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看的抗日電影
《大秧歌》`《打狗棍》、《勇敢的心》
⑵ 抗戰片排名前十電影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
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將傳統故事《鍘美案》置放於抗日戰爭的背景之下拍攝的一部典型的家庭倫理片。影片把抗戰前後將近十年間的復雜社會生活,濃縮到一個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影片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難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強烈地表達了人民的正義吶喊。
一江春水自東往西,帶走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悲情。此片創下了解放前國產片的最高上座紀錄,上映期間在上海曾出現「成千萬人引頸翹望,成千萬人踩進戲院大門」的壯觀景象。
《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
女大學生江玲玉沖破家人的阻撓,參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劇隊,與隊中的音樂家高禮彬產生的愛情。演劇隊在各地輾轉演出、宣傳、戰斗……抗戰勝利,玲玉和禮彬結婚,但此時上海物價飛漲,他們難以維持生活,雨夜,玲玉回家途中昏倒在街頭……
《地道戰》(1965)
1942年,日軍侵華的戰火燒到了冀中平原。俯首稱臣只有死路一條,奮起反抗才是最終的出路,冀中的人民都動員起來共抗日軍了,高家莊更是調集了大量民兵。為了對抗日軍的飛機大炮,當地人民利用地貌開鑿出了一條條錯綜復雜的地道。
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這些巧妙的地道,率領 民兵與日軍展開迂迴作戰。雖然曾因隊伍里的敗類湯丙會的出賣而吃了不少苦頭,但是智勇雙全的高傳寶最終率領隊伍利用地道圍剿了日軍,清理了湯丙會,並活抓了日軍領隊山田。地道戰的勝利奏響了冀中反日的最強音。
《鐵道游擊隊》(1956)
抗日戰爭時期,魯南臨城、棗庄一帶的鐵路線上活躍著一支游戲隊,隊員在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的領導組織下,配合主力部隊給予了日軍沉重的打擊,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飛虎隊」。
日軍想法設法偷襲「飛虎隊」,終使劉洪受傷,但劉洪因此得以被寡婦芳林嫂照料,成就一對愛人。劉洪傷愈後,配合李正指揮作戰,大敗日軍。惱羞成怒的日軍欲以肆意殺戮之法激怒劉洪,劉洪中計,准備在微山湖與日軍展開正面交鋒,幸得李正及時勸阻,「飛虎隊」力量才得以保全。修整後的「飛虎隊」將沿線日軍悉數殲滅,但芳林嫂卻在執行偵察任務時被捕。
《平原游擊隊》(1955)
抗日戰爭時期的1943年秋,游擊隊長李向陽接到牽制日軍駐守某縣城的松井部隊的任務,以達到粉碎日軍「掃盪」華北某根據地的陰謀,並保住藏於李庄的糧食。行動時,李向陽與參謀長兵分兩路並頭進行。
李向陽轉移糧食時,被地主楊老宗窺見,後者趕去縣城向松井告密,松井聞之大喜,率大部隊趕到李庄,但糧食和鄉親已被李向陽安排轉移到地道,然而地道終被松井發現。為引誘松井離開李庄,李向陽率隊員進縣城,炸毀日軍彈葯列車,並計劃在松井撤退時打他個措手不及,但李向陽低估了松井的狡猾,松井半路殺了個「回馬槍」折回李庄,殘殺了一些不肯說出糧食藏在哪裡的鄉親。可是李向陽的神出鬼沒松井終沒招架住。
《地雷戰》(1962)
抗日戰爭較為艱苦的1942年,膠東抗日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經常遭受日軍的突襲,為了減少損失,區武委會雷主任(張長瑞)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白大鈞)集合群眾的智慧,想出應對日軍的策略:他們聯合附近幾個村莊組成民兵聯防壯大武裝力量的同時,用土製地雷組成各式各樣的地雷陣,將日軍沉重打擊。
日軍為對付地雷陣,搬來工兵攻入趙家莊大肆燒殺搶掠,民兵們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進制雷技術和布雷方法,使得日軍防不勝防。進入麥收季節,日軍本想趁民兵搶收麥子時一舉拿下趙家莊,不想民兵早已設下了布局更為精妙的地雷陣。
《血戰台兒庄》(1986)
1938年,日寇佔領民國首府南京之後,計劃由南北兩麵包抄津浦路遇隴海路的樞紐——華東重鎮徐州,以實現對華東的全面佔領。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邰宏來 飾)臨危受命,指揮保衛徐州、抵抗日寇。日寇入侵山東,陸軍上將韓復榘畏戰逃跑,將濟南拱手讓與日軍,蔣介石(趙恆多 飾)整飭軍紀將韓某槍決。為了增強作戰實力,李宗仁將四處受排擠的川軍將士納入麾下,又力勸蔣介石恢復張自忠指揮權,構築了強有力的抗日統一戰線。與此同時,日寇磯谷師團南下臨沂,屠殺當地百姓,張自忠為一雪前恥,率部奔赴臨沂,與龐炳勛部死戰日軍,拉開了台兒庄大捷的序幕…
《紅高梁》(1987)
該片改編自莫言同名中篇小說,以童稚觀點回憶了「我爺爺余占鰲(姜文 飾)」和「我奶奶(鞏俐 飾)」的故事。 「我奶奶」19歲時心不甘情不願地出嫁,路上與轎夫余占鰲生出感情,走到十八里坡時,兩人沒能按捺住心中慾火於高粱地里野合,「我奶奶」懷上余占鰲的骨肉嫁給了李大頭。李大頭死後,「我奶奶」撐起李家的燒酒作坊,不久余占鰲正式成為 「我爺爺」,並獨創釀制好酒十八紅的方法。抗日戰爭期間,「我爺爺」和「我奶奶」在「我爹」九歲時連手譜寫了一曲悲歌。
《紫日》(2001)
二戰即將結束時,忠厚老實的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富大龍)被蘇聯紅軍從日本人的屠刀下救出。向後方轉移的路上,蘇軍誤入日軍軍營,一場激戰過後,楊玉福和女軍醫娜佳(安娜•捷尼拉洛娃)逃進林區,碰上與日軍失散的少女秋葉子(前田知惠)。由於一直被灌輸軍國主義思想,秋葉子一心要置楊玉福和娜佳於死地。幾次險境過後,娜佳無法忍受秋葉子的作為,讓楊玉福殺了她,但後者不忍下手。
茫茫林區里,語言不通的三人經過一系列磨難,漸漸產生情誼,秋葉子意識到自己之前行為的荒謬,展露出純真一面。然而,歡笑只是暫時,戰爭並沒將他們遺忘,悲劇在不久後發生。
《國歌》(1999)
1931年「9·18事變」,東北三省淪陷了,正在上海積極從事抗日戲劇活動的田漢結識了東北流亡學生齊白山等人,並與這些熱血青年成為了朋友,共同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28」淞滬戰爭期間,田漢深感戲劇舞台不足以表現抗戰,在夏衍的號召下,田漢等人毅然拿起攝影機,以電影武器,創作了一糸列愛國影片,同時他創作的愛國歌曲也不斷問世。當他的朋友齊白山與義勇軍夥伴相繼為國捐軀的消息傳來後,田漢在悲憤中為影片《風雲兒女》寫下了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鼓舞中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這就是傳唱至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⑶ 好看的抗戰片有哪些
我覺得最好看的抗日電視劇就是《亮劍》了。這部電視劇是有人物原型的。
電影的話我推薦:
《集結號》很悲壯催人淚下。講的是連長穀子地在汶河岸執行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慘烈的戰爭中,全連除連長穀子地,47人全部陣亡;由於部隊改了編號,九連犧牲的烈士們也被認定為失蹤,穀子地開始了艱難的尋找,也為了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 。
《鬼子來了》是一個比較搞笑的抗日電影。醜化了侵略者。
《紅高粱》其實抗日的劇情不多,主要是講糙老爺們的愛情故事。
《狩獵者》是講一個孩子。好像是個神槍手吧,狙殺鬼子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的,我當時還小看得蠻過癮的。
新的《智取威虎山》么哈么哈,防冷塗的蠟。哈哈哈,挺不錯的。
差點忘了還有《廚戲痞》裡面3個影帝劉燁、張涵予、黃渤。劇情精彩,情節跌宕起伏,我看了幾遍。這電影還有電視劇版本的。也不錯好像還是他們三個演的。
⑷ 好看的抗日電影推薦
《中國遠征軍》《狼牙山五壯士》《地道戰》《地雷戰》《魯南抗日游擊隊》《型門關大捷》《紫日》《南京》
⑸ 麻煩各位推薦幾部真實的中國抗日戰爭電影和電視劇
長沙保衛戰可以看下,講的是薛岳指揮的5次長沙會戰,是真實改編,不過你看的時候必須忽略中間的藝術摻假,沒辦法,沒有這些摻假成分這劇不能過審。
⑹ 推薦幾部好看的中國軍旅電影
《紅海行動》、《鬼子來了》、《智取威虎山》、《戰狼》、《集結號》、《投名狀》等。
《紅海行動》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馮驥、陳珠珠、林明傑編劇,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鬼子來了》是一部由華億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喜劇戰爭劇情片。影片由姜文執導,姜文、姜鴻波、香川照之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
⑺ 中國戰爭片排行電影前十名有什麼
1、《地雷戰》
抗日戰爭較為艱苦的1942年,膠東抗日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經常遭受日軍的突襲,為了減少損失,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集合群眾的智慧,想出應對日軍的策略:他們聯合附近幾個村莊組成民兵聯防壯大武裝力量的同時,用土製地雷組成各式各樣的地雷陣,將日軍沉重打擊。
日軍為對付地雷陣,搬來工兵攻入趙家莊大肆燒殺搶掠,民兵們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進制雷技術和布雷方法,使得日軍防不勝防。進入麥收季節,日軍本想趁民兵搶收麥子時一舉拿下趙家莊,不想民兵早已設下了布局更為精妙的地雷陣。
2、《集結號》
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率領九連47名戰士在汶河岸執行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團長劉澤水下令,以集結號為令,聽見號響就撤退。
慘烈的戰爭在炮彈的轟鳴中開始,九連的戰士死傷慘重,排長焦大鵬,犧牲前說自己聽見了集結號,穀子地自己沒有聽見,他決定死守陣地。九連打退了敵人三次進攻,炸毀二輛坦克,殲敵無數,全連除連長穀子地,47人全部陣亡。
這場戰爭改變了穀子地的人生。由於部隊改了編號,穀子地找不到組織,九連犧牲的烈士們也被認定為失蹤。穀子地開始了艱難的尋找,為九連的兄弟們討個說法,也為了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
3、《地道戰》
1942年,日軍侵華的戰火燒到了冀中平原。俯首稱臣只有死路一條,奮起反抗才是最終的出路,冀中的人民都動員起來共抗日軍了,高家莊更是調集了大量民兵。為了對抗日軍的飛機大炮,當地人民利用地貌開鑿出了一條條錯綜復雜的地道。
民兵隊長高傳寶(朱龍廣 飾)利用這些巧妙的地道,率領 民兵與日軍展開迂迴作戰。雖然曾因隊伍里的敗類湯丙會的出賣而吃了不少苦頭,但是智勇雙全的高傳寶最終率領隊伍利用地道圍剿了日軍,清理了湯丙會,並活抓了日軍領隊山田。
4、《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的河北白洋淀,調皮莽撞的少年張嘎目睹奶奶為掩護八路軍逃跑被日寇殺害後,隻身來到縣城要找到游擊隊排長羅金寶,好讓他幫忙為奶奶報仇,哪想真遇見羅金寶時,他將對方當作了漢奸,鬧了笑話。
誤會解除後,張嘎夢想成為一名小八路,並想擁有一把槍,結果因為太想得到槍,他不但在和胖墩打賭時耍賴,還違反紀律將某次戰斗中收繳到的真槍偷偷藏在了樹上的鳥窩里,再鬧笑話。
張嘎可沒將笑話當笑話看,想不通的他約上胖墩又來到縣城,要自個替奶奶報仇。在縣城,張嘎遇到鬼子龜田和胖翻譯,一番鬥智斗勇,兩人沒從張嘎身上撈得什麼好處。一些列事情經歷後,張嘎由魯莽搗蛋的少年成長為真正的八路軍小偵察員。
5、《閃閃的紅星》
故事發生在紅軍長征離開後的江西蘇區。少年潘冬子的父親響應號召,參加紅軍抗擊敵軍去了,只剩下母親與東子相依為命。母親也是抗敵的積極分子,從小耳濡目染的冬子雖然只有11歲,也立下了決心長大參加紅軍對抗日軍。
一天,反動地主胡汗三前來捉拿東子的母親,眼看形勢危急,冬子媽決定留下來掩護其他群眾撤退。在連扔兩枚手榴彈砸死多名敵人後,冬子媽亦英勇就義。目睹了媽媽被敵人殺害的慘況,冬子決心用自己的力量為母親報仇。
冬子開始用自己的機智與勇敢與敵人周旋,暗中幫當地的游擊隊送鹽送信。通與敵人的斗爭,冬子漸漸成長,替母親報仇的時刻也終於來到。
6、《三毛從軍記》
三毛從來就是銀幕上喜劇人物。這次,三毛從軍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了,無所事事的三毛一心想著為國立功,加入了軍隊。不料,新兵訓練的時候就笑話百出。
手榴彈實彈投擲訓練時,三毛一不小心就將手榴彈投到了戰壕里,搞得全軍上下一片烏黑。稀里糊塗的三毛隨後參加了一支敢死隊,笑話百出的他和隊友們竟一股全殲了敵軍。抗敵有功,三毛高升到後勤部,不用再上戰場了,卻成了師長姨太太的跟班。
整天被使喚也鬧了不少笑話。不料兵敗師長自殺,三毛又重投兵營。一次執行空降任務時,三毛和以前的知心戰友遭到伏擊,大難不死卻落入深山。一等就等到了抗戰結束,三毛和戰友早已成了野人。
7、《甲午風雲》
1894年,蓄謀侵華已久的日軍在中國領海內肆意製造事端,昏庸膽小的西太後為息事寧人,委派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親信、「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等人去與日軍講和,傲慢無禮的日軍卻將中國商船擊落。
以「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兩次請命同日軍作戰,李鴻章均拒絕,並借鄧世昌揭露方伯謙瀆職之機將其革職。
日軍不宣而戰,民憤四起,頂不住壓力的李鴻章重新啟用鄧世昌。海戰中,貪生怕死的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劉步蟾打錯旗號,致使北洋艦隊出師失利,旗艦被日軍擊沉。鄧世昌見勢立即掛起帥旗,替代旗艦指揮作戰,率領「致遠」號官兵與日軍展開殊死大戰,行為可歌可泣。
8、《董存瑞》
1945年5月,見習小八路董存瑞和同村好友郅振標要求像其它青年一樣參軍抗日,因年齡太小被趙連長拒絕,兩人尤其董存瑞很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
一次反「掃盪」中,區黨委書記王平不幸犧牲,臨死之際,他託付董存瑞替他上交最後一次黨費,董存瑞和郅振標代王平完成心願時,也如願成了八路軍的一員。經歷抗日戰爭、內戰的槍火洗禮,董存瑞逐漸由魯莽、沖動的孩子蛻變成為真正的革命戰士。
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戰役中,已成為共產黨員的董存瑞被任命為爆破隊長,在執行任務的緊要關頭,董存瑞為減少戰友傷亡,做出震撼後人的舉動,成為英雄。
9、《紅色娘子軍》
對1964年樣板戲(芭蕾舞劇)的記錄,本身也是改編自謝晉1961年的同名電影。
10、《血戰台兒庄》
1938年,日寇佔領民國首府南京之後,計劃由南北兩麵包抄津浦路遇隴海路的樞紐——華東重鎮徐州,以實現對華東的全面佔領。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臨危受命,指揮保衛徐州、抵抗日寇。
日寇入侵山東,陸軍上將韓復榘畏戰逃跑,將濟南拱手讓與日軍,蔣介石整飭軍紀將韓某槍決。為了增強作戰實力,李宗仁將四處受排擠的川軍將士納入麾下,又力勸蔣介石恢復張自忠指揮權,構築了強有力的抗日統一戰線。
與此同時,日寇磯谷師團南下臨沂,屠殺當地百姓,張自忠為一雪前恥,率部奔赴臨沂,與龐炳勛部死戰日軍,拉開了台兒庄大捷的序幕。
⑻ 中國的抗日片子中,那一部電影你覺得最好看
有《地雷戰》 《地道站》 《狼牙山五壯士》 《南征北戰》《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雞毛信》 《敵後武工隊 》《七七事變》《鐵血昆侖關》 等
還有 《烈火金剛》很不錯的,也很經典
帶有戲劇色彩的〈巧奔妙逃〉
〈老少爺們打鬼子〉-05年最新 (潘長江)的
最新抗日電影《太行山上》主演:(梁加輝)
還有抗日電影 〈大捷〉
《東京審判》這是最新的一部和抗戰有關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