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功夫武打電影,越多越好
李連傑的,精武門,黃飛鴻系列,太極張三豐,方世玉系列,洪熙官,中南海保鏢,探險王,還有很多不記得名字。然後還有成龍的也有一大堆。還有陸小鳳系列電影。還有林正英的……和鬼打架算武打么?
以夢為馬,讓功夫精神不死
沒有人能否認功夫片帶給許多人啟示,它不單單是打來打去讓觀眾過過眼癮那麼簡單,也不是只有善惡對決那麼膚淺。如今的功夫片,往往帶給人們的不止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一層,是更深層次的,關於中國功夫精神的挖掘正在步步向我們靠近。電影《功夫無敵》亦是這樣的影片,除了善惡之外,還有仁愛,還有自省。
無敵之功夫無敵
故事的開始就把矛盾沖突表現出來,年輕人阿力隻身一人來到上海尋親,因為父親不知去向,母親也被不知名的人所殺害。她的母親在臨死前告訴他,其實他跟他父親一樣,有著超人的力量,並要他去找到親生父親。當時在阿力心中燃燒著一把復仇的火,於是故事由此進入到上海尋親的階段。
到了上海,舉目無親的阿力只好做一些幫人家收賭局賠率的錢之類的活兒,在一次「賭神」和沈卓二的打賭過程中,因為肥發的作假使得他們陷入了被追殺的命運之中。最後被也叔所救,為了賠償弄壞的門,阿力和肥發開始以拉黃包車為生。沒想到沈卓二竟不肯放過二人,以至於涉及到也叔茶樓里的眾位好漢們。終於在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阿力找到了他的父親,但是最大的危機也隨之而起。
彷彿故事是始終向著人們想像的方向去演變的,最後阿力歷經千辛萬苦到父親之後,殺掉自己的仇人為母親報就是完美大結局。但如果是這么簡單,那麼「功夫無敵」的解釋實在是有點太小兒科。
在最後的大決戰中,阿力的本身的潛能終於爆發,仇恨者暫時在阿力體內佔了上風,他開始失去理智的開打,面前的人是誰已經根本不重要了。除了仇恨,更有戰勝敵人的慾望,於是,他掉入了自己給自己設下的黑色陷阱之中。在被打與打的過程中,阿力終於領悟到原來真正無敵的不是功夫本身,而是有著深厚內涵的功夫。
峰迴路轉式的結尾,讓本來以為會有一場惡戰的我有點吃驚。因為善與惡的界定是那麼模糊,阿力差點就因為自己的仇恨變成濫殺無辜的「撒旦」,而樊少皇飾演的功夫高手也不是事先預料的是個大反派。
其實不是《功夫無敵》要闡釋的「無敵」的意義有多復雜,只是它的重點不在善惡之間罷了。看慣了邪不勝正的觀眾可能會有點不適應,因為本片將要為我們鋪開一張關於中國功夫精神的網,在「內練一口氣」的說法上進行更深刻地闡述。
其實影片一開始就給了觀眾信息,阿力是個親眼看著自己母親死去的人,仇恨在他心目中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怨恨,怨恨自己的父親何為不能好好照顧母親而一走了之。
如果說「沖動是魔鬼」的話,那麼仇恨簡直是比魔鬼還魔鬼。當一個人被自己看不清的心智控制,那麼畫地為牢就是必然的了。其實復仇到寬容是個艱難的過程,而且仇恨一個人本身就是讓自己陷入痛苦的一個事實。但性格決定命運,阿力的命運就是成就自我救贖的過程。在經歷一次次好友被殺之後,他心中的仇恨開始升級。而體內的強大力量似乎也在怒吼咆哮,這是一頭快控制不住的野獸,但阿力自己卻並不知道。
原來之前的種種鋪墊都是為了使「功夫」上升到「無敵」的層面而所做的努力,影片中沒有預期的大反派,使得善惡之爭的模式被顛覆。想到之前看過的一部韓國的電影《無影劍》,也是在講述劍術的至高境界,但最後的歸韻卻似乎少了一些力度,僅僅說到「劍拿在手裡不是為了攻擊而是為了要保護最珍貴的東西」,其實這也應該歸結為是功夫的一種內在修行,只是它的立足點稍微有點小了。
所以所謂的功夫無敵是該這么解釋的,因為功夫高手不是因為功夫而無敵,而是高尚的精神讓功夫變得無敵。
無敵之小人物無敵
影片中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比如像:梁小龍、田啟文、林子聰、陳國坤什麼的,因為他們都是「星爺」的「御用」配角。這樣的超豪華陣容,從另一個角度保證了電影的質量。
然後就是影片中也叔茶樓里的人,從外表看是跟一般人沒有什麼兩樣。手裡拿的也都是最普通的東西,像水壺、剪刀、雞毛撣子什麼的。還從來沒見過用算盤打壞人的英雄吧,這里就有了。什麼叫人才,就是既能算帳還能除惡揚善。
這里想說的無敵除了功夫了得、配角大牌之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他們的演技。要說導演也真的很大膽,因為如果一部電影配角留給觀眾的印象比主角好要深刻的話,那麼這也應該算是影片失敗的一筆了。但強悍的是,他們雖然每每出場都是以「綠葉」的身份,但是卻配合的恰到好處,不流失本來該有水準,也不會發揮到搶主角的戲。演技的准到才是他們無敵的本錢。
無敵之意味無敵
其實該片並沒有太完整性的起承轉合,但卻帶給人極大的震撼。主要是因為故事的結尾抖了一個很大的「包袱」,讓人感到意外,然後才恍然明白之前種種看似無關聯又沒有太大意義的情節在此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中國功夫一再被搬上大銀幕,闡述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在《功夫無敵》中,我們看到了更徹底的對功夫的敬仰方式,沒有善惡的終極大PK,也沒有主人公纏綿悱惻的愛情搗亂,電影想表現出的中國功夫精神似乎更加厚重。
因為以夢為馬,所以電影才能不死!因為沒有無敵的功夫,所以功夫精神得到了永生!
⑶ 談談對中國武術電影的看法
我對中國武術的幾個看法 (轉)
www.xingyiquan.org
本文章主要目的是發表我對中國武術目前情況的一些觀點。人們能從不同的方面來理解以及研究中國武術,但是無論研究者的出發點是什麼,無論他從哪一個方面來進行研究,事實上很難研究到武術最主要的幾個因素。為什麼呢?我想原因不只有個,但是最主要大概有兩個:人們對武術的理解以及武術其作用的理解 - 按照本人多年的研究,很多人已經不太清楚什麼叫武術,不知道「武術」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它的作用和功能。
其實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國武術的過去很光榮的,但是它的現在好像不如過去。為何?為了研究這些問題,為了發表我自己對它們的一些看法,我確定寫這一篇文章。雖然我的武功不大,雖然我練得離不開皮毛的范圍,但是我希望通過這一篇文章能夠對中國武術的發展作一個小小的貢獻。在這里提出來了中國武術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批評或者縮小它,而是為了使武術愛好者更清楚理解(按照我自己的看法)武術現在的情況,理解中國武術落下的原因以及怎麼樣才能重新抬起它。當然文章的內容並不表達任何真理- 文章所表達的是我本人對中國武術情況的觀點,而我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 只能說文章的內容是我研究的一種效果。一位研究者通過對某個問題的研究自然會發表出來研究的結果,而他無法知道人們是否會同意他的觀點 - 我一樣也不知道武林的老師和朋友們是否會完全同意我的觀點,但是我希望這篇文章起碼能夠引起武林朋友們對本問題的一種興趣。
最後,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歡迎您在本網站發表評論,讓我們為了中國武術的光榮一起來研究,辯論。
1 - 中國武術沒有現在,只有過去。
聽這句話我自己感覺很不舒服,但是我想,在某些方面上,這是現實而不面對現實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為何中國武術只有過去嗎?朋友您想想:武術愛好者每次聚在一起基本上會說到這個前輩那麼厲害,那個前輩發的勁那麼大。在這種場合中一般情況來說大家說的都是以前的,過去的,已經不在的人。 難道現在沒有高手嗎?其實也有,但是您如果聽注意的話,會發現人們說的「現在高手」和說「過去高手」會有一定的,很明顯的區別,因為即使現在的高手也會說起來,但在大部分人的看法里「現在高手」絕對不如「過去高手」。但是這個「現在不如以前「的情況就變了現代武術中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一般情況來說,人,學任何藝術的時候,總是需要一種靈感,一種模範。比如說寫詩的人能以舒婷為模範,練芭蕾舞的能以俄羅斯的Baryschnikov為模範而一上寫的人都在人間。但是一個練武術的基本上沒有一個活著的模範 - 都是過去的人,都是 「我師父」,「我師爺」,".。。大師」.主要的問題有幾個:為什麼中國武術能當模範的人大部分都在過去嗎?為什麼目前武林中能當模範的人那麼少?為什麼其他藝術中現在都有很多能當模範的人而中國武術基本上都在過去?
為什麼?
人類的任何藝術,任何知識必須發展 - 武術一樣的也需要發展而中國武術的現在不如它過去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近代中國武術的發展特別特別少.為什麼基本上沒有發展呢?為什麼"一代不如一代"是武林中最流行的話之一?
A- 人們大部分已經不知道什麼叫武術.
B- 武術基本上丟失了自己的靈魂.
C- 保守因素以及自私.
D- 愛面子,不敢交流。
A- 朋友,您現在可以試驗一下:隨便出去找一個練武的人,問他什麼叫武術 - 大部分人的大答案會基本上一樣的: "武術是中國文化,中華人民的珍品,其中包括鍛煉身體,道德修養以及技擊方面".好像大家都看了同一樣的一本書,所以都有了同一樣的答案. 其實武術是人類創造的,是人類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武術是打人的藝術。不管這個定義好不好聽,不管別人是否承認,武術的定義是這一個.武術被人類創造的原因不是為了鍛煉身體也不是為了修養道德。簡單的說武術被創造的主要的原因是「打人「。鍛煉身體和道德修養是武術的輔助因素,他們(在武術順練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原因是為了使練武者,在一個和諧的狀況下,能更好得到武術所追求的對象:武藝.
B- 既然武術追求的對象是「武藝」,追求的功能是「自衛功能」,那麼武術的靈魂就在一個「武」字能顯示出來-明明地說,武的靈魂就是「打」。雖有不少人以為武的靈魂是道德修養,身體的順練等因素,其實它的靈魂還是「打」。只不過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武術的靈魂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因為目前所謂的武術一般來說和「武」字表達的概念已經沒有任何關系。在我的看法里,好像現在很多人練得不是「武「而是"舞".
C- 為了介紹"保守"概念和現在武術的關系我可以寫很多好聽的話,寫一些有文學味道的話,但是我認為那一樣寫實在沒有必要.沒有必要把現實化為大家都想聽的話 -還是直接點才好.在我的看法里很多老前輩實在太保守.保守到什麼程度呢?朋友,你現在看中國武術的目前情況就能知道了.並不是說武術的下落這件事情都是老前輩的責任,但是我想和保守問題有很密切的關系.可能有人會說老前輩那麼保守一定有他們的原因 -是,我也同意,保守有保守的原因和需要,可是一旦保守的程度超過了它真實的需要那麼原來有必要存在的"保守"很快就變了武術的負擔.和障礙。
徒弟真心的要學習,師父不教.這在武林中是一個常見的場合.在這種情況下師父不教肯定有他的原因 -可能覺得時間還沒到,可能徒弟還沒練到那個程度,等原因。,這些都能理解. 另一種情況是徒弟練得好,很尊敬師父,是一個好人,但是師父專門不教.以上寫的兩種"不教"有區別.第一種是因為徒弟的原因而不教,第二種是因為師父自己的原因而不教.第一個沒有問題,可第二個對武術的發展非常不利.首先咱們不要說太多的,直接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自己知道不會教,為什麼還收徒弟呢?這種"師徒關系"很不誠實,因為徒弟認為他跟著師父能學好功夫而師父從第一天已經確定不較.結果呢?徒弟一輩子跟著師父,但是沒有學什麼.請朋友們不要誤會 -我並不是說一位拳師需要把它所有的知識全都給徒弟們,因為一位拳師的知識是他一輩子練武的結果,而那麼重要的對象不可能要傳給所有的徒弟,可能在很多徒弟之中師父要選擇那麼一兩個才會得到他的最深的知識,可是這也並不意味著其它的徒弟們不能學習好東西.雖然其他的徒弟可能不會得到師父最深的知識但是他們還應該能學到很多好東西.可是在我上面寫的例子中,那個可憐的徒弟,雖然練得好,尊敬師父,是一個好人,雖然跟著師父一輩子,但是學不到好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咱們先不要談這位師父對武術的貢獻如何,而要談師父對徒弟生活的貢獻.其實,不但沒有任何大的貢獻而還耽誤了徒弟的很多年.那麼對武術呢?不但沒有培養一個好學生,而還對武術的下落作了貢獻.
D- 「愛面子」這個概念是武術發展的一個很大的障礙。有誰不愛面子呢?任何人都需要面子,需要在他人的眼睛裡被看為「好看點」。實際上面子是人們在社會中生存不可避免會出現的概念,但是當它被一個人看得太重的時侯,即刻會變成發展的障礙,而這種障礙可以分幾個層次:
對自己的障礙
面子和交流有何關系嗎?首先從個人角度來談,如果看得太重的話,它是個人發展的一種障礙。說到形意拳我們都知道大部分人是以單練為主,而雖然單練一定有它的價值和需要,但是到了一定的時侯我們需要l超過它,因為雖然單練得練法有價值但是它本身也有限度。那麼想追求武藝的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在保持單練的同時,一定需要加上對打的練法,如對練套路,推手,散手等。就是這個階段很多人都過不了。為什麼呢?面子。有的人怕在對打時會被別人打的「不好看」,怕對方會摸一下他的臉,等問題。總的來說他重視地不是武藝的追求而是是否能保持自己的面子。咱們把學習英文來舉個例子:一位學生已經學了好幾年,對語法規則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好基礎,但是他的口語自然還不流利 -為什麼?當然是因為學習語法是一種基礎知識,而完全靠它交流絕對不行。有了語法基礎之後還需要學習在不同場合上,在現實上,到底怎麼樣才能把死的語法變成流利的口語。但是在上課時後這一位有好基礎的學生不敢開口說,老怕著開口時可能會犯錯誤,同學們可能會笑他,使他感覺到很沒面子,所以這種學生永遠不開口說,永遠離不開基礎的水平 -雖然能說兩句英語,但是絕對得到不了學英語的人追求的目的:能夠在任何場合中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練武也一樣的。我想這種太愛面子的朋友想得太多了。首先和他一起練得都是同一個門的人,都是以自己關系好的人,都是自己人,還講究什麼面子呀?除非他不把師兄弟們理解為自己人,要不然就是想得太多了。害怕會被他人打了嗎?怕他人會摸他的臉?可是練武就是這一樣啊!說一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不想過這種練法那麼還不如去練其他的,因為這種情況在武術順練中是很正常的-沒有它才奇怪。等於一個人想學習游泳但是不願意到水裡面去。有可能嗎?
對武林的障礙
以上寫的是「面子」對個人一種影響。一個人太愛面子,不願意和自己的師兄弟們對練。這件事情雖然不好,但是也不會直接影響別人,不會對別人構成障礙。但是如果這種看法開始 一代向下一代傳播,那麼它就會變成一種流行的思維,那就會變成武術發展一個很大的障礙。您想:如果所有練武的人都存在這種思維,那麼他們還能練出來什麼武藝呢?在我的看法里追求武藝的人絕對不能存在這種思維。
⑷ 有關中國功夫的電影。要好看的
黃飛鴻系列的 成龍系列的 甄子丹系列 李連傑系列
⑸ 中國功夫為什麼那麼好看
國人對中國功夫基本上分兩派,一派認為中國功夫純屬花拳綉腳,中看不中用,另一派則認為中國功夫博大精深,天下無敵,本人練了多年的武術,對這一話題多少有些發言權,在這里就我個人的理解,來說一說中國功夫的真相。
中國功夫的起源:
中國功夫起源與先民的實戰,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與此同時,中國功夫也分為兩種,一種是軍隊中使用的,另一種則是我們現在常見的中國功夫,也就是民間的功夫,為什麼要如此劃分呢?
古代軍隊作戰絕不象電影電視里演的那樣,一群人手拿刀槍一擁而上,一頓亂砍,這絕對是導演們的無知,中國最典型也是最強大的軍隊當屬統一中國的秦軍,他們標準的作戰方式是這樣的,戰陣的前幾排為弓弩手,他們的身邊有手持短刀的盾牌手掩護,弓弩手們作戰的方式類似於早期歐洲的火槍隊,在統一指揮下一排一排地發射,發射完成後立刻裝弩,在他們的身後是長予手,這些長予手使用的不是一般的長予,而是長達五六米的長予,這樣的長予在秦始皇兵馬俑中就有發現,很多專家對其作用感到不解,因為長予達到如此長度,根本不可能用於實戰,但實際上這些長予確實是用於實戰的,當然他們不是用於單兵格鬥,他們的作用是對付敵人的戰車和騎兵,當敵人的戰車和騎兵突破了弓弩手的阻擊,如潮水般涌來時,這些長予就會組成真正的「槍林」,使敵人不能靠近。在這些長予手的身後,則是戰車和騎兵,他們相當於今天的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是對敵打擊的主力。
通過秦軍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軍隊中的士兵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有很高的格鬥技能,但必須每個人都掌握專門的專業技能,更需要的是勇氣和多兵種協同,當然,他們當中格鬥技能最好的就是那些手持盾牌和短劍的步兵,他們是最後解決敵人的力量,作用與今天的步兵相同,其次是騎兵和戰車兵,但他們的技能與步兵有很大的區別,這在後面還要說到。
至於秦朝時的功夫,似乎並不怎麼樣,電影《英雄》中國功夫根本就是扯談,當時最有名的刺客是荊柯和專諸,他們的行動具有所有成功刺客應當有的一切,過人的膽量,精心的策劃、精良的武器和超出凡人的心理素質,但功夫似乎都不怎麼樣,荊柯離秦王如此的近,要真是武林高手,用不著使什麼圖窮匕現了,徒手就能把秦王解決了,而荊柯和專諸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功夫如此差勁,看來當時的功夫肯定不怎麼樣。
武術的發展
中國的武術從秦漢之後有了極大的發展,特別是唐宋時期,無論馬上功夫還是地面上的拳腳 兵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先說一說馬上功夫。
中國很多英雄都是馬上英雄,這其中有項羽、關羽、張飛、岳飛等等無數,這些人的功夫是否如傳說中的神奇呢?答案是否定的,特別是關羽,他被尊為「武聖」,但實際上他的兵器都被搞錯了,他那把著名的青龍偃月刀根本就是一種禮器,不可能當兵器使用。當時的騎兵分兩種,一種是輕騎兵,宋代時岳飛的騎兵基本上屬於這一種,與之相對的是重裝騎兵,岳飛的對頭金兀術手下的騎兵就是這種,他們的騎兵從戰士到馬匹都披以重甲,三匹為一組,結隊而來聲勢驚人,時稱「鐵浮圖」,在宋金戰爭時期給宋軍以重創。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岳飛的騎兵放棄了傳統的刀劍,因為刀劍重量太輕,對重裝騎兵殺傷力太小,為此他們改用重量大但笨拙的錘、鐧等武器,評書岳飛傳中曾說岳飛手下有「四猛八大錘」,這倒是歷史的真實,只是分量上肯定有出入,當時的騎兵作戰絕對沒有什麼花樣百出的招式,雙方招術很少但要實用,比的主要是力量和速度,這和中世紀歐洲的戰斗方式沒什麼兩樣。與此同時,岳飛的步兵為了打擊重裝騎兵,還採用了著名的「鉤鐮槍拐子隊」,用這種方法攻擊「鐵浮圖」馬腿部相對脆弱的防守,同樣收到了奇效。
在此之後,又有一場 改變歷史的輕騎兵與重裝騎兵之間的較量,這就是天下無敵的蒙古騎兵和歐洲重裝騎兵的較量,這一戰使重裝騎兵最終退出了歷史舞台。蒙古騎兵之所以無敵天下並不是靠刀槍,而是靠弓箭。蒙古人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式弓(這種武器通常由後背上的一條動物筋,弓肚上的一層角質物和中間的一個木架組成。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間,而很短小便於騎兵運用自如。這種弓射出的箭殺傷范圍可達300米,如果在箭上裝備上鋒利的金屬箭頭,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動力,使得蒙古人得以縱橫歐亞,無人能阻。 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蒙古人稱這種戰法為「曼古歹」)。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一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麼堅強,徹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當時歐洲騎士大多配備重盔重甲,雖然近戰時十分強大,機動力卻根本無法和蒙古騎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騎射手,不僅追不上,連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騎兵不像歐洲騎士那樣完全依賴強攻,他們只有當先用弓箭把敵人殺傷大半時才與敵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騎兵就靠這種戰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歐洲最精銳的十萬匈牙利大軍(由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率領),殺敵七萬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紅色多瑙河」,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若非窩闊台不合時宜的去世,早在800年前黃種人就統一整個歐亞大陸了。
而這一時期的拳腳功夫也發展到了一個高峰,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滸傳》,書中對拳腳、兵器、輕功甚至是相撲都有精彩的描述,其中武松醉打蔣門神一場,寫的分外傳神,可見施耐庵可比金庸強多了,他對武術有最起碼的了解,所描寫的功夫雖有誇張的成份,但還不算太離譜。可以說當時的功夫確實非常厲害,因為這時的功夫只求實用,絕不可能為了好看,這些功夫都是無數人用命換來的,他們與人交手時經常要以命相搏,絕不能有半點的疏忽與閃失,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近代,中國的功夫始終在發展,並且逐漸完善,但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中國的功夫開始走向了沒落。
中國功夫的衰落
在我學習武術的日子裡,主要練的是所謂的套路,教練的要求是動作要舒展大方,騰空要高,落地要穩,但對動作的攻防含意卻幾乎不教,為了追求所謂的漂亮,很多動作已經改的不成樣子,例如「旋風腳」,這本是一個非常兇狠的攻擊腳法,但現在卻要求落地接個劈叉,這簡直是胡鬧,實戰中這種腿法絕對是找死。再如前後掃腿,實戰中只要掃過半圈多打倒對手就足夠了,轉到一圈半有什麼用?掃腿過後必須要有後續動作給敵人以連續的打擊,擺個造型又有什麼用?這樣的例子在現代的武術套路中數不勝數,有很多招數你根本就看不出它原始的攻防含意是什麼了,毫不誇張地說,現在中國體校在所謂的武術,只是一種類似於武術的舞蹈,根本沒有任何實戰性,包括李連傑在內的武術運動員,基本上都是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如果李連傑不服,可以隨便找個同級別的自由搏擊選手打一場,最好是無限制的打法,我保證他不死也得殘。
中國功夫是古人用性命打出來的,要發展就必須打出去,我曾經學過一套叫「折繞手」的傳統套路,動作十分簡朴,每一段都由四五個動作組成,類似於拳擊的組合拳,通過幾個動作的組合給對手以連續的打擊,動作雖不起眼,但極其兇悍陰險,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致人於死地,在中國這樣的傳統套路還有很多,但卻得不到重視,因為這種格鬥技巧現在基本上是用不著了。其實在國外也有這種情況,日本的柔道就為了完全起見,取消了一些可能嚴重危害對手的反關節動作,在早期的柔道中,這種能把對手致殘甚至致死的動作是非常多的。
現在的武術只重形而不重意,只求好看而不管實戰,而且越來難度越大,正在向體操和雜技方向發展,已經完全脫離了武術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武術高手,在面對國外精於實戰的格鬥高手時總是處在下風的原因。武術因打而生,因打而興,離開了實戰,武術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其難度比不過體操,驚險比不過雜技,真不知這樣的武術應當叫什麼。
武俠小說和電影對武術的傷害
記得當年看《排球女將》的時候年紀還小,但感覺還是很震驚,不是說它拍的多麼好,而是感覺它胡說八道的也太沒邊了,我們當時和女排在一個館里訓練,天天看她們練那幾個動作,至於像「晴空霹靂」那樣的動作,別說女排,就是體操隊靠助跳板都做不出來,女排運動員要是敢做這種動作,下來肯定死定了。中國的武俠小說和武俠電影中所描寫的武術,基本上屬於排球女將型,看著是很漂亮,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但他們卻給很多人造成了誤解,認為武術應當如此,最起碼也應當和這差不多,實際上差的有名太遠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尤其是金庸武俠中的描寫,兩人交手能把一套掌法從第一招使到第十八招,你當對方是死人啊!看著你在這耍,金庸小說中要是有百分之一是真的,現在奧運會的金牌就得讓中國人包了,至於《英雄》《十面埋伏》《卧虎藏龍》之類的,看個樂子還行,真要當把它當回事,簡直和想在奧運會女排比賽中看到晴空霹靂一樣弱智。武俠小說和電影在讓世界了解中國功夫的同時,也加深了世人對中國功夫的誤解,甚至是極大地歪曲了中國功夫,這種歪曲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武術的恢復與發展。
中國功夫是流行於中國的各種技擊格鬥術的總稱,其中馬上格鬥術已經失傳,這也是為什麼在影視作品中很少看到馬上格鬥的場面,甚至兩員馬上戰將能從馬上飛下來亂砍一氣的原因。而其它的格鬥術由於缺乏實戰,也是徒有虛名的居多,在訓練中也很少有注重實戰技術技能訓練的,因為這種訓練十分艱苦而殘酷,很多訓練方法現在也已經失傳了,我本人也多少練了幾年武術,好歹算一武林中人,對武術今天的困境也很痛心,但武術如果不真刀真槍地打出去,還在靠幾個花架子明星充面子,中國功夫走上絕路只是時間的問題。
⑹ 中國功夫電影哪部好看
《中國功夫》
是2010年上映的動作電影,由吳樾執導,吳樾 、丹琳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高健悟到了中華武 術的真諦就是一個和字,他終於克服了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讓留學生充分理解了中國功夫的高遠境界,同時,他也重獲了溫暖的親情和甜蜜的愛情 。
⑺ 好看的中國功夫電影
你好!成龍演的功夫片都差不多!終級格鬥好看,不過不是中國得
⑻ 如何評價電影《功夫》
星爺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演員,也是一個偉大的導演。《功夫》的耐看程度超出了我的想像,每看一次總會有新的感悟和理解,這也算星爺在職業生涯上的一部巔峰之作了。整部電影不僅僅是在畫面上很有美感,整個故事情節也非常飽滿,連配樂都成了經典——現在抖音都還在火著。所以,《功夫》確實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所以,《功夫》真的是一部成功的電影。它是一部喜劇片但不局限於喜劇,它是一部動作片卻不僅僅流連於膚淺。期待星爺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電影,很多影迷都說欠星爺的電影票一定要補上,還是挺希望一些經典電影能修復重映的,也希望星爺的新電影能有更好的口碑。期待今年的《喜劇之王2》。
⑼ 中國功夫電影
精武門 甄子丹主演
成龍系列
李連傑系列
其實,功夫片的明星很多,你可去迅雷輸入明星然後查找想要看的.如洪金寶,元彪,高雄,於榮光,林青霞,
⑽ 中國功夫電影、、
葉問2 精武門 詠春 猛龍過江 霍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