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有人說楊德昌的《一一》是最好的華語電影
他可以十年不碰老婆,不可以一刻不想……
2007年6月29日,楊德昌導演因癌症在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病逝。
人間從此少了一位離經叛道的華語電影大師。
大師已逝。
這張面孔的背後不知道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他用編程式思維方式構築起來的電影世界,留給後人破譯。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第一講完整版)上線
(總八講)
每周六20:00上新一集(45分鍾)
2. 楊德昌,侯孝賢電影的比較
城市和鄉村是對世界的簡單劃分,楊德昌和侯孝賢就站在這世界的兩側舉起了手中的鏡子。於是,在侯孝賢的沉鬱蒼涼中,在楊德昌的冷靜酷烈中,我們看到了台灣這塊變動不居的土地上曾被埋沒的悸動和痛楚。在他們的影像中,慢慢浸淫而出的楊儒侯禪使得他們互為映照。悠遠的鄉村場景,我們依稀能體察侯孝賢天人合一的胸懷;死寂的城市景象,我們也約略能知曉楊德昌儒者情懷的失落與困惑。當然,如此這般的簡單劃分未免顯得過於粗淺了,事實上,拍片之初,侯孝賢就在城市和鄉村之間交叉跑動。只是過去式的鄉村情懷使得他在處理《尼羅河女兒》、《海上花》這樣的城市題材時也顯得悲涼如水。相比之下,楊德昌則簡單得多,他至今只拍過一個地方,或許也將窮盡畢生的精神和智慧描述在這里發生的故事――當然,對於犀利如楊德昌者,台北已足夠。
同為廣東省梅縣人的侯孝賢和楊德昌,都生於1947年,但他們的人生歷程卻迥然而異。候孝賢1948年隨父母遷入台灣,住在高雄附近的一個小島上。12歲時父親去世,18歲時母親又去世,躲在樹上看小說的無憂日子隨著母親的去世而結束,他不得不出去做事。1969年服兵役期滿後,侯孝賢進入國立藝專影劇科,1972年畢業。逐漸進入電影圈。相對於侯孝賢,楊德昌的青少年生活很順暢,而且學歷復雜。他1969年畢業於台灣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控制工程學系,後赴美學電腦,獲碩士學位後,又入南加州大學電影科學電影。
1981年回台。那時候台灣新電影的風起雲涌已在醞釀之中。對於這一運動而言,侯、楊的相交相識可以說是一次歷史事件。 就在楊德昌回台不久,兩人相識,而當時天天與陳坤厚坐在咖啡館等著天上掉膠片的侯孝賢,還不完全明白這個戴大眼鏡的台北人給自己帶來了什麼。以後的一段時間,楊德昌給他看了一些從國外帶回來的西方大師的片子,其中就有被侯孝賢日後提到的帕索里尼。而這幫負笈而歸的電影青年所秉承的新的電影觀念和創作觀念對新電影運動的影響,更是自不待言。從此之後,侯孝賢的悲憫,楊德昌的理性,都找到了各自的方式噴薄而出。他們在台灣、亞洲乃至整個世界電影史上互為映照,套用一位學者的話說便是:一面鏡子前面的另一面鏡子。
3. 台灣導演楊德昌一共拍了幾部電影呀,聽說每一部電影都獲得過國際性大獎,是不是真的
在拍電影之前他拍攝過一部電視劇。
1982年的電影【光陰的故事】是由4部短片組成,其中第二個短片【指望】是楊德昌的作品。他因這部電影開始受到矚目。
楊德昌的第一部電影是【海灘的一天】,獲美國休斯敦國際影展評審團推薦金牌獎、第二十八屆亞太電影展最佳攝影獎
1985年的【青梅竹馬】獲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家協會獎
1986年【恐怖分子】獲第二十三屆金馬獎最佳作品獎,第四十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國際影評人獎,英國電影協會最具創意和想像力獎,第32屆亞太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張震的銀幕處女作;這部電影的名字也影響了後來《名偵探柯南》的中文翻譯)獲第二十八屆金馬獎最佳作品獎、最佳編劇獎;同時獲第三十六屆亞太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第十三屆南特三大洲最佳導演獎、第四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92』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獎
1994年的【獨立年代】(這一部沒有拿到國際大獎)獲第三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獎和最佳導演、最佳作品提名,被評為1994年台灣十大華語片之一
1996年【麻將】獲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推薦獎及新加坡影展最佳導演獎
2000年【一一】獲戛納影展最佳導演大獎
這些就是楊德昌一生所拍的電影,說是每一部電影都獲得過國際性大獎也不算太吹牛,但是其實沒有哪個人每部電影都能去威尼斯和戛納,楊德昌的成就在整個華語電影界也是數一數二的,只可惜此人逝世太早,不然會奉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4. 你心目中的楊德昌電影三佳是
1.《光陰的故事》
NJ(吳念真)是個很有原則的生意人,同妻子敏敏(金燕玲)、女兒婷婷(李凱莉)、兒子洋洋(張楊洋)以及外婆住在台北某所普通公寓里。小舅子的一場麻煩婚禮過後,因為外婆突然中風昏迷,他迎來更加混亂的日子。
敏敏公司、家裡兩頭跑,時常感覺自己要被耗空;婷婷一直為外婆的中風內疚,戀愛談到中途發現自己不過是替代品;NJ更是麻煩重重,公司面臨破產,他又不願放下別人眼裡一文不值的自尊。一家人里,似乎只有洋洋沒有煩惱,他平靜地用照相機拍著各種人的背面,幫他們長出另一雙眼睛,然而,洋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出更深的悲涼。
個人覺得《一一》挺好的
6. 推薦一下侯孝賢和楊德昌最著名的電影哪些
侯孝賢最著名的是,悲情城市
楊德昌最著名的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7. 楊德昌的電影有哪些
1981年
春天參與《一九O五年的冬天》拍攝,任編劇及演員;
秋天拍攝電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中的《浮萍》;
1982年
《指望》(《光陰的故事》第二段)35mm∕彩色∕中影公司 導演、編劇
1983年
《海灘的一天》 35mm∕彩色∕中影,邵氏∕167分鍾 導演
1985年
《青梅竹馬》 35mm∕彩色∕萬年青影業∕105分鍾 導演
1986年
《恐怖分子》 35mm∕彩色∕中影公司∕109分鍾 導演
1991年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35mm∕彩色∕中影公司及楊德昌電影公司∕240分鍾 導演
1994年
《獨立時代》 35mm∕彩色∕楊德昌電影公司∕127分鍾 導演∕編劇
1996年
《麻將》 35mm∕彩色∕原子∕121 分鍾 導演∕編劇
2000年
《一一》35mm∕彩色∕台灣、日本 編劇、導演
8. 請推薦一些經典電影大片
我覺得最好的恐怖片:電鋸驚魂(1-3部),電鋸現在拍了5部,我看過前三部,就推薦好了。對了,第一步最經典,我覺得。
個人愛的(恐怖片哈):《死亡錄像》(拍攝手法很新穎,用DV的方式拍的,其他人都說看得想吐,我沒感覺哪。),《致命身份》(心理片吧,喜歡喜歡!!!講人格分裂的……)
我想樓主應該知道《魂斷藍橋》、《亂世佳人》這種老片子了吧,就不在推薦類似的了。
劇情片:《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小鞋子》(伊朗片)
蒂姆·伯頓的:《僵屍新娘》,《斷頭谷》,《剪刀手愛德華》,《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加勒比海盜》,Depp太帥了。我只喜歡他的加勒比海盜角色!!!
斯坦利·庫布里克嘛,我只看過《閃靈》,其實不好看啦,真的,如果樓主想尋求視覺刺激,建議別看。也太老了,但卻是經典。
《教父》,有點悶;還有《現代啟示錄》,都是科波拉的。
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經典。如,《裸夜》。
《死亡詩社》,我喜歡。
還有一巨經典的:《低俗小說》。
楊德昌的,《一一》,感人的。
斯皮爾伯格的,《E.T.》。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岩井俊二的,我准備看書了。他的最經典的應該是《情書》吧,我想。
《撞車》,《雨人》,《猜火車》。
還有宮崎駿的動畫片,英國製造的《小雞快跑》,都是不錯的動畫片。
順帶幼齒一下,我喜歡柯南劇場版系列!!!
附上一句:我看過的第一部電影是《海上鋼琴師》,第二部是《泰坦尼克號》。
………………
突然覺得經典的太多了,說多久才說的完呢?……
9. 導演楊德昌的多部電影作品當中,哪些是我們非常熟知的
楊德昌,1947年出生的導演兼編劇,其作品獲得過多項大獎,除了我們熟知的被譽為開山之作的“光陰的故事”和獲得多項大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外,還包括榮獲多項獎項的“恐怖分子”、戛納作家導演獎的“一一”、最佳攝影獎的“海灘的一天”、“獨立時代”、“麻將”等等,是對現實的強烈反映,是被大家尊敬的大師。
有些人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是經歷過生活的磨練、自我認知和反饋的,是從過往中錘煉出來的。我們敬佩這些對時代有著貢獻的大人物,感謝他們對現實的思考讓我們認識到另外的社會情緒的表達,也希望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奏響幸福的新篇章。
10. 求超級好看電影
港片: 《玻璃樽》(成龍與舒淇主演 非常美麗的灰姑娘愛情故事 比今年《游龍驚鳳》好看些)
《百年好合》(鄭秀文 古天樂主演 愛情喜劇)
《吉星拱照》(周潤發飾富翁 張艾嘉飾平民 有Beyond客串)
外國的:《曼哈頓女傭》(超好看)
《仙杜瑞拉》、《麻雀變王妃》
《諾丁山》、《風月俏佳人》(羅伯茨朱麗葉的超經典片)
《味濃情更濃》( 原 名: Tafelspitz )、《賭情》(兩部很老的愛情片,較難找,但非常好看 可以去土豆上看)
《理智與情感》
還有幾部雖然不是灰姑娘的故事 但是是很好的愛情故事片
像《獨自等待》、《雲水謠》《海角七號》《非誠勿擾》
《剪刀手愛德華》、《兵臨城下》、《觸不到的戀人》、《愛再來一次》、《成為簡。奧斯丁》等等
一下子只記得這么多。。大都是老片 都是讓我很喜歡的 便分享一下