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龍特攻隊。。。必須要看的。這電影沒的說,只能用華麗來形容。 覺得看的是最過癮的
2.刺客聯盟 。。。很不錯,值得一看。裡面玩的是技術。
3.機械師 。。 。 低調。聰明。厲害的一個殺手!
這兩部也是不錯。急速復仇。近戰。都是我親自看了審核過的!
『貳』 美國好萊塢經典影片推薦
鄙視復制
尼古拉斯.凱奇作品
1.《石破天驚》
2.《空中監獄》
3.《國家寶藏1》(續集不建議)
馬特.達蒙作品
4、5、6.《諜影重重三部曲》個人認為好萊塢最經典的動作系列,情節緊湊,讓我連廁所都不想上的極品系列
7.《無間行者》
基努里維斯作品
8.《街頭之王》
9.《生死時速》
《黑客帝國》太經典就不說了
10.V字仇殺隊(黑客帝國導演作品)
馬克.沃爾伯格作品
11.《人猿星球》
12.《生死狙擊》
13.《四兄弟》
布魯斯.威利斯作品
14/15/16/17
<虎膽龍威》四部曲名不虛傳,個人英雄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威爾.史密斯做作品
18.《機械公敵》
19.《我是傳奇》
20.《後天》
21.《K星異客》
回答完畢
『叄』 高分求感人的外國冷門電影
1.鬼鎮Ghost Town (2008)
http://www.mtime.com/movie/75597/
2.筆下求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2006)
http://www.mtime.com/movie/48398/
2個小品級電影,評價都不錯!
『肆』 介紹幾部好看的電影~
老電影並有較高藝術價值的:
1.黃土地
2.霸王別姬
3.活著
4.廬山戀
5.芙蓉鎮
6.馬路天使
7.大紅燈籠高高掛
8.紅高粱
9.那山那人那狗
10.城南舊事
1. 大腕 -
2. 有話好好話 -
3. 尋槍 -
4. 那人 那山 那狗 -
5. 上去很美 -
6. 獨自等待 -
7. 三峽好人 -
8. 暖春 -
9. 高考1977 -
10. 無人區 -
香港好看的電影:
寶貝計劃 (成龍電影)
非誠勿擾 (很幽默很搞笑的經典電影)
天下無賊 (絕對的低調搞笑)
東成西就 (很惡搞很搞笑)
十全九美
合約情人
天下第二
即日啟程 (范偉經典搞笑)
最佳拍檔 (徐克導演,香港早期搞笑經典電影)
絕不放過你
開心鬼
開心鬼放暑假
開心鬼救開心鬼
開心鬼上錯身 (四部都很搞笑)
富貴兵團
奇謀妙計五福星
福星高照
瘋狂的石頭
再就是周星馳的電影了:
師兄撞鬼
無敵幸運星
賭俠
整蠱專家
情聖
家有喜事
審死官
鹿鼎記
武狀元蘇乞兒
逃學威龍 (三部)
九品芝麻官
國產凌凌漆
破壞之王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
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回魂夜
百變星君
大內密探零零發
食神
算死草
喜劇之王
千王之王
少林足球
功夫
長江七號
咖喱辣椒
小偷阿星
成龍也有很多好看的電影:
快餐車
A計劃 (兩部)
警察故事 (四部)
新警察故事
飛鷹計劃
雙龍會
城市獵人
重案組
霹靂火
紅番區
一個好人
我是誰
尖峰時刻 (有三部,都很好看)
玻璃樽
特務迷城
燕尾服
飛龍再生
千機變
神話
功夫之王
新宿事件
日韓搞笑電影:
那小子真帥
我的野蠻女友
美女的煩惱
七級公務員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
我的黑道老婆
瘋狂初戀
兩個壞小子
我的小小新娘
別告訴爸爸
我的酒鬼女友
為何來我家
下流高校
我和我的女友
千與千尋
救世主
歐美搞笑電影:
阿獃和阿瓜
神探飛機頭(有三部)
博物館之夜
小鬼當街
小鬼當家 (系列)
BJ單身日記
災難大電影
冒牌天神
變相怪傑
真相大白
鄰家女孩
超級英雄
賤女孩
戀愛刺客
倒霉愛神
初戀50次
先到這里吧!還有想要什麼電影或找不到資源再找我!
『伍』 電影愛好者推薦幾部好看的電影
精裝追女仔系列,周星馳電影,李連傑的也可以
『陸』 有主角很牛但很低調的電影沒 越多越好 在線等啊
肖申克救贖
生死狙擊
街舞少年
...
太多了,不知道你要看哪類的,一般來說,主角都比配角牛,但低調不低調,就看怎麼說了。
『柒』 求幾部給人感覺很清爽很好看的外國電影
復制我自己前幾天的回答
先聲明,這絕對是根據我最喜愛的愛情電影為你制定的一份清單.不是抄的,也不是復制的.
荒唐戲劇型的:
有一部叫<先婚後友>的愛情喜劇片不錯,男主角很愛他的女朋友,結果一次浪漫的求婚卻導致女友心臟病突發死亡.消極的過了一年後,他接受朋友的勸說,卻隨便的對餐廳女服務員凱帝說了句,你願意嫁給我嗎?而當時正拿不定自己愛情的凱帝居然答應了,隨後引發一連串的荒唐事.
坎坷磨難型的:
今年的新片<確定地可能>,很感動人心的愛情故事.一個面臨離異的男人給他10歲的女兒講了個關於他年輕時三段愛情故事,最後在女兒的幫助下,找回自己失去多年的真愛.*******強烈推薦的.
風流泡妞型的:
<婚禮傲客>主演是和成龍演<上海正午>的男主角.講了2個在婚禮上騙吃騙喝騙女人,准備風流一生的男人,最終卻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宿.
值得一提的是三部電影的女主演都有 艾拉.非舍爾, 很喜歡她扮演的角色,性格特點很鮮明,很有個性.
歡喜冤家型的:
名字叫<情迷賭城>,男主角是<蝴蝶效應>中的男主角,女主是<霹靂嬌娃>中的那棕色頭發的女主角.講的是分別失戀的男女主演,與各自的朋友去賭場散心,結果他們卻巧合般的認識,並在喝醉酒的情況下,閃電結婚.結果第二天2人卻共同通過賭機獲得了300萬的大獎,2人為錢的持有權,來到法庭,結果法官卻以結婚時間太短為由拒絕他們離婚分錢,而讓他們在一起生活3個月,看看究竟誰先出軌.結果2人最後真心相愛.
時空穿梭型的:
上面提到的<蝴蝶效應>也應該算是半個愛情片.男主演發現自己擁有了穿梭時空,回到過去的能力,想回到從前,挽救以前的過失.可結果往往像"蝴蝶效應"一樣,因小致大,越來越糟,最後只能回到母親的腹中,用臍帶自縊,來挽救自己的愛人,親人,朋友.
還有<穿越時空愛上你>講的是一位18(或者是19)世紀的公爵,來到現代,找到期望的愛情的故事.
<王子變青蛙>很久以前,一位王子因為得罪了異國國王,被女巫上了咒語,永遠變成一隻青蛙,直到有一為女子願意吻他時,詛咒才能破解.
暫時先這么多吧,我說的大部分都是愛情喜劇,我覺得悲劇結尾的愛情故事雖然很煽情,但看完會很壓抑.即使是這樣,我這脆弱的心看完完美結局的<確定地可能>還有些緩不過來.
回答者:LL佐羅 - 助理 三級 6-16 16:23
我說些市場上比較低調的電影.
<確定地可能>我強烈推薦這部愛情電影,至少我感覺相當的感人,或許你用去看,身處男主角的內心,你會有所觸動.講了一個離婚父親,通過10女兒的幫助,找回自己曾經失去的愛情的故事.
<黃石的孩子>被稱為好萊塢英雄主義電影,周潤發主演,電影拍的一般,不過劇情挺感人.
<濃情巧克力>展現出巧克力和人格的雙重魅力,劃解保守思想禁錮的牢籠.很不錯的題材,很不錯的演員,女主角的笑容很美,也挺出名,不過不知道叫什麼,片中是"傑克"船長強尼·戴普為女主角做的綠葉.
科幻片<死亡幻覺><蝴蝶效應><12猴子軍團>都非常感人,而且<死亡幻覺>在你不被這個中文爛名字誤導的前提下,看懂它,是個非常好的電影,不過反面效果是非常壓抑,可能好久緩不過來.
回答者:LL佐羅 - 助理 三級 6-16 17:04
『捌』 喜歡看歐美電影的介紹點片子,謝謝!
喪屍片,又可以稱作僵屍片.是以喪屍或僵屍為題材的驚悚類電影
喪屍(Zombie)
是一種不死生物。這個詞來自巫毒教信仰。
又有一種說法叫"僵屍".
相關電影:
*生人勿近(Dawn of The Dead, 1978)
*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系列
*芝加哥打鬼系列
*活死人之日(Day of The Living Dead)
*活死人之夜
*活屍禁區(Land of The Dead)
*正宗太空僵屍(Night of The Living Creap)
*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 2004)
*活人甡吃(Shaun of the Dead, 2004)
*屠屍行動(STACY, 2001),加藤夏希主演
*死亡鬼屋1&2(The House of The Dead, )
*群屍玩過界,(電影《指環王》導演Peter Jackson的開山之作)
*活死人黎明
*喪屍出籠
*驚變28周
*僵屍舞娘
1、僵屍電影綜述
雖說恐怖電影有許多角色存在,諸如木乃伊,狼人,吸血鬼,但是最符合現代潮流的角色應該是非僵屍(ZOMBIE)莫屬吧,原本的僵屍是指藉由巫毒教的巫術所蘇醒的屍體 ,但是給於僵屍全新的造型與生命,則是一代恐怖宗師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的代表作品《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就此以後僵屍便成為了散播恐怖的的最佳代言人,也開始在眾多的恐怖電影中展現頭角。
【巫毒教與僵屍】
據說第一部以僵屍為題材的電影,是於1932年上映的《蒼白僵屍 White Zombie》。以海地為舞台的這部電影,描述著由名演員Bela Lugosi所飾演的巫師,透過巫毒教的巫術蘇醒了大群的僵屍,讓他們不分晝夜的在製糖工廠里操作著機器。Bela Lugosi所飾演的巫師,不懷好意的將所有來到島上的白人美女變成僵屍。但是,這裡面所出現的僵屍除了可憐以外,絲毫沒有任何的恐怖感。當然這出戲里想傳遞的並不是僵屍吃人的恐懼感,而是把人變成僵屍在心理的上恐懼感。因此這出戲的主角不是僵屍,而是Bela Lugosi他本人。
從這出戲以後,雖然有幾部都是以僵屍為題材的電影上映過,但僵屍在片中還是列居老二並沒有正式成為主角。另外一部早期的僵屍電影《與僵屍同行 I walked with Zombie》也是類似以海地為舞台,內容也同樣是以變成僵屍的白人女性為主軸。但是這出戲恐怖的泉源並不是來自僵屍,而是那讓人不禁毛骨聳然的巫毒教鼓聲旋律。於1966年,英國的著名製片公司《Hammer Files》所發行的《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在片中的僵屍也是由巫術所蘇醒,一樣的和上述的片子相同,在戲中依舊是被當作勞工來使用。但是這出戲最值得注目的事,年輕醫師在惡夢中夢見自己的妻子被化為僵屍之後,成群結隊的僵屍從墳墓里相涌而出的橋段,已成為日後所有僵屍電影的標准。當然,在這出戲里描述僵屍時所呈現出的獨特氣氛,也是耐人尋味的。
有關於實際巫毒教的僵屍信仰,各位可從衛迪戴維斯 Wade Davis所寫的《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一書中一窺詳細。這本書也於1988年被導演Wes Craven改編為電影《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根據此書所解,實際上製造僵屍的巫術是利用某種劇毒讓被害人陷入假死昏迷的狀態,之後當被害人從昏迷中蘇醒時,周遭的人與被害人便會有種死而復活的錯覺。據說劇毒的主要成分是由河豚的毒素中萃取而來,當被害人進入假死狀態之後腦性機能便會被破壞,即使是蘇醒之後意識也是變的恍惚朦朧,實質上這已經是成為僵屍。所以,在西印度群島黑人社會文化的脈絡當中,僵屍是真正存在的,而且當地居民也對此深信不疑。巫毒教原本便是屬於西印度群島上黑人奴隸的宗教,同時也是反抗白人統治階級的精神支柱。不過,當今我們在電影中所看到邪惡狡猾並且利用僵屍的形象,則是因為歐美白人社會對於黑人奴隸反抗氣勢的高漲感到不安,加上憎恨的情感所反映出來的。在首部的僵屍電影《蒼白僵屍 White Zombie》拍攝的1932年,那時正好是美國以軍事力統治海地的時期,加上這段期間也是眾多西印度群島的居民移民到美國的時期,所以巫毒教也逐漸滲透到美國黑人社會當中,因此才會產生白人對巫毒教的恐懼。
拜衛迪戴維斯 Wade Davis的研究所賜,給予了巫毒教和僵屍全新的光輝,同時也影響了日後所有的恐怖電影。於1990年所上映的《Voodoo Dawn》便是明顯的受到《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這本書的影響。這出戲則是以作為美國南部棉花供應地區的西印度群島上的黑人勞工社會為背景,當然片中的主角則是巫毒教的巫師。
由於1968年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拍攝的《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受到廣大的好評,使得僵屍遠離了巫毒教進而成為全新形象的怪物。這和之前由《Hammer Films》所製作的《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前後相差只有兩年的時間。因為《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出現,讓僵屍成為了代表近代恐怖電影的新寵兒。
因《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而建立出僵屍的基本法則有以下幾點:
1. 原因不明的因素讓僵屍起死回生。僵屍本身沒有任何的意識力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動的。(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裡面則是受到宇宙的放射線而重新復活的)
2. 僵屍喜歡啃食人肉。為了找尋活生生的人肉而襲擊人類,是僵屍唯一的本能目的。(這和食人風俗有所聯系)
3. 僵屍會感染。被僵屍咬到人,死後也會變僵屍。前一秒才和自己一起行動的家族或是親友,因為被咬而成為慢慢的變成僵屍要來攻擊自己,宛如無底洞般的恐懼感就是這樣而來。
4. 僵屍不會死亡。因為早已是死人了,所以不管如何去傷害他的肉體,僵屍還是會繼續的活動下去。如果要讓僵屍停止活動的話,只要把腦袋打爛,或是點火將他燃燒。還有成群結隊舉起雙手用著不穩定的腳步慢慢邁進的僵屍集團,然後把活人趕到密閉空間時所產生的恐慌和內心糾纏的葛藤。這樣的場景也成為日後所有僵屍電影的必備場景。
由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所建立的僵屍形象,在70年代漸漸的風行到全世界。1973年由導演鮑柏克拉克 Bob Clark在美國所拍攝的《Children shoulden`t play with dead things》則是描述一群演劇團員結伴到東岸海洋上的某個小島,利用咒語讓死者重新復活。這出戲利用相當優秀的黑色幽默感將僵屍的角色詮釋的完美出色,也因如此這出戲在日後也成為恐怖影迷心目中的經典代表作之一。1974年義大利與西班牙聯手打造的《Let Sleeping Corpses Lie》,則是因為驅除害蟲的機器所產生的超音波讓死者重新復活,後半段的醫院中的橋段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但這出戲也是明顯受到了《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影響。
1979年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的僵屍電影第二部《Dawn of the dead》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熱潮之後,有如雨後春筍一般的世界各地頓時大量出現了類似的作品。在這樣的泛濫潮流當中,唯一一枝獨秀技壓群雄的作品,則是已惡心又恐怖聞名的義大利恐怖大師Lucio Fulci的《Zombie2》。 在加勒比的孤島上,因為巫毒教的詛咒而大量蘇醒的僵屍,除了讓人極具壓迫感的恐慌以外,像是刺破眼珠‧吃人肉等破天荒的殘酷描寫也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和劇情絲毫無關的香艷場景以及僵屍電影中首次的僵屍與鯊魚格鬥橋段,也充分顯示出這位義大利宗師的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當然,一些不勝枚舉的B級甚至是C級僵屍電影也是刺激了當時的市場。此外,十字軍成為僵屍再度復活的《Tombs of the blind dead》,納粹軍人成為僵屍的《Zombie Lake 》美國南軍的士兵變成僵屍的《The Supernaturals 》等等,一些具有歷史(?)性的僵屍電影充斥了整個恐怖電影。以僵屍(ZOMBIE)為主題(題材)的電影多到讓人無法想像,甚至連一些吸血鬼或是狼人片,都會有僵屍來軋一腳。一直到了由導演Dan O`Bannon所拍攝的《芝加哥打鬼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s》(1985)之後,僵屍終於突破多年來的傳統,可開口說話並快速前進,最驚人的是打破頭腦也不會死。
《僵屍的時代》
由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所拍攝的僵屍三部曲,除了充滿緊迫感的演出之外,明確的人物描寫與極具隱喻性的劇情內容,是在當時所有類似作品所無法凌駕的。最主要的一點則是他的作品充分了反映出當時年代的情況。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劇中所呈現出的殺戮感,寫照出當時美國社會對越南戰爭的社會反應。失去人性凶暴慘忍的僵屍,和拿著武器幹掉僵屍而獲得極度快感的自衛民眾,則是清楚的描寫出當時美國頹廢的精神世界。第二部作品《Dawn of the dead》中以巨大賣場為舞台,和人滿為患的僵屍群展開長期的抗爭本作品則是針對當時美國在越南戰爭之後,獲得表面上安定祥和的消費社會,但心靈深處卻依舊是頹廢無助,做出了反諷的效果。到了第三部作品《Day of the dead》,僵屍已經蔓延到全世界每個角落,存活下來的人只剩下無助和絕望,這是反映出在環境破壞與核威脅之下,對未來失去信心的80年代表徵。正因為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的僵屍電影和時代的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才能夠與觀眾產生一樣的共鳴。
為什麼僵屍能夠成為恐怖電影的新寵兒?
僵屍和其它恐怖電影中出現的怪物的不同點,是因為僵屍本身是沒有任自我意識的個體。雖說科學怪人是利用屍體所打造出的人造怪物(人?)但科學怪人卻擁有和人類一樣的自我意識力與情感。木乃伊也和僵屍一樣同為屍體復活,但他因為還保留這生前的記憶,而且是有目的性的活動。但是為了吃人肉而活動的本能-----不,應該說是生理性的反應比較恰當,加上完全沒有生前記憶,這一點便清楚了劃分出僵屍與其它怪物的不同。記得在某篇報導上看過,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在接受某電視台專訪時說過「有許多來自各地的朋友都想客串成為僵屍,他們都希望變成外型奇特惡心的僵屍。為什麼?因為他們也喜歡吃活人」。從這句話便可看出,僵屍是如此的魅力無窮。實際上,在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電影出所出現的僵屍群,正是來自世界各地熱愛喬治.A 羅米羅 George A. Romero的影迷們。每個人都非常高興能夠成為片中的一具僵屍。當歡天喜地的僵屍群在拍攝影片時,想像他們的感受應該是不難吧。
在《Day of the dead》片中出現了,一具被博士為了實驗而飼養叫做BOB的僵屍。這具僵屍還絲毫保留著生前的片段記憶,所以有時候會做出類似「人類」的行為。在成為物質化後的僵屍身上看到類似「人類」的行為, 他的存在讓觀眾有了強烈深刻的印象,甚至對這具僵屍產生了好感。在渴望後終於成為僵屍的快感,或是對僵屍所做出類似「人類」行為而產生的好感,這是長期處於物質生活下,我們現代人對於物質現況的基本反應吧。今日的我們是生活在被機械和物品所圍繞的環境下,日新月變的科技所帶來的,只是讓機械文明或是計算機文明快速的滲透於我們生活里。在過去強調人類價值絕對的人性至上論,如今以響起警告的鈴聲漸漸的崩壞而去。就像是Cyber-punk文化在這樣的變遷之下逐漸抬頭,僵屍也許剛好代表人性至上論的終止劃上了等號。也許僵屍是在隱喻我們人類原本應有的本性吧。
2、喬治 A·羅梅羅(George A. Romero)
喬治 A·羅梅羅(George A. Romero)被譽為現代恐怖電影之父,是第一個賦予僵屍精神的人。在他之前,僵屍(zombie)的僅僅局限於巫毒教(Voodoo)憑借宗教意識以及毒葯操作的屍體,除了震懾人本性的walking dead的恐怖噱頭外,並沒有更多的藝術價值。直到1968年,A.Romero的橫空出世,真正意義上創造了僵屍電影這個特殊的門類。羅梅羅不僅賦予了僵屍電影強烈的政治諷刺意味,也帶來了更深的人性思索以及宗教寓意。
1940年2月4日,喬治 A·羅梅羅出生於紐約,後來就讀於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畢業後,他開始拍攝短片和商業廣告,並於60年代末同幾位好友成立了Image Ten公司,每人出資1萬美元拍攝了美國恐怖片中最具影響的《活死人之夜》,這部投入只有10多萬美元的黑白片不但賺得了遠遠高於成本的票房,還成為70年代初的Cuit經典,並於1999年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電影目錄。不過在這之後,羅梅羅的作品都頗為低調,鮮為人知。
1978年,羅梅羅重拾僵屍題材,拍攝了《活死人黎明》,他決定脫離Image Ten公司,以讓影片在更廣闊的渠道發行,但結果是他和投資人失去了錄影帶銷售的獲利。該片投資150萬美元,全球票房超過4000萬美元,2003年,《活死人黎明》被《娛樂周刊》評為最經典的Cuit電影。
憑借《活死人黎明》的成功,羅梅羅得以加大拍攝預算,並有實力邀請更優秀的影人加盟。1981年,他與日後成名的艾德·哈里斯合作了《飛車敢死隊》,翌年他開始第一次改編史蒂芬·金的小說,拍攝了他最具好萊塢特色的《鬼作秀》。
80年代末,羅梅羅逐漸走上下坡路,1985年的《喪屍出籠》不僅飽受評論界的嘲諷,票房也一片慘淡,後來其他的幾部影片依然不盡人意。羅梅羅不得不偃旗息鼓,直到2005年,繼《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和《喪屍出籠》僵屍三部曲之後,羅梅羅終於重出江湖,拍攝了由《喪失出籠》情節延續而成《活死人之地》,在上映首周登上票房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