較專業的,譯林版本的不錯。個人認為理智與情感不錯。
『貳』 關於勸導的電影賞析
《當幸福來敲門》
電影里沒有漂亮的演員 沒有花哨的剪輯 也沒有精彩的配樂……
但是卻有一個好故事
一個足以令我坐在電腦面前看完並為之感動的好故事
勵志題材的故事大概都是這個模式-----
窘迫的處境 艱難的奮斗 沒完沒了的倒霉事 然後出現一絲機遇……
最後迎來一片曙光
苛求這樣的片子出新出奇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會因為奮斗的人最終獲得成功而感到歡欣鼓舞
正是因為我們自身很難做到堅持不懈……
不得不提著40多磅重的醫療儀器四處奔走推銷
不得不時時掛念5歲的兒子 當妻子撇下家後
不得不無薪水地全力以赴「實習」4個月 哪怕不確定自己是否會被錄用
不得不義務粉牆 只因交不上房租
不得不在警察局裡過夜 只因沒錢交汽車罰單
不得不在被車撞丟一隻鞋子後 立刻爬起來跑回去工作
不得不在抱著兒子在廁所過夜 只因無處可去
不得不在下班後狂奔 只為排隊獲得進收容所的機會
……
在經歷的太多「不得不」後
最終Chris在獲得工作機會的那一刻感到了莫大的幸福
影片開始時Chris在人潮湧動大街上迷失在一張張笑臉中茫然地佇立
"為什麼人人都快樂,我卻不能這樣呢"。
片尾當Chris通過試用再次來到那裡時 為自己鼓掌振臂 你要幸福 那就去追求
幸福是逼出來的
人也是
《天堂電影院》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導演的成長過程,其實上那個遺憾收場的愛情故事是電影的精髓,對他的成功更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影片有兩個轉折,第一個轉折是Alfredo給影迷們看露天電影時 ,不慎膠卷著火燒瞎了眼睛,從此就由小多多來做重建的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師。這一段充分展現了小多多對電影的熱愛,和他母親從反對到支持的過程。第二個轉折就是多多的愛情路迷失,在Alfredo的勸導之下,決定出去闖盪一下,臨走前Alfredo還「威脅」他永遠不要回來。我想當時的他肯定不能理解。
影片的點睛之筆是在快要結束的時候重現的,兩個愛情故事的主角在幾十年後相遇,一個成家立室,生兒育女,一個漂泊一生,事業有成,但是身邊永遠沒有固定的女人。在多多最喜歡去的海邊兩人,道盡幾十年的心結,終於得知阻隔他們愛情之路的竟是多多最信任的Alfredo。我想在那個時候他還不明白,為什麼Alfredo會那麼做。
當一切都成為往事的時候,說起來似乎更加容易些了,可是事已至此,誰都不會使時間倒轉,誰又知道當初若是沒有Alfredo的謊言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誰又能說今天的結局不算好呢?
影片的最後多多看著Alfredo親自為他做的那些當初被剪的接吻鏡頭,我想他明白了Alfredo的一片苦心了。但是他的淚水或許並不是為Alfredo所感動,而是為自己逝去的愛情而惋惜。
多多得到了自己的夢想,而且很輝煌,但付出的是幾十年的性慾滿足後的空虛。Alfredo是看著他長大的,所以了解他的夢想,他肯定相信如果走出去的話,多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他編了多多那個士兵愛上公主的故事,他卻多多回頭。哪知適得其反,他只好不動聲色地熄滅他們的愛情之火。
如果要我下一個結論的話,我認為愛情並不一定是夢想的絆腳石,但是不相配的愛情可能就是。Alfredo或許就是但到了這一點才來挽救多多的。如果沒有Alfredo的從中作梗,如果他們在一起了,或許他們的愛情之路也不可能走得很長,更加不可能有那段幾十年後一訴衷腸的感人肺腑了。
人就是這樣啊,得到的永遠也沒有失去的來得刻骨銘心!
《光榮》
「他不是一個偉大的黑人,他是一個有著黑色皮膚的偉大的人。」
這句話是形容丹澤爾·華盛頓的。如果我把它送給摩根·弗里曼似乎同樣實至名歸。而他們能夠獲得如此的成就,這樣的贊譽,實在是因為曾經有一批同樣有著黑色皮膚的偉大的人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這個夢想,就是要成為一個像摩根·弗里曼的姓氏所描述的那樣的自由的人。
丹澤爾·華盛頓和摩根·弗里曼的演技已經毋庸置疑了。但是在這部影片中,我卻感覺他們表演的痕跡過於濃重,並不像他們在後來那些經典影片中的表演那麼揮灑自如。是什麼原因呢?我相信是因為他們的演出過於投入,而這投入源於真誠,而這真誠又因為崇敬,對他們那些流血犧牲的祖祖輩輩的崇敬,正是他們的犧牲,換來了你們的自由與尊嚴,這話聽起來有些矯情,但是事實如此,而這光榮犧牲的歷史,開始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北方麻薩諸塞州第五十四兵團,也許更遙遠。
這個電影就講述了這個兵團的故事,這是一群為了自由而集結起來的美國黑人,在他們為成為軍人而奮斗的過程中,他們仍然受到了各種各樣的,來自各個方面的歧視,這種歧視來自於身為他們盟友北方白人,這使得他們深切的感受到自由以及伴隨而來的尊嚴與榮耀的價值,而這一切就必須通過反抗和犧牲來獲得,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英勇無畏的隊伍,一個最為渴望戰斗渴望犧牲的隊伍。並且在查爾斯坦戰役中寫下光輝的一頁。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主角白人軍官羅伯特·古爾德蕭上校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他的書信至今還保存在哈佛大學。我們有義務象影片一樣,為羅伯特·古爾德蕭上校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相比於那些美國黑人的自我犧牲,古爾德蕭上校是一個像格瓦拉一樣的理想主義者,他是出於正義,出於對美國黑人悲慘境遇的同情,而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甚至生命。這更加顯示出人格的偉大,正如他在自己的書信中寫的那樣:「一個有頭腦的人,是能夠驅除一切邪惡目光的人。能聽到人們心中的呼喚,心中的愛,能跨越一切障礙。」他沒有放棄美國人民,而美國人民也沒有忘記他。我們也不應該忘記,理想主義,始終是人類最可寶貴的精神。
奧斯卡將最佳男配角頒發給了丹澤爾·華盛頓,與其說評委們為華盛頓的演技所感染,不如說他們為這種真誠所感動。就像每一個中國人都會銘記1949年庄嚴的宣告一樣,每一個美國人也都不會忘記1776年那個偉大的宣言,以及裡面所蘊含的光榮與夢想。
『叄』 哪一版的《傲慢與偏見》最好看
這個問題我可是很權威的哦
因為我把小說,40版電影,95版電視劇,05版電影
還有她的另外5 部小說的電影版都看了
總的來說05版拍的最漂亮,演員也很漂亮,很紳士
95版女主角總是穿著一個白色的象床單一樣的裙子,不太好看,但因為時間長,演的很細致
40版的演員很經典,但情節改動很大,而且我感覺這一版的女主角比男主角還要傲慢
另外我覺得《勸導》《曼斯菲爾德庄園》拍的也不錯
但就是女主角都不太漂亮,但男的很帥
『肆』 簡 奧斯丁的《勸導》哪個翻譯版本好
《勸導》最常見的兩個譯本,一是孫致禮和唐慧心的合譯本,二是裘因的譯作。
孫致禮和唐慧心的合譯本,主要由譯林出版,20多年來有好幾個版次。尤常見的是96年那版,印刷過多次,有好幾種封面。可惜2000年後,貌似只出過一個版次,且跟《諾桑覺寺》合印在了一起。另外,江蘇文藝80年代也曾出版過該譯本,連台灣出版的幾部《勸導》也用的是孫、唐二人的譯作,可見經典程度。但,目前市面上已很難找到,只能買舊書。
譯林多年來出版的《勸導》,均系孫致禮和唐慧
左為江蘇文藝出版的孫、唐版《勸導》;
右為譯林最近一次出的《勸導》,和《諾桑覺寺》
裘因的譯本,是如今市面上最常見的版本,由上海譯文出版。也有過好幾個版次,最早可追溯到90年代初。很主觀的一句評價是,看過裘因的譯作,我終於充分感受到孫、唐譯本的優勢來了。
裘因所譯《勸導》幾個不同時期的版本
裘因本外,如今能在市面上買到的,還有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版本,譯者標明為蘇丹。事實上,其中的文字,幾乎完全照抄孫致禮、唐慧心的版本,一長段中,能改動一個詞,都已屬難得。看到一些評論,有讀者盛贊此書的譯文遠勝裘因本,其實這功勞還是應算回孫致禮和唐慧心的頭上啊。無解的是,這位譯者幾乎沒貢獻出自己的東西,卻還能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譯者序。
第四個譯本,198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譯者是來准方和蔡一先。「來淮方」在封面上又被寫成「耒淮方」,由此可見該書水準……即便英盲如我,仍能看出該版本的各種不通處來,很多地方分明就是譯錯了。和當今很多唬爛的英文譯者明顯的「中文沒學好」不同,這兩位譯者雖然常常邏輯不通,但從文筆來看,中文功底還是可以的,所以說,還是英文能力不濟吧。我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從什麼俄譯本、法譯本,轉譯而來的此作,否則,怎麼能和原文差那麼多呢?該版本雖然成書早,但估計是因為夠爛,貌似沒有再版者,屬於不常見版。
最後一個譯本,來自南海出版公司,譯者丁克楠。該版本出版於1998年,2005年後再印時還更換了個封面。非常了不起的是,這個譯本雖然也是照抄,但人家照抄的可不是常見版哦,而是上述那部文辭不通的河南人民版……而且,人家還有「大改動」哪,比如開頭結尾,比如會被用不同字體表示的信件,裡面都有好幾句話是原創呢。雖然抄的是已被淘汰版,還是得避免被發現啊不是?最難得的還是,原譯作所有的語句不同、邏輯不清都得以被保留,新改的句子,一對照原文,啊哈,意思差得更遠
『伍』 2007年itv的電影persuasion(勸導)
我要找BBC的勸導,哪有?
『陸』 像《勸導》這樣以名著為藍本拍成的電影還有哪些請標明年份
年份標不了了,都被翻拍過很多次的
嘉莉妹妹(電影沒什麼名)
歌劇院幽靈(大愛,絕對經典)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小說不喜歡看,但是承認看的時候認為是一個好劇本)
細雪(大愛,日本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喪鍾為誰耳鳴(好劇本)
山泉(電影叫瑪儂姑娘,小說本身就是為電影而寫的)
黑鬱金香(電影和小說沒關系)
法國中尉的女人(我的最愛啊……看的時候就覺得裡面的女主角太有挑戰性了)
遠大前程(大愛,被拍過很多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烈火一般的革命)
萌芽(法語片,好像不太有名)
苔絲(讓我很傷感的作品,也被拍過多次)
道連·格雷的畫像(青春的哀歌)
哈姆雷特(還是勞倫斯演得最好,雖然是黑白的)
李爾王(電影好像不怎麼樣)
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被拍過多次,但本人不喜歡畸戀的作品)
彼得·潘(兒童電影的經典)
愛麗絲夢游奇境(同上)
地心游記(被拍過N次……)
大戰火星人(星球大戰第一部,絕對科幻巨制)
時間機器(應該被拍過吧)
霧都孤兒(被拍過多次)
埃及艷後(泰勒雖然演技不出色,但是演埃及艷後確實完美)
圓桌武士(有一部叫王者之心的電影取材於此,但是只是小說的一小部分)
悲慘世界(太有名的巨著拍出來的難度很大)
飄(這個大家肯定都知道,不過我並不喜歡亂世佳人這個譯名,覺得還是飄更有味道)
簡·愛(電影不怎麼樣)
八十天環游世界(翻拍多次……)
其實應該還有很多作品我不知道被拍出來的作品。
『柒』 有什麼特好看、特震撼、特感人的電影,介紹幾部!
純感人電影
國內的
《我們倆》,今年拿過好多大獎的電影作品,中國
《再說一次我愛你》,雖然不喜歡劉德華,片子還不錯 中國
《暖春》像童話一樣的文藝片,山村裡的感人故事
《太陽照常升起》為了記起,為了忘卻,為了追尋,為了解脫。關於人的精神和青春的故事
《可可西里》 忘不了那個鏡頭,隊員被沙吞噬的鏡頭,憾人肺腑
《雲水瑤》 戰爭時代的愛情故事
《那山 那人 那狗 》感人 安靜的片子
《我的兄弟姐妹》 最純美不過親情
《看上去很美》 會觸及人心靈最柔軟的部分
國外的,外國的我看得比較多,呵呵
《勸導》,奧斯丁的傳世經典,我剛看,舒服感人的英國風情。
《不一樣的天空》,愛情與親情,萊奧那多年輕卻驚人的演技。
《戀戀筆記本》,對愛情的忠貞可以維持一生一世。
《big fish》,父愛,博愛,世界愛。美國。
《再見螢火蟲》,《螢火蟲之墓》的真人版,松島菜菜子主演,日本
《牛仔褲的夏天》,比較新的電影,很適合女生看,我的確看哭了,美國
《南極物語》,與一群雪橇犬感受南極的愛與冷。
《戀愛假期》,美國與英國的愛有什麼區別,你會得到答案,獲得感動
《超級禮物》,讓我們學會怎樣不碌碌無為,怎樣做個好人。
《剪刀手愛德華》,經典的,德普演的,感動不已。美國
《飛躍瘋人院》,經典的,欲哭無淚又很能回味的片子,美國
《尋找夢幻島》,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彼得潘。
《觸不到的戀人》,韓國版本和美國版本各有千秋,都還不錯
《情書》,淡淡的哀傷,日本
《美麗人生》,又是戰爭,戰爭總能帶來哀傷的淚
《斷臂山》,你肯定看過了啊
《第八天》,法國的,浪漫與煽情同在
《一升的眼淚》,日劇,只有幾集,不過會看得你淅瀝嘩啦的
《海上鋼琴師》,優雅震撼,歸於平靜
《幽靈公主》,我最喜歡的宮老爺子的動畫,十分舒服、感人
《櫻桃小丸子》今年出的真人版,重溫童年歲月,但裡面的感人細節讓人印象深刻,哭了還。
《勇敢的心》,呼喚自由與平等,擁有勇氣。美國
《蜥蜴》,韓國,還可以
《辛德勒的名單》。教科級的電影,可是有細節很感人。
『捌』 2007年新版電影<勸導>男主角是誰呀
《勸導 Persuasion》。
女主人公Anne在19歲的時候愛上了一文不名的男主人公Wentworth,但是他們的婚姻遭到Anne的父親(一位揮霍無度的大地主)和Lady Russell(像母親一樣照顧Anne長大)的反對。Anne聽從了他們的勸導,放棄了這段感情。但是在其後的十年內,她一直無法忘記Wentworth,失敗的愛情也使她過早的失去了青春美貌。十年之後,Wentworth先生功成名就,而Anne的父親卻因為經濟拮據而不得不將自己的庄園租給了Wentworth先生的朋友。兩人再次見面時,Anne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Wentworth先生卻有很多年輕美貌的小姐圍繞著、盼望著能夠得到他的青睞。不過這個故事的結局我想大家都可以猜到,我們的Anne小姐最後還是和Wentworth先生再次墜入情網,又一個奧斯丁式的happy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