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物庄園的劇情簡介
在一個農場內,飼養著各種牲畜,它們都是農場主人的私有財產,等待他們的只有一生勞動以及最後被賣掉和被吃掉的下場。農場里的一頭豬在提出了「人類剝削牲畜,牲畜須革命」的理論之後死去,不久農場便掀起了一場由豬領導的革命,原來的剝削者──農場主被趕走,牲畜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嘗到了革命果實的甘美,農場更名為「動物農場」並且制定了農場的憲法── 七誡。 但是不久,作為領導革命的豬們內部發生了分裂,一頭豬被宣布為革命的敵人。此後,獲取了領導權的豬擁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力和越來越多的特別待遇,逐漸脫離了其他動物,最終蛻變成為和人類完全一樣的牲畜剝削者,動物農場的名字也被放棄。 本片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194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動物農庄》改編,同時是英國第一部影院動畫電影長片。
演職員表 混音:單聲道
級別:Australia:G/Finland:K-8/UK:U/Sweden:15/USA:Unrated/West Germany:12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Halas and Batchelor Cartoon Films[英國]
發行公司:
Associated British-Pathé Limited[英國] (UK) (theatrical)
BBC Enterprises Limited[英國] (1985) (UK) (video)
Blue Dolphin Film Distribution Ltd.[英國] (1998) (UK) (theatrical)
PolyGram Video[英國] (1999) (UK) (VHS)
環球影業(英國)有限公司[英國] (2003) (UK) (DVD)
其他公司: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美國] funding
2. 求動畫片動物庄園(1954)年版的字幕。
如果是找字幕的話,這個網站比較全:
http://shooter.cn/
追問:
已經在
射手網
查過了,只有1999年版的
回答:
我一般都用的這個!!!\挺全的!有沒有其他的名字!!
追問:
英文名叫animal
farm
我在
射手網
上找過了,有兩個,都是1999年版的
回答:
唉!我幫不上忙NLE!
我也找不到了!!只有1999年的!
追問:
還是謝謝你了,這個很不好找,唉
追問:
已經找到英文的字幕了,就用你的做答案了
3. 譯文經典的動物農場
鏈接:
中文名動物庄園外文名AnimalFarm其它譯名動物農場
《動物庄園》是由JoyBatchelor、JohnHalas聯合執導,GordonHeath、MauriceDenham配音的劇情類動畫電影。
根據喬治奧威爾的小說改編。農場主瓊斯先生沉醉於喝酒與打獵中,對照顧自己的農莊裡的動物絲毫不用心。六月來臨了,是收割麥子的季節了,瓊斯先生去打獵已經兩天沒有給動物們餵食了,一回來便倒頭大睡。餓著肚子的動物們忍無可忍,終於起來反抗了,大家同仇敵愾,把主人趕出了農庄。按理說,動物們這回可以自己當家了,可是公豬拿破崙卻定下了不少規矩,口口聲聲說要為大家謀利益,卻讓大家一天到晚不停地幹活,伙食也很差。而拿破崙自己呢,卻和其它的幾頭公豬盡情享樂,竟然想要把農庄和動物們賣掉!
4. 求 動物庄園 讀後感 要5000字啊 老師很變態的 跪求
《動物庄園》讀後感
《動物庄園》是喬治·奧威爾的著名中篇小說,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高中歷史書里,被其簡介所迷,一直想看但都因自己懶惰加上被很多外國文學書的文風影響,對外國文學一向是敬而遠之,以至於幾年過去了仍和《動物庄園》緣慳一面。
今年開了外國文學課,要交讀書筆記,可憐我只看了半部《兒子與情人》、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五分之一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十分之一的《堂吉訶德》、幾十頁的《飄》,真的是寫不出來什麼讀書筆記,想來想去,唯一看過的一本全本的外國文學書便要算初中時看的《魯賓遜漂流記》了,但那時只是看熱鬧,並不明白書中的勇於冒險、奮斗不屈的精神,而且隔了這么多年,情節也早就忘的七七八八了,要拿這本書寫的話還真個是無從下筆。不得已只好找一本書來看,全當是應付差事,哎,希望老師不要鄙夷我這種行徑,我真的是對外國文學沒多大的熱情。
雖然是抱著應付的心思,當初也對老師要交讀書筆記一事頗有微詞,但是現在看來,老師這個舉措無疑是好的,雖然「逼」我讀自己不喜歡讀的書,但幸好有《動物庄園》,找了好久外國文學書,經過一番篩選,終於定下這本,看完之後深覺不虛此看,心裡小小的感謝了一下老師,如果不是她的要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數十年或許來我都不會讀到這本書了,那這就真是個遺憾了。
書中的故事並不復雜,在一個名叫曼納的庄園里,養著各種各樣的動物,一天晚上,在動物里頗具威望的老雄豬麥哲召集所有動物開會,宣揚它的革命思想,號召所有動物進行反抗,以改變動物們被奴役、被宰殺的命運,動物不能再遭受剝削,要奮起驅逐人類,過上自己當家作主的幸福自由的生活。老麥哲給動物們講了一個它才做過的夢,那是一個動物消滅了人類並且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夢,它還教會了動物們一首失傳已久的歌《英格蘭獸》,以激發動物們的革命熱情和革命信心。歌詞是這樣的:
英格蘭獸,愛爾蘭獸,
普天之下的獸,
傾聽我喜悅的佳音,
傾聽那金色的未來。
那一天遲早要到來,
暴虐的人類終將消滅,
富饒的英格蘭大地,
將只留下我們的足跡。
我們的鼻中不再扣環,
我們的背上不再配鞍,
蹶子、馬刺會永遠銹蝕
不再有殘酷的鞭子噼啪抽閃。
那難以想像的富裕生活,
小麥、大麥、乾草、燕麥
苜宿、大豆還有甜菜,
那一天將全歸我儕。
那一天我們將自由解放,
陽光普照英格蘭大地,
水會更純凈,
風也更柔逸。
哪怕我們活不到那一天,
但為了那一天我們豈能等閑,
牛、馬、鵝、雞
為自由務須流血汗。
英格蘭獸、愛爾蘭獸,
普天之下的獸,
傾聽我喜悅的佳音,
傾聽那金色的未來。
年邁的雄豬麥哲在完會後三天去世了,但它的革命理念卻在動物中流傳開來,革命的急先鋒是它們中最為聰明的豬,它們積極為革命做宣傳,做了大量工作,豬裡面最傑出聰明的兩頭豬斯諾鮑和拿破崙成為了革命的主將和領袖。
不久後,在一次及其偶然的沖突中,動物們發動了起義,原來的剝削者農場主被趕走,庄園里只剩下了動物,動物們當家做主了,它們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屬於人類所有的曼納庄園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動物庄園。
豬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動物庄園的頭領和管理者,蓋因為它們最聰明,它們覺得自己義不容辭的肩負有管理庄園的責任,當然,其它動物們也這樣認為,一致的擁護認同它們。豬率先學會了人類的文字,學會了人類的科技,並指導其他動物進行學習,可惜的是,由於智力缺陷,很多動物根本就學不會人類的知識,比如那匹勤勞踏實的馬兒鮑克瑟,先學會了abcd,再學efgh的就又忘了abcd,無奈它只好選擇只學abcd四個字母,並且不間斷的背誦以使自己不忘記。理所當然的,豬成了庄園里命令的發出者,斯諾鮑和拿破崙宣布了動物庄園的第一部「憲法」——七誡。然後動物們開始努力勞動,為生存和發展而奮斗。
在最初的管理工作里,在開大會時,如果兩位領導獸一致同意、沒有爭議,那麼這就是一次和諧而完美的會議,其它動物頭腦簡單,誰跟它說它就覺得誰是對的,而從未有過自己的提議,若兩獸同時跟它說它會覺得兩者都對,會同時投贊成票。但是,兩位最高領導獸拿破崙和斯諾鮑在革命成功後成為了死對頭,「但顯而易見,他們兩個一直合不來,無論其中一個建議什麼,另一個就准會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對已經通過的議題,比如把果園後面的小牧場留給年老體衰的動物,這一個實際上誰都不反對的議題,他們也是同樣如此。」斯諾鮑能言善辯,擅長演講,它的話很有說服力,能使絕大多數的動物信服,而拿破崙則是一個陰謀家,善於玩弄政治,培養了一些忠實的擁護者,姦猾的它用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把剛斷奶的九個狗崽子弄到了它那裡,明地里說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暗裡卻偷偷把這些狗鍛煉成了忠實的打手「狗腿子」,培養成了自己的私人武裝。等這些殺手狗腿子成長起來以後,拿破崙知道自己機會到了,在一次會議中,聰明而卓越有見識的斯諾鮑提出的修建風車的觀點得到了幾乎所有的動物的贊成,而拿破崙看到此景頗為尷尬,眼看就要一敗塗地,它及時的發動了自己的武裝力量,九條惡狗沖了出來,欲置斯諾鮑與死地,斯諾鮑無奈拚命逃出了庄園,在九條狗的震懾下,拿破崙登上大寶,成為獨裁者,在另一頭口齒伶俐善於欺騙群獸的豬斯奎拉的游說下,動物們傻愣愣的接受了這個現實,未產生一點不滿,未發生一起暴亂。馬兒鮑克瑟在自己的座右銘「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後又加了一條格言以作補充:「拿破崙同志永遠正確」。
拿破崙通過九狗和斯奎拉這一威脅一欺騙這兩種手段建立了自己的統治,然後顛倒黑白把斯諾鮑污衊為壞蛋、剽竊者、破壞者、陰謀家、叛徒,極力的宣揚自己,一步步走上神壇,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英明神武睿智老練的領袖,一個能帶領群獸們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神。在狗和斯奎拉這一硬一軟兩種武器的脅迫下,動物們被動接受了拿破崙的種種行徑,拿破崙開始過上人類的生活,開始了享受,它篡改七誡,一步步加強自己的統治,動物們但有微詞便被屠殺,在血腥的殺戮中建立了自己的淫丄威,它讓動物們相信以前根本沒有什麼七誡,它廢除了歌唱《英格蘭獸》的傳統,改為歌唱美好的新生活,動物們的一切須唯偉大領袖拿破崙之命是從,拿破崙同志永遠正確,拿破崙成了「動物之父」、「人類剋星」,動物們所有的成就都要歸功於拿破崙,且用一首詩來歌頌拿破崙,詩名:「拿破崙同志」。
孤兒之至親!
辛福之源泉!
賜給食料的的恩主!
您雙目堅毅沉靜
如日當空,
仰著看您
啊!我滿懷激情
拿破崙同志!
是您賜予
您那眾生靈所期求之一切
每日兩餐飽食
還有那潔凈的草墊
每個動物不論大小
都在窩棚中平靜歇睡
因為有您在照看
拿破崙同志!
我要是有頭幼崽
在他長大以前
哪怕他小得像奶瓶、像小桶
他也應學會
用忠誠和老實待您
放心吧
他的第一聲尖叫肯定是
「拿破崙同志!」
動物們的生活每況愈下,從開始的不如剛革命的自由時期,到不如革命前受人類統治時期,到最後的拋灑血汗飢腸轆轆,而高高在上的獨裁者拿破崙卻一點一點的享受起了至尊待遇,睡柔軟舒適的大床,吃豐盛的大餐,喝威士忌酒,享有所有的母豬,它用群獸的血汗喂飽了自己,它開始學人類用兩條腿走路,和人類做生意,共同剝削壓迫動物們,成為了萬惡的邪魔。
最後,拿破崙成為了「人」,動物們從豬看到人,再從人看到豬,「但他們已分不出誰是豬,誰是人了。」
《動物庄園》是一篇政治寓言小說,隱喻的寫了革命的發生、發展以及革命的變質、革命的被背叛和殘酷的革命斗爭。我隱約記得它是在寫斯大林時期的蘇聯,書中反映著蘇聯的變化,斯大林統治之後,特權階級誕生,勞動人民生活困苦,斯大林曾經為了排除異己,展開了血腥的大清洗運動,加上他國內國際上的政策失誤,使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遭到嚴重破壞,幾乎與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背道而馳,馬列主義被篡改,統治者越來越腐化,蘇聯最後和資本主義妥協,背叛了人民和社會主義。
看著書,它的情節時常讓我聯想到現實,一開始的麥哲,宣傳自己的革命理想,不禁讓我想到馬克思、列寧、孫中山這些人,致力於開民智,宣傳革命,撒播革命種子,雖然自己沒能看到革命的成功,卻開革命之濫觴,給後來者留下無窮的希望。
「拿破崙同志永遠正確!」,這讓我想到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說的都是對的,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必須堅決執行。」而鮑克瑟,豈不正是當年我們國家忠誠老實卻又愚昧的勞苦大眾同胞?
拿破崙趕走斯諾鮑,將它宣傳成反派、叛徒,看到這,我想到劉丄少奇,他也是被這樣污衊過,每一個陣營都不免有相互傾軋爭權奪利的事情發生,都忘卻了當初革命時的眾志成城,也不管他們的初衷是為了美好未來,有難可以同當,有福卻不能共享,真是人性的悲哀吶!
而拿破崙殘殺異己的行為則讓我想到我們國家一段恥辱且難以忘懷的歷史——文化大革命。四人幫作威作福,人民但有半點反對意見便遭無情打殺,這種惡性,和拿破崙這頭豬沒有半點區別。中國人民前仆後繼流血犧牲,以為能換來個自己當家作主的美好世界,沒想到卻被一群高高在上擅耍陰謀的豬無情擺弄,狠狠地踐踏著。
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議會制和君主專制各自的弊端。議會制由於存在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個政黨而相互攻擊,相互作對,一個贊成另一個必然反對,是單純的為反對而反對,而不去管其實質意義。而君主專制的弊端更是無庸贅述,當個人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這是可怕的,君主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千千萬萬的民眾被其踩在腳下完全沒有自己做主的權利,人民淪為被奴役的對象。
書中描繪了一個美好的革命理想是如何一步步被糟踐的,由美好到殘酷只不過那幾步。當一個社會群體民智低下,每個個體都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任人糊弄,那麼體制再好也是徒然,一個民丄主國家會被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所把持,以國家機器來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私慾,將極個別人的意志上升到國家層面。當權力失去了約束,那麼權力將變成少數人的權力,他們將凌駕於法律和人民之上,肆意妄為。
就像在建國初期一樣,民眾智力不足,科學技術落後,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拿破崙同志永遠正確」,沒有基本判斷力的人民只會盲目跟隨領導者,唯領導之命是從,結果上演了一出大煉鋼鐵趕超英美的鬧劇,淪為笑料。
當能力和權力不匹配,那麼權力也就無所謂權力,只會成為某些人利用的工具。
專職制度里的統治者從來不希望人民有知識,希望人民越無知越愚昧越好,要是只能重復簡單的口號那就再完美不過了,蓋因為民眾一但有了知識就容易獨立思考,產生判斷力,不會盲目順從獨裁者的統治。比如樹立一個假想敵,利用民眾的恐懼來不斷擴大自己手中的權力,在這本書里,斯諾鮑不幸成為了這個假想敵,成為了拿破崙欺壓動物的借口。那些具有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總是會受到迫害,因為他們能夠戳穿統治者編造的謊言。在中國,這類迫害比比皆是。就這樣,早期的革命理想和共同綱領被不斷篡改,統治者利用鋪天蓋地的宣傳和人民的無知來鞏固統治,人民在虛幻的榮譽感中進一步喪失自身為數不多的思考能力和獨立人格,人一旦不再思考就會被口號帶動而義無反顧,徹徹底底的淪為統治者的牲畜而不自知,用血汗鑄就君主的金碧輝煌。
《動物庄園》讓我們明白,有獨立人格、思考能力和責任心的個體是保證整個社會體制公平公正運轉的基礎保證,當個體對於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決策不能做出深入的思考分析,權衡利弊,那麼社會公平也就無所謂有無了,集體利益就會變成個人決策。社會個體是人,任何制度都是由人去運作,如果人沒有一定的能力,那麼再好的制度都不過是空中樓閣。舉個例子,以「拿破崙」為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度和以唐太宗為皇帝的封建國家相比,哪一個會發展的更好呢,答案不問可知。
我們國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可謂不好,但由於參與的人缺乏判斷和具體執行過程中的謬誤,導致我們的選舉成為了文明社會里一個不大不小的笑料。所謂選舉,要麼只有一個候選人,要麼在選舉前就被或暗示或明示要選某某,這讓公民手裡的選舉權成為空權,成為了對憲法法律無情的嘲笑。
當知識不被重視,政治不被關心,大眾把一切事物交給政府,任權力驅使,沉迷於八卦娛樂,埋頭為金錢房子勞心,那麼專制將不再遠,人民離鮑克瑟也不遠了:身上的價值被榨取的涓滴不剩,直至死亡而不自知。
「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我希望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國家能夠得到改善,希望我們的民丄主更進一步,不再有人上人,真正踐行人人平等,沒有特權階級,所有人都享有同樣的權利,徹底消滅人吃人。
《動物庄園》這本書並不長,不過區區五萬余字,讀完之後不由得感慨叢生。書中對情節發展的把握和眾生相的描寫十分到位,具體且深刻,在書里,我們可以毫不費力的為現實中的人物找到對應的形象。作者對社會性的描寫也非常精闢,對平均主義和集權主義的的解析也是洞若觀火相當透徹。
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的我來說,喬治·奧威爾先生僅用五萬余字便寫出如此發人深省的大作,不得不讓人心折,我是由衷的贊佩。
5. 《動物庄園》里的主角有沒有代表具體的現實人物
一般看法是影射蘇聯,老少校象徵馬克思或列寧,拿破崙象徵斯大林,雪球象徵托諾茨基,瓊斯象徵沙俄皇室。不過個人認為《動物庄園》里所寫的不僅僅是蘇聯的歷史,更是一切革命蛻變成另一種專制的歷史,在《動物庄園》里,同樣可以看到本朝的影子。
6. 動物庄園書和動物庄園電影一樣么
不一樣呢,動物庄園書好看,生動,具體點【個人認為,不好看別噴,謝謝】
7. 動物農場為什麼受歡迎
《動物庄園》幾乎是俄羅斯共產主義的翻版,只不過用會說話的動物代替了各種歷史人物。曼納庄園代表俄羅斯,疏忽大意的農民瓊斯代表沙皇,豬是革命,狗是暴力的工具,其餘的動物,尤其是馱馬老拳擊手,總體上代表了俄羅斯勞動人民。
8. 求《小約翰》,《野性的呼喚》《麥田裡的守望者》《動物庄園》的讀後感,一篇文章至少要三片讀後感哦~~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
在圖書館里,我無意中發現了一本很薄的書,名字叫《麥田裡的守望者》,在我拿起這本書時,我沒有想到這么薄的一本書會對我產生這么大的影響,使我感觸很深,我覺得這本書的形式和內容都很出色。
美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下,過著混混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煙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為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50年代的美國確實有些相象。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嚮往平庸。酒吧、卡拉OK、棋牌室開始人流如潮,網吧、游戲機房中學生不斷,所謂新新人類瘋狂地迷戀上了搖頭丸、K粉等毒品……
天啊!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新生力量,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從小我們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憧憬,想當科學家、醫生、護士、老師……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難道我們年輕人就該讓生活變得如此混沌?是的,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縱然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就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吧!
當我第一次翻開傑克?倫敦的巨著——《野性的呼喚》時,那首凄涼而極富哲理的詩便深深地打動了我:「風俗的鏈條鎖不住游牧部落跳躍的古老渴望;寒冬蕭條,沉沉睡去,野性將喚醒凄厲的詩行。」
整篇小說講述的是一隻叫巴克的狗的悲慘而令人激動的經歷以及它逐漸回歸到自己原始野性狀態的故事,而作者並沒有將它的遭遇講得如何驚險離奇,只將它擺在一個多樣的狗的群體中,在那個群體中它品嘗到了真正的狗的生活,而作者便適時地在其中插入了巴克內心的野性的呼喚及逐步復甦,愈加清晰直到暴發。在它剛被拐賣時,它總是渴望回到原來的家,可每當它見到買下它的酒店老闆,「每一次發自喉頭的喊叫聲都變成野性的咆哮,」而這只是根植在它內心的野性的首次而微小的展露而已,它的第一個主義用棍子教會了它如何服從,巴克選擇了承認失敗但不垮下,這也只是本性告訴他的適者生存而已;跟隨第二個主人,它來到北方,它努力學會了許多生存的方式,開始退化,具備了最原始的狗的特徵,「長期潛伏在他身上的自然本性又復甦了」祖先們把「古老的生活注在他體內」舊有的習性重又回到他身上,於是,「他仰起頭,沖著星光發出狼一般的長嗥……」在這時,它的本性,野性已基本回來了,這是生活使然,接著,巴克的統治欲上升,它的狡猾、奸詐,使它成為狗隊的首領,從而滿足了它原始的慾望,它的記憶中,「它更為清晰的是因遺傳而來的記憶」……已經退化的原始天性。
本性的復甦,在作者筆下循序漸進自然的協調使得整個故事一氣呵成,讓人慾罷不能,也正是這緩慢而有序的過程,使得這種呼喚有力而影響深遠,使人不得不產生某種聯想,想探究自己的本性,並想面對它。
生命是矛盾的,世界是復雜的。它有奸詐,也有忠誠;它有文明,也有野蠻。可是,這就是真實的人生,人生正因此而多彩,因此而燦爛,因此而生生不息……。
野性的呼喚是一本很好的書,不像童話那樣可愛生動活潑,有時候甚至是讓人感到恐怖,其實這不是它的缺點,而是它的優點。班上大部分同學都喜歡恐怖的故事,我也不例外,大家應該看題目都有點起雞皮疙瘩了吧?!那就讓我來簡單說一下吧:巴克(注意:巴克就是主人公,它是一隻狗)在冰天雪地裡面拉雪橇,不到一個月就瘦了足足15斤,只好賣掉巴克買其它的狗。和:南極的溫度是零下50攝氏度左右,每天要拉12個小時的雪橇。從這兩個地方就足以看出有點恐怖了,不用像後面就比前面還有讓人膽戰心驚了!
每人心中都有一分狂野,正如那條銀色的狗,或者說是狼。
人的內心是很隱秘的,我們無法了解他,許多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等到我們經歷了很多,許多滄海變做桑田,自己的心也累了,甚至連跳動的力量也沒有了,猛然做夢時發現了自己祖先也與狼一般於禁林中召喚,我們會義無返顧的回到本就屬於也是我們本影在的地方嗎?
野性不光在呼喚我們的心,甚至靈魂也為他屈服。忽的想起了那句「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原始的自有他的美麗。這個復雜的世界正是由自然用最簡單的方法造就的。這只是個時間問題,時間可以改變堅固的山石,清明的流水,讓世界毀滅又讓它重生。但他永遠不能磨滅生命的骨髓——野性。因為他是不可改變的。沒有他則生命也無從談起,他有無窮的哲理。喚起了野性不是重生就是涅盤。也正是他的矛盾讓人們渴望野性之火的燃燒又懼怕他焚毀自己。
野性的呼喚,來隱秘的深處。
9. 反烏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其中兩部《1984》及《美麗新世界》分別那個譯本好附帶加上《動物庄園》吧。
1984你提到的兩個譯本我都讀過了,感覺差不多。很有意思的是,劉的譯本比董的多了四萬字。(結合一下董本翻譯的年代和劉紹明是台灣學者這兩點YY一下)。
找了個節選對比:
劉紹銘的翻譯:四月中明朗清冷的一天。鍾樓報時十三響。風勢猛烈,溫斯頓·史密斯低著頭,下巴貼到胸前,不想冷風撲面。他以最快的速度閃進勝利大樓的玻璃門,可是狂風捲起的塵沙還是跟著他進來了。
一進門廳就聞到煮捲心菜和霉舊地席的氣味。門廳一邊盡頭的牆上貼上一張大得本來不應在室內張貼的彩色圖片。圖片上是一張超過一米長的漢子的臉,看來四十五歲模樣,留著濃濃的小鬍子,輪廓還算粗獷中帶細。溫斯頓拾級走上樓梯。即使在最順利的日子,這電梯也少見運作正常,何況現在白天里連電源都關掉。「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節省。溫斯頓住八樓,雖然才三十九歲,但右足踝生了靜脈曲張,只好慢慢地走,中途還停下來休息好幾次。每上一層樓,就看到懸在電梯對面那張大彩照凝視著你。這彩照設計特別,無論你走哪一個方向,那雙眼睛總跟著你。圖片下面有一個說明:老大哥在看管著你。
溫斯頓一踏入自己的房間,就聽到一個運腔圓潤的聲音,正在一板一眼地念著大概是與生鐵生產有關的數字。
董樂山的翻譯: 四月間,天氣寒冷晴朗,鍾敲了十三下 溫斯頓•史密斯為了要躲寒風,緊縮著脖子,很快地溜進了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不過動作不夠迅速,沒有能夠防止一陣沙土跟著他刮進了門。
門廳里有一股熬白菜和舊地席的氣味。門廳的一頭,有一張彩色的招貼畫釘在牆上,在室內懸掛略為嫌大了一些。畫的是一張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寬:這是一個大約四十五歲的男人的臉,留著濃密的黑鬍子,面部線條粗獷英俊。溫斯頓朝樓梯走去。用不著試電梯。即使最順利的時候,電梯也是很少開的,現在又是白天停電。這是為了籌備舉行仇恨周而實行節約。溫斯頓的住所在七層樓上,他三十九歲,右腳脖子上患靜脈曲張,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幾次。每上一層樓,正對著電梯門的牆上就有那幅畫著很大臉龐的招貼畫凝視著。這是屬於這樣的一類畫,你不論走到哪裡,畫中的眼光總是跟著你。下面的文字說明是:老大哥在看著你。
劉紹銘:「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節省。
董樂山:這是為了籌備舉行仇恨周而實行節約。
-------------我以為仇恨周是個人的綽號呢。。。。聯繫上下文應該不會誤讀吧?如果不會就是劉翻譯的好,如果會,那就有問題。 --書我沒買。
劉紹銘:一進門廳就聞到煮捲心菜和霉舊地席的氣味。
董樂山:門廳里有一股熬白菜和舊地席的氣味。
劉紹銘:「仇恨周」快到,一切都得節省。
董樂山:這是為了籌備舉行仇恨周而實行節約。
劉紹銘:圖片下面有一個說明:老大哥在看管著你。
董樂山:下面的文字說明是:老大哥在看著你。
另外還有三聯出版的孫仲旭譯的,沒讀過,據說中規中矩,忠於原著。但是帶英文原版。
劉版和1Q84都是新經典公司策劃的,封面裝幀甚至模仿了1Q84個人很不喜歡這點。董版不止一種,常見的是譯文名著文庫的。比較簡約,裝幀(不考慮模仿1Q84的話)紙張字體大小都不及劉版,但便宜不少。
動物庄園一本比較多感覺大同小異,榮本(和1984董本一系列)辭藻很華麗,隗靜秋 譯本比較朴實,三聯有中英文版(和1984孫譯是一個系列的)這兩個版本裝幀紙質都不能說上乘,但都說得過去。另外還有一個傅惟慈譯本不得不提,十月文藝出了一版,各方面都堪稱上乘,譯文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美麗新世界》沒讀過,網路+豆瓣了一下。
整理如下:1.重慶出版社王波譯在省圖看了這本書,翻譯尚可,就是封面弄的有些惡俗。王蒙的序簡直就是和諧產物,很讓人惡心。第一遍看感覺翻譯不好,第二遍看的時候就覺得還不錯。
2.灕江版 顧惟賜譯,印刷質量很差,錯誤百出,普遍反映像盜版,別考慮了。
3.花城版李黎譯,譯者是台灣的一位女學生(大約翻譯時候還在校讀博士什麼的)譯得非常不錯
4孫法理譯的華麗的新世界。翻譯很棒。
孫譯摘錄:看來烏托邦要比我們過去所想像的更容易實現。事實上我們發現自己面對著一個更痛苦的問題:怎樣去避免它的終於實現?.......(尼古拉斯·貝加耶夫)
人來被給予的自由意志不過是讓他們在混沌和瘋狂之間進行選擇。
清醒——這個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實現,就在一個由某些從「美妙新世界」流放出來和逃亡出來的人組成的社會里,地點在保留地附近。在這個社會里經濟是亨利·喬治式的分散經濟,政治是克魯泡特金的合作式政治,科學和技術像安息日一樣是為人而設置的,而不是讓人去適應它,受它奴役的(就像我們現在一樣,而在「美妙新世界」里尤其嚴重),在那個社會里宗教是對於人類終極問題的自覺的,理性的追求,是對於遍及宇宙萬物的「道」,「理體」,高超的「神性」或是「梵天」的統攝全局的知識的追求。生活的壓倒的哲學應該是一種高級的功利主義,其中最大快樂原則須從屬於終極目的原則——在生活的每一次偶發事件面前需要提出而且回答的問題是:「這種思想或行為對於我,或盡可能多的人,追求人類的終極的目標能做出什麼貢獻?產生什麼干擾?」
研究物質的科學在某些方面的應用破壞生命,或者讓生命難以忍受地復雜和痛楚起來。
這場真正革命性的革命不應該在外部世界進行,而應該在人類靈魂和肉體上進行。
我們可能期望一個不算真正和平,但毀滅性受到限制的有限戰爭年代。
在原子能得到控制之前,全世界的政府都極有可能多少出現整體集權主義化的情況。
一個真正有效率的集權主義國家應該是大權在握的政治大亨和他們的經理大軍控制著整個奴隸人口;而對奴隸不用威脅,因為奴隸喜歡奴役。培養他們喜歡奴役是現在的集權國家分配給宣傳部門,報紙編輯和教師們的任務。
未來最重要的曼哈頓計劃應是由政府支持的一個大規模調查,政治家和參加調查的科學家把它叫做「幸福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讓人們熱愛奴役的問題。而要人們熱愛奴役沒有經濟保證是不行的。
除非對人類個體的心靈和肉體進行深入的革命,熱愛奴役是辦不到的。
隨著政治和經濟自由的減少,卻出現了性自由的增加作為彌補的傾向。而獨裁者是會努力鼓勵那種自由的。至於在毒品,電影和收音機的影響之下做白日夢的自由,那時只會幫助他的臣民甘於奴役的命運的。
實際上,除非我們選擇非集權化的道路,不把人當手段去追求實用科學,而是把實用科學當手段來產生一個自由人的種族,……
「科學是危險的,我們得給它小心翼翼地套上籠頭,栓上鏈子。」
「只要是群眾掌握了政權,重要的就會是幸福而不會是真與美。」
「上帝跟機器,科學醫葯和普遍的幸福是格格不入的。」
「但是必須取消了自我否定才會有工業文明。」
「文明絕對不需要什麼高貴和英雄主義。這類東西都是沒有政治效率的病症。」
「沒有眼淚的基督教,唆麻就是這種東西。」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詩,需要真正的危險,需要自由,需要善,需要罪惡。
實際上你要求的是受苦受難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